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雍正是什么朝代的皇帝(雍正是满清第几代皇帝)

雍正是什么朝代的皇帝(雍正是满清第几代皇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654 更新时间:2024/1/17 21:30:44

作为封建朝的最后一个盛世,雍正是康乾盛世的纽带。

都知道,雍正是一个政治能力非常出色的皇帝,作为九子夺嫡的最终赢家,其政治手腕可见一斑。

现在影视剧也经常演绎这段历史,在经历数十年勾心斗角之后,四阿哥胤禛最终夺得皇位,权倾天下,成为大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雍正是一个十分勤政的皇帝,每天都要审阅和批改大量的奏折,常常批改到深夜。

而雍正,却在历史上有着暴戾凶残的恶评,这很大程度是因为:他对朝臣和地方的官员的要求十分严格,并且,对于贪官污吏的处罚力度也是非常重的。

雍正年间,对于惩处贪官污吏的力度,是清王朝历史上最为严厉残酷的,直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作为一个有着长期夺嫡经验的他,深知官员贪污受贿绝对不是一个人的事,其背后肯定有一条关系网,一颗大树。

所以,雍正在处置贪污官员时,会对有关联人员进行盘查,抱着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心理,进行处置。

雍正十分热衷于抄家,对他来说,这似乎是一项成就感极强的工作,他考虑到,这些官员会将贪污所得转移给子孙,没关系,一起解决,要么杀掉,要么发配边疆,直接将这些人日后的希望给断了!

然而,勤勉的雍正,也并非是我们想象中的残酷不堪,其实,他也有着非常幽默的一面。例如,他在奏折中的批示就非常“可爱”,相信你看完这些,一定会对他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雍正时期,有一个官员因罪入狱,在狱中的时候他写了一封悔过书,希望能得到雍正的从轻发落。

其中,他这么写道:“辜负天恩,羞惧交并”,意思就是辜负了皇帝,已经有了恐惧和羞愧。

其实,就是希望可以得到赦免的说辞,雍正深知他的想法。

于是,雍正回复道:“知汝惧死实甚,然羞则未也。”(知道你害怕的要死,但是,是否羞愧就不一定了),看来雍正还是一位幽默的皇帝。

除此之外,雍正还是一个率真的人,在对待国家政务上,一贯力求简洁务实。我们都知道,官场上的形式章非常多,一些大臣时常会在奏折上弄虚作假,蒙骗皇帝。

而许多刚到任的官员,更是大肆鼓吹自己的业绩,雍正对此是深痛恶绝。直言道:这类奏折他只会信一半,大多数情况,他连一个字都不会信。

雍正二年,中原地带发生了严重蝗灾,河南巡抚故意隐瞒不报。雍正便通过审问河南的其他官员,知道了实情。

而巡抚为挽救自己,上报说:“全省的各个州县灾害已经消灭十之八九了。”雍正知道他说的肯定不是真的,批评河南巡抚说:“若不是你欺骗朕,那便是你被你的下属欺骗了!”

按理说,这个巡抚经历这么一件事也应该知道收敛了。然而,过了两年,这位调任到甘肃做巡抚的大臣,又搞起吹捧的那一套。

当时,甘肃大旱,而在七月的时候,凑巧下了一场雨,这位大臣以为机会来了,便又上奏说:“时逢雨下,必定能够丰收,这必定是皇上敬天爱民的结果。”

但是,雍正却大为反感,说:“如此大旱,来丰收,如此粉饰太平的话,朕实在厌恶之极!”

雍正帝时常警告官员说:凡事最重要的是务实,不欺不隐才算良吏,“粉饰、迎合、颂赞、套文陋习,万不可法”。

他对那些吹嘘捧高的奏折,往往不予理会,最多只是写下“朕知道了”,这样简短的批改。然而,对于敢办实事的官员,雍正也是不留余力的维护。

在雍正看来,大部分科举进仕的官员,都圆滑世故,善于到处取悦,缺乏真才实干,所以,雍正对于特别能办事的大臣,给予极力的支持。

田文镜就是最典型的一位,作为一个六十多岁的官员,可以说,他的仕途已经基本结束了。

但是,在雍正的赏识下他屡遭提拔,做到了河南巡抚的位置之上,估计是顶了我们那位善于追捧大臣的位了。

在任期间,田文镜雷厉风行的进行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激进的措施,这大大触及到了地方乡绅和官员的既有利益,引起了猛烈的弹劾。

于是,关于田文镜的奏折,大批量的被送往京城,直言要让田文镜走人。

然而,雍正不仅没有理会这些奏折,还公开给田文镜支持,甚至,在给田文镜的批示中,雍正还十分动情的安慰他说:

“朕就是这样子!就是这样的秉性!就是这样的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这样直爽的批示大大给予了田文镜鼓励,使他更有信心去大力整顿河南政务。

在那时的官员看来,雍正是一个暴君,也有点虐待狂的倾,当然,他不只虐待别人,也常常虐待自己。

对大清朝大部分的官员,尤其是那些贪官污吏来说,他不是一个好上司,特别严格还爱整人,很难讨好他,他也只欣赏那些踏踏实实干事情的人。

纵观雍正掌权期间,在国家治理方面,他确实是一个务实的君主,对于百姓们来说,他也不失为一个好皇帝,为清朝的继续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更给后代留下了一个强盛的帝国。

标签: 皇帝雍正朝代清第什么

更多文章

  • 十字军东征的原因和过程(简述十字军第一次东征本质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十字军,简述,东征,本质,意义,原因,过程,第一

    话说从头——六世纪时,在漠北,原为锻奴的突厥,突然崛起,他们在吞并了相近民族铁勒之后,实力暴涨,建立了突厥汗国。也就是说,突厥人包括突厥、铁勒两个系统。突厥为唐所灭,后来皆融合于汉人,现在的突厥人,皆为铁勒后裔。铁勒人之中,有一部分,称为九姓乌古斯,其中一个部落,称为样磨,而样磨的一部分,反唐,西迁

  • 美国为什么偷袭珍珠港(二战美国偷袭日本珍珠港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珍珠港,偷袭,二战,美国,原因,日本,为什么

    世界对于日本敢于对美国出手,进行偷袭的行为可以说是十分震惊,偷袭珍珠港不仅仅是对美国海军基地的行动,同时也是美国被激怒,直接参战的导火线,也是一个引子,引发了太平洋战争。珍珠港事件从短期和中期的角度来看是一次辉煌的胜利,这次的胜利使日本军方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美国海军基地遭受重创,停放其中的大量舰船被

  • 吕蒙之死的真实历史(三国正史中吕蒙真正死因是什)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吕蒙,正史,死因,历史,真实,真正

    吕蒙是三国中很容易被人误解的一个名将,同时也是变化很大的一员名将。绝大多数人认为吕蒙是一员猛将,其实也的确如此,吕蒙十五六岁就偷偷跟在姐夫邓当的军队中外出作战,这叫勇气。当时有人嘲笑吕蒙,年轻气盛的吕蒙就直接杀了那人,后来又出来自首,这叫胆识,这仅仅只有十五六岁的吕蒙。吕蒙在姐夫邓当去世后,接管

  • 中印战争打到了印度首都吗(1962对印反击战打到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反击战,战争,首都,印度,哪里,1962

    1962年10月,印度军队率先向我国发起炮击,企图挑起战争,我国随即展开自卫还击战。开战之前,印度自信满满。然而交火仅仅1个月,印军就被打得溃不成军,我军一路高歌猛进,一度打到了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仅有300公里的地方。当时有人打趣说,要是继续这样打下去,说不定真就要打到印度洋去了。中印两国的摩擦,归

  • 荆轲刺秦王历史真相情况(历史上真的有荆轲刺秦王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荆轲,秦王,历史,真相,情况

    荆轲刺秦王,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一个没有胆略,没有智慧,甚至没有起码的武值,还被后世称为“侠士”。最多也就是一个亡命之徒而已!荆轲活着的时候没什么出息,死了后竟然成了危害一方的阴间黑社会“大哥”!有些人身上挎一把剑就装侠士,以为别人不敢惹,然后用自己的“三脚猫”功夫招摇过市,欣然去骗吃骗喝。荆轲就是这

  • 曹操大儿子叫什么名字(曹操最大儿子曹昂厉害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曹昂,大儿子,名字,厉害,什么

    谈到一代枭雄曹操,我们就会想起他迎汉献帝到许都,并“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东汉的实际掌权者。然而,曹操一生都没有称帝,他一直都在致力于统一中原。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宦官和外戚严重把控朝政。为了除掉宦官,大将军何进把董卓召进京。结果引来了一只豺狼,最终导致群雄割据,国家四分五裂。董卓死后,袁

  • 王允是哪个朝代的人(政治家王允是个怎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允,朝代,政治家,哪个,怎样

    公元192年,洛阳城内杀机四伏,战神吕布慌忙逃出城去,不知所踪。一批批凉州兵前赴后继向宣平城楼奔去,像是有一出好戏不容错过一般。宣平城楼之上,汉献帝颤颤巍巍地望着跪倒在身前的司徒王允,叩拜完后,王允被李傕、郭汜所率领的凉州兵,当场斩首。王允,这位生于世家大族,穷一生之力为大汉效忠的大司徒兼尚书令

  •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简介(概括大禹治水的精神)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大禹,家门,治水,简介,概括,精神,故事

    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指大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了家乡,踏上治理水患的道路,但为了竭尽全力治理洪水。尽快解除民众所受的水患之苦,大禹争分夺秒,三次路过家门口而不回家探望家人,颂扬大禹一生为公的崇高行为,与大禹治水典故一样为我们所熟知。那么,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真是因为没有时间,真是因为一心为

  • 淮南王女儿刘陵的结局(真实历史淮南王刘安的女儿刘陵)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淮南王,刘陵,刘安,女儿,历史,结局,真实

    翁主,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是诸侯王的女儿的尊称(类似后世的公主,郡主)。交际花,说白了就是在一些公开的社交场合非常活跃的女子(关键是得有才华有能力有背景)。不过这个称号一般情况下是带有一丝蔑视的。就目前来说,最出名的交际花应该就是陆小曼(徐志摩的妻子)了。说远了说远了,今天我们的主角儿就是历史上最早

  • 唐朝版图最大面积多少平方公里(唐朝历史最大领土面积)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面积,领土,版图,历史,唐朝,平方公里,多少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古代统治时间最长的大一统王朝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疆域面积最大的朝代之一。总体上来说,唐朝的疆域仅次于元朝和清朝,位居第三位。不过唐朝的疆域面积到底多大,这个却十分难以计算。首先,唐朝的疆域变化十分快,不像元朝和清朝那么稳定;另外,唐朝实行羁縻制度,有实际上的控制,也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