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被称为天皇(唐高宗有什么重要功绩)

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被称为天皇(唐高宗有什么重要功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020 更新时间:2024/1/7 2:21:14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汉朝之后第二个辉煌的大一统王朝,“大唐盛世”至今都被国人津津乐道。作为开创“大唐盛世”的杰出帝王,唐高宗李治的名声虽然不像李世民、武则天和李隆基那么响亮,但唐高宗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然而,唐高宗在唐朝21位皇帝中又是一位比较特殊的皇帝。这个“特殊”之处在于:唐高宗是大唐21帝中唯一一位被称为“天皇”的皇帝。

那么,唐高宗本人为何被称为“天皇”,日本国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天皇”和唐高宗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唐高宗为何被称为“天皇”?

唐高宗李治登基不易,其大哥为李世民立的第一位太子李承乾。刚开始,李承乾还虚心好学。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李承乾性格中相对古怪的一面就越来越明显了。

根据史料记载,李承乾喜欢在东宫假扮成突厥人玩“打仗游戏”,周围的大臣劝他不要玩闹,他就是不听,还用言语威胁劝谏自己的大臣。

由于李承乾的言行越来越出格,再加上其亲自部署推翻父皇李世民的谋反行动,李世民只好废掉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李承乾被废掉后,李世民考虑再三。为了避免自己的儿子重蹈玄武门之变中兄弟相残的覆辙,李世民就立了性格宽厚的皇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

长孙无忌褚遂良、李绩等大臣的支持下,李治巩固了自己的太子地位,并于公元649年正式登基。

满朝文武或许想不到,性格宽厚、平易近人的李治竟然开成为唐朝历史上唯一的“天皇”,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李治开创了和李世民平起平坐的丰功伟绩。

评价一个帝王的功绩,主要看文治武功,而李治的文治武功和李世民一样出色。

首先看文治,李治登基后延续李世民的“贞观路线”,其“永徽之治”可圈可点。经过李治3年的认真治理,唐朝全国人口户数从贞观末年的360万户增加到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的380万户,民众生活进一步稳定富足。

李治还支持长孙无忌制定《唐律疏议》,使得唐帝国成为亚洲地区法治相当完善的国家。在官员选拔方面,李治还完善科举制度,为唐帝国的发展选拔和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在李治的励精图治下,唐帝国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再来看看武功。李治完成了其父亲李世民终身没有完成的事业——攻打高句丽。公元667年,唐军灭亡高句丽。

除此之外,李治在军事上取得了开辟西域、打败西突厥、收复河中十六国、打败日军灭亡百济等一系列辉煌胜利,唐朝版图在李治时期达到了空前的庞大——1200万平方公里。

在文治武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后,李治就决定封禅泰山。在李治看来,他不仅完成了父皇没有完成的任务,还把唐朝盛世推向了新的高度,他的功绩可以载入史册。

到了公元674年,李治给李渊、李世民和自己加封尊号。李渊的尊号为“神皇帝”,李世民的尊号是“太宗文武圣皇帝”。

而李治感觉自己的功绩已经超过了皇爷爷李渊和父皇李世民,“皇帝”这一称号已经无法满足其内心的荣耀,李治就封自己为“天皇”,其含义是:与“天”齐平,功绩超越“皇帝”的帝王。

第二,武则天背后的推动。

武则天是一位很有野心,权力欲又很强的女性。李治在位时期,武则天内心里或许还没有萌生出称帝的想法,但武则天在主观上确实希望能垂帘听政,和丈夫平起平坐的想法

这一点可以从武则天打击王皇后和萧淑等“后妃敌人”,打击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政治敌人”等一系列事情上就能看得出来。

等到武则天逐步清理对手,控制后宫大权后,武则天就和唐高宗并称为“二圣”,由于李治身体有风疾等疾病,有时候无法上朝,武则天还亲自帮助李治处理朝政。

在李治和武则天的共同努力下,唐帝国版图空前庞大,人民安居乐业。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地位,武则天默许自己的丈夫改称呼为“天皇”,而她自己作为唐高宗的皇后被称为“天后”

这样一来,唐朝进一步确立了“天皇”李治和“天后”武则天为核心的“二圣”政治体系,换句话说,武则天通过唐高宗升格为“天皇”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为自己在李治驾崩后独揽朝政大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李治称为“天皇”既有其建立堪比李世民文治武功的因素,又有武则天方面的原因。

标签: 唐高宗天皇李治功绩称为重要为什么

更多文章

  • 锦衣之下陆绎坐牢原因(历史上陆绎是否只有一个妻子)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陆绎,锦衣,坐牢,妻子,历史,原因,之下,是否,一个

    《锦衣之下》根据蓝色狮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看过原著,你会发现,剧本对原著做了很大的改变。都有哪些改变呢?一,人设剧本把阿锐、袁益(袁今夏的弟弟)和岑寿三个人去掉,并且兰叶和淳于敏的人设做了改变。在原著中翟兰叶确实是一个瘦马,不过她是一个风一吹就倒的瘦马。她体弱多病,多愁善感,最后还是被严世蕃杀掉了。

  •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是谁(崇祯皇帝为什么当了亡国之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皇帝,亡国,崇祯,明朝,最后,为什么

    崇祯皇帝有没有翻盘的机会,如何翻盘? 庄烈帝朱由检是明代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京城,朱由检心如死灰,在煤山自缢而亡,至此二百七十六年的明王朝宣告灭亡。很多人说明亡于嘉靖,明亡于万历,嘉靖沉迷修道不问政事,万历二十八年不上朝,这两位皇帝的确应对明朝灭亡负一定的责任。然而,实际明帝国亡在崇

  • 无间道的真正含义(电影无间道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无间道,含义,电影,故事,真正,什么,主要

    说到间谍和卧底的电影,《无间道》是一部绕不过去的经典电影。也因为这部《无间道》,成为了香港卧底片的开端。因此,之后的一系列片子,好人和坏人并不能拥有一个单一的定义。1991年,18岁的三合会会员刘建明听从大哥韩琛的指示进入警校学习,成为警方卧底。而同时警校中的另一名学生陈永仁,受警方安排表面上将其强

  • 甄嬛传中浣碧结局是什么(浣碧为什么在果郡王死后自尽)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浣碧,果郡,甄嬛传,王死,自尽,结局,为什么

    浣碧是甄嬛同父异母的妹妹,因为浣碧的生母是罪臣之女,甄远道跟何绵绵生下浣碧后,不久何绵绵就去世了。浣碧只能在甄府以丫环的身份示人。浣碧的身世甄远道很清楚,在甄嬛进宫前,甄远道拜托甄嬛给浣碧找个好人家嫁了,其实若是浣碧听从姐姐的安排,她一辈子一定会过得很好的。因为甄嬛以后是后宫的一把手,甄家又一门显赫

  • 武林外传是哪个朝代的(武林外传发生在明朝哪个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林,外传,朝代,时期,发生,明朝,哪个

    2006年,由尚敬、宁财神执导拍摄的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在国内央视上映,第一天的平均收视率只有不到1.4%,被影视评论家誉为历史最低。而时间仅过了两天,《武林外传》收视率开始直线飙升,单集播放量甚至猛增到6%,整部《武林外传》放映完成后,央视稳坐当季度的收视冠军,从此以后,《武林外传》开始频繁登

  • 演员林正英怎么走的(香港演员林正英到底是怎么去世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林正英,演员,香港,去世,怎么,到底

    林正英到底是怎么去世的?林正英在1997年11月8日因肝癌晚期与世长辞,每个人听到林正英的名字总会想到僵尸,这也是林正英拍戏多年留下的标签。林正英在十七岁的时候加入邵氏,当时因为身材娇小当了许多演员的替身,1971年林正英开始当武术指导,然后跟李小龙合作过多部戏,直到李小龙去世,林正英才加入了洪家班

  • 唐灿最后的结局是什么(电视剧以家人之名各主角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结局,唐灿,电视剧,主角,家人,最后,什么

    张新成、谭松韵、宋威龙领衔主演的家庭温亲情剧《以家人之名》终于大结局,这部剧自开播以来不仅热度高,口碑也不错,虽然中间剧情被短暂吐槽,但是整个剧情走向还是很符合观众的期待。整部剧三个主要角色都收获了完美的结局。首先是小时候最可怜的贺子秋经历了童年被妈妈抛弃,青少年被父亲抛弃的桥段,是个看起来温暖阳光

  • 红楼梦中木石前盟是指谁和谁(红楼梦木石前盟主要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木石,前盟,人物,主要,红楼梦

    “木石前盟”和“金玉良姻”的说法,都来源于《红楼梦》第五回。都出自“《红楼梦》十四曲”中(本是十二曲,加上前面的“引子”,后面的“收尾”,合成“十四曲”)。除了《红楼梦引子》,第一支曲子《终身误》,最前两句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这是这两个说法的最早出处。“金玉良姻”一般指薛宝钗

  • 乾隆为什么喜欢令妃(令妃好在哪让乾隆宠了许多年)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令妃,乾隆,喜欢,许多,为什么

    1、外貌出众令妃中的“令”字出自《诗经·大雅》中的“如珪如璋,令闻令望”,乃系乾隆皇帝亲赐,在彰显特殊恩宠的同时,也直接指明了魏佳氏容貌秀美、身型出众的先天性优势。乾隆十三年,在富察皇后崩逝未满两个月,与其“鹣鲽情深”之乾隆皇帝正值悲痛异常的关键时期,魏佳氏能够获得乾隆皇帝青睐并获得位分晋封,除了魏

  • 卫长公主真的被腰斩了吗(卫长公主到底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卫长,公主,到底,怎么

    卫长公主,是卫子夫进宫后生的第一个女儿,她比所有同龄人都受人爱戴。尽管,她早期的生活的确很好,但是,结局却令人叹息。据史书记载,这位公主是历史上第一个被腰斩的公主。卫长公主出生后,汉武帝非常高兴。因为,汉武帝自登基之后,一直没有后代,而卫长公主则是他的第一个孩子,这让年轻的天子非常高兴。从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