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故事中隐含)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故事中隐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20 更新时间:2023/12/18 10:41:20

鸿门宴的故事还要从头说起。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在全国各地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秦大业,各地纷纷起兵反秦。这其中就有项羽的叔叔项梁、刘邦。

项梁起兵后找到已故楚怀王的孙子雄心,立为楚怀王,号召天下共同反秦。刘邦起兵初期势单力薄,也投靠了楚怀王。项梁战败身亡后,项羽继续在楚怀王麾下效力。

在灭秦战争的关键时期,楚怀王为了激励大家的士气,向天下宣言:“先入关中者王之。”

同时派遣刘邦带领几千人马向西进军,目标咸阳。当时秦军势力颇为强大,愿意进军咸阳的将领只有刘邦和项羽。

怀王和群臣认为项羽杀伐过重,百姓本来就在暴秦的统治下民不聊生,如果再派遣项羽进军咸阳容易使百姓生灵涂炭,反而激起更加激烈的反抗。所以最终决定由更加宽厚的刘邦进军咸阳。

而派遣宋义为大将军,带领项羽等一大帮将领和五六万楚军北上救赵。此时,新成立的赵国正被王离的长城军团和章邯的刑徒军团大约四十万人围困在巨鹿。

刘邦充分发挥自己善于做统战工作的优势,一路向西,轻轻松松抵达咸阳,秦王子婴献上玉玺投降,刘邦与关中人民约法三章,还军霸上。

刘邦有一个不知名的谋士进言:秦地富裕,听说章邯投降了项羽,项羽封章邯到关中当雍王,章邯如果来的话,你恐怕就不能成为关中王了,倒不如现在派兵封锁函谷关,阻挡其他诸侯王的到来。

刘邦听信了这一番话。

项羽随宋义救赵,宋义率兵快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停止不前,一连驻扎四十六天。项羽抓住机会杀掉宋义,自任上将军,率兵救赵。

一战打出了威名,战争过后,项羽召见其他诸侯国将领,都是进入营门跪着见项羽的,整个过程中不敢抬头看一下。

项羽率领所有诸侯国军队约四十万人浩浩荡荡向咸阳进发。

项羽到达函谷关的时候,发现有军队把守,一打听,原来刘邦已经入关,大怒。派英布轻松攻破函谷关。到达戏这个地方。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大概看到项羽的势力大,就想投靠项羽,派人告诉项羽:刘邦想做关中王,让子婴为相。

项羽更加生气了,决定进军攻击刘邦。

当时,项羽率领军队四十万,刘邦十万。在刚刚结束的巨鹿之战中,项羽仅仅率领六万楚军,就击败四十万秦军。现在,如果真的打起来,刘邦恐怕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这时候,刘邦作为帝王自带的主角光环发挥了作用。

在项羽的军队中有一个叫做项伯的人,与张良有过命的交情,项伯曾经杀人逃亡,张良收留了他。

现在看着自己的恩人快要和刘邦一起成为项羽的刀下怨鬼了,项伯连夜赶到汉军军营,给张良通风报信,要带张良一起走。

张良当然不会和项伯一起逃亡了,立即把这个紧急情况通报给刘邦,并把项伯引荐给刘邦。

刘邦三两句就把项伯忽悠成了自己人,和项伯结为儿女亲家,并且使项伯相信,自己绝没有和项羽争夺天下的野心,就是关中自己也不敢擅自占有。

我进入关中之后,人口、库房原封不动的封存起来,等待项羽来处置,之所以在函谷关派兵把守,是为了防备别的军队进入。

项伯回去之后,把刘邦的这个意思原封不动的传达给了项羽,并且进一步劝说,刘邦有这么大的功劳,我们反倒攻打他,在道义上说不过去啊!

项羽的决心动摇了。

第二天,刘邦带了百十名侍卫来给项羽谢罪,到鸿门这个地方,刘邦把昨晚对项伯说的那一套说辞又对项羽说了一边,并且说:

“这一定是有小人进谗言,才使将军与我产生这样的误会。”

项羽随口就说到:“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告诉我的,不然我何至于此。”

项羽设宴款待。

参加宴会的有:项羽、项伯、范增、刘邦、张良。

项羽动摇了,可是范增是力主杀掉刘邦的。在宴会期间,范增几次举起佩玉向项羽示意动手,项羽完全不理会。

范增来到帐外找到项庄,要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趁机杀掉刘邦。项庄进帐舞剑,项伯也拔出剑时时刻刻挡在刘邦的身前,使项庄始终无法下手。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里。

在这紧要关头张良起身来到帐外,找到樊哙。樊哙一手拿着剑、一手拿着盾就闯进营中,来到帐中,樊哙瞪着眼睛看着项羽,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

项羽先赏赐樊哙一大杯酒,樊哙站着就把酒喝了,又赏赐给他一条生的猪前腿,樊哙把盾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切着吃。

项羽问:“壮士!还能喝酒吗?”

樊哙回答:“我死都不怕,一杯酒又有什么可怕的。”

接着,樊哙把刘邦的那套说辞又说了一遍。项羽就让他坐下喝酒,樊哙挨着张良坐了下来。

坐了一会儿,刘邦假装上厕所,把樊哙也喊了出来。

沛公把带来的车辆、人马留在项羽的营门外,自己骑着马,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拿着剑和盾牌步行,从小路一路跑回了自己的军营。

跑之前就给张良交代了,我拿了几块玉想献给项王,看到他很生气,就没敢拿出来,你估计我们回到军营之后再进去辞谢。

张良等了一会儿,估计刘邦应该回到军营了,就进到帐中辞谢,并献给项羽一对白璧,给范增一对玉斗,项羽接过白璧,放在座位上,范增接过玉斗,仍在地上,并且拔出剑击碎玉斗。说到:

“唉!竖子不足为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掳矣。”

刘邦回到自己的军营,立即诛杀曹无伤。

标签: 剑意沛公项庄舞隐含故事

更多文章

  • 女作家冰心的原名叫什么(中国现代作家冰心的原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原名,冰心,女作家,中国,现代,什么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许多时候家庭矛盾都无法避免,中国目前最多的矛盾基本来源于家庭。众所周知,人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建起家庭,由于年龄、思想、性格等众多因素,每个家庭成员的价值观、生活态度不尽相同,对待事物的看法也并不一致。很多时候,家庭矛盾只是较为平常的因某件事物而争吵,然而也有导致妻离子散、割

  • 人彘是什么意思(历史上的戚夫人为何会被做成人彘)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人彘,意思,夫人,历史,做成,为何,什么

    人彘是什么意思呢?人彘在历史上是一种惨绝人寰的酷刑,这个酷刑最开始用在一个貌美如花的妇人身上。汉高祖的妻子吕雉最后成为手握重权的太后,然后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戚夫人被做成人彘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探秘志小编来和大家一起看看戚夫人彘复原图以及人彘究竟是什么吧!一、人彘是什么意思人彘是什么意思,人彘其实是

  • 阴谋论背后的共济会是什么组织(美国共济联盟是什么组织)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共济会,组织,阴谋,联盟,美国,背后,什么

    一说共济会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陌生,但是如果队长讲的是光明会的话,你可能不会太陌生,因为著名的光明会卡牌预言了太多的事。什么911事件,墨西哥漏油事件等等,但是讲到这里的时候,各位不要把光明会和共济会混为一谈,因为这俩严格上讲并不是同一个组织。共济会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关系的话,那就是共济会是大脑,光明会是

  • 百团大战歼灭多少日军(日军在百团大战之后有多惨)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日军,歼灭,之后,多少,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曾在华北敌后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和反“扫荡”战役,本身计划参战20个团,最终有105个团共同参加,因此被称之为“百团大战”。这一战我军共和日军进行了1824次战斗,累计击毙敌军20645人,可是华北日军司令部却声称在百团大战中日军仅战死2010人,战伤3359人,这比八路军公布

  • 宋朝陈抟老祖简介(关于陈抟老祖心相篇的名言名句)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祖心,陈抟老,老祖,名言,名句,简介,宋朝,关于

    陈抟老祖,本名陈抟,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喜欢听小说的人,一般都知道。他是五代末宋初的一位道家隐士,在少年时期就无心于功名,发心出世隐居,相传活了一百多岁,他对道家学问非常精通,对《周易》和相学研究得也非常透彻。他写了一篇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心相篇》,文字不长,一共1304个字,117句,却把

  •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二月二有哪些传统习俗和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俗,二龙,习俗,传统,讲究,抬头,二月,哪些

    农历二月二,是中国传统节日,也叫龙抬头,又称青龙节、春龙节或者春耕节、农事节等,“龙抬头”预示是春暖花开,阳气生发,雨水始落,春耕开始,蛰虫出现,万物复苏。“龙抬头”源于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人们将这天作为一个好日子。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自古以来,人们在“龙抬头”这天敬龙庆贺,以祈龙

  • 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人(诗人范仲淹出生于哪个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范仲淹,朝代,诗人,时期,出生,哪个

    人们常说,“唐诗宋词”。其实,唐朝和宋朝的散文创作,也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涌现了大批优秀的散文家。其中,最为知名的当属“唐宋八大家”。他们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这个名单里,为什么没有以散文创作见长的范仲淹呢?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生于989年

  • 宋霭龄的老公叫什么(宋霭龄和孔祥熙成婚是因为利益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霭龄,孔祥熙,利益,成婚,老公,什么,因为

    说起宋霭龄大家可能不是特别的熟悉,但是说起宋庆龄和宋美龄大家应该就知道了,宋庆龄和宋美龄两人都是第一夫人,在近代有着非常高的的知名度。而她们的大姐宋霭龄却比较低调,两个妹妹嫁的丈夫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虽然宋霭龄的丈夫名气并不是特别的高,但是是两人非常的相爱,甜甜蜜蜜过了一辈子,你们想知道吗,想知道的

  • 苏妲己的历史原型(真实的苏妲己在历史上是狐狸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妲己,历史,原型,狐狸吗,真实

    看过《封神演义》的小伙伴对于苏妲己的大名,肯定是如雷贯耳,耳熟能详了。本性善良的女子在被九尾狐狸附身后,怂恿纣王残害百姓,滥杀无辜,最终在牧野之战中被周武王杀死。那历史上真实的苏妲己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如果真实存在的话,为何在其辞世的几千年后,成为了狐狸精的代名词?据《御批通鉴辑览》和先秦众多史料的记

  • 白骨精的性格特点(西游记里的白骨精有什么特点与事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白骨精,特点,西游记,事例,性格,什么

    在《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唐僧师徒遇到了白骨精,书中写道:“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原来白骨精三番两次戏弄孙悟空,想要捉唐僧,最终被孙悟空用金箍棒给打死了。可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