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禹锡最有名的10诗(最能体现刘禹锡创作风格的诗作)

刘禹锡最有名的10诗(最能体现刘禹锡创作风格的诗作)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151 更新时间:2023/12/20 2:30:42

他是唐代最乐观的诗人。

他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他是刘禹锡

在唐代诗人中,刘禹锡是出了名的豪放豁达。

白居易称他为“诗豪”。

自“永贞革新”之后,他被贬外放二十三年,即使如此,他却从未丧失斗志。

我们读他的诗作,豪放昂扬,给人无穷的力量。

诗词君分享刘禹锡最经典的十首诗词,一起在诗词中体会刘禹锡的豪放与昂扬吧!

1、最哲理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是刘禹锡的传世之作,受到无数人的喜爱。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回顾自己的半生,刘禹锡被贬谪了二十三年,连白居易都同情惋惜不已。

可难得是的,刘禹锡苦闷,但并不绝望,他写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名句。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刘禹锡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生命变得美好而辽阔。

2、最豪迈自信的秋日诗:《秋词二首·其一》

《秋词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从先秦到唐代,自古以来,秋天都是悲伤的,到了刘禹锡这里,秋天却有了万丈豪情。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刘禹锡用自己的豪情一扫秋日的萧瑟与凄凉,赋予了秋日新的含义。

少有人知的是,写下这首豪迈自信的《秋词》时,刘禹锡正是被贬到朗州的时候,处于人生的低谷。

白居易称他为“诗豪”,不正是因为他在任何坎坷时,都能豪迈而歌吗?

人生,最温暖的是希望,最值得期待的是明天。不管未来如何,无畏才是最好的姿态。

3、最令人感慨的怀古诗:《乌衣巷》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东晋时,乌衣巷曾住着王谢家族,显赫一时,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败,不禁令人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刘禹锡巧妙的以燕子为引: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来飞进平常百姓人家。

显赫与衰败,繁荣与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那种人世变幻的沧桑之感,尤为强烈。

全诗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我们在说人生无常的时候,也说无常是美。因此我们对此人世,仍有长长的眷怀。

4、最巧妙的情诗:《竹枝词二首·其一》

《竹枝词二首·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被贬夔州时,爱上了这里的民歌《竹枝词》,他依调填词,写下许多佳作。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

全诗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最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

“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东边日出西边雨”,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上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

这句用语意双关的手法,既写了江上阵雨天气,又把这个少女的迷惑、眷恋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巧妙地描绘出来。

“你爱我,还是不爱我”,“对我有情,还是无情?”,这真是恋人间最俏皮的情话了。

5、最苍凉的怀古诗:《西塞山怀古》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此诗怀古伤今,全诗酣畅淋漓,寓意深刻。

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

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无论你怎么伤心怎么难过,客观的世界依然在运行,不管你怎么伤心,山河美景此刻依然波澜壮阔。

6、最品行高洁的古文:《陋室铭》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传颂最广的古文,当属这首《陋室铭》。

全文短短八十一字,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陋室铭》篇幅极短,格局甚大。陋室以矮山、浅水相衬,与诸葛庐、子云亭并提,居住其中,有古之贤人、今之鸿儒相伴,真是陋室不“陋”。全文想象广阔,蕴含深厚,有咫尺藏万里之势。

在语言表达上,多用四字句、五字句,有对偶句,有排比句,只有最后一句是散文句式,句式整齐而又富于变化,文字精练而又清丽,音调和谐,音节铿锵。

《陋室铭》不仅是刘禹锡的心声,更是千百年来,许多士子坚守节操的共同心声。

7、最温柔娴静的诗:《和乐天春词》

《和乐天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能豪放,能自信,刘禹锡还很温柔。

此诗描写一位宫女扮好新妆却无人赏识,只能百无聊赖地独自数花朵解闷,引得蜻蜓飞上头来的别致情景。

诗人通过对宫女神态的传神刻画,表现了她不胜幽怨之情。诗意别出心裁,富有韵味。

全诗最妙的在于结尾,诗人剪取了一个偶然的镜头——“蜻蜓飞上玉搔头”,洗炼而巧妙地描绘了这位青年女子在春光烂漫之中的冷寂孤凄的境遇,新颖而富有韵味,真可谓结得有“神”。

能写豪放自信的诗,也能写温柔的闺情诗,每个人都有许多面,值得我们细细了解。

8、最得意的诗:《再游玄都观》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首词写于824年。14年前,刘禹锡被召回长安,在游览玄都观时,写下一首《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被当时的宰相武元衡针对,再次被贬。

14年后,刘禹锡再次回到长安,此时,武元衡也早已去世。刘禹锡写下《重游玄都观》,重提旧事,向打击作者的权贵挑战,表示决不因为屡遭报复就屈服妥协。

即使失意了14年,可刘禹锡心中那正义的火种,却从未熄灭。

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

9、最通俗易懂的哲理诗:《浪淘沙九首·其八》

《浪淘沙九首·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到夔州时所作。

在被贬谪后,刘禹锡依然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

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刘禹锡在偏远的地区苦苦等待,他能主动借助自然之力调节内心的矛盾,思想为之开阔,情绪变得乐观,诗歌也转向豪放。

脸上的泥土不能阻止眼中的光芒,生活的艰辛不能阻止内心的渴望!

10、最不服老的诗:《酬乐天咏老见示》

《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晚年的刘禹锡生活在洛阳,和白居易结为好友。

这一天,白居易给刘禹锡写了一首诗,感慨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十分消极。

刘禹锡于是回了这首诗,没有白居易的消极,充满了昂扬之气。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极力赞扬夕阳西下时的霞光满天,昂扬奔放,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从此,面对年老,从此不再抱怨,面对夕阳,从此不再感伤。

生活不会因为一句怒吼,而有所不同,却会因为一个微笑,变得格外美丽,要记得你的微笑,胜过世间所有美景。

在唐代,刘禹锡堪称是最豪放乐观的诗人,“诗豪”的名号,他当之无愧。

也许,他遭受了比别人更多的坎坷,但他从不绝望;

也许,他面对着比别人更多的非议,但他从不屈服;

也许,他面对着比别人更多的责难,但他从不违心;

这样的灵魂,留下的佳作,有一股向上、积极地精神气,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如果你苦闷时,不如读读刘禹锡,一定会受益一生。

标签: 刘禹锡诗作风格创作体现有名10

更多文章

  • 还珠格格令妃为什么帮小燕子(还珠格格中的令妃有心机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燕子,心机,格格令妃,珠格格,为什么

    01《还珠格格》里,最讨喜的配角,当属令妃无疑,每次小燕子有难,她都会第一个站出来帮忙,所以小燕子和紫薇都很喜欢她,一直把她当自己人。这次重刷,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令妃确实帮了小燕子很多次,但绝对不是因为喜欢小燕子,而是有她自己的目的。小燕子替紫薇去认爹,结果在围场被射中,皇上把她带进宫里,觉得她

  • 酷刑贴加官是什么意思(谁发明的贴加官这样的的刑罚)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加官,酷刑,刑罚,意思,发明,这样,什么

    自战国时期李悝的《法经》诞生开始,中国系统的成为法典都已经改了无数次。而清政府的倒台,也标志着中国的法律条例更加民主化与文明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法律数次删改,其体现的主旨便是对生命的尊重,这也是古代刑罚与现代刑法的最大区别。而古代刑罚,不过是封建君主为了维系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所设,其基本上代表了

  • 唐朝的西州是现在哪里(古时的西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西州,地方,古时,唐朝,现在,哪里,什么

    西州,乃唐朝时期西域最繁华的地区,西州治所西州城更是唐朝中期西域最繁华的城池,这个地区就是现在的新疆吐鲁番盆地,城池就是现在的吐鲁番市。此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与如今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因为在唐朝中期,唐帝国把安西都护府设在西州城,由此让西州城成为唐朝在西域最重要的城市!那么在唐朝中期西州的市场经济和

  • 最美名媛严仁美现状如何(严仁美的简介及生平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名媛,生平,简介,事迹,现状,严仁美,如何

    1995年,美国夏威夷,秘书问94岁高龄的张学良:“大陆来的一位女士想要拜访您,见还是不见?”秘书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张学良是在李氏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被释放的,虽然人已经身在夏威夷,得到自由,但为了给他“面子”,张学良决定暂时不见大陆人士,只有特别重要的人,他才会见。“谁要见我?”张学良抬头问道

  • 古代刑罚由轻到重是哪些(中国古代刑罚由轻到重名称)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刑罚,名称,古代,中国,哪些

    中国古代,法律的制定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对社会施以严格的控制。中国历朝历代的法律都希望将各种犯罪行为纳入法律规定中,并为这些犯罪行为制定相应的刑罚。且各个朝代的法律都以刑罚作为主要内容,不管是犯什么罪,均会按照“有错必罚”的原则执行刑罚。斩立决等刑罚自古有之。以下您将了解到最主要的几种刑罚,由轻至重都是

  • 根正苗红是否为褒义词(什么样的人被称为根正苗红)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根正,苗红,褒义词,称为,是否,什么样

    有关墨香三宝的话题,那还真是说也说不完,因为他们的身上不仅有着无数的闪光点,还有些许的幽默风趣,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同为墨香三宝的他们在夸奖别人时的,都是怎么做的吧?沈清秋在线吐槽作为一个从现代吐槽小说,而穿越的人才,沈清秋的吐槽技能可以说是满点的,不仅能将书里的人物暗戳戳地吐槽个遍,面

  • 中国巴基斯坦关系为什么好(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历史渊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巴基斯坦,渊源,历史,中国,关系,为什么

    我们经常听说这样“中巴传统友谊”这个词,诚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能用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来形容,但对中巴而言,“传统友谊”这个词是比较贴切的。所谓“传统”,自然有历史渊源。近代中巴两国遭到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历史就不多提了。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的国际形势异常险恶,愿意承认新中国的是众多社会主义国家

  • 秋后问斩是什么意思(古人常说秋后问斩的由来与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人,秋后问斩,意思,意义,由来,什么

    很多同学在古装影视剧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节,在审判罪大恶极的罪犯时,都会说出“立即关押,秋后问斩”这些话。“立即关押”好理解,那么“秋后问斩”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通过字面的意思,就理解为秋天处斩罪犯。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里的“秋”指的不是立秋,而是秋分。立秋和秋分是有区别的,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

  • 锦衣卫是干什么的权势部门(明朝时期锦衣卫机构有多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锦衣卫,权势,部门,机构,时期,厉害,干什么,明朝

    都知道,朱元璋治理国家时发布了三条措施,分别是要求国家广纳英才、朝廷设立都察院、废除丞相一职。之后,朱元璋觉得这三条措施还不够,立马发布了第四条措施,那就是设立锦衣卫。当初,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相互斗争,最终,以两败俱伤的结果收场。这个结果应该让朱元璋感到高兴,但他更多的感受却是震惊。朱元璋认为,必须

  • 清朝官女子是什么身份属性(哪位妃子是由官女子出身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女子,妃子,属性,出身,身份,清朝,什么

    清朝历史上有两个和妃,其中一个是清圣祖康熙皇帝宠爱的瓜尔佳氏,她在康熙帝死后非常受尊重,去世时已经86岁高龄。而第二个和妃则是道光皇帝的妃子,更神奇的是,这位妃子出身低微,但是因为为皇帝生下长子而受宠。和妃出身于正白旗辉发那拉氏,她是以官女子身份入宫伺候爱新觉罗·绵宁的。清代的官女子是介于宫女和嫔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