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溥仪我的前半生小说简介(我的前半生溥仪精彩片段)

溥仪我的前半生小说简介(我的前半生溥仪精彩片段)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531 更新时间:2024/1/17 15:12:14

他当了三年皇帝,却做了一辈子命运的囚徒。

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当中,他把自己的家族背景到做了皇帝,遭遇时代变革,直至逃亡,再到接受解放后的改造,自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普通)人的心路历程。

1959年,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被特赦回到了北京。

这时候,很多人都对这位堪称“传奇人物”的半生抱着极大的兴趣,毕竟,一身跨越了两个时代,而且身份特殊,所以,引起一些人的兴趣也是正的。

在溥仪登基退位的前后,时代动荡,所有人都经历了一些“大风大浪”。溥仪自己更是从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口的傀儡皇帝,到被各种势力裹挟着、利用着,最后被新中国的人民们影响和改造成了一位普通人。

从“万人之上”到“普罗大众”,时代让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

溥仪说:“我要把充满了罪恶和羞耻的历史,呈现在祖国人民的面前。再给了我巨大宽恕的父老兄弟姊妹面前,我要做再一次的忏悔。”

于是,就有了我们看到的这本《我的前半生》。

在书中的自序里,溥仪说了他写这本书的愿望:告诉人们,他由于新生而得到的欢乐之情。

溥仪是满清爷的儿子,阴差阳错的被慈禧架上了皇帝的宝座。由于权利斗争,再加上溥仪的年龄,他根本就没有什么权利,每天坐在那张最高的凳子上,心中充满了恐惧、彷徨和迷茫。

溥仪在皇宫的那些日子,陪伴他最多的是太监。

太监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看似奴隶般的伺候着主子,但是背地里却做一些阴奉阳违的事情,贪污、受贿、使绊子,啥事都做。

溥仪在书中提到自己结婚的制定开支,都在掌管太监那里被挪去不少。

而后来在他避居天津的时候,有听说当年那个太监还娶了姨太太,对她们常常虐待,有的受不了的,把家里的丑事让外人知晓的,还会别太监打死。

这简直就是犯罪,即便是在任一个时代,都是不允许的。但是在有些人的家里,发生着。

溥仪说到底,毕竟是受过教育,读过圣贤书的人。可是他无力去束缚和管教他们,以前是,现在是,所以他时常有一种无力感。对于自己的人生,好像和他自己无关一般。他无法掌握,也无法左右。

书中,溥仪提到了自己活到四十岁的时候,还不懂怎么叠被子和剪指甲。不懂每天离开床以后的所有个人内务处理。

在整个改造的过程中,溥仪渐渐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一个正常人和其他正常人之间的差距。

原来,自己一无是处。

与其说溥仪在改造,不如说大家在教他怎么生活,怎么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正常人。

在和人的正常接触中,溥仪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从心理到日常。他慢慢正式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不足和问题。

改造也是一个塑造的过程。

当你和所有人都一起平视这个世界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人的优秀,也会发现自己的成长。溥仪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自我认知。

溥仪对于自己犯下的醉,开始有了新的审视。一个反复被利用,被胁迫的人,被敌对国家灌输的一些错误观念,开始扭转。

当一个人正视自己的时候,就是反省的前兆。

解放后,溥仪又回到东北,看到新中国的工业生产力突飞猛进,想起自己对这个地区所犯下的罪行,心中无限悔恨和感触。

溥仪承认,自己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被迷惑。当自己亲自见证了祖国的变革以后才明白,唯有真正为自己民族斗争的共产党新中国,才是最有希望拯救民族的人。

溥仪的前半生从皇帝、汉奸、战犯到新中国的公民。他的每一个生命片段都是时代的缩影,从他这本自传中,读者看到了晚晴以后中国百年历史的衰败和再兴。

《我的前半生》被香港大学评选为“人生必读的100本书”之一。光明日报出版社的这一版是权威版本,书中收录了多张珍贵照片,其中有溥仪的手书和一些人物照片等。

溥仪的本身,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所以,在读此书的时候,那些历史显得更加真实、残酷。也让读者明白,和平年代的美好。祖国的强大才是万千民众幸福的根基。

标签: 溥仪片段简介小说精彩前半生

更多文章

  • 西欧中世纪是指什么时期(欧洲中世纪社会的主要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特征,西欧,时期,欧洲,社会,中世纪,主要,什么

    提到欧洲,大家会想到什么呢?奢华而庄严的卢浮宫,发达的经济还是美丽的爱琴海?总之我们眼前所浮现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优雅奢华和浪漫。但是中世纪时期欧洲的状况与现在欧洲的状况简直是是天壤之别。那个时期的欧洲绝不是黑暗两个字可以描述的。与中国历史上朝代接替的情况不同,欧洲历史在中世纪时期都是在混乱的战争之中渡

  • 唐朝的长孙无忌是忠臣吗(宰相长孙无忌是权臣还是忠臣)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长孙无忌,忠臣,权臣,宰相,唐朝,还是

    长孙无忌,是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第一位,在唐太宗李世民眼中,没有长孙无忌,就没有他李世民的王位。但是在李世民死后,有人说长孙无忌其实是奸臣。到底长孙无忌是忠还是奸?看看他的晚年,你就知道什么叫做"晚节不保"了。长孙无忌出生于河南洛阳,父亲是隋朝名将长孙晟,生母高氏为北齐宗室,因此他也算是名门之

  • 项籍与项羽的关系(历史上项王和项羽是同一个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籍,项王,项羽,历史,关系,同一个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千百年来,项羽乌江自刎的悲壮让一代又一代文人感叹。作为一个有才、有钱、有家世的官二代,项羽高开低走的人生悲剧早就初见端倪。 项羽又叫项籍,羽是他的字。项家世代为楚将,项羽的祖父项燕曾大败秦将李信,最先举起反秦大旗的陈胜评价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

  • 申包胥哭秦庭的典故意义(申包胥与伍子胥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申包胥,哭秦庭,典故,伍子胥,意义,关系

    申包胥,楚国椒邑(今湖北省监利市黄歇口镇)人。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公元前506年,申包胥昔日同乡好友伍子胥率吴军攻入郢都,掘楚平王墓鞭尸,楚昭王出逃。申包胥到秦国求援,在城墙外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哀公,史称“哭秦庭”。在秦国帮助下,楚昭王得以复国。申包胥不接受封赏,全家进山隐居,后世称赞其为忠贤典

  • 中国的戏曲剧种有哪些(分别介绍五大戏曲剧种及代表作)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剧种,戏曲,代表作,介绍,中国,哪些,分别

    戏曲作为国粹,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数百年历史文化的演变,形成以5种戏曲为主,各地域百花齐放的局面。第一种京剧,代表作有《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等剧目。京剧的原身是徽剧,始于清代乾隆55年,四大徽班陆续来到北京,吸收昆曲、秦腔以及不同地域的民间曲调

  • 施耐庵是哪个朝代的作家(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作品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施耐庵,朝代,作者,作家,介绍,作品,哪个,水浒传

    水浒传以宋江为首和一百零八位好汉为故事主线,在书中描写了因当时宋徽宗时期昏庸无道和多种原因下,好汉们共同聚到水泊梁山,并在水泊梁山起义对抗朝廷,后来因宋江接受朝廷的招安,使得多数梁山好汉身死的结局。该书的作者施耐庵也因为水浒传这部著作,他的名字得以被后世传颂,在查资料中发现,施耐庵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人

  • 李兆会现状如何在干嘛(李兆会出什么事目前在哪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兆会,现状,发展,目前,如何,什么

    李兆会葬送海鑫钢铁帝国多年后,仍有不少人要找到他。山西首富姚俊良是最执着的一位债主,日前通过法院悬赏千万寻人。曾经,姚俊良与李家交好,为李家代偿过一笔超过2亿元的银行借款,迄今这笔借款索要无门,而李兆会对这笔巨款有四分之一连带清偿责任。李兆会商业帝国崩塌之后,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甚至每年清明都未回乡

  • 李善长为什么不得善终(朱元璋杀掉已经76岁的李善长)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善长,朱元璋,善终,为什么,已经,76

    出生于濠州的李善长,虽说不是朱元璋最初当兵时的"哥们儿",还年长十多岁,在四十一岁时才投奔,还是颇受重用。因为那时的朱元璋只是一名名不经传的义军头领,特别需要大名鼎鼎的李善长帮他出谋划策,坐镇后方。李善长确实也没辜负朱元璋的知遇之恩,凭着自己超越常人的智慧和谋略忠心耿耿地辅佐朱元璋免去后顾之忧。无论

  • 叶问的儿子是谁叫什么名字(叶问是谁的传人有几个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叶问,传人,儿子,名字,什么

    身形极其瘦小,一身儒雅长衫,整个人看起来总是一副谦逊温和、彬彬有礼的样子。如果你在街上看到这样一个男人,恐怕很难把他和“武术大家”、“一代宗师”这样的名号联系起来,偏偏叶问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人。有人说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徒弟李小龙,他不会受到这么多关注,也有人说,正因为他的人格魅力,才成就了那个日后

  • 周武王伐纣灭商建周的战役(周武王伐纣的历程和胜利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建周,周武王,伐纣,历程,战役,胜利,原因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享国近800年(实际790年,800年是虚数),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王朝,周武王订立的四大制度是关键。 商朝从武乙继位到纣王时期,国运不断衰微,而西部的周部落在季历、姬昌的带领下逐步发展起来。到了纣王时期,商王朝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周武王联络诸侯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