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厚照的父亲是谁(明武宗朱厚照是一个明君还是昏君)

朱厚照的父亲是谁(明武宗朱厚照是一个明君还是昏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873 更新时间:2024/1/15 19:49:11

正德帝明武宗朱厚照真的是贪玩好色、荒废朝政的一个昏君吗,我觉得他应该不是这样子的,反而他应该是个聪明善良、开明有心、统治有方的好皇帝,至于的玩性十足,应该是他故意而为,做给朝廷百官看的,而达到他自己的最终整理朝政的目的。

朱厚照的父亲明孝宗朱佑樘是明朝中期评价非常高的一个好皇帝,能把国家治理的还说的过去,在后宫对自己严格要求,一生只娶张皇后一人,夫妻恩爱,他们一共也就三个孩子,其中两个早年夭折,只有朱厚照一人。

朱佑樘把朝廷和家庭经营的那么好,不可能对他的唯一儿子不好好教育培养的,所以朱厚照早期的教育应该问题不大,至于贪玩,哪个孩子都贪玩,这是孩子的天性。

毕竟皇宫里有皇上和皇后看着,孩子又不多,只有他自己,不可能让太监们把他搞得不可救药的。史书上虽然描述的很严重,因为书籍是后人编写,根据一些政治目的篡改史书或歪写史书的有的是。

朱厚照在后宫长大,又是朱佑樘唯一儿子,将来一定是皇帝继承人,朱佑樘会经常带他熟悉朝廷事物,锻炼他的政治智慧的。朱厚照一定会发现一个现象,朝廷上几乎是文官的天下,他们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政治手段非常厉害。

他父亲要想做一些决定,都要考虑到这些官员的实际感受,在有些情况下,朝廷上的文官们甚至可以要挟皇上,来满足让他们的一下想法,他们朱家皇权的威望受到了一定制约。

朱厚照从小就聪明善武,内心仰慕朱元璋和朱棣等老祖宗能征善战,希望将来长大也能像他们一下立下赫赫军功,崇拜英雄几乎是每个男人儿时的心理特征。

但是朱厚照一看他将来接替的这个朝廷之上,站着满满都是一些文官,根本找不到什么将军在里面,他心理清楚,这现象是权力斗争的结果。

于是他就想办法,将来培养一些人,能够制约文官在朝廷上绝对权力。

在后宫里的朱厚照接触不到武官,只能天天跟一些太监在一起生活,跟朱厚照交往的太监基本上都是善武的,因为他心理崇拜英雄,对文人是没有兴趣的,天天跟着这帮子太监跑来跑去,打斗玩闹。

从这帮子太监中,朱厚照逐渐发现了刘瑾和张永等人,作为了重点培育对象,将来他登基后,能有几个心腹可用。

明孝宗朱佑樘也是个命短的皇帝,早早去世,年仅十五岁的朱厚照继承皇位后,他面对满朝的文官很是头疼,这帮子老谋深算的文官们,把持朝政,根本不把年幼的朱厚照放在眼里。

他们身居要职,又不能把他们怎么了,毕竟国家的运转暂时离不开他们,朱厚照得罪不起但又讨厌他们。

最后正德帝朱厚照只能装作贪玩不务正业,让自己培养多年的宦官们上场,直接从文官手中夺取权力,如果引起大的动荡,自己还可以出面协调缓和,毕竟他没直接出面冲突文官们。

明武宗朱厚照这个办法还有效,经过两三年时间,宦官刘瑾成功的撬动了文官们的权力根基,逼迫朝廷上最有权的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位辅佐大臣辞职。

朱厚照一看机会来了,借坡下驴,批准了刘健和谢迁的辞职,让他们回家养老去了,留下李东阳在朝中继续担任内阁首辅。

为什么不全辞掉呢,朱厚照也不傻,国家机器运转,不能完全离开这些文官,要用他们的智慧帮自己管理国家,留下一个本事最大的就够用了,同时也到达了他整顿文官的目的。

但是等朱厚照回过神来时,发现刘瑾不是原来的刘瑾了,他染上权力的瘾了,独断朝政,都快没他什么事儿了,赶走老虎扶起一只狼,而且是只白眼狼,都想顶替他坐上皇帝宝座上去,这还了得,朱厚照又出招了,利用他培养的另一个宦官张永来打压刘瑾。

到了正德五年,朱厚照觉得不收拾他不行了,这家伙太危险了,明武宗英武果断,突然之间抓捕刘瑾,并很快让他从地球消失了。

对自己多年培养的老部下,他可以在朝中呼风唤雨,掌控锦衣卫和当时权力最大的内行厂,几乎是一个权倾天下的人物了,朱厚照一出手秒杀掉了,这是一个昏庸的君主能干得了的事吗。

在刘瑾除掉后,他继续演戏,表现不务正业,通过对边疆武官江彬的考核后,觉得这哥们可以培养,有一股武劲儿,收他为义子,让他逐渐掌控京师,朱厚照通过长时间跟江彬的交往,学习了很多统军本领,并想着有机会去边疆实战一下,检验一下自己的真正带兵能力。

他在江彬的带领下,多次去北部宣府,经过他的几次折腾,逐渐培养了一批可以带兵的将领,并且把武将江彬扶持到了朝廷内阁,终于在朝廷之上有了可以抗衡文官的武官了,这样离朱厚照整顿朝政的最终目标越来越近。

正德十二年,蒙古小王子袭扰边疆,朱厚照想御驾亲征,结果朝廷文官极力反对,没能通过亲征计划,他正好考验了一下。

当时文官在朝廷上还是占据优势的,他没办法,又不想发过这次实战机会,只能自己改名朱寿,以大将军名义出征,看看皇帝多委屈,被文官们欺负成啥了,都改名字了。这次朱厚照展示了自己善武的军事才能,亲自指挥打败小王子,凯旋而归。

朱厚照不忘初心,一定要达到朝廷上文武官员互相制衡,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的最终目标,他决定在宣府扩建镇国府,加强朝廷在军队的投入。

到了正德十四年,江西江西宁王朱宸濠也发生叛乱了,他想再次亲征,经过他这几年的努力,朝廷上同意他亲征,可见武官的发言权已经不再文官之下了,朱厚照非常满意。

几十年来文官一直都是朝廷上的中坚力量,被朱厚照这个小家伙折腾了几年,武官就成功的在朝廷上占了上风,文官们心里很难受。

习武之人豪爽正直,文人擅长的是玩弄权术,尔我诈,以内阁首位杨廷和为首的文官们,觉得非常没面子,要想法夺回他们在朝廷上的发言权。

就在武官在朝廷势力超过文官后不久,正德帝朱厚照就驾崩了,怎么回事,朱厚照还年轻着呢,才刚三十岁,擅长武术,身体倍棒,怎么会死了呢,对外发布说朱厚照从南方回京时,因为钓鱼不慎落水,引发伤寒,最后死了。

三十来岁、擅长习武、年纪轻轻因为掉水里着凉死了,很难理解呀。死了就死了吧,看看朝廷文官怎么做,他们联合太后,下旨以召见名义抓捕了武官江彬,这下朝廷上没有了朱厚照撑腰,武官首领江彬被抓,文官又一枝独秀了。

朝廷不能没有皇帝呀,他们想了一圈,发现一个让你,就是湖北的兴献王之子,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为什么选他呢。

首先,朱厚熜很小擅长文学,熟读古书这应该不是一个爱好武功的人,应该跟文人一类,物以类聚吗;再就是朱厚熜年龄才十四五岁,是个毛头孩子,应该比较听话。

所以朱厚熜被幸运选中,成为了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事实上这家伙也不好对付的,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们失算了。

朝廷文官们继续掌权,对朱厚照先生的描述自然就会有一些不实了,比如朱厚照指挥的应州大捷双方十几万兵力大战,最后只杀死对方十六人而大获全胜,类似搞笑描述有很多,因为要满足他们的政治需要吗,为了他们的身后名吗,等等,可想而知。

所以,从朱厚照秒杀刘瑾,打败蒙古小王子,平定刘六刘七和宁王、安化王叛乱,国家文化上有王守仁,唐伯虎等等文化名人辈出,经济上有税负改革和沿海“市舶司”改革的措施,都可以看出明武宗朱厚照管理国家上是付出了他的智慧的。

标签: 朱厚照明君明武宗昏君父亲还是一个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与朱棣谁更狠些(朱元璋朱棣父子做过哪些狠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朱元璋,狠事,父子,哪些

    人不狠,站不稳,朱元璋朱棣两父子将这一规律演绎得淋漓尽致。洪武四大案,牵连诛杀最少5万人;朱棣不仅要杀文臣武将和宫女,即便对皇族也要斩草除根,手段让人不寒而栗。两人都是一代雄主,朱元璋创下两个历史唯一:唯一从乞丐成为君主帝王,唯一由南向北实现统一;朱棣,史上唯一王爷造反成功个案,但文治武功不能掩盖其

  • 赵氏孤儿主人公是谁(赵氏孤儿结局如何是一部悲剧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氏,孤儿,悲剧,主人公,结局,如何

    在陕西省韩城市南边十多公里处,有一个堡安村,村里有三座墓鲜为人知,根据考证,这三座墓的主人分别是赵武、公孙杵臼、程婴。赵武、公孙杵臼、程婴是春秋时期的人物,他们也是《赵氏孤儿》中三位主角。“赵氏孤儿”的故事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元代的纪君祥将其改编为戏剧,命名为《赵氏孤儿大报仇》。公

  • 大宅门杨九红结局是什么(电视剧中杨九红最后死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九红,大宅门,电视剧,结局,最后,什么

    《大宅门》里面的杨九红,她是典型的被时代裹挟的悲惨命运的女性。被哥嫂卖到了青楼,成了济南府的花魁,沦为达官贵人的玩物,之后又千方百计嫁给白景琦这个活土匪。她以为找到了毕生的靠山,谁知道在白家,她依然是处在被鄙视的末端,连亲生女儿都不认她,最后郁郁而亡。电视剧的杨九红是绝食而亡,但其实不是的!遇到白景

  • 珍妃为什么不自己爬上来(珍妃为什么被丢进井里不自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珍妃,自救,上来,为什么,自己

    珍妃她就是光绪帝最喜爱的妃子,他他拉氏,而且是户部侍郎长叙之女。大家都习惯于叫珍妃了,她死时也是很凄惨,被强行推到井里,而且是太后慈禧指使的。就是因为当时光绪帝要维新变法,而慈禧是不同意的,在直接扼杀了戊戌变法后,光绪帝就被囚禁了。而珍妃就直接被打入冷宫,因为在光绪帝维新变法时,珍妃帮了他很多忙,而

  • 关于司马昭之死的三种说法(司马昭真的是笑死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昭真,说法,笑死,关于

    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让司马昭这位三国时期的曹魏权臣、晋朝奠基人之一,变成了乱臣贼子的典型,千百年来,概莫能外。有父亲司马懿、兄长司马师这样的能人在前,司马昭也是经历了多年平定内乱,以及对蜀汉、动武的战争,以致司马师突然去世后,立即就可以掌控全局,成为司马懿父子交接棒的最后一个。司马昭 剧照

  •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多少年(朱高炽死后是谁继承皇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宗朱,皇位,明仁,朱高炽,继承,多少

    公元1063年,宋朝第四位皇帝赵祯驾崩,年仅54岁。京城之内,上至士大夫,下至乞丐和小儿,都纷纷为他焚纸痛哭。就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悲痛不已,哭着要为赵祯建一个衣冠冢,以寄托哀思。由于赵祯在士大夫心目中地位太过崇高,因此当时给他定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庙号:仁宗。“仁”,乃儒家思想的核心。自古以来,“太祖

  • 庾澄庆的家世背景很强大吗(庾澄庆个人资料及显赫家世)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家世,庾澄庆,资料,背景,显赫,个人,强大

    难以忘记初次见你,一双迷人的眼睛……一唱起这首满满哈林风味的歌,大家一定会想起庾澄庆。除了音乐之外,在台湾当主持人的哈林也是可以独当一面的,自成一派的主持风格和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让他在台湾主持界站稳脚跟。这里就得说一下他在主持界的成名代表作《超级星期天》。庾澄庆也是幸运,主持处女作遇到的就是当时台

  • 曹雪芹红楼梦写到哪里(曹雪芹的后半部红楼梦哪去了)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雪芹,哪里,红楼梦

    现在,很多人都说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但是,《红楼梦》问世时,无论是以抄本形式流传还是刊印发行,均未署作者名字。考证学家胡适大力鼓吹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的根据是什么呢?主要源自于《红楼梦》第一回中的一大段游戏笔墨。该段笔墨以煞有介事的样子大谈《红楼梦》的成书过程:石兄撰写、空空道人抄录、东鲁

  • 红楼梦贾宝玉和袭人是什么关系(林黛玉知道两人的关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林黛玉,贾宝玉,关系,知道,什么,红楼梦

    我们都知道,身为男子、身为女子,七情六欲那是每一个人生来都会带有的东西,要是有谁说自己没有的话,那么这就一定是一个无情之人。谁人能没有感情,这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出家人都还抱着普及天下的慈悲之情呢。众所周知,在整本《红楼梦》中,唯一一个被运用了大量笔墨,描写的男性角色就是贾宝玉。他在一次睡梦中被带进了

  • 战国时期秦昭王是谁(秦昭王是谁的儿子一生经历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昭王,时期,经历,儿子,一生,战国,什么

    大型历史剧《大秦赋》上线后,好评不断,该剧虽然是以秦始皇嬴政为主线,但却横跨秦国四大君王,他们分别是: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子楚)、秦始皇(嬴政)。对于《大秦赋》来说,前四集以宏大的战争场景和典型的士兵服饰拉开了序幕,秦昭襄王嬴稷的的晚年也随之登场。秦昭襄王是中国历史上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