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龚自珍是哪个朝代诗人(著名人物龚自珍的生平及代表作)

龚自珍是哪个朝代诗人(著名人物龚自珍的生平及代表作)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715 更新时间:2024/1/23 20:08:15

提到龚自珍,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清代著名的诗人,特别是他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句早已让广大读者耳熟能详,并且给人以鼓舞和激发。

其实,这位清代文学家,还是一位旗帜鲜明的思想家,又被人们称为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下面就详细阐述这一说法的依据。

一、从小好读诗文,但是仕途不顺

1792年8月22日(清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初五),龚自珍出生在浙江仁和(今杭州)东城马坡巷一个世代官宦的家庭。

他的家人不仅为官显赫,而且都极有文学修养,包括他的母亲段驯在内,都能著有诗集、文集传世。

在这书香门第里长大的龚自珍,自幼受母亲教育,好读诗文。他从8岁起学习研究《经史》《大学》。12岁从外祖父段玉裁学《说文》。

同时,在文学创作上,也显示出了很好的才华。他13岁作《知觉辨》15岁诗集编年;1810年(嘉庆十五年)应顺天乡试,由监生中式副榜第28名。

可是龚自珍的仕途并不顺利,虽然于1818年(嘉庆二十三年)应浙江乡试中举人;可后来连续五次会试落选。

直到1829年(道光九年),龚自珍经过第六次会试,终于考中贡士。

接着他在殿试对策中仿效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撰《御试安边抚远疏》,议论新疆平定准格尔叛乱后的善后治理,从施政、用人、治水、治边等方面提出改革主张。

由于龚自珍的改革主张切中了朝廷不作为的命脉,引起主考官们的不满。

当时主持殿试的大学士曹振镛是个有名的“多磕头、少说话”的三朝不倒翁,他以“字体不端”为由,不仅不列优等,还将龚自珍置于三甲第十九名,不得让他入翰林。

1839年(道光十九年)春,由于前期屡屡揭露时弊,触动了当时的忌讳,因而龚自珍不断遭到权贵的排挤和打击,使得他厌恶了长期的为官生活,因此决计辞官南归。

二、写诗抒情,执教兴学

辞官南归的龚自珍,于1839年6月4日(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三)离京。

9月又自杭州北上接还眷属。在两次往返途中,百感交集的他写下了许多激扬、深情的忧国忧民诗文,这便是著名的《己亥杂诗》315首。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春,龚自珍执教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三月,因父亲龚丽正去世,龚自珍又兼任了原由其父主持的杭州紫阳书院讲席。

夏末,龚自珍曾写信给江苏巡抚梁章钜,准备辞去教职,赴上海参加反抗外国侵略的战斗(曾希望跟随林则徐参加禁烟运动)。可惜1841年9月26日,他突患急病暴卒于丹阳。

三、以突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开创了一个诗的新时代

由于亲身经历了坎坷的仕途,让龚自珍清晰地看到了当时的清朝政府,已经走向衰败,政局不稳、官员腐败。他果敢地将忧国忧民的情怀,倾注到自己的文学作品中。

《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例如第123首:“不论盐铁不愁河,独倚东南涕泪多。

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产、税收和水利等问题。

一味依赖东南的漕运,对江南人民加重剥削,致使农业生产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国家经济的现实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批评。

再如第87首:“故人怀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就表达诗人对禁烟斗争的关注,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再看脍炙人口的第125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更是揭露了社会弊病,抨击了官僚制度,表现出作者火一样的热情,给人以鼓舞和激发。

这对当时死气沉沉的社会砰然一击,惊醒了很多世人的沉梦,促使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向勇。在抨击专制统治的同时,还表达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

龚自珍的诗不同于唐宋诗,它实际上是掀开了近代诗的新风貌。

虽然龚诗在当时欣赏的人不多,但由于它突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使抒情与思想政治内容结合,又不落于以文字、学问、议论为诗的风格。所以它的影响力到晚清时逐渐增大。

龚自珍先进的思想是他许多优秀诗篇的灵魂。其思想的深刻性和艺术的独创性,使得龚诗别开生面,并且开创了一个诗的新历史时代。

因此说:龚自珍这位清代文学家,还是一位旗帜鲜明的思想家,又被人们称为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总之,清代著名的诗人龚自珍,因仕途不顺,将自己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凝聚到文学作品中,并且用突出的思想性与政治性,开创了一个诗的新历史时代。

我们应该在欣赏龚自珍优美诗歌等文学作品的同时,更加敬重他爱国爱民的满腔热情,敢于创新的创作作风。

认真学好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过硬的技能与本领,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标签: 龚自珍朝代生平代表作诗人人物著名哪个

更多文章

  • 世界十大著名悖论解析(世界经典悖论的最终解答)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悖论,解析,解答,经典,世界,著名,最终

    悖论通常指的是一个事件,按照逻辑推理,可以推导出两个对立的结论。悖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先秦时期。忒修斯之船忒修斯之船是我最喜欢的悖论,没有之一,它也是最古老的悖论之一。它主要体现在思想上面。有一艘船叫做忒修斯之船,日复一日的航行,只要有一块木板破损就会换上新的木板,以此类推,直到所有部件被换掉,

  • 李克用与十三太保关系(李克用手下十三太保哪个最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克用,手下,关系,厉害,十三,哪个

    说起“十三太保”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都多少听说过,不管了解不了解,但肯定下意识的觉得肯定很厉害,要不然也不可能流传至今,以及多次被效仿。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解下最早的十三太保,以及盛名之处。李克用相信很多人都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而此人就是十三太保的组建人,后唐太祖李克用,早年便随父出征,冲锋陷阵,骁勇善战

  • 孙权和周瑜是什么关系(历史上孙权和周瑜关系好不好)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瑜,孙权,关系,历史,不好,什么

    周瑜与孙权的关系,先应从孙权的哥哥孙策说起。孙策与周瑜是昆仲之交,后来在大乔与小乔分别成为孙策和周瑜的夫人,这异姓兄弟二人又成为了连襟。可惜的是孙策寿短,年仅26岁便夭折。孙策去世后,周瑜与少主孙权的关系,在各自的正确处理下,发展得更为融洽和谐,且海阔天空,可谓是亦师亦友亦臣君,获得了世人的称赞。孙

  • 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是哪一位(被誉为春秋五霸之首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春秋,誉为,成为

    齐桓公(?~前643年),姜姓,齐氏,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母为卫姬。对于齐桓公来说,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成为齐国君主后,齐桓公励精图治,起用管

  • 刘秀和刘彻是什么关系(东汉刘彻是刘秀的后裔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彻,刘秀,后裔,关系,东汉,什么

    汉武帝——西汉盛世的推动者,创造者,更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帝王;汉光武帝——汉朝的再造者。汉朝中兴之人,作为同是汉朝著名的帝王,两者难免会被后人拿来比较,比如文治武功,对外政策等等。除此之外俩人在宗法上、伦理关系中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表现在血缘关系上,更多的是法理关系,那么两人到底有什么

  • 历史上纪晓岚真实简介(真实的人物纪晓岚是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晓岚,简介,历史,人物,真实,什么样

    张国立饰演的纪晓岚令人印象深刻,剧中他跟和珅斗智斗勇的故事令人欲罢不能。笔者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是虚构的,历史上纪晓岚的地位完全无法跟和珅相比。如果把大清比喻成一家公司,和珅就是最高层,而纪晓岚则是中下层小领导。和珅25岁时已经是乾隆御前侍卫,反观纪晓岚25岁时还是一位穷秀才,正在备战科举考试。另外

  • 为什么说东京不是日本首都(日本是一个没有首都的国家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首都,日本,东京,国家,没有,为什么,一个

    日本位于东亚地区,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拥有约1.2亿人口,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邻国。因此,很多中国人十分关注日本,多多少少都对这个小岛国有些了解。最近,在网上流传着一个说法,称日本是一个没有首都的国家。对此,有些小伙伴感到很奇怪,从小就在书本里学过,东京是日本的首都,为什么突然之间,日本变成了一个

  • 爱新觉罗溥杰与嵯峨浩晚年(清代溥仪亲弟弟与他的日本王妃)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妃,嵯峨浩,溥杰,爱新觉罗,溥仪,日本,弟弟,清代,晚年

    美好的情感从来不分国界,异国人们之间的悲欢也是可以相通的。真爱从不受时代的束缚,从不受国界的束缚,它是每对璧人心里最轻柔的声音。从古时候开始,和亲联姻不再只是两家交好的“家事”,而逐渐上升为处理国事的一种政治手段。通过和亲,换来朝代的和平,换来疆域的安宁,换来权力的互相笼络。人们总是艳羡美丽的公主、

  • 唐朝李世民有几个老婆(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妃及子女)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后妃,唐太宗李,李世民,子女,老婆,唐朝

    对于李世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大唐的第二位皇帝,有勇有谋,雷厉风行,是一代具有雄才伟略的明君。依靠“玄武门之变”,他除掉了与自己争位的亲兄弟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在李世民统治的十几年时间里,唐朝的经济、军事、政治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更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大国。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一生

  • 郭守敬主持修订什么天文历法(天文学家郭守敬的主要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郭守敬,天文历法,天文学家,修订,贡献,主持,主要,什么

    郭守敬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市)人。生于南宋绍定四年(1231年),卒于元延佑三年(1316年)。是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水利学家。郭守敬一生的科学活动,主要在天文测量及水利方面。《元史・郭守敬传》载,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郭守敬任同知太史院事,为主持修订历法之需,建议在:“远方测验日月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