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海南黎族的风俗文化(黎族的历史起源来历以及文化传统)

海南黎族的风俗文化(黎族的历史起源来历以及文化传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10 更新时间:2024/2/2 16:16:06

在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中既有,被世人所熟知的壮族、彝族、苗族,也有被遮住光芒的布依族、哈尼族和黎族。这些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习俗独特的,曾在古代中国发展史中留下过足迹的民族,都应该被世人所铭记和推崇。

黎族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出镜率比较低,并且人口基数仅有大约146万。但是其民族发展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百越”部族中的“骆越”。从历史角度来分析可以得知,黎族祖先应该生活于先秦南方沿海一带。

这与现代黎族分布于海南省各地完全吻合,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可以发现,黎族其实就是古代越族中的一个支系。再继续深挖或推演源黎族历史,原来这个少数民族也是古代羌族的后裔。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生活在古代,中国西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其实都应该是同宗同族的古羌族。只不过在时代变革、朝代更替,亦或是战争、天灾人祸中,不得不四散流离而形成新的种族。

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黎族”

黎族是古代社会中“百越”族群中,隶属于古代越族的一个小众支系。但如果从古代民族发展史去分析,可以发现“百越”其实有很多分支。吴越、南越、扬越、闽越;东瓯、西瓯、骆越等都属于越族支系。

而黎族则属于先秦时期古越族骆越部支系,在秦朝或西汉建立之前黎族先民,一直都被当时中原朝称为“骆越”。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黎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秦朝时期的百越之地,亦或是汉唐时代的岭南地区。

一、黎族名称变化

1.“黎”有“离”之意

实际上随着时间流逝与朝代更迭,黎族的民族名称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先秦时期的“百越”至秦朝汉时期的“骆越”,再到隋唐时期的“俚”、“僚”等。其实,都是对生活在海南岛的古代黎族先民的称谓,而“黎”则是古代汉民族对黎族的称呼。

唐朝晚期学家刘恂曾著《岭表录异》,其中有:“儋、振夷黎,海畔采(紫贝)以为货”的记载。这句话说出了生活在海南岛上的“儋、振夷黎”,主要以捕捞紫贩卖为生的史实,而这段记载也是“黎”族的最早记载。

实际上也证实了黎族是海南岛最早居民的猜测,而汉族人之所以称其为“黎”,主要的寓意就与“离”有一定关系。因为海南岛与陆地接壤比较少,所以有一种被海水包围而远离陆地的意味。

2.“黎”为“俚”的代字

实际上唐德宗时期的《新唐书·杜佑传》中,其实也有关于黎族的记载。“朱崖黎民三世保险不宾,佑讨平之”,大意为生活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已经有三代人没有登陆过陆地,所以这也是黎族人躲避讨伐的重要手段。

当然,笔者认为黎族的“黎”简而言之,其实就是“俚”字的代替品,这一点可以从代人编纂的史籍中略见一斑。笔者认为以“俚”代“黎”并不是首创,因为唐朝时期就曾出现过,以“獠”代“僚”的客观史实。

二、黎族语系

黎族作为古代社会海南岛上最早一批居民,在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与民族发展中,早已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文化习俗。黎族先民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简而言之就是聚居于海南岛不同地区的黎族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说着不同的语言。

但主要以汉语、藏语、壮语、侗语为主,这种语言方面的习俗或特色,其实与“百越”后岭南地区,多种民族杂居与融合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在随着历史不断发展,黎族与中原王朝的接触越来越频繁,所以大多数彝族人都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但由于黎族并未形成本民族的文字,所以也就没有编纂出黎族历史典籍,这一点其实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但由于黎族人对汉语和汉字都比较熟悉。所以用汉字著写的民族史料也非常丰富。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黎族人,在汉族语言学家的帮助下,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制了“黎文”。至此黎族人拥有了本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字,目前黎族人主要分布于海南省,陵水、保亭、三亚、乐东、东方;以及昌江、白沙、琼中、五指山等县市、

三、黎族社会发展习俗

相比较于我国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来说,黎族的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对迟缓。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时,依然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发展,都无法与汉族和当地的其他少数民族相提并论。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极度不平衡的现象,除了与当时社会的整体经济水平落后,以及社会生产力相对较低息息相关之外。其实,还与黎族当时的政治水平有很大关系。当时社会中的黎族人依然实行,发展水平及其落后的“合亩制”。

1.“合亩制”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合亩制”,是一种特别落后的生产关系。“合亩” 简单说就是“家族”的意思,也就是说当时黎族人的生产和社会组织关系,主要与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在当地一般都被叫做“翁堂打”,大意为“大家一起做工”。

“合亩制”背景下的成员关系,除了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基础之外,剩下的就是一些没有血缘关系的外来户。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在这种落后的生产制度指导下,黎族的社会经济几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笔者认为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黎族“合亩制”农业关系,其实与原始家族公社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所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工具以及人员分配,都必须按照集中制的原则平均分配。这不仅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而且还会影响生产力发展与进步。

这种社会生产习俗其实才是黎族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依然处于原始阶段的主要原因。但是任事情有一弊就有一利,虽然黎族人的社会生产关系非常落后。但是却为其保留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习俗奠定了重要基础。

骆越族后裔“黎族”的文化习俗

一、黎族民族文化习俗形成过程

每个民族在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其实都会在不自觉中形成独特的民族习俗。比如,在原始社会后期人们开始发明陶器,并使用陶器汲水、做饭或盛装物品,这其实也应该算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文化习俗。

生活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的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民族。其实,在生产、生活以及日常交流过程中,其实就已经形成了文化习俗的最初雏形。但由于生活在当时社会中的少数民族,并没有主动或者说有意识的去形成习俗文化,所以也就没有特意保留所谓的习俗。

但是作为一种以地域为契机,以生活习惯为主导的民族习俗文化,基本上都是不自觉的生活习惯积累。并经过岁月洗礼之后形成固定模式,这个经过其实是所有民族文化习俗形成的关键过程。

最早生活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完全遵照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本能。在这个海洋资源特别丰富的宝岛上,世代繁衍并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文化习俗。笔者认为黎族的文化习俗的主要依托,其实就是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

二、黎族文化习俗赏析

每个民族都有比较独特的或者说,辨识度特别高的服饰文化。生活在海滨的黎族人创造出来的服饰文化,不仅具有非常深厚的内涵与特色,而且还完全符合黎族的民族属性。虽然说黎族女性服饰会具有地区差异性,但从整体上来说基本上都大同小异。

1.黎族女性服饰习俗

在黎族传统服饰中女性一般都会,穿立领、无纽对襟宽松上衣,当然同一形制的服饰还有无领之分;还有一种服饰形制为贯头式上衣,简而言之就是没有衣襟直接套头的衣服。下身一般都会穿长短不同的筒裙。

黎族女子特别注重个人形象,所以她们在外出之前一定会打扮一番。发式方面主要将头发束在脑后,用皮套或者是丝带捆绑成马尾辫当然年纪稍长的女性也会梳发髻。黎族女子与壮族、苗族女子一样,对银制首饰耳环、项圈和手镯等,也都具有非常强烈的认知感。

2.黎族男性服饰习俗

相比较于黎族女子来讲男性的服饰,无论是颜色、样式还是装饰都更简单。黎族男性的传统服饰为无领、对胸开襟上衣,下身穿着极具民族特色的“吊襜”。鞋子一般都为千层底布鞋,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却十分有内涵。

3.黎族食俗

黎族人一般按照一日三餐的形式用餐,他们的主食多以大米饭为主,同时每一餐都会吃“山栏”香米。这种香米不仅颗粒饱满、口感软糯,而且在煮饭时还会有一种,特别浓郁的米香味飘逸出来。

由于黎族人世代居住在海南岛,所以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菜品一般都以海鲜为主。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黎族人都会吃生鱼、肉掺炒米粉。这种食物的主要特色就是味道鲜美,不仅可以刺激味蕾同时还能解馋。

实际上黎族最主要的饮食特色就是腌制食品,用陶罐封存制作而成的肉茶、鱼茶,是黎族最具特色的风味食品。由于当地盛产槟榔所以黎族男女,日常生活中吃槟榔就像吃口香糖一样方便。

4.黎族特色风俗

黎族传统居民一般都住在比较简陋的茅草房中,当然也有一种名为“船形屋”的竹楼。这种房子的主要材料就是竹子,然后用茅草覆盖在墙壁和屋顶,再以藤条或竹字做地板。由于当地气候条件比较湿润,所以人们在建好房屋之后还要外糊泥土。

黎族聚居区大多数都是同一个姓氏,自古以来黎族人都实行一夫一妻制。而且还规定同一个姓氏或宗族的人不能通婚,相比较而言黎族的这种婚俗根据礼教风格。而且黎族女孩在结婚之后也与苗族女孩一样,有“不落夫家”的特殊民族习俗。

标签: 文化风俗起源传统来历海南历史以及黎族

更多文章

  •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真实案情(历史上小白菜真的是冤案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小白菜案,冤案,案情,杨乃武,历史,真实

    没有不透风的墙,没有破不了的案。任何冤案的发生,一定存在某个破绽,一定存在某个蛛丝马迹。只要是人为刻意制造的冤案,那么,总有一天,一定能够沉冤昭雪。这桩冤案发生在清同治年间,历经近四年的曲折申诉,历经两任皇帝,最后,在慈禧太后的懿旨之下,最终真相大白。这就是满清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和小白菜案。1、“

  • 全中国最有钱的村叫什么(国内最富有的土豪村排行榜)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土豪村,排行榜,有钱,中国,富有,国内,什么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高峰期,,出现了许多高度发达的大型城市,而农村的发展也迈入了新的阶段,很多地方的农村已经不是传统印象中贫穷落后的样子,而是变得非常富裕。NO.1 江苏江阴市华西村华西村是无锡市江阴市华士镇最西面的一个村,因此得名华西。江阴华西村有“天下第一村”之称,很多人对于华西村印象最

  • 朱自清是当代还是现代作家(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生平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自清,散文家,生平,事迹,作家,现代,当代,还是

    上学的时候,觉得朱自清的名和字都很特别,后来才知道,都是有出处的,“自清”二字出自《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佩弦”二字出自《韩非子》“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 历史上真的有貂蝉吗(三国时期的貂蝉是真实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貂蝉,时期,历史,真实,存在,三国

    我们都知道,要说起古代四大美女,很多人想都不用想,西施、杨贵妃、王昭君和貂蝉四位的名字就能脱口而出。即便是过去很多年,这四位美女的“名分”依旧稳固,没有谁能将她们替换下来。与貂蝉相比,西施、杨贵妃和王昭君这几位“四大美女”行列所在者,在历史上都有着明确的记载的。然而,根据现有的史料来看,貂蝉在真实的

  •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号什么(陆游的主要经典代表作品分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陆游号,经典,诗人,分析,作品,代表,著名,南宋,什么,主要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一生都在追

  • 西方神话体系有哪些(西方有几个神话体系,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神话,体系,西方,哪些,分别,什么

    西方三大神话体系分别是:希腊神话、凯尔特神话、北欧神话。其实在西方三大神话体系外,还有一个希伯来神话,它还是对现实世界影响最大的一支,然而如今我们已经不会听到这个词,因为直到今天,希伯来神话依旧被相当一部分人当作是“历史”,而非神话。 (1)希腊神话 说到西方三大神话体系,大家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希

  • 《荀子》十句名言及解释(《荀子》经典名句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荀子,名言,名句,赏析,经典,解释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全书共分三十二篇,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哲学思想、政治理论、治学方法、立身处世、学术论辩、经济军事等。0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译文】君子修身养性,没有比真诚更好的了。【感悟】真诚是最贵的人品。高情商的人无不真诚,只有做到了真

  • 老子是道家还是儒家学派(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学派,道家,老子,儒家,创始人,还是

    老子(本名李耳),字聃,或字谥伯阳,出生于周朝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 孔子长寿,活了一百零一岁。老子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

  • 明朝朱元璋24名将排名(朱元璋开国功臣排名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排名,功臣,名将,介绍,明朝,开国,24

    明初淮西二十四将,乃是元朝至正十四年(1354年)正月初一时,意欲图谋大业的朱元璋见郭子兴、彭大、赵均用、孙德崖等北方红巾起义军将领贪图安逸、割据一方,完全没有进取之心,竟龟缩于濠州城内达半年之久.朱元璋遂决定带领自己在至正十三年(1353年)于家乡钟离县招募的亲信24人离开濠州、南略定远,从此开始

  • 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例,战役,历史,著名,古代,我国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不断的发生政权更替,战乱频繁,因此著名的大战役数不胜数。然而如果非要列举几场以少胜多的大战役的话,我认为以下几场战役值得历史好爱者阅读与研究。1、巨鹿之战(项羽对战章邯、王离)巨鹿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07年12月,是秦朝末年农民起义军对秦军主力的一次决定性的战役。交战的原因就不做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