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朝中期是否处在内忧外患的阶段?商王是如何改变颓势的?

商朝中期是否处在内忧外患的阶段?商王是如何改变颓势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005 更新时间:2024/1/28 8:20:08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诚挚邀请。

首先,要回答楼主的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商朝历史的大致概况。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

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殷商”并称。从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0王,延续近600年。

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商朝是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其次,我们来具体回答楼主所提到的商朝中期是否处于内忧外患的阶段。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商朝按照史学划分为三个阶段:先商、早商、晚商。楼主所提到的中期,应该指的是早商这一时期。

先商时期从商汤到太戊,历经九王。早商时期从仲丁到盘庚,历经十王。晚商时期从小辛到帝辛,历经十一王。

早商就是从仲丁时代开始,为什么呢?

因为仲丁即位初年,亳都(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遭遇河决之害,遂将国都自亳西迁于嚣(亦作;今郑州荥阳一带),商朝自此开始第一次迁都。当时,东南方的夷族兴起,其中的兰夷进攻商朝,仲丁出兵击退兰夷。仲丁死后,诸弟争夺王位,造成九世之乱。

九世之乱是商朝自商王仲丁之后,连续发生王位争夺和迁都,历经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共九王,故名“九世之乱”。九世之乱延续近百年,直到盘庚迁殷后才最终结束。

而从盘庚儿子小辛开始,直至帝辛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商纣王时期被周武王灭国,为晚商时期。

于是我们也可以说,早商时期就分为两个阶段:九世之乱+盘庚迁殷。

这一时期确实如楼主所问,处于内忧外患时期。

商朝时期的河南气候与现在河南气候有很大的不同,商朝时期的河南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这里满地跑大象,在洛阳、安阳、南阳、商丘等河南多地均有大象骸骨出土,所以河南在《禹贡》中被称为豫州。

因为热带雨林气候,经常分为旱季和雨季,进入雨季期,黄河经常发大水导致人们很多正常生活不能进行,再在加上商朝的王位继承制为“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相结合的继承制度,这两种制度的混用,造成王位继承处于混乱状态,并且与其他方国部落之间的征伐,为躲避雨季时期黄河泛滥与战乱侵袭,寻找合适稳定的居所,商王朝因此进行了多次迁都,但进入了恶性循环,国家迅速衰落,诸侯莫朝。

最后,我们来回答商王朝是如何改变颓势决定并且完成改变王朝颓势的伟大商王就是盘庚,盘庚迁殷也成为商王朝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因为到殷去有三条好处:

第一,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而且位于河南北部,纬度高气温较低,避免水患,自然环境和之下的商朝的几个位于河南中部和东部的几个都城比起来,无论是建设工事还是发展农业,都会比之前的情况要好很多;

第二,迁都以后,一切都得从头做起,王室、贵族将会受到抑制,这样阶级矛盾就可以得到缓和;

第三。迁都可以避开那些活跃的叛乱势力的攻击,都城比较安全,外部的干扰少了,统治就可以稳定很多。

盘庚迁殷几乎遭到举国上下的反对,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很厉害。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树起“天命”和“先王”两面大旗,宣称为人民打算来争取民心。在当时,“天命”和“先王”无疑是有威力的,因此盘庚得以迁殷。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这是办不到的。”

将迁之时,盘庚发出警告:“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就是说,有奸诈邪恶,不听话的人,我就把他们斩尽杀绝,不让这孬种遗留在新邑蔓延滋长。可见盘庚企图通过迁都打击贵族。

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今安阳小屯村)。既迁之后,盘庚重申:“无有远迩,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即不管与商王血缘的远近,造罪就处死,立功便封赏;并宣称自己有权“制乃短长之命”。这说明通过迁都,镇压了异己,商王权威上升了。从此,商朝的都城就永久地固定在殷城,盘庚在殷整顿商朝的政治,商朝在这时政治上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和文化因此有了更大的发展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

盘庚迁殷避开了水患和宗室内部斗争的混乱局面,稳定的了商朝中央的统治,为以后的商朝中兴奠定了基础。使得商这个奴隶制国家,摆脱了困难的处境,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生产力、生产技术、制作工艺魏有了相当成就,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的文明大国。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商代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既然1楼说了盘庚迁都,我就来说说这个故事。盘庚在约公元前1300年,商汤立国后的第三百年继任天子。在盘庚以前的一百多年间,商人迁了四次都,从中原迁到了山东曲阜,如今盘庚又要动了,但是,贵族和百姓都反对。盘庚好言相劝,却没人理会,于是只好借助恐吓:“以前,你们的前辈事奉我们先王,非常老实。现在,你们不

  • 周王朝的官制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周王朝是奴隶制王朝发展的鼎峰,以《周礼》为准则下形成完备的规章制度,采用分封制,即以各个诸侯国共同拥戴周天子组成的金字塔统治结构。武王伐纣后,以公侯伯子男爵位分别分封给不同的功臣和上古时代领袖后代,分别统治不同地区,每年周天子不干涉诸侯地方统治,诸侯只需要按时进贡、朝见就可以。国都周边地区由周天子直

  • 商朝一共统治了多少年的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约574年。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商朝(约前1600年前1046年),中国历史上

  • 中国有历史记载何时开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有历史文字是从夏朝开始。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记载来源于甲骨文和钟鼎文(金文),但这些考古文物是

  • 比干丞相一生清廉,穷的叮当响,为什么在封神榜被封为财神爷?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比干,子姓,华夏族,沫邑人,因封于比邑故称之为比干,也称王子比干,商王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乃殷商王室的重臣。比干自幼聪慧勤奋好学,二十岁被授以少师之职(少师就是太子的老师为二品官职)辅佐商王帝乙。后接受托孤之重辅佐商纣王帝辛,被封为亚相,历经两朝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

  • 有没有关于夏商交替历史的书?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ISBN:750044288约公元前21世纪初,中原出现的夏王朝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继之而起的是商王朝,夏商承替延续千年之久。中国古代文明由早期形成阶段至处长商时期趋于成熟并走向繁盛,创造出独具特征的绚丽灿烂的青铜文化,在中国文明

  • 孔宣究竟属于哪个门派?明明是准圣级别,为什么只是个小小的总兵官?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孔宣属于哪个门派?明明是准圣级别,为何却甘愿做商朝一个总兵?小刘侃封神孔宣的修为十分厉害,当时他兵阻金鸡岭,靠着背后的五色神光,西岐无人是他对手。五色神光刷走了阐教许多弟子,还刷走了西岐许多大将。武王看形势不对,要姜子牙班师回朝。此时,陆压道人来了,他阻拦姜子牙撤军,然后与孔宣对战一场。但他不是对手

  • 李靖是唐朝哪吒是商朝的,为什么会成为父子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穿越,肯定是穿越!”我一看题主这个问题就想到这个词“穿越”。也许网络小说看多了,脑袋里装的就是稀奇古怪的念头。可是现实中也确实有穿越的成分,明朝作者许仲琳写《封神演义》的时候大脑里肯定闪过这种念头,所以就把唐朝李靖挪到商朝去了,而且职务改成陈塘关总兵。那么我们就聊一聊唐朝的李靖和商朝的李靖到底是什

  • 商朝存在多少年?从几年到几年?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约前1600年—前1046年),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王朝。约公元前1600年商族部落首领商汤灭夏创立,商王朝经历17代31王。历经五百余年,至前1046年1月20日被周武王所灭。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这个是准确的,公元前1046年.商灭亡.这个时间点是从多个方面得到了证明

  • 殷墟的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殷墟遗址殷纣身死,国都为墟。指商代后期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