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自称奴才是什么意思(清朝奴才称呼的起源、发展与终结)

自称奴才是什么意思(清朝奴才称呼的起源、发展与终结)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334 更新时间:2024/1/21 10:22:18

“奴才”一词,最早出自春秋时期,最初的意思就是“是指侍奉主子之奴仆”。

这个词流传至今,词义一直没有变过,以我们现代人看来这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在清朝大臣之间,“奴才”却成为彰显地位,用以表达自己与皇帝亲近的词。

为什么大臣自称“奴才”,表达自己与皇帝的亲近,其中的缘由,由我细细道来。

满清早期的制度

清人入关以前实行的是落后的奴隶主制度,奴隶主家里都拥有大批奴隶,即后来的“包衣”,

还有旗主与旗人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主子与仆人的关系。

故这两类人对自家主子,自称“奴才”。

虽说满人建立了清朝,从奴隶制大跨步到封建制度,但很多奴隶制的习俗还保留着,这奴才的称号便是其一。

很多立了大功的旗人、包衣纷纷建功立业,不少人地位高了,也尊贵起来了,但见到旧主依旧自称“奴才”,一方面是制度的约束,另一方面是表达自己的忠心不忘本。

奴才之风的盛行

皇太极称帝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从称谓上动起来脑筋。他效仿前明官场制度,让曾经与自己同等地位的八旗旗主对自己称“臣”。

满族汉族也是如此,至少满人要在公开场合称“臣”。所以这段时间,自称“奴才”的旧习在官场还未广泛出现(并且汉人也是能称“奴才”的)。

时间来到康熙年间。一批康熙对其有恩的满大臣开始自称“奴才”。

用以彰显对康熙的感恩之情,另一方以此表达自己与皇帝之间的“依附”关系。康熙对此并没有反对。

等到康熙晚年,“奴才”之风开始盛行,满臣对康熙皆称“奴才”,亲近的汉臣也对皇帝称“奴才”。

雍正改制

雍正即位后,他开始整治这种现象。他认为大臣作为国之栋梁,怎么能用这种卑微下贱的称谓。

于是他特意下令:

“凡奏章称臣、称奴才,俱是臣下之词,不宜两样书写。嗣后着一槩书写臣字,特谕。”

在这之后,大臣自称“奴才”,他也会令其改正。故雍正一朝“奴才”之风骤减,除了少数大臣依旧乐此不疲外,大多数大臣已经改正过来了。可惜雍正寿命短,在位时没有根治这种现象

乾隆推翻父制

到了乾隆当政时期,他为了拉拢满人,警惕汉人。于是在官场上想出了区分满汉的办法。他一改往日的规章制度,直接强制满人官员必须称“奴才”,汉人则称“臣”。

“奴才”表示自家人,“臣”就是打工人,以此表示亲疏之别。满洲大臣奏事,称臣、称奴才字样不一。著传谕,嗣后颁行、公事折奏,称臣。请安、谢恩、寻摺奏,仍称奴才,以存满洲旧体。

为此有些汉臣想要钻空子称“奴才”。比如:乾隆年间,发生了一场科场舞弊案,有满汉两位大臣天宝、马仁人龙一同协同审查。

事后,两位大臣一同署名上奏折汇报结果。满臣署名在前“奴子天宝、马人龙。。。”乾隆还没看奏折内容,看个名字就开始发火。大骂马人龙冒称“奴才”。

事后,乾隆为了防止汉臣钻空子称“奴才”,便做出如下规定:“以后凡是满汉大臣一起奏事,不分满汉,全部称臣”。

奴才称谓的结局

鸦片战争后,皇帝威仪逐渐降低,不少满臣对“奴才”这个称谓反感。终于在光绪年间,有人提出:“废除满臣称奴才的旧习”。

于是光绪召集众大臣讨论这个议案,最终多数大臣赞同此事,于是光绪口头答应这件事,自此不少满臣不在奏折上称“奴才”。

直至宣统二年,正式下诏书废除了满臣称“奴才”的称谓。以后满汉大臣奏事,一律称臣,以显示满汉地位平等。

然而宣统三年,清朝便覆灭了。以“奴才”为荣的时代,自此结束。

标签: 奴才起源自称称呼意思终结发展清朝什么

更多文章

  • 十二地支是什么意思(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对照表)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地支,天干,对照表,意思,阴阳,十二,什么

    地支是以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循环符号,古人最早用来纪月,以月亮的盈亏来计算,月亮的盈亏一次为一个月,每个月“日月合璧”一次。日月的会和叫做“辰”,十二辰为一周天,一周天后天体的位置与节气又从头开始,由始到终是二个月为一年,把十二支分别建立于十二月;日为阳,月为阴

  • 全真七子武功排名(射雕英雄传全真七子武功最厉害的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七子,武功,英雄传,射雕,排名,厉害

    全真七子单独一人拿出来都是射雕中的一流高手,可以说除了五绝和裘千仞几人以外,没有什么人能够打赢他们,而七子合体组成天罡北斗阵更加是威力无穷,足以与东邪西毒等人一决高下。不过全真七子虽然都是王重阳的弟子,但是在武功上也有较大差距,比如在神雕初期,丘处机仅仅用一颗石子就打落了郝大通手中之剑,这般差距委实

  • 奴隶制五刑包括哪些(我国奴隶社会五刑的内容与特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五刑,奴隶社会,奴隶制,内容,特点,介绍,包括,我国,哪些

    了解历史或者法律的朋友对“五刑”应该有所了解,“五刑”,是指中国古代官府对犯罪者所使用的五种主要刑罚的统称。五刑主要有两个大时期,一般将其分为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今天咱们主要来讲讲奴隶制五刑也有称作上古五刑的。五刑所谓奴隶制五刑,是指我国奴隶时代长期存在的墨、劓、剕(刖)、宫、大辟等五种法定刑。

  • 台湾被哪国占领(历史上台湾曾被几次被外国势力侵占)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台湾,侵占,势力,外国,占领,历史

    我们总说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你知道吗,历史上台湾曾三次被外国势力侵占。荷西殖民时期时间线:1624年——1662年背景:15、16世纪的欧洲,正值大扩张时期,欧洲列强纷纷前来东亚建立殖民地,强取豪夺,荷兰便是其中一员。虽然荷兰比起欧洲其他强国,在那场殖民运动中起步较晚,但是它的进

  • 谢昀杉个人资料(中国第一鬼马童星谢昀杉为何不红了呢)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鬼马童,谢昀杉,星谢,资料,中国,个人,为何,第一

    娱乐圈有很多童星曾红极一时,但时过境迁后,也很多人早已销声匿迹。那个曾经被誉为“第一鬼马童星”的谢昀杉,如今也已没了当年的辉煌。谢昀杉饰演过很多经典角色,成了很多人的青春回忆。鬼马精灵又淘气可爱的形象,让谢昀杉一度被誉为最有前途的童星之一。奈何造化弄人,如今的谢昀杉早已没了当年的名气,甚至和普通人一

  • 虎门销烟的意义和影响(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原因及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虎门,林则徐,意义,原因,评价,影响

    林则徐是清朝的名臣,他有很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言,如“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就像他的为人那样,正义凛然、刚正不阿。他不愧是民族英雄,在积贫积弱的中国,临危受命,在广东虎门焚烧了帝国主义毒害中国人的“鸦片”,摘掉了“东亚病夫”这个牌子。他的名字也载入史册,在中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底座浮雕上面,就能醒目

  • 七点到八点是什么时辰(古代十二个时辰分别代表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时辰,七点,代表,古代,十二,分别,什么

    我们现代社会,是以二十小小时制来记录时间。但是在中国古代,是以十二个时辰来记录时间,分别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地支,来表示十二个时辰。按现在的时制来换算,大概是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那么,同样都是记录时间的单位,有什么不同呢?现在的二十四小时,其作用仅仅是记录时间。而古人的十二个时辰,不

  • 姓徐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徐姓的起源发展及相关知名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徐姓,起源,名人,历史,人物,相关,发展,知名,哪些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目前人口最多的5个姓氏,分别是王、李、张、刘、陈。中国到底有多少个姓,已无法准确统计。在《中国姓氏大辞典》一书中,就收录了23813个汉字姓氏。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排名前100的姓氏,总人数占全国户籍人口的85.9%。一、百家姓:徐姓排名第112020年初,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

  • 三十六计有哪36计(关于三十六计的三种说法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说法,三十六,关于,什么,36

    在很多朋友的常规认识里,三十六计就是三十六计,其实三十六计还是有一些叫法上的差异的,比如以下三十六计,在计谋的叫法上就有些一些差异,不仔细观察还很难发现:一、第一种三十六计:1、 瞒天过海2、 围魏救赵3、 借刀杀人4、 以逸待劳5、 趁火打劫6、 声东击西7、 无中生有8、 暗度陈仓9、 隔岸观火

  • 商君书的驭民之术是真是假(商鞅提出驭民之术到底有没有用)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驭民,商君书,商鞅,提出,到底,真是

    《商君书》为统治者总结了驭民五术:1. 愚民:统一思想。愚民就是实行文化专职,让百姓愚昧无知。成为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任由君主驱使。《垦令》中有是语,“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农民无所于食,而必农。愚心、躁欲之民壹意,则农民必静。农静、诛愚,则草必垦矣。”这是一个版本,另一版本则为“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