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陶渊明的性格特点及分析(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陶渊明的性格特点及分析(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652 更新时间:2024/1/24 7:16:59

魏晋乱世,陶渊明的结局是难得的文人善终,出身于官宦世家,少年即光芒万丈、名扬闾里,陶渊明有着古代士大夫投身官场的天然命运。

但乱世为官者,或随波逐流明哲保身,或锋芒毕露招致杀身之祸,或佯狂恣意得清高之名,但陶渊明性格淡泊自由、率真质朴、颖脱睿智,促使他从“不想学做官”、“不想做俗官”到“不做官也不谤官”的彻底归隐。

可以说,陶渊明的乱世善终的良好结局,跟其性格有密切关系。

1.出身官宦世家的陶渊明步入仕途便有退意,原因在于“学做官”跟自由自在的性格严重冲突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做过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是太守、县令一类的官职,外祖父孟嘉是晋代名士。所以,陶渊明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家庭中有诸多入仕为官的人,在成长环境中给予了陶渊明诸多的功业熏陶。

因此,陶渊明除了闲适自然的诗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豪放。换句话说,在陶渊明的最初志向中,出仕为官、治国平天下是列在其中的。

但是为官就要学做官,一步一步地升迁,需要学习其中的规章制度,应酬函对都有固定的要求。但这些在向往自由的陶渊明心中,都是繁文缛节,虚伪客套。

所以陶渊明第一次辞官还是官二代的任性,此时他心目中还没有放弃建功立业的打算,只是想倦鸟如林,休息一段时间,长期的闲居还会有许多不甘

2.多次出来做官的陶渊明是想安国救民,但官场的旋涡和争斗让率真质朴的性格无处安放

陶渊明初次做官时东晋虽然有危机,但整体上还没乱到家,但后来东晋被南朝宋所取代,朝野整日陷入军阀杀伐之中,在政局混乱之际,陶渊明数次为官,短时间内出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位,是想安国救民

但政局混乱下的官场更为黑暗混乱,尽管陶渊明想着学习规章制度和官场应对,但此时的官场已经没有了“规矩”和“道理”。官场之上朋比为奸,党同伐异,士风沦丧,很多读书人做官的行径让他觉得官场污秽不堪。

且在官场现状之中,官员贪婪腐败,在其位不谋其政。此时的陶渊明心怀天下,不但要学庸俗颓废的繁文缛节,还要跟虚伪贪利的官员虚与委蛇,这让他感到十分痛苦和无望。

心中的志向在官场旋涡之中无处安放,性格中的率直又迫使他回归自然,因此在彭泽县令任上做了八十多天之后,便永久性地归隐田园。

3.不愿明哲保身堕入官场流俗,又不愿佯狂恣意招引忌恨,陶渊明选择了低调归隐的第三条道路

陶渊明生活在乱世,从东晋末年到南朝宋国,政治上十分黑暗,士人的命运十分悲惨。

历代文人在这种时局之下的选择大致有两类,其一,就是适应官场得以善终,此种情况比如韩愈、欧阳修、白居易等,他们要么政治观点趋于保守,人云亦云,要么明哲保身失去积极进取之心。

其二,在官场上不得意要么被贬要么被杀陷入官场旋涡,比如李白杜甫柳宗元、苏轼等,他们都耿介率真,但多数因不适应官场而蹭蹬到老。

跟陶渊明同时代的文人尤为如此,他们跟官场不适应的结果是被杀,比如潘越、陆机谢灵运何晏

陶渊明性格中率真、质朴、淡泊、自由的成分,在官场之中难以立足。即便归隐田园如果按捺不住心性,也不会有善终的命运。陶渊明不愿明哲保身堕入官场,但是归隐之后也没有像其他同时代的文人一样佯狂恣意。佯狂虽然能够避免被征召为官,但也引起了统治者的忌恨,被杀之人很多。

陶渊明颖脱、睿智,在流俗和佯狂之外,选择了第三条路,就是低调归隐。这种低调在于归隐的彻底性,即一旦决定,即便再有高官厚禄,也绝对不会出仕为官。这种低调还在于虽然是归隐,也不慕求“隐士”的虚名,跟当朝权贵的交往自然,不卑不亢。

可以说,陶渊明的性格决定了他不能做官,无法为官,但也保证了他能够得以善终,是乱世之中的好结局。

标签: 陶渊明特点性格分析人物什么样一个

更多文章

  • 明朝常遇春的结局简介(朱元璋和常遇春真实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遇春,简介,朱元璋,结局,关系,真实,明朝

    他被称为大明朝历史上的第一战神,也是我国历史上第1次利用骑兵部队打败蒙古的将军。一生战功赫赫经历战役无数却少有败仗,可谓是常胜将军,人送外号“常十万”。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年仅40岁的时候就英年早逝了。他就是大明第一谋士常遇春。常遇春出生自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青少年时期的他基本就是在温饱线上徘徊,更别

  • 刘备孙子刘谌是最有骨气的吗(刘谌是个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谌,骨气,孙子,刘备,什么样

    蜀主刘备的孙子,被封为北地王的刘谌(chén),是后主刘禅的第五个儿子,自幼聪明,英敏过人,很可惜生不逢时。263年的秋天,曹魏权臣司马昭命大将钟会、邓艾率军分路伐蜀。钟会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对峙于剑阁,劳而无功准备撤军。邓艾却率兵偷渡阴平,越过七百余里艰险的无人区,突然袭占江油、绵竹,并斩杀蜀军大

  • 罗斯福新政时间哪一年开始(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新政,罗斯福,内容,意义,影响,时间,开始

    罗斯福新政:1、时间:1933年。2、目的: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扭转经济形势。3、特点:国家干预。4、罗斯福新政“新”的体现:(1)新的理论和新的政策:从主张放任经济发展的自由主义到倡导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2)新的特点: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

  • 武则天是什么地方人士(武则天的真实出生地址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地址,人士,出生,地方,真实,哪里,什么

    据《太平御览》记载:“自汉中至始宁城下入武陵,曲折三回,有如巴字,亦曰巴江,经峻峡中,谓之巴峡.”武陵,是女皇亡父武士彟[yuē]的陵墓。通江城西五里千佛崖,古名“巴王庙”。《通江县志》云;“巴王庙有丁房双阙对峙庙庭.”有趣的是,这里曾被误为东吴大将甘宁的墓。据《四川通志》载:“汉甘宁墓在县西五里上

  • 三国时的荆州是现在哪里(荆州在哪个省哪个市的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荆州,地方,三国,哪个,现在,哪里,什么

    说到三国,就不得不提到荆州。曹操南下赤壁之战,为的是彻底占领荆州;孙权将妹妹嫁给刘备,为的是向刘备讨回荆州;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因为双方要抢夺荆州;而最后刘备大举进攻东吴,兵败夷陵,也是为了报丢失荆州的一箭之仇......可以说,整个后半部三国,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荆州的争夺而展开。荆州,俨然成

  • 红楼梦薛宝钗性格特点(薛宝钗的人物形象特征分析与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红楼,梦薛宝钗,特征,概括,特点,性格,形象,分析,人物

    薛宝钗饱受争议,对她的评点,大多是惯用心计,用金钱贿赂林黛玉,史湘云等,目的就是上位。甚至有部分读者对宝钗、袭人、王夫人都有股子仇恨心理,对她们横加指责,近似于谣言和诽谤。人性虽然没有改变,但对人性的认知却在提高,我们抛弃掉对宝钗人设的偏见,或许我们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更接近于人性的真实和真诚。

  • 康熙后妃列表排序(清朝康熙皇帝的皇后叫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后妃,排序,皇后,列表,皇帝,名字,清朝,什么

    8岁登大位,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在这61年的皇帝生涯,擒鳌拜,定三藩,收台湾,亲征噶尔丹,驱逐沙俄。开启康乾盛世的序章。康熙是大清的第四位皇帝,也是入关的第二位皇帝。康熙是顺治的第三位皇子。生母是佟佳氏佟妃。康熙出生时,正值董鄂妃盛宠之际。年幼的康熙最大的印象就是心疼

  • 太阴星君是谁(太阴星君的来历地位及天庭掌管职责)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阴星君,天庭,掌管,职责,地位,来历

    被猪八戒调戏的嫦娥并不是月宫之主,她只是月宫一个普通的宫女,然而,她的上级太阴星君,却是一位地位显赫的尊神。太阴星君是九曜星君之一,与太阳星君并立,又被称为太阴娘娘、太阴皇后,她才是真正的月宫之主。我们知道,天庭绝大多数神仙都只有办公场所,而没有专门的府邸,只有少数地位显赫的尊神才有府邸,而府邸又分

  •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关系(柳宗元和刘禹锡的至深友情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禹锡,柳宗元,友情,关系,故事

    公元819年,刘禹锡写了一首名叫《重至衡阳伤柳仪曹》的诗。这是一首缅怀友人柳宗元的诗,诗里那句“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读起来凄凉万分。都说古人常以作诗寄情思,可见刘禹锡对柳宗元的情感,非比寻常。刘禹锡21岁那年,两人在长安的大慈寺里初见,便开始了一生不解的缘分。同进士、同升迁、同流放,二十年来万事

  • 古代最美的十首田园诗(中国经典描写田园的诗词十首)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田园诗,诗词,经典,描写,中国,古代

    在城市里待久了,越来越羡慕田园生活。乡野田间、白云飞鸟、鸡鸣虫叫、袅袅炊烟……时光不紧不慢,生活无聒无噪,这大概是最令人向往的生活了。也许,对你来说,田园生活还在远方,那么,不如来读一读诗词,在诗词中,寻找久违的田园之美。10首必读山水田园诗,美到心醉,看看你最喜欢哪一首? 夕阳西下,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