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春秋战国历史讲解百科解密(春秋战国历史讲解百科解密大全)

春秋战国历史讲解百科解密(春秋战国历史讲解百科解密大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523 更新时间:2024/2/25 12:05:54

春秋战国历史详细讲解?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解密历史李世民?

李世民,大唐第二位皇帝,19岁跟随父亲李渊自太原起兵,平定北方半壁江山,奠定大唐统一全国的基础。武德九年,29岁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太子李建成,同年李渊禅位,李世民登基为帝,改元贞观。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病逝,享年52岁,庙号太宗,在位23年。大唐风云人物志第二篇讲述千古一帝唐太宗辉煌的一生

春秋战国典故讲解?

1.烽火戏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救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2.尊王攘夷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问鼎中原

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4.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5.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6.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击退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7.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8.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9.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

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10.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11.胡服骑射

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12.窃符救赵

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

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13.朝秦暮楚

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14.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

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15.卧薪尝胆

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越王勾践受尽屈辱。

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雪耻,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经过十年训练,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16.爱媵贱女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日秦穆公嫁女儿怀赢给晋公子,准备了非常丰厚的嫁妆,光穿着有华丽衣裳的嫁女妾就有70人之多。新嫁到晋国时,晋国人看到陪嫁的女子都那么漂亮,于是都想找个陪嫁的女妾抢回家去,却认为秦国的国主还不如女妾漂亮,而轻贱秦国的国主。

这是则故事是韩非借齐国传墨子学说的田鸠之口回答楚王所提出的问题时讲的一则故事。所举的“秦伯嫁女”一例与“买椟还珠”一起说明一种办事的道理,即切勿怀文忘用,甚至以文害用。后世常以此比喻办事情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17.白虹贯日

出自《战国策之魏策四》:聂政是战国时韩国轵人,因为杀人避仇,逃到齐国,以屠宰为生。韩卿严遂与韩相韩傀有隙,想要报仇,听说聂政侠义勇为,便送黄金百镒做为聂政母亲的寿礼,并说明欲请聂政刺杀仇人之意。

聂政以母亲尚在需要人奉养为由没有答应。后来聂政的母亲死后,聂政独行仗剑刺杀韩傀,碰上了白虹贯日的现象,刺中了韩哀侯,他自己也自杀身死。

白虹贯日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就是现在所说的日晕。古人迷信,常把此做为是危害君王的天象异兆,也附会为精诚上感天道。

18.毕万昌大

出自《左传闵公元年》:春秋时,晋献公灭掉魏,把魏地赐给大臣毕万。管占卜的大夫卜偃说:“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魏同巍,故云),现在把魏地赏给毕万,是天意要发他的后代,使其昌大。”后来,毕万的后代果然建立了战国时的魏国。

其实这些都是古人附会之说。后世就常以“毕万昌大”的典故指人后辈发扬,繁盛昌大。

19.抱冰握火

出自《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勾践为了灭吴复国,常常以艰苦的生活条件来磨砺自己的意志。他寒冬抱冰,炎夏握火,卧薪尝胆,夜以继日,内修军政,外结诸侯,经过十年训练,终于转弱为强,灭亡了吴国。

后人以“抱冰握火”比喻刻苦自厉,也用指生活艰辛。

20.抱柱信

出自《庄子盗跖》:屋生与自己心爱的女子相约于河桥之下,女子一直到河水涨潮时都没有来,而尾生则宁愿抱梁柱而死都不愿失约。尾生忠于爱情,信守约誓,但头脑僵化,不知变故,故抱柱而死。

后以此为坚守信约的典故,特别多用于男女间的爱情信誓方面。

21.表里山河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春秋时,晋楚决战之前,晋文公的谋臣,他也是晋文公的舅舅子犯,劝文公参加决战,他认为即使仗打败了,凭太行山和黄河之险,也可固守无虞。原话为:“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指晋国外黄河而内太行山,地理形势使国防极为稳固),必无害也。”

后世常用“表里山河”说明地理国防之固。

而元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者,意踟蹰。中的“山河表里”即用此事,一方面说明潼关形势的险要;另一方面反衬诗人一路所见秦汉宫阙的破败,百姓处于战乱之际的无边苦难。

22.甘拜下风

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在秦晋韩原之战中,晋军大败,晋惠公被秦兵所俘获,晋大夫头发蓬乱下垂的拔帐随行。

秦穆公劝说道:“二三子何其担忧也!寡人准备请晋君去我秦国,岂敢太过分呢(这是表面上安慰晋国大夫等人的放话)?”晋大夫于是三拜稽首道:“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群臣甘拜下风。”

实际上晋大夫这番话,是与秦穆公约誓,希望他说了话要算数。“下风”的意思就是你的诺言不仅天地共鉴,我们在下这些做臣子的也都听见了,希望你不要食言。

“拜下风”原是谦恭卑怯的举止,后逐渐又演化成“甘拜下风”的成语,用为甘居下列的自谦词。

23.背城借一

出自《左传成公二年》:公元前五八九年,晋、鲁、卫三国的联军击败齐军后,齐顷公派大臣宾媚人(即国佐,曾主持齐国之政)带上贿赂去见晋军主帅却克,当晋方提出屈辱齐国的苛刻条件(必以萧同叔子就是齐侯之母为人质,并且将齐国境内田间的垄亩变成东西走向,这样道路、水渠都将成为东西方向,以便晋军的行动)时,宾媚人本着维护齐国尊严,坚决地加以拒绝,并准备决一死战(原话中为背城借一)。

鲁、卫两军主将,都劝告却克与齐停战求和,晋终于放弃了继续进攻的主张,签订了盟约,齐国得以转危为安。

后来以“背城借一”表示誓与敌人决一死战。

24.班荆道故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春秋时,楚国伍子胥的祖父伍举与蔡水师子朝(文公之子,公子朝)的儿子公孙归生是好朋友。伍举娶与王子牟(即申公),王子牟因犯罪逃亡后,楚人皆言:“王子牟逃亡实为伍举护送之。”

于是伍举也因受牵连而逃奔到郑国,然后准备到晋国去。恰在这时,公孙归生也将要去晋国,二人在郑国郊国相遇。他们“班荆(扯草铺地)相与食(坐在上面,一面吃东西),而言复故(一面攀谈返回楚国的事情)。

后以“班荆道故”指朋友在途中邂逅相逢共话旧情。

25.苌弘化碧

出自《庄子外物》苌弘是春秋时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的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代通婚姻,在晋卿内讧中(所指为公元前490年即周敬王三十年,赵氏击败范氏和中行氏),苌弘曾帮助过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他,晋君怪怨周敬王,周敬王便把苌弘杀死。苌弘死于蜀(今四川),蜀人感之,以柜盛放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及精诚之至也。

当然化碧之说为后人的演义。后来常以“苌弘化碧”来比喻忠贞之人含冤而死;或指为国献身,忠烈精神长存。像明末著名将领袁崇焕就有死后,鲜血化碧一说

弘时之墓历史解密?

因为在生前是有罪过的人,所以弘时的葬事和墓地基本是没人知道的,之后有专家慢慢的发现,弘时被埋葬在了河北保定,而他墓地的所在地区还是属于清代皇家墓地的,用来埋葬死去或者是半路夭折的皇子们。弘时是有罪的皇子,所以他死后的陵墓就十分的简陋,与周围一片红墙绿瓦的墓地比较起来,这个墓地显得非常的凄凉。

并且弘时少年早逝,是无子嗣的,所以就没有任何的后人前来祭拜和烧香。一九九三年的时候,清陵的考古学家终于注意到了弘时的墓地,但是看到弘时这个没有一片琉璃瓦的陵墓,专家们都觉得不好进行发掘,于是专家们并没有准备发掘,而是去勘察了端亲王弘晕的墓地。然而在挖掘地宫时,却发现整个墓室失窃得一干二净,甚至连骨灰坛都被抢走了。

之后,专家才进入了弘时的陵墓,对陵墓进行了勘察和简单的发掘,最后证实这确实是一座“废墓”,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由于弘时死时是个罪子,即使后来的乾隆让他重新回到了宗籍,但是也并没有重新安葬,所以考古专家夸张的说,就算是盗墓贼,估计都不愿意到这墓里去。

剑门关历史讲解?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川陕之咽喉,军事之要隘,长久以来,剑门关都以险峻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在四川乃至世界声名远播。

从历史烽烟中一路走来,2300年多年的剑门关,见证了多少王朝更迭,令无数英豪尽折腰。金戈铁马的战场,据当地记载,平均二十年就会有一场大的鏖战。那些帝王与英雄的传奇,都化做了这座关隘的一部分,与雄关一并传世至今。

剑门关历代战争(经典)

01、司马错败蜀入关(战国)

02、姜维守关震三国(三国)

03、叹险阻流民逞雄(西晋)

04、施秘计前秦智取(东晋)

05、据险关刑峦上表(北魏)

06、守小剑义士尽节(北魏)

07、破王谦始州鏖战(北周)

08、杨坚防乱改关道(隋朝)

09、倚天险玄宗颁诏(唐代)

10、讨刘辟贺收剑门(唐代)

11、王建闭关谋帝业(五代)

12、后唐军风云雄关(五代)

13、王全斌剑门之战(北宋)

14、失险关李顺折翅(北宋)

15、三忠烈魂断剑门(南宋)

长征历史讲解?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平遥历史讲解?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2009年,平遥古城被世界纪录协会评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

平遥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后,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平遥城内的重点民居,始建于公元1840~1911年之间。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

红色历史讲解?

毛主席一家有六个亲人为了革命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隋朝历史讲解?

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重要朝代,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

隋朝国号

隋文帝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即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

隋朝历史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即隋文帝,建国隋,定都大兴城(今西安),北周覆亡。

南下灭陈

隋文帝意图南灭南朝陈,采纳高的策略:干扰南朝陈的农业生产,破坏陈国的军事储积,使陈国损失惨重,而又疲惫不堪。隋文帝于隋与突厥之战胜利后,开皇七年十月废除西梁国。隔年发动灭陈之战,隋文帝命晋王杨广为行军元帅、秦王杨俊、河清公杨素为副帅、高为参谋、王韶为司马,兵分八路攻陈。

杨素率水军从巴东顺长江东下,与荆州刘仁恩军联合占领延州(今长江西陵峡口、湖北枝江附近江中)等上游陈军防御。由公安东援建康之中游陈军也被杨俊军阻于汉口一带,为下游隋军创造有利条件。下游隋军主力乘陈朝欢度元会(即春节)之机分路渡江。行军总管韩擒虎、贺若弼两军钳击建康,与宇文述军包围建康。开皇九年(589年)二月,隋军进入建康城,俘陈后主,陈亡。开皇十年(590年)九月,隋派使臣韦等人安抚岭南,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岭南诸州悉为隋地,隋朝统一天下。

开皇之治

开皇之治是隋文帝在位开皇年间时开创,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隋文帝杨坚倡导节俭,节省政府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杨坚成功地统一了历经数百年严重分裂后的中国,从此中国在大多数的世纪里都保持着他所建立的政治统一。

政治方面,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一面躬行俭朴,一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

经济方面,仿北魏的均田制,实行均田法,定丁男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妇女则分露四十亩。又减免赋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学术文化方面,文帝大力提倡文教,广求图书。

军事方面,鉴于南北朝晚期,突厥藉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时侵扰北周、北齐。故隋立国后,隋文帝便派兵攻打突厥,后来更采用离间分化策略,使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彼此交战不已,隋则得以消除北顾之忧。

正由于上述措施的推行,隋在文帝统治的最初二十多年间,政治清明,人口增加,府库充实,外患不生,社会呈现了一片繁荣,历史称为“开皇之治”。开皇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是隋朝的极盛时期。

步入盛世

隋炀帝初期国力仍然兴盛,隋炀帝营建洛阳,开凿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修驰道与筑长城,带动关中地区与南北各地区经济与贸易发展;并对四周国家展开征讨,扩张隋朝版图。然而,由于隋炀帝急功好利,使得这些作为对社会反而造成破坏。

<>

群雄并起

隋炀帝多次发动战争劳民耗财,最终引起统治危机。611年,山东、河南大水成灾,漂没四十余郡,王薄率众于长白山(山东章丘)发动民变,抵制隋炀帝三征高句丽。613年,刘元进据吴郡,自称天子,同年被灭。直到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于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举兵叛变,达官子弟纷纷参加,隋朝统治阶级正式分裂,带动全国各地纷纷叛乱。河南地区有翟让、李密的瓦岗叛军。河北地区有窦建德的叛军,江淮地区以杜伏威、辅公较强。

走向覆亡

隋廷在此局势下迅速的土崩瓦解。早在公元616年,隋炀帝命越王侗留守东都,自己率众前往江都。他下令筑丹阳宫,准备迁都丹阳(今南京)。跟随他的大臣卫士大多是关中人,不愿意长居江南,加上江都粮尽,人人北逃关中。618年4月11日,宇文化及、司马德戡与裴虔通等人发动兵变,弑隋炀帝,拥立隋炀帝侄子杨浩为帝。不久宇文化及又弑秦王浩自封许帝,建国许。

隔年被唐将李神通与夏王窦建德联合剿灭。617年5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第三个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

618年6月12日,李渊逼迫隋恭帝禅位,618年6月18日,李渊正式称帝,建立唐朝,为唐高祖。中原地区得知炀帝死讯后,618年6月22日,洛阳留守“七贵”拥立隋炀帝次孙越王侗为帝,即隋哀帝;619年5月23日,王世充废隋哀帝,两个月后弑之,隋朝亡。

隋朝疆域

国土范围

在东北地区边界固定在辽河一带。在北方到五原、定襄等阴山以北之地。西域地区取得青海一带领地,深入青海湖及西域东部。西南地区设南宁州总管府于味,南方设置比景郡、象浦郡、海阴郡等三郡。

行政区划

隋朝行政区划隋朝行政区划有两次重大变化。隋文帝基本统一天下后,鉴于从东汉末年开始的州郡县三级制已经混乱不堪,废除天下郡置,改为州县二级制。隋炀帝继位后,不久将所有的州改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全国190个郡,1255个县。隋朝后期把洛阳为东都。

隋朝政治

中央制度

隋文帝杨坚即位后,首先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废除北周附会《周礼》六官所建立的官制,代之以新的职官制度:“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台、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监,左右卫、左右武卫等府。”以强化中央集权和恢复汉族王朝官制的传统。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制是隋代中央官制的核心。

地方制度

隋代地方上分为州、郡、县三级,后于开皇三年废除郡的行政设置,以州直接统县,隋炀帝时又改州为郡。隋代州的长官每年年底都要进京述职,称为朝集使。朝廷则派司隶台官员或别使巡省地方。

科举制度

隋朝时,587年隋文帝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自此选官不问门第。科举制度初期设诸州岁贡,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与明经科的考试,606年,隋炀帝增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法律制度

隋文帝即位后,于581年命高等人参考北齐北周旧律,制定法律。583年,又让苏威等人加以修订,完成了《开皇律》。

隋朝军事

军事制度方面,隋朝分置诸卫,统率军府宿卫的制度源自西魏北周时的十二大将军制,设置司卫、司武官,统率府兵宿卫宫禁;又有武侯府统率府兵巡警京城,各置上大夫。

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将十二卫扩充成卫统府的制度,这是为了扩张军事力量、加强中央侍卫力量以及分散诸将权力。

隋文帝又将全国各地划分为若干军事区域,设总管负责该地区军事,平时备边防患,战时奉命出征。总管设有总管府,分上中下三等。另外尚有四大总管:晋王杨广镇并州、秦王杨俊镇扬州、蜀王杨秀镇益州、韦世康镇荆州。

隋朝经济

手工业

隋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技术的重要发展阶段。其突出的表现是,在河南安阳、陕西西安的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白釉瓷。沼帔白瓷,胎质坚硬,色泽晶莹,造型生动美观,这是中国较早出现的白瓷。隋代青釉瓷器的生产则更广泛,在河北、河南、陕西、安徽以及江南各地皆有青瓷出土,并发现了多处隋代窑址,江南为手工业发达地区。隋朝瓷器的发展也带动了当时经济的发展。

商贸

长安和洛阳,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国际上的重要城市。长安有都会、利人两市;洛阳有丰都、大同和通远三市。通远市临通济渠,周围六里,二十门分路入市,商旅云集,停泊在渠内的舟船,数以万计。丰都市周围八里,通十二门,其中有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招致商旅,珍奇山积”。像这样规模宏大、商业繁华的都市,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罕见的。

隋朝建设

为了巩固隋朝发展,隋文帝与隋炀帝兴建举世闻名的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建立京师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并且兴建长城保护归附外族。这些都提升了位于关中的隋廷对北方地区、关东地区与江南地区的掌控力,使隋朝各地的经济、文化与人民能顺利交流,还诞生出经济重镇江都(今扬州)。

开建运河

隋朝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位于关中地区,在平定南朝陈期间,为了运兵南下,开始修建运河。由广通渠,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运河组成的隋唐大运河长达2700余公里。洛阳位居运河中心,西接长安,南通杭州,北通涿州,成为天下货物集散地;江都形成江南货物集散地,成为隋唐经济重心;运河沿岸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出数座商业城市。隋唐大运河为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建成后六百余年时间之内成为沟通南北双方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纽带。

大兴城

长安城面积高达84.5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也是中国古代面积最大的都城,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城,为以后唐长安城的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隋朝文化

学术思想

隋文帝前期主张调和儒佛道思想,并且主张朴实文学,反对南朝艳丽的文学思想。他提倡儒学,把儒家学说提升到治国不可或缺的地位,鼓励劝学行礼。各地纷纷广建学校,关东地区学者众多,儒学一时兴盛。南北朝儒学流派不同,说经各有义例,到隋朝时没有统一的经典,使得科举制度在明经考试方面仍然困难。到隋文帝晚年,他崇尚刑法,公开助佛反儒。

文学

由于隋朝时间较短,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不大。

隋朝艺术

绘画

隋朝的时候,由于政教的关系,因此绘画受到重视。隋朝绘画仍以人物或神仙故事为主,但山水画已发展成独立的画科。

书法

隋朝书法巧整兼力,不离规矩。初唐大家的风范规模,在此已经初步形成。著名的书法家有丁道护、史陵与智永。墨迹则有千字文与写经。隋代的书法以碑刻为大宗,《龙藏寺碑》、《启法寺碑》、《董美人志》等碑刻显示书法风格。隋末唐初尚有书法家虞世南,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唐初四大家”。

音乐

隋朝音乐受北方民族音乐与南朝宋、齐的旧乐,宫廷乐歌杂有“胡声”。隋炀帝时,设置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等九部乐。

北宋历史讲解?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

显德七年(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改元建隆。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兵权与财政权集中于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镇割据的乱象。但也导致宋朝与辽国、西夏、金国的战争中失利。靖康元年(1126年)发生靖康之难,次年被金国灭亡。

北宋疆域东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为界。宋神宗时通过熙河开边收复河湟,宋徽宗时期于青海北部置陇右都护府,并重金赎回幽云七州。

宋朝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采用分化事权方式,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还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也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有人认为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咸平三年(1000年)GDP为265.5亿美元,占据世界比重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北宋时期,因推广占城稻,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迅速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北宋时期对外关系在唐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在东亚同朝鲜和日本关系交流密切,在东南亚同越南和印尼也加强了联系,同时还影响到了西亚和非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有多少年历史百科(中国有多少年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美国有242历史美国从1776年开始诞生!有242年历史,美国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成立,至今已经有242年了,美国源自于1776年脱离英国统治的北美殖民地,13州的殖民地代表一同发表了《美国独立宣言》,在经历艰苦的独立战争后,于1783年与英国签订了《巴黎条约》,从此

  • 生活常识百科大全历史书(生活常识百科大全历史书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羽绒被的选购技巧要挑选好的羽绒被,就要学会分辩羽绒被的办法:一按:将天然羽绒被放松铺平,让其天然康复三分钟,再用手按压被子,随行将手松开,如果能很快回弹康复原状,即为佳品。二摸:用摸捏试其手感柔软程度,有无完好的小毛片或过大过粗的长毛片、茸毛管等。如手感柔软又有完好的小毛片则是正宗产品。三拍:用力敲

  • 潮汕方言的历史秒懂百科(潮汕方言的起源)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夫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后以“叶公好龙”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害怕一般自然界的沙丘是由风堆积而成的小丘或小脊,常见于海岸,某些河

  • 藏族有多少年百科的历史(藏族有多少年百科的历史了)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藏族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部落。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藏族属于两汉时西羌人的一支。藏族的先民们像许多经历石器时代的先民一样,他们先经过群居采集、狩猎生活阶段,逐步学会了饲养和农耕。雅鲁藏布江南岸雅隆地区的藏族先民

  • 哪些人曾任郴州地委书记?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郴州市(谨冲1994年旁晌核12月撤地设市运掘)历任市委书记、市长市委书记梅克保1957.3湖南汉寿95.4-99.2李大伦1950.10湖南桃源99.2-06.5葛洪元1955.9郴州市(旁晌核1994年12月撤地设谨冲市)历任市委书记、市长市委书记梅克保1957.3湖南汉寿95.4-99.2李大

  • 最近观看历史记录百度百科(最近看的历史记录)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关闭:可以通过清除浏览历史记录关闭。通过清除历史记录可以清除所有的记录,包括最近所有的浏览历史记录。在不同浏览器中的操作可能略有不同,以下是常见浏览器的关闭历史记录的操作步骤:1.Chrome浏览器: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置”,在“隐私和安全”菜单中选择清除浏览数据。2.Firef

  • 河南历史博物馆百度百科(河南历史博物馆百度百科视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KillMeHealMe》中文名是:《杀了我治愈我》,是韩国MBC电视台于2015年1月7日起播出的水木迷你连续剧。由陈秀完编剧,金镇万、金大镇联合执导的以多重人格障碍及虐待儿童现象为题材的电视剧。这部剧由中韩合作投资亿元联合打造,是首部结合韩国公司策划和制作实力以及中方资本的电视剧作品。讲述具有

  • 历史上没有朱棣吗百度百科(历史中的朱棣)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于谦作为新科进士参拜朱棣。所以他们在历史是真的碰过面的。三位新科进士走进大殿,参拜朱棣,别人都在恭敬跪拜,于谦却无跪拜之礼。朱棣笑容满面,看到这个男人时,双手掐腰,很大度的问他喝了多少酒,没一点生气的意思。朱高炽立刻出来解释,想为于谦解围,却被朱棣无情呵退。于谦抬头望向站在面前的皇上,醉醺醺的告诉朱

  • 自然历史百度百科电子版(自然历史百度百科电子版高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KillMeHealMe》中文名是:《杀了我治愈我》,是韩国MBC电视台于2015年1月7日起播出的水木迷你连续剧。由陈秀完编剧,金镇万、金大镇联合执导的以多重人格障碍及虐待儿童现象为题材的电视剧。这部剧由中韩合作投资亿元联合打造,是首部结合韩国公司策划和制作实力以及中方资本的电视剧作品。讲述具有

  • 历史性的文本性百度百科(文本的历史性的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伊藤博文(18401909年),长洲藩人,生于日本天保十一年,幼名利助,后改俊辅,又改博文,号春亩。生父为一农民,名林十藏。后过继于下级武士伊藤家为继子。幼年就学于松下村塾,崇信尊王攘夷思想。明治二十一年(1888年),实行枢密院官制,任该院议长。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日本召开行宪后的第一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