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评价历史朝代,需要具有历史唯物主义观,评价历史,就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就要弄清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些看似在如今不合理的事情,在当时其实是必然。例如评价开元盛世,我们不仅要看到唐玄宗的励精图治,还要看到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必然出现的一个盛世。安史之乱或许破坏了唐朝的统治根基,破坏了北方的经济。但是它却为南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也为唐朝后期德宗的改革提供了外在的压力,致使两税法成为中国赋税制度改革的里程碑。所以,任何朝代,任何历史事件,都有它的两面性,积极性促进社会发展,消极性也会压迫社会改变!
如何评价中国夏朝?
作为中国阶级制度以来的第一朝-夏朝,存世的有效公开资料少得可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夏朝,是中国结束了长达五十万年之久的“三皇五帝”原始科技文明君子民举社会后的第一个.统.治者阶级朝代。这个朝代的起始转折点,应该是与“尧舜事件”贪墨民意有关,导致了社会形态上的根本.性.转换。由于现代政治体制的关系,商务印书馆二零一零年第十版《新华字典》中,《我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由过去的万年以前缩减为现代的“前2070年”,这段以来的历史被压缩量超过了六成。因此,夏朝的意义仅是一个初始阶级社会形态的象征,史学家们早已“失去”了评价的兴趣。......不过,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是耐人寻味:日.本、韩国、西方等国家,都在悄然的增长国家历史,日.本官方历史增加了八百年,韩国媒体历史增加了四千年,古希腊媒体历史增加了四千年以上,而所谓的“公元”西方教会历虚涨一千多年。而中国的历史自汉朝以来,几乎每个朝代都会被大量的压缩,尤其是清朝以来对前朝历史的修攥令人齿寒。如清朝的《康熙字典》《四库全书》和我朝的《新华字典》等,做为少数民族朝廷和现代党政朝廷对汉语的浓厚兴趣令人不可思意,除了大量的压缩修改前朝历史,还对象形文字的结构意义作出了本质上的更改、甚或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