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芒山为什么被成为好地方?他好在那?

芒山为什么被成为好地方?他好在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131 更新时间:2024/2/25 20:43:13

永城县芒砀山汉王陵群的发现,在全国考古界都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当年,汉高祖刘邦的墓在西安。梁孝王是一个有名气、有实力的诸候王,其地位仅次于皇帝。在汉朝除刘邦之外,就数他的子孙地位高。过去发掘的湖南长沙的马王堆汉墓、河北满城的中山靖王刘胜的汉墓,仅是孤立存在的一两座汉墓。而永城芒砀山汉王陵是一个汉墓群,墓中的文物大多被盗多次,但墓的总体规模却保留下来了,像这样的可永久保存的石结构的汉墓群,在全国是很少有的,哪怕只留下一个大框架,仍然是很重要的文物,非常珍贵,非常壮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庆柱,将西安、徐州、永城芒砀山的汉墓作了横向比较。他在西安附近发掘、研究汉文化多年,当然对汉文化从宏观到微观都能把握得很准确。刘庆柱说,进入20世纪之后,在中国及周边国家、地区兴起了汉文化研究热。汉文化圈,是以汉字为主要标志的文化辐射区。这个范围涉及了东南亚、日本、越南等国家、地区。汉文化的成熟期,在西汉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西汉时期的文化遗址而言,西安代表了京都文化。徐州的楚王墓是楚国文化的代表。楚王曾参与了“七国之乱”,其地位远不能与梁孝王相比。因此,近年发掘的西汉梁国王陵群所体现的汉梁文化,是与西汉中央始终保持一致的。它可视作是本色的西汉文化的缩影和杰出的代表。若我们搞清楚了西安和永城县芒砀山的汉文化,那么西汉文化的渊源、基本特征就大体可以搞清了。五十余岁的郑光先生,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是时下我国研究先商问题专家中的中坚力量。从70年代起,郑光先生就来到商丘,与古文献学、考古学学者王子超先生一起调查永城县王油坊、商丘县坞墙等古文化遗址,此后又多次到商丘来,希望能够从商丘这个中国东西部古文化交汇区找到商周文化的力证。此次郑光先生应邀来参加研讨会,当然感慨颇深——汉梁文化之璀璨、丰厚,是有其人文历史大背影有。古人有“商参不相聚”之说。商丘的地望,对应于天上的商宿。商丘的阏伯台年代非常久远了,在先古的典集中有记载。商丘附近的远古时期的国人,是舜的后代。商代的起源在商丘。最近,商周文化中美联合考古队在商丘勘探古文化的遗址。商丘正在成为国内外考古专家们关注的热点。当然,由于黄河多次泛滥,土地淤积层较厚,在豫东搞考古发掘工作确有很大困难,但决非是如某些人所言“豫东无古可考”。这里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岳石文化遗址都有,有的文化层可能属先商时期,当然还需要进一步发掘证实。梁孝王墓及其王后墓所体现的文化思想、形制格局,既是一个强盛的诸候王国的历史见证,也是汉王朝的文化、哲学、政治意识的缩影。芒砀山汉王陵是中华瑰宝,这是千真万确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杨育彬说,从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在商丘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从发掘的文物可知,这里有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四千年左右的龙山文化,两千多年前的先商文化。据1984年商丘地区8县1市文物调查,全区有古文化遗址1000多处(载入《中国文物地图集》的文化遗址为802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的明代城墙至今保存基本完整,这在全国是罕见的。永城县芒砀山汉王陵即将作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公诸于众。商丘的汉梁文化遗址有若干个“全国之最”——最大的诸候王陵。河北满城的中山王墓、山东曲阜的鲁王墓、徐州的楚王墓,都比永城县芒砀山梁孝王墓及其王后墓要小得多,成墓的年代也晚。特别是梁孝王王后的石室墓,有两个墓道、34个侧室及回廊,墓室内平面面积1.6万平方米,容积约为6500立方米,规模之宏伟,形制之复杂,目前尚属全国汉墓之首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永城市芒山群的山头最高也不过一百多米。但芒山承载的汉文化及大量的文物古迹及传说,使芒山闻名于世,独秀于豫东大地.还有芒山石雕,是芒山脚下群众对芒山旅游资源的又一个贡献。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商朝后半期文化遗址是谁发现的清朝末年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殷墟”是我国清朝末年,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小屯村一带发现的商朝后半期文化遗址。该地在商朝时称为“殷”,从盘庚迁殷到纣亡国,共经历了8代12王,273年时间。中国历史上又称商朝为“殷代”、“殷商”和“殷朝”。商朝被周武王灭亡之后,殷都被废弃,逐渐荒凉,以至变成废墟,年长日久被埋没在地下,后来人们叫它为

  • 中国历史遗迹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1、隆兴寺,在清河古贝州城西南,始建于隋朝。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未发迹时,曾在舍利塔下困卧,“塔影周回荫之,老僧知其异,献茶啜饮。”太祖即位后,建隆二年(962年)令重修隆兴寺,并赐御匾。后几经战乱,整座寺院已毁损无存。2014年10月20日,有1千多年历史的清河县隆兴寺经过近2年的重建后正式对外开放

  • 郑州商代遗址有几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郑州商代遗址是作为一座遗址城进行挖掘保护的,其面积广大(约25平方公里),距今大约三千六百年历史,主要分布在郑州市管城区和金水区管辖内。已于1961年申报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砀县的历史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史记高祖本纪》载:“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通‘压’)之。”意思即是秦始皇东巡泰山时路过砀城,指着芒砀山说了一句神秘的谶言:“东南有天子气,日后必有帝王出。”他因此才继续东巡,登上泰山顶,以压住这里的“王气”。汉高祖刘邦隐于紫气岩,斩白蛇起义。“秦将章邯从陈,别将司马将兵北定

  • “记录日食的的甲骨文”是哪个商朝的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古书记载的最早日食记录发生在夏朝。商朝甲骨文中所记载的日、月食经证实都很可靠。西周末年出现了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另外,在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还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总共就才一个商朝很多甲骨上都有日有食三字(1)日食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发生日食时,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它们在一条直

  • 日全食的历史资料?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前两次日全食都只能在边远地区看到。一次是在1980年,只有中缅边境云南瑞丽地区可见,另一次是在1997年春节之后,在中俄边境、中国的最北端漠河可见。当时那里还是冬天,白天气温零下25摄氏度左右,夜里能到零下40摄氏度,滴水成冰,人们连洗脸漱口的水都找不到。2009年7月22日来临的日全食,对

  • 最早有关日食的记录是夏朝还是商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是发生在(西周)《诗经》记载公元前776年9月6日即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的一次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夏商时期多有日食出现,胆都不是在书中记载的1.中国观测日食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948年就有人观测到了日食。中国在公元前2300多年前就有了当时

  • 中国对日全食的最早记录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最早是《尚书》记载的发生在公元前1948年的一次日食。《诗经》中更是详细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世界天文学家普遍承认中国古代日食记录的可信程度最高,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夏、商、周时期因历史久远,缺乏精确的文字记录,因此难以精确地

  • 很早的时候,我们祖先就注意观察天象,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近年我国科学家根据古书中“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日月食现象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短文中涉及的科学方法有:猜想:猜想“天再旦”是天亮了两次,即是发生在早晨的日全食观测:日全食发生时,新疆北部正好是天亮之际.这次日全食的观测…推算:经过推算,我国科学家…验证:为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2)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

  • 日全食在中国曾经出现过几次分别在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日食每年都会出现1到2次,有时候也有5次。就日全食来说,平均100年出现65次。20世纪在中国共发生过7次日全食,分别是:1907年1月14日昆仑山附近、河西走廊、内蒙北部、黑龙江西北部2分29秒1936年6月19日黑龙江北部2分29秒1941年9月21日新疆、甘肃、四川、陕西、湖北、江西、福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