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黄帝和炎帝是神仙还是历史人物?

黄帝和炎帝是神仙还是历史人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994 更新时间:2024/2/25 10:53:40

`这是个有难度的题哈,因为离我们太久远了,是华夏人文的源头,属于文字产生之前的文明混沌期。我们现代人,了解历史,一下子便能上溯到夏商周,先秦。是因为有文字为我们l述说。而先秦时的人,想了解更远的历史,缺少文字工具,无法准确描述。所认黄帝炎帝,就只留下这样一些简单记述;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生活于公元前二千七百多年前。神农氐炎帝,和黄帝同时代,还有说是兄弟的。是当时部落首领……这是比较一致,也比较清晰的记录。尽管趋于神话,也缺乏实物支持。但毕竟为我们留下了原始的信息。

我倾向于二人是真实人物,是神化后的真实存在。这一点,对照一下以公元纪史的西方文明,你不觉得,对于史前文明的描述,同样是赋予神话的色彩。难道西方神话比东方神话更精彩?或是更可信?

我有感于此类对华夏文明历史,持怀疑,否定观点的言论。这就如同:掘开祖坟,敲骨验髓,做DNA鉴定。所有一切,只是为了证明,自已不是墓中人的后裔一样,让人觉得奇葩.和不可思议!

上古的夏人到底从哪来?

关于夏人的来历学术界有多种说法,比如中原土著说、东夷说,中国东、南、西、北、中所有方向都被猜了个遍,可谓是众说纷纭。不过,就我个人看来,我更倾向于夏人来自中国的西北方,也就是四、五千年前的青甘宁一带。

主要理由如下:

一、先秦史书为证

对于上古史,西汉以后的史书文献个人觉得参考性不大,一个是距离年代太远,二是言论被皇权左右,水分太大。所以,根据西汉以前的史书文献,我找出了一条夏人东迁的线路:

1、起源地:《史记六国年表》里司马迁明确指出:“禹兴于西羌,汤起于毫”,可见西羌一带是大禹的老家,亦即青甘宁一带。

2、大本营:后来,大禹随着父亲来到崇地,鲧后来成为当地首领,被称为“崇伯”(见于《国语周语》),鲧被杀后,大禹世袭权位,继承了崇地。

崇在哪里?《诗经》有“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史记周本纪》也有:“明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周朝的丰邑又在哪呢?就在今西安市以南20公里处,崇地也应该就在附近。

3、第一个夏都:孔颖达注《左传哀公六年》引《夏书》的“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说:治平阳,禹治安邑,相去二百余里,俱在冀州。

平阳在哪里呢?经过考古勘探,基本认定就是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

而安邑,指的就是今山西西南部的夏县,通过百度地图,从夏县到陶寺遗址,步行距离约107公里,古代道路崎岖,可能更远些,但无论如何,和孔颖达所说的相去二百余里还是比较吻合的。

至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比较清的夏族东迁的线路:

夏人西起青甘宁一带,在大禹早年随父亲迁到关中一带,接着在治水后又迁到山西南部,最后在此建立第一个夏都。

二、商朝甲骨文中的“土方”即为“夏朝”之说

这个说法最早是郭沫若提出的,商人在甲骨文中对“夏”只字不提,于理不合,于是郭沫若在《土方考》中提出,甲骨卜辞中的“土方”国,应该就是周人所谓的“夏朝”。

“土方”在殷商之西北,在商朝尚未建立时,商人与之时有摩擦,到武丁时期,战争愈加频繁,所以在相关卜辞中屡见“土方”之身影。

并且,郭沫若还把卜辞中的“土方”与文献史籍中的“土方”联系起来,比如,在《商颂》中就有“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他对后一句的理解是,大禹奉上天之命,下降于土方之国,治理洪水。

后来,胡厚宣先生也分析说,上古文字中的“土通杜,杜通雅,雅通夏,故而土为夏也。”

并且,从卜辞中可知,土方人的居住地在“唐土”,即唐地,上古时代的“唐”指的就是帝喾、帝尧一脉,大禹部族取代尧舜之地而居之,与文献中的历史也十分吻合,也与前面所分析的大禹后来迁居山西一带相互印证了,如此,土方与夏人关系应该比较密切,即使不是大禹嫡系,也应该是同族。

三、周人来自西岐

周人不止一次说过自己是夏的后人,常自称“有夏”,并把中原姬姓国家称为“诸夏”,可见他们确实与夏人渊源颇深,而周人为姬姓,姬为黄帝的姓氏,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过,大禹乃黄帝的玄孙,可见,大禹一族与周人一族确实存在亲缘关系。

周人的老家在哪里?西岐,也就是宝鸡一带,他们应该是在夏末商初时从山西逃回来的,《史记周本纪》记载得很清楚:“不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以失其官而戎狄之间。”夏国政衰,周人祖先不逃亡到戎狄一带,他别的地方不去,为何独独跑到西北的戎狄之地?

很可能这里的风土人情他最为熟悉,也就是,周人祖上曾经住在这里,或者这里有他们同宗同源之人,换句话说,西北一带,很可能是夏人与周人祖上共同的老家,所以,周人的第一反应是回到这里,重新开始。

综上,无论从文献、甲骨卜辞还是从与夏人关系极深的周人历史考察,夏人一族应该就是从西北部地区一路迁徙至山西的,然后以此为据点,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商以前的一大方国与霸主。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夏朝以前的历史是真的还是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别说夏朝以前,包括夏朝和商朝、西周的很多历史都是传说,但是夏商周起码是真实存在的。再那以前的历史,是没有得到任何文字记载的,都是口头传说。实际上,世界历史界主要就承认中国商代以后的历史,在那之前,还未得到世界承认,因为没有有力的文字和实物证据大部分是传说,不过也许是有原型的,很多事件都磨灭在了历史的

  • 夏朝皇帝姓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姓:姒,夏朝第一代君王为启(也称夏启),是大禹的儿子。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己。相传,禹治

  • 有哪些史书记载夏朝历史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只是一个传说夏朝的存在与否还是有待确认。如果仅以河南的一堆废土就认定夏朝是一个朝代这未免也太有中国特色了吧除了《史记夏本纪》,还有《尚书》、马王堆帛书中的《春秋事语》、战国楚简中《国语吴语》、《左传》、《山海经》(这个有点儿不靠谱-_-III)、《吕氏春秋先识览》、《淮南子汜论训》……应该还有,

  • 中国的夏朝是神话,还是历史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神话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大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夏朝通常被认为是我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从夏朝开始,绵延五千年的文明让每个中华儿女都引以为傲,不过夏朝究竟是神话传说还是真实的历史呢?这始终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团。我国于1996年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以后,许多考古项目中发现了大量商周

  • 夏桀和商纣王同为亡国之君,有何异同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夏桀和商纣都是史上有名的暴君、昏君,皆为反面教材。第一,两人都文采出众,武艺超群。相传夏桀可以徒手杀死虎豹,力大无比,可以将一个铁钩拉直。商纣王长得魁梧伟岸,也是文武双全,才思敏捷。帝王家的孩子,从小教育到位,师资力量雄厚,这个倒也不难理解。第二,执政后,大修土木、宠幸女色、制订酷刑并以此取乐,不务

  • 夏商周之前是什么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就是国号国号是一个国家的称号,也即一个朝代的名称,那么历朝历代的名称优势怎么得来的呢?从研究结果来看,国号的命名大致有这么五个来源:一是使用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来命名;二是直接采用开国者原有的封号、爵位;三是采用开国者创建新政权之前所统的区域的名称;四是基于宗族原因命名;五是取吉祥的寓意。夏朝:夏朝

  • 传说中的中国历史上的夏朝之前的虞朝的历史是?虞朝之前的历史是?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属于奴隶社会,夏朝之前是原始社会,属于部落族群。虞朝如果成立,谁建立的?王公大臣是谁?首都在何处?哪个族群建立的?至今没有任何证据和史记来记载。一个朝代的建立,必须有国名,只有朝代名这显然说不过去。建立一个朝代,四样必不可少专政工具:军队、监狱、法律、制度。大禹建立夏朝

  • 夏朝之前的神秘古国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夏朝之前有一个所谓的朝代是虞朝。虞朝(约公元前36世纪-约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个可能存在过数百年的王朝,在夏朝之前。舜是虞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有虞氏是上古时代的一个方国或部落,也是夏以前的一个独立的朝代。古史传说中著名的圣王舜,就是有虞部落的首领。历史学家对夏商周之前是否有虞朝存在不同

  • 夏朝之前是什么朝代啊!谁知道从夏朝到清朝的历史故事呢?如果没有成立新中国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1、夏朝之前是中国传说中的上古时期,也就是三皇五帝的时代,因为是以松散的氏族部落联盟为主要形式的社会结构,所以还称不上朝代。2、楼主可以去看二十四史,里面从轩辕黄帝到清朝的历史故事大体上都有了。3、如果没有成立新中国,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因为历史没有假设。历史是由无数的因果链条所链接起来的,每个历

  • 夏朝以前的历史是真的还是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按照国际上定义,一个朝代的文明并不是光靠史书记载上的,这需要文字,而且需要那个时代所属的器物证明。即现在文明说的出土文物。关于夏朝的记载仅见于史马迁的史记。司马迁是汗事情的人物,要客观的描写或是准确的描述出一千年的东西我想这还是待考证。在国际上商才是被承认的第一个朝代、没有1年是可以考证的。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