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山西夏县是夏朝的国都吗?有哪些相关历史故事?

山西夏县是夏朝的国都吗?有哪些相关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916 更新时间:2024/2/25 7:06:37

山西夏县确实曾经是夏朝的都城安邑,但只是在的后期当过都城。启的儿子太康就把都城搬到斟(今河南二里头遗址)去了。安邑在整个夏朝也没有废弃,而是作为一个大城镇守夏朝的西北方向。夏启的安邑都城在夏县的东下冯遗址。

1,大禹、启的早期都城根据《竹书纪年》《史记》可知:

夏部落是黄河流域非常强大的部落,姒姓,由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以夏后氏为部落首领。

鲧领导的夏后氏原来就居住在夏县,与都(今襄汾陶寺遗址)不远。

当时洪水泛滥,尧任命鲧治理洪水。因洪水太大,鲧用筑坝拦截的方式失败。

尧舜把鲧和夏后氏部落流放到崇山(今嵩山),大禹在嵩山出生。

大禹治水成功后,成为舜的禅让接班人。大禹为了躲避舜的儿子商均,带领夏后氏迁到嵩山南门的阳城(今河南登封)。

《史记夏本纪》: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

启当夏王的时候,把都城迁到了阳翟(今河南禹州),在阳城以东。

搬迁的理由主要是,夏后氏部落人口膨胀,原来的阳城无法容纳。启在阳翟开拓了一个新的都城,但也保留了阳城作为一个大城。

同一个部落的有扈氏,反对启当王,从西面进攻。阳城就成了启的一个缓冲的城池,启最终打败了有扈氏。

2,启的后期将都城搬到安邑(今夏县)夏县,本来就是夏后氏的老家。

夏县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夏县东北方向是陶唐部落(尧的后代),西南方向是有部落(舜的后代,今山西永济蒲州镇)。

这些部落对启破坏禅让制都是不满的,但因为夏后氏在治水中积累了巨大实力,都不敢轻举妄动。

为了震慑这些部落,夏启决定在老家夏县建一个都城,就是安邑。

并且夏县靠近解池的盐湖,有取盐之利,可以用盐去向各个部落交换各种物品。

3,夏县东下冯遗址遗址在运城市夏县埝掌镇东下冯村青龙河两岸的台地,年代公元前1900~前1500年,是夏启后期的都城。

到了太康时期,夏县不再作为都城,但仍然保留的一座大城,繁荣400多年。

东下冯遗址有城墙,外面有护城壕。

出土的工具有:陶器,骨器,铜器,还有青铜箭簇。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夏朝或者更早的传说,有哪些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或者更早一些时期,几乎找不到什么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这倒不是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而是当时的情况,导致能够流传下来的故事都是其他。当时的情况,其实还是在父系氏族时期向政权国家的形态发展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对于爱情也是逐步萌芽,但显然还没有什么忠贞不渝,即使有也很少。当时留下来的故事,包括大禹三过

  • 历史上有哪些改朝换代间类似高祖斩白蛇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刘邦斩白蛇这个故事,其实是一个五行相生相克说。中国相信世界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分别是金木水火土,把世间的一切都归纳到这种五种元素里来,包括德行。所以产生了五德说。比如以前黄帝曾经见过一条十几丈长的大蚯蚓,蚯蚓钻土,属土。所以黄帝是土德。大禹遇过青龙,青龙为木,夏朝就是木德。商朝是金德,周朝是火德。秦

  • 夏朝的时候,真的养过龙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龙是一种被后世严重神化的物种,所以现在只要提到龙,很多人都认为是神话故事。但是在最早的史料记载中,龙仅仅是一种特殊的生物而已。大家要是不信的话,对比一下龙和其它“神兽”的记载,就一目了然了。(龙虎陪葬墓)《山海经》中关于龙的记载非常多,要是仔细看的话,这里面的龙是作为坐骑存在的。南方祝融,兽身人面,

  • 请大家来一起说说自己家乡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我的家乡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先后有,夏朝,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等在此建都。,自夏朝在洛阳建都以来将近五千里历史,物质文化丰富,留下非常多历史典故。我们熟悉很好,限于篇幅,我们熟悉就不多做解释。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和马

  • 有人不承认夏朝的存在,那诸子百家为何会不约而同地提到夏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不承认夏朝的,主要都是牙国人。牙国人没有那种历史传承史,根本不顾龙的传人的感受,根本要取消东方文明之一说。牙国人讲,凭啥四大古文明,独有侬一家光棍还存在。牙国人情愿相信天上飞的宗教神仙,不惜一切手段来传教丶布教,也不愿相信东方流传的华夏文化。如果夏朝都被拔的一干二净,看你还敢吹四大古文明,更不要说世

  • 芜湖历史名人和九江历史名人哪个多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刘拯,字彦修,宣州南陵人。进士及第。知常熟县,有善政,县人称之。元丰中,为监察御史,历江东淮西转运判官、提点广西刑狱。绍圣初,复为御史,言:「元佑修先帝实录,以司马光、苏轼之门人范祖禹、黄庭坚、秦观为之,窜易增减,诬毁先烈,愿明正国典。」又言:「苏轼贪鄙狂悖,无事君之义,尝议罪抵死,先帝赦之,敢以怨

  • 夏王朝诞生的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原始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终于促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财富的增长,使得社会出现了阶级分化,原始公社过渡到奴隶社会成为历史的必然。奴隶制最终代替了氏族制,诞生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

  • 请问一下大家知不知道关于夏朝的电视剧?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给你介绍俩部夏朝的电视剧:《古夏血觞》和贺兰雪《古夏血觞》中国唯一的一部以夏朝为背景的电视剧《古夏血觞》8集电视连续剧,1987年,河南电视台拍摄故事历史背景:夏王太康失国后传至第四代王相,王权被野心勃勃的寒浞所夺,相投靠同姓斟灌氏和斟寻氏,但仍然被寒浞所杀。相的妻子无以为计,只好逃到有仍氏娘家,生

  • 急求!从夏朝到清朝的历史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政治:中央集权不断地加强,地方机构的设立与划分不断细化。经济:商业自从农业划分出以来,虽经历短暂的辉煌,总体上是停滞不前,小农经济一直是主导。文化:起初的百家争鸣,再到儒家一枝独秀,佛学入传,理、心学的出现,无论是在思想,文学,还是书画方面,总体上是不断发展与丰富的。哥们十几班的,都是被峰哥害了的主

  • 华夏民族中“夏”的本义是什么?为什么夏又引申为夏天的“夏”?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韩非子玄学》:“虞、夏,二千余岁。商、周,七百余岁”。《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甲骨文卜辞有:“已卯卜,贞。命多子族比犬侯扑周(方)。”这是殷商第二十九任君王「文丁」时期的卜辞,说的是殷商与犬戎联合攻击日益壮大的周人之事(多子族,指殷商贵族军团)。由此可知,「周」就是周人的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