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答案如下,商朝的军事制度在甲骨卜辞中有较多的记载商朝兵制是在继承夏朝兵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商王是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常亲自率军出征、主持战争动员和兵员征集。商王下面设有师长及各级执事官,平时管理所属的众人(平民)和奴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率领由众人组成的军队参加战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战争的需要,商王开始把部分贵族和平民集中起来,编为常备军。但直到商朝晚期,亦民亦兵的民兵仍然是商朝军队的主要成份。商朝的兵役制度,主要是临时征集的征兵制。这种征兵方式,当时称登人。征集的对象主要是平民,有时为弥补兵力不足,也把奴隶编入军队。如牧野之战中,纣王把奴隶临时武装起来,抵抗周武王的军队,但商朝奴隶阵前倒戈,使商纣王迅速溃败。商朝军队的编制,根据古代文献和甲骨文记载,大概在武丁及其以后时期已有师、旅、行等几级编制。从武乙时期卜辞记载的王作三师右、中、左看,师可能是当时军队的最高编制单位。旅是师以下的编制单位,卜辞中有左旅、右旅、王旅的记载。卜辞中也有关于行的记载,一行由100人组成,左、中、右三行组成一大行,三大行组成一旅,一旅1000人(包括指挥、后勤、通讯等机构的人员),三旅组成一师,一师3000人。商朝除王室拥有强大的军队外,各宗族或各方国也都掌握相当数量的军队,这些宗族或方国的军队须听从商王的调遣。商朝军队有步卒和车兵,作战方式以车战为主。战车一般由两匹马驾挽,车上有甲士3人,居中者驾车,居左者持弓,居右者执戈。车下随行徒若干人。希望满意!
商代没有常备军,兵民合一,靠临时征发动员。军官为贵族,平时治民,战时出征有点类似于西欧的骑士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