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骑鹅旅行记的作者是谁(骑鹅旅行记主要主人公人物和内容)

骑鹅旅行记的作者是谁(骑鹅旅行记主要主人公人物和内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740 更新时间:2024/1/31 23:42:20

幽默的故事里,却探讨着穿古今的永恒话题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作者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其灵感来自于她的一次偶然经历。

这一天,塞尔玛在散步的时候,突然听到了“救命”的呼喊声。善良的女作家连忙跑去帮忙,发现原来是一位小男孩遭到了猫头鹰的攻击。

塞尔玛灵光一闪,于是,调皮的小男孩“尼尔斯”就这样诞生了。

尼尔斯本来是一位十四岁的小男孩,有着一般孩子的天性,即好动、调皮、贪玩,还有一点的懒惰不爱学习,一看到书本就犯困。

从这样的人物设定来说,我想很多人都会感到再正不过了,小孩子自然有着小孩子的天性。

但是,随之而来的难题却困扰着古今中外的大人们,即如让小孩子变得听话、善良、谦虚以及好学。

这是不同化背景下的永恒话题,而《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就是对它的一次探讨。

尼尔斯因为调皮、淘气,对于小动物缺乏爱心,经常捉弄它们,以至于这些小动物见到他就想“咬”他。

这一天,他遭到了小精灵的惩罚,变成了一个只有拇指般大的小人儿。

对于尼尔斯来说,事情变得糟糕透了,之前被他欺负过的小动物们纷纷前来“报仇”。恰巧一群迁徙的“大雁”(一说野鹅)路过,尼尔斯家里养殖的家鹅马丁(另有译法:莫顿)非常羡慕它们的自由,于是几次奋力地要飞上天空。

尼尔斯这时候担心的却是,马丁的飞走会让自己家遭受损失,父母会因此而伤心,于是他紧紧地抱住了马丁的脖颈,企图将其从天上拉下来。

就这样,变成小精灵的尼尔斯和家鹅马丁一起,开始了它们奇妙的旅程。

其实古今中外的大人们,或者说家长们,对于孩子如何正确地成长都有一点共识,那就是“吃苦”。

在中国,不仅有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也有现代的“忆苦思甜”教育方式。

西方同样如此,尼尔斯在匆忙之下骑着家鹅马丁随雁群飞了远方,以一个孩子的心智自然少不了吃苦头,甚至还几次遇到了生命危险。

在湖边救下了被狐狸袭击的大雁,在森林里救下了小松鼠,甚至站在动物的立场上参与了和人类的斗智斗勇。作者的笔下将这些故事写得非常精彩、曲折,如果带入尼尔斯的视角中,足以称得上惊心动魄。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尼尔斯学会了什么是坚韧,什么是勇气,什么是正义。

于是他迎来了自己的最后一次考验。

倦鸟要归巢,孩子终究也是要回家的。

不断迁徙的雁群再一次路过了尼尔斯的家乡,这一次尼尔斯和马丁本来是想要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和曾经生活的地方,却发现曾经热闹的小动物们几乎都不见了,父母这段时间也过得非常不顺,欠了很多的债务,甚至想要卖掉房子,却又担心某一天“离家出走”的尼尔斯回来后找不到他们。

不巧的是,马丁及其在雁群中的配偶、子女们意外地被尼尔斯的母亲关在了曾经的鹅窝中,并且因为要搬家的缘故,不得不决定当晚就要将它们杀掉卖钱。

尼尔斯面临了一个选择。

他是要以拇指般大的小人儿面貌出现在父母面前进行劝阻,还是选择照顾父母的感受和自己的自尊心,看着马丁一家被屠宰?

最终,善良战胜了虚荣和自私,尼尔斯在最后关头敲响了房门,高喊着让母亲不要伤害马丁一家。

然后,抱住母亲的尼尔斯长大了,他又变回了曾经的少年,只不过身上多了勇敢、正直以及善良的光辉。

长大后的尼尔斯虽然丧失了与动物交流的能力,也不再被曾经的雁群们所接受,但之前经历的一切都深深地烙刻在了他的身心中,对于他今后的成长也必然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理想化”的故事,但所要讨论的问题却极不简单,所涉及到的内容也异常繁杂,在当时的西方文坛乃至之后的世界文学中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09年,凭借着《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一长篇童话,塞尔玛·拉格洛夫成为了第10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简单的童话题材,为何能摘得诺贝尔文学奖

因受众的影响,“童话”这一体裁作品往往都需要叙事的简单、明快,语言的通俗、幽默,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故事内涵较为单一,“质感”不足。

所以,塞尔玛能以《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篇童话作品摘得1909年的诺奖,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塞尔玛并不是职业的作家,其本职是教授地理和历史的教师,创作这篇童话是受到一位师范学院院长的邀请。基于对儿童教育的热爱,塞尔玛也希望能创作出一篇优秀的作品,来让瑞典的儿童们了解自己的祖国。

所以,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诞生是有着一个非常明确的背景以及非常崇高的理想的。

立意的高远,使得故事在构建和叙事上有着严格的选择。这也是它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着这样的目的,塞尔玛用了大量的时间走访瑞典的大江南北,将自然山水、民间风俗以及历史传说等都化作元素,一一将其放入了“单薄”的童话故事里。

由此,原本“单薄”的故事逐渐充盈起来,篇幅变得越来越长,也衍生出了众多的情感和表达的支线,留给了读者更多的解读视角。

值得注意的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定具有隐性标准,获奖的作品必然是要“反对”着点什么固有的现实,这在历届获奖作品中都没有例外。

而从《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成书过程来说,很显然,其打破的就是“童话”的原有桎梏,让读者以及其他的作者都意识到,原来“童话”也可以写得“复杂”、“丰满”。

人们对于“童话”的原有认知正在逐渐崩塌,翻过横亘在面前的大山,今后的人们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笔墨,为众多的儿童讲述更为精彩的故事。

与此同时,“童话”也并没有摆脱原有的“读者”限制,它依然是写给孩子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并在其中获得向上力量的重要文本。

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习“尼尔斯”从顽皮到善良的经历,也同样可以学习马丁向往自由的努力,自然也可以接受雁群首领“阿卡”所要表达出的极具发意义的思考——人与动物应该怎样和平地相处。

这些价值在原有的“童话”中是很难展现的,人们普遍地认为,儿童因为心理和生理上的不成熟,无法将阅读的精力分散到多种主题之中,更无法进行如此深奥的思考。

于是,塞尔玛用作品告诉众多的童话作者,作者更应该考虑的是故事要如何讲述,而不是着眼于孩子成长阶段的“缺陷”。

标签: 骑鹅旅行主人公作者内容人物主要

更多文章

  • 溥仪我的前半生小说简介(我的前半生溥仪精彩片段)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溥仪,片段,简介,小说,精彩,前半生

    他当了三年皇帝,却做了一辈子命运的囚徒。在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当中,他把自己的家族背景到做了皇帝,遭遇时代变革,直至逃亡,再到接受解放后的改造,自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普通)人的心路历程。1959年,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被特赦回到了北京。这时候,很多人都对这位堪称“传奇人物”的半生抱着

  • 西欧中世纪是指什么时期(欧洲中世纪社会的主要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特征,西欧,时期,欧洲,社会,中世纪,主要,什么

    提到欧洲,大家会想到什么呢?奢华而庄严的卢浮宫,发达的经济还是美丽的爱琴海?总之我们眼前所浮现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优雅奢华和浪漫。但是中世纪时期欧洲的状况与现在欧洲的状况简直是是天壤之别。那个时期的欧洲绝不是黑暗两个字可以描述的。与中国历史上朝代接替的情况不同,欧洲历史在中世纪时期都是在混乱的战争之中渡

  • 唐朝的长孙无忌是忠臣吗(宰相长孙无忌是权臣还是忠臣)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长孙无忌,忠臣,权臣,宰相,唐朝,还是

    长孙无忌,是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第一位,在唐太宗李世民眼中,没有长孙无忌,就没有他李世民的王位。但是在李世民死后,有人说长孙无忌其实是奸臣。到底长孙无忌是忠还是奸?看看他的晚年,你就知道什么叫做"晚节不保"了。长孙无忌出生于河南洛阳,父亲是隋朝名将长孙晟,生母高氏为北齐宗室,因此他也算是名门之

  • 项籍与项羽的关系(历史上项王和项羽是同一个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籍,项王,项羽,历史,关系,同一个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千百年来,项羽乌江自刎的悲壮让一代又一代文人感叹。作为一个有才、有钱、有家世的官二代,项羽高开低走的人生悲剧早就初见端倪。 项羽又叫项籍,羽是他的字。项家世代为楚将,项羽的祖父项燕曾大败秦将李信,最先举起反秦大旗的陈胜评价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

  • 申包胥哭秦庭的典故意义(申包胥与伍子胥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申包胥,哭秦庭,典故,伍子胥,意义,关系

    申包胥,楚国椒邑(今湖北省监利市黄歇口镇)人。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公元前506年,申包胥昔日同乡好友伍子胥率吴军攻入郢都,掘楚平王墓鞭尸,楚昭王出逃。申包胥到秦国求援,在城墙外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哀公,史称“哭秦庭”。在秦国帮助下,楚昭王得以复国。申包胥不接受封赏,全家进山隐居,后世称赞其为忠贤典

  • 中国的戏曲剧种有哪些(分别介绍五大戏曲剧种及代表作)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剧种,戏曲,代表作,介绍,中国,哪些,分别

    戏曲作为国粹,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数百年历史文化的演变,形成以5种戏曲为主,各地域百花齐放的局面。第一种京剧,代表作有《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等剧目。京剧的原身是徽剧,始于清代乾隆55年,四大徽班陆续来到北京,吸收昆曲、秦腔以及不同地域的民间曲调

  • 施耐庵是哪个朝代的作家(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作品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施耐庵,朝代,作者,作家,介绍,作品,哪个,水浒传

    水浒传以宋江为首和一百零八位好汉为故事主线,在书中描写了因当时宋徽宗时期昏庸无道和多种原因下,好汉们共同聚到水泊梁山,并在水泊梁山起义对抗朝廷,后来因宋江接受朝廷的招安,使得多数梁山好汉身死的结局。该书的作者施耐庵也因为水浒传这部著作,他的名字得以被后世传颂,在查资料中发现,施耐庵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人

  • 李兆会现状如何在干嘛(李兆会出什么事目前在哪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兆会,现状,发展,目前,如何,什么

    李兆会葬送海鑫钢铁帝国多年后,仍有不少人要找到他。山西首富姚俊良是最执着的一位债主,日前通过法院悬赏千万寻人。曾经,姚俊良与李家交好,为李家代偿过一笔超过2亿元的银行借款,迄今这笔借款索要无门,而李兆会对这笔巨款有四分之一连带清偿责任。李兆会商业帝国崩塌之后,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甚至每年清明都未回乡

  • 李善长为什么不得善终(朱元璋杀掉已经76岁的李善长)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善长,朱元璋,善终,为什么,已经,76

    出生于濠州的李善长,虽说不是朱元璋最初当兵时的"哥们儿",还年长十多岁,在四十一岁时才投奔,还是颇受重用。因为那时的朱元璋只是一名名不经传的义军头领,特别需要大名鼎鼎的李善长帮他出谋划策,坐镇后方。李善长确实也没辜负朱元璋的知遇之恩,凭着自己超越常人的智慧和谋略忠心耿耿地辅佐朱元璋免去后顾之忧。无论

  • 叶问的儿子是谁叫什么名字(叶问是谁的传人有几个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叶问,传人,儿子,名字,什么

    身形极其瘦小,一身儒雅长衫,整个人看起来总是一副谦逊温和、彬彬有礼的样子。如果你在街上看到这样一个男人,恐怕很难把他和“武术大家”、“一代宗师”这样的名号联系起来,偏偏叶问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人。有人说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徒弟李小龙,他不会受到这么多关注,也有人说,正因为他的人格魅力,才成就了那个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