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史遗迹有哪些?

中国历史遗迹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679 更新时间:2024/2/25 20:42:52

1、隆兴寺,在清河古贝州城西南,始建于隋朝。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未发迹时,曾在舍利塔下困卧,“塔影周回荫之,老僧知其异,献茶啜饮。”太祖即位后,建隆二年(962年)令重修隆兴寺,并赐御匾。后几经战乱,整座寺院已毁损无存。2014年10月20日,有1千多年历史的清河县隆兴寺经过近2年的重建后正式对外开放,接待游客。

2、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其独特的盔顶结构,更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3、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时期护法王固始汗和格鲁派摄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达拉宫之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举办地,也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之地,旧时与驻藏大臣衙门共为统治中心。

4、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5、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扩展材料:

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动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后,工程一度中断。多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家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经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乐山大佛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遗迹种类十分多,分为自然历史遗迹以及人文历史遗迹,主要列举一下部分:1、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被命名为“丝绸之路”。2014年6月22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中国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大运河三部分组成,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通达黄河、淮河、长江、曹娥江、钱塘江、海河六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红河哈尼梯田作为哈尼族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据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梯田规模宏大,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元阳、绿春、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9万亩。这里水源丰富,空气湿润,雾气变化多端,将山谷和梯田装扮得含蓄生动。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红河哈尼梯田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4、新疆天山新疆天山属全球七大山系之一,是世界温带干旱地区最大的山脉链,也是全球最大的东西走向的独立山脉。长达1760公里,占天山总长度的3/4以上,横亘新疆全境,跨越了喀什、阿克苏、伊犁、博尔塔拉、巴音郭楞、昌吉、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9个地州市,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天然地理分界,也是新疆地理的独特标志。2013年6月21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新疆天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5、澄江生物群澄江生物群位于我国云南澄江帽天山附近,是保存完整的寒武纪早期古生物化石群,共涵盖16个门类、200余个物种化石。她生动地再现了5.3亿年前海洋生命壮丽景观和现生动物的原始特征,为研究地球早期延续时间为5370万年的生命起源、演化、生态等理论提供了珍贵证据。2012年7月1日,澄江化石地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6、元上都遗址元代都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旗政府所在地东北约20公里处、闪电河北岸。由我国北方骑马民族创建的这座草原都城,被认定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奇妙结合的产物,史学家称誉它可与意大利古城庞贝媲美。2012年6月29日,中国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7、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总面积为3322.88公顷。该景观秉承“天人合一”哲理,在10个多世纪的持续演变中日臻完善,成为景观元素特别丰富、设计手法极为独特、历史发展特别悠久、文化含量特别厚重的“东方文化名湖”。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区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8、中国丹霞丹霞地貌是一种有着特殊地貌特征以及与众不同的红颜色的地貌景观,像“玫瑰色的云彩”或者“深红色的霞光”,它主要由红色砂岩和砾岩组成,反映了一个干热气候条件下的氧化陆相湖盆沉积环境。“中国丹霞”于2010年8月1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9、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天地之中,包括少林寺建筑群、东汉三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8处11项历史建筑,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2010年8月1日,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10、山西五台山五台山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素有“金五台、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之说,同时它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2009年6月26日,被作为文化景观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1、江西三清山三清山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中美地质学家一致认为是“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2008年7月8日,三清山作为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2、福建土楼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作为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2008年7月6日,在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3、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开平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开平碉楼鼎盛时期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在国内乃至在国际的乡土建筑中实属罕见。2007年6月28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4、澳门历史城区澳门历史城区是由22座位于澳门澳门半岛的建筑物和相邻的8块前地所组成,以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建筑群。作为欧洲国家在东亚建立的第一个领地,城区见证了澳门四百多年来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历史。2005年7月15日,中国“澳门历史城区”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5、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主要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十二座王陵、二十六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一号陪冢,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和辽宁省桓仁县。作为历史早期建造的都城和墓葬,它反映了汉民族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以及风格独特的壁画艺术,体现了已经消失的高句丽文明。2004年7月,被获准列入《世界遗产目录》。16、云南“三江并流”“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欧亚大陆最集中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人文资源、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使该地区成为唯一的、独特的世界奇观。2003年7月,“三江并流”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17、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8、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青城山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青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誊。青城山历史悠久,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五名山”。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公元前250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000年11月,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19、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11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明清皇家陵寝明清皇家陵寝是中国明、清两朝皇帝悉心规划营建的文物建筑,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主要建筑保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寝原貌。现保存完好的是明清皇家陵寝有:明皇陵、明孝陵、明祖陵、明十三陵、明显陵、清永陵、清福陵、清东陵和清西陵。在2000年至2004年间先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21、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西递和宏村的街道结构、建筑和装饰、房屋布局以及人工水系都完好地保存着原始状态。2000年11月30日,安徽古村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2、重庆大足石刻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中国四大石窟齐名。1999年12月1日,在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3、福建省武夷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其中,天游峰有“天下第一险峰”之称。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24、北京颐和园作为古代皇家园林,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与圆明园毗邻,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与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5、北京天坛天坛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6、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地处滇、川、藏交通要道,古时候频繁的商旅活动,促使当地人丁兴旺,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镇。1997年12月4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7、山西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1997年12月,平遥古城获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28、苏州古典园林苏州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等,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1997年12月,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29、西藏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位于拉萨玛布日山上,气势雄伟,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30、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作为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1994年12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31、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1994年12月,“三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2、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3、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九寨沟中部峰岭均在4000米以上,南缘达4500米以上。峰顶和两侧山峰基本终年积雪。九寨沟以植物喀斯特钙华沉积为主导,形成九寨沟艳丽典雅的群湖,奔泻湍急的溪流,飞珠溅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连绵起伏的雪峰。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34、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由张家界市的张家界森林公园、慈利县的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和桑植县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合而成,后又发现了杨家界新景区,总面积500平方公里。1992年《世界自然遗产》。35、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黄龙主要因佛门名刹黄龙寺而得名,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是中国唯一的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它是一条长约7公里,宽约300米的钙化山峡,这里山势如龙,又称“藏龙山”。这一地区还生存着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如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1992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36、安徽黄山黄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曾对黄山的秀丽这样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被当地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1990年12月,获准成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37、明清故宫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故宫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上罕见的。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分别于1987及2004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38、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的陵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可以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它们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39、长城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其历史长达2000多年,中国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郑州商代遗址有几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郑州商代遗址是作为一座遗址城进行挖掘保护的,其面积广大(约25平方公里),距今大约三千六百年历史,主要分布在郑州市管城区和金水区管辖内。已于1961年申报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砀县的历史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史记高祖本纪》载:“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通‘压’)之。”意思即是秦始皇东巡泰山时路过砀城,指着芒砀山说了一句神秘的谶言:“东南有天子气,日后必有帝王出。”他因此才继续东巡,登上泰山顶,以压住这里的“王气”。汉高祖刘邦隐于紫气岩,斩白蛇起义。“秦将章邯从陈,别将司马将兵北定

  • “记录日食的的甲骨文”是哪个商朝的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古书记载的最早日食记录发生在夏朝。商朝甲骨文中所记载的日、月食经证实都很可靠。西周末年出现了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另外,在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还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总共就才一个商朝很多甲骨上都有日有食三字(1)日食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发生日食时,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它们在一条直

  • 日全食的历史资料?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前两次日全食都只能在边远地区看到。一次是在1980年,只有中缅边境云南瑞丽地区可见,另一次是在1997年春节之后,在中俄边境、中国的最北端漠河可见。当时那里还是冬天,白天气温零下25摄氏度左右,夜里能到零下40摄氏度,滴水成冰,人们连洗脸漱口的水都找不到。2009年7月22日来临的日全食,对

  • 最早有关日食的记录是夏朝还是商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是发生在(西周)《诗经》记载公元前776年9月6日即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的一次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夏商时期多有日食出现,胆都不是在书中记载的1.中国观测日食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948年就有人观测到了日食。中国在公元前2300多年前就有了当时

  • 中国对日全食的最早记录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最早是《尚书》记载的发生在公元前1948年的一次日食。《诗经》中更是详细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世界天文学家普遍承认中国古代日食记录的可信程度最高,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夏、商、周时期因历史久远,缺乏精确的文字记录,因此难以精确地

  • 很早的时候,我们祖先就注意观察天象,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近年我国科学家根据古书中“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日月食现象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短文中涉及的科学方法有:猜想:猜想“天再旦”是天亮了两次,即是发生在早晨的日全食观测:日全食发生时,新疆北部正好是天亮之际.这次日全食的观测…推算:经过推算,我国科学家…验证:为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2)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

  • 日全食在中国曾经出现过几次分别在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日食每年都会出现1到2次,有时候也有5次。就日全食来说,平均100年出现65次。20世纪在中国共发生过7次日全食,分别是:1907年1月14日昆仑山附近、河西走廊、内蒙北部、黑龙江西北部2分29秒1936年6月19日黑龙江北部2分29秒1941年9月21日新疆、甘肃、四川、陕西、湖北、江西、福建3分

  • 中国古代日食月食最早记录在哪本书中? 甲古文 太初历 还是大衍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最早记载日食和月食:夏朝的有关史料和商朝的甲骨文中,保留了我国做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这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记录。准确的记录我国《尚书》中所记载的“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是指约四千年前发生的日食。这是世界最早的日食记录。我国《诗经·小雅》中所记载的“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是指发生在公元前776年的月

  • 想知道 上古伊尹 的事迹,一生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伊尹(前1648年前1549年),名挚.因为其母亲为民,在伊水住居,所以伊为氏。[1]伊尹为中国商朝初年著名丞相、政治家,尹是右相之意。他本是有莘氏的陪嫁奴隶。他陪嫁到商汤那里,为商汤厨师。伊尹有远大抱负,不甘作奴隶,于是利用向商汤进食机会向商汤分析天下形势。商汤很欣赏他,便取消了伊尹奴隶身份,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