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价(后世名人对秦始皇的功与过评价)

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价(后世名人对秦始皇的功与过评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98 更新时间:2024/1/5 5:02:07

提起秦始皇,在许多人心目中这就是一位暴君,理由就是秦始皇残暴统治,法律严峻,逼迫百姓修长城、焚书坑儒,还炼仙丹求长生……

虽然秦朝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为中国封建大一统王朝定下了千年的基业。但这些秦始皇在民间的骂名却远远大于他的功绩。

历史上的秦始皇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今天就简单聊一下秦始皇的功与过。

首先说秦始皇的功劳。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1个皇帝,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法律,修建长城抵御匈奴,制定郡县制,修建直达全国的直道,把百越地区纳入统治……

上面这些秦始皇留下来的政策,为此后2500余年的中国大一统历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秦始皇就没有中国的大一统。

中国历史上400余位皇帝之中,有人哪怕能完成秦始皇功绩中的一项都已经能被称为是英明之主。而秦始皇竟然能完成那么多项,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

今天的欧洲国家众多,语言众多,民族众多,欧盟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不起来,就是缺少一个秦始皇这样的雄才攻略的皇帝。

接下来我们说说秦始皇的缺点

1、秦始皇统治残暴

其实中原六国说秦朝残暴,这是有历史渊源的。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依靠自己身居边陲的地理条件,消灭了导致西周灭亡的西边的少数民族政权。这一过程中自然也学习了,交融了当地的一些民族风格。

比如凭借首级记功、长平之战活埋赵军40万……

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面对刺客刺杀时,经常采用把遇刺地点周围的百姓全部杀光的行为。

以现在的观点说他残暴也不为过。

2、法律残酷

在人们的印象中秦法是非常严厉的,动不动就是斩首、车裂……

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因为迟到会判死刑,所以进退皆死,还不如轰轰烈烈一场。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近些年来出土的睡虎地秦简中,却发现秦朝的法律其实并没有那么残酷,按照记载,如果陈胜吴广真的因为大雨没能按时赶到,也不会被判死刑。

这也是近年来秦朝法律研究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结果,从这一角度来说,秦朝法律残酷的说法其实是不咋成立的。最起码没有大家想象中的残酷。

3、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可以看作是秦始皇残暴统治的代名词。但是根据《史记》的记载,侯生、卢生为代表的方士先跟秦始皇吹牛说自己可以求得长生不老药。

但是老求不来,于是跟秦始皇说:你这是周围知道你的人太多了,所以神仙不来,你要把自己隐藏起来,让大家都不知道你的所在,神仙自然就来了……

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於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倓。原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于是秦始皇不称朕,自称真人,不让人知道自己所在,等神仙给自己不老药。但是一段时间后还是啥都没有,根据秦法,你要是说话不算数那就是死刑。

卢生这会开始慌了,然后和几位同伙一合计,干脆逃跑算了。但是纯粹逃跑还不行,这就证明自己是骗人的了。

于是这几位直接在外传播秦始皇这个人不行,又贪恋权势,又残暴,我们不是求不来仙药,是不想给他求罢了。

秦始皇一听大怒,派人把这些骗子和骗子同党抓了起来,总共四百六十余人,全部给活埋了。

这老几位只是所谓的方士。

或者说在某一方面比较精通的博士,只不过后来读书人掌握了话语权,就让秦始皇背上了坑儒的骂名。

不过焚书倒是李斯的主意,因为当时六国反叛势力很猖狂,李斯建议把除了秦国史书之外的著作全部烧掉,仅留下医药卜筮种树的书和法律的书。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史记-秦始皇本纪》

焚书可以说是秦始皇的黑点,但是坑了四百个诈骗犯比起动辄斩首几十万的战例,为何影响力会如此之大呢?

4、修长城

修长城是从战国时期就一直在做,直到明代还在修建,这个不能算秦始皇的黑点。

修建秦直道,这个可是当时的高速公路,非常有利于中央政府的统治,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倒是修建阿房宫和秦陵算是大工程,但是后代汉、唐、明、清的皇宫和帝陵也是一个比一个大,为啥大家只骂秦始皇?

5、求长生

求长生、飞升、成仙……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化里几千年一脉相承的基因。

上到秦始皇,再到后代无数皇帝,有多少都在为炼制仙丹时暴卒?

远的不说,近一点明代的红丸案、清代雍正帝的暴卒都和求长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为何单单秦始皇一个人背锅?

所以综上所述,秦始皇的功过可以说很明显了,秦始皇的一些黑点是他本身存在的问题。

但有一部分黑点是后世为了继任者的正统性,或者说是让后代皇帝吸取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而故意抹黑的。

以史为鉴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有缺点的皇帝,但也绝对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千古一帝。

标签: 秦始皇评价后世名人历史

更多文章

  • 谭嗣同的两个优秀学生是真的吗(谭嗣同最得意的学生)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谭嗣同,学生,得意,优秀

    “戊戌六君子”作为近代史上最悲情的革命先驱,一直受到后人的崇敬和怀念,尤其是谭嗣同,其在狱中所作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名垂千古。关于谭嗣同,可能很多人只知道是革命先驱,以及失败的变法和壮烈的绝命诗。事实上,谭嗣同有两个学生比他还要出名,甚至改变了旧中国的命运。谭嗣同早在谭嗣同在长沙时,

  • 沈万三真实历史的故事(历史上真有沈万三身份这个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沈万三,历史,身份,故事,真实,这个

    “假亦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人生一世,假假真真,有时候根本分不清楚,一切恰似过眼云烟,一转眼之间,烟消云散,一切繁华随风落幕,留下几多感慨,几多忧伤,却也是无人知晓。财富、权力、地位,人们一生都在追求,可是却一生都成为其奴隶,最终失去了自己该有的幸福,换来无限悲哀,这也许就是白忙活一场吧?元

  • 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主要内容概括(官渡之战是谁和谁打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官渡,概括,内容,主要,三国演义

    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之间的一场大决战,取胜的一方可以占据整个北方,而输的一方很可能倾家荡产。因此,在这场大战中,双方阴招频出,招招要致对方于死地,在这其中,有两位重要人物,决定了战争了天平,他们就是许攸和郭图。 在战争初期,双方互有胜败,袁绍勾结汝南郡刘辟叛变,并派刘备接应,而曹操这边

  •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区别与联系(天主教和基督教谁先谁后)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联系,区别,天主教,基督教

    很多朋友傻傻分不清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小编走访了很多教堂,相信读完文章,你一定会很容易的把他们区分开。第一:从外观上区别 基督教的教堂,内部布置的最多悬挂十字架,或者是什么都不挂。 天主教的教堂,内部装饰除了十字架,还有很多人像,比方耶稣,圣母,圣徒等等。 第二:神职人员的职称和

  • 度人经普通人能诵吗(度人经诵读方法与禁忌)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度人,禁忌,诵读,普通人,方法

    最近抖音这个背景音乐挺火的,有人说是度人经,有人觉得听着很舒服,就跟着念了,也有说念了之后,头晕嗓子疼的,这个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普通人可以跟着念吗?念了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吗?首先,这个出处是《全真青玄济炼焰口铁罐施食》,又叫“放焰口”,是 道教萨祖铁罐施食科仪的俗称,即斋主设置水陆道场。请道士念咒施

  • 秦国张仪的妻子是谁(历史上张仪的老婆叫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仪,妻子,秦国,历史,老婆,名字,什么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正在热播,喻恩泰在剧中饰演的张仪是秦国的相国,在剧中与多位女子发生感情纠葛。张仪与宣苏客栈老板苏萱相识并相恋,最终抱得美人归,娶其为妻。那么历史上张仪的老婆是谁呢?历史上有苏萱这个人吗?苏萱只是在剧中虚构的一个人物,历史上未有其人。张仪是魏国贵族后裔,曾两次为秦相,两次为魏国

  • 雍正是什么朝代的皇帝(雍正是满清第几代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帝,雍正,朝代,清第,什么

    作为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雍正是康乾盛世的纽带。都知道,雍正是一个政治能力非常出色的皇帝,作为九子夺嫡的最终赢家,其政治手腕可见一斑。现在影视剧也经常演绎这段历史,在经历数十年勾心斗角之后,四阿哥胤禛最终夺得皇位,权倾天下,成为大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雍正是一个十分勤政的皇帝,每天都要审阅和批改大量

  • 十字军东征的原因和过程(简述十字军第一次东征本质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十字军,简述,东征,本质,意义,原因,过程,第一

    话说从头——六世纪时,在漠北,原为锻奴的突厥,突然崛起,他们在吞并了相近民族铁勒之后,实力暴涨,建立了突厥汗国。也就是说,突厥人包括突厥、铁勒两个系统。突厥为唐所灭,后来皆融合于汉人,现在的突厥人,皆为铁勒后裔。铁勒人之中,有一部分,称为九姓乌古斯,其中一个部落,称为样磨,而样磨的一部分,反唐,西迁

  • 美国为什么偷袭珍珠港(二战美国偷袭日本珍珠港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珍珠港,偷袭,二战,美国,原因,日本,为什么

    世界对于日本敢于对美国出手,进行偷袭的行为可以说是十分震惊,偷袭珍珠港不仅仅是对美国海军基地的行动,同时也是美国被激怒,直接参战的导火线,也是一个引子,引发了太平洋战争。珍珠港事件从短期和中期的角度来看是一次辉煌的胜利,这次的胜利使日本军方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美国海军基地遭受重创,停放其中的大量舰船被

  • 吕蒙之死的真实历史(三国正史中吕蒙真正死因是什)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吕蒙,正史,死因,历史,真实,真正

    吕蒙是三国中很容易被人误解的一个名将,同时也是变化很大的一员名将。绝大多数人认为吕蒙是一员猛将,其实也的确如此,吕蒙十五六岁就偷偷跟在姐夫邓当的军队中外出作战,这叫勇气。当时有人嘲笑吕蒙,年轻气盛的吕蒙就直接杀了那人,后来又出来自首,这叫胆识,这仅仅只有十五六岁的吕蒙。吕蒙在姐夫邓当去世后,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