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奇皇后最后结局暗示什么(奇皇后怎么影响的元朝结局)

奇皇后最后结局暗示什么(奇皇后怎么影响的元朝结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556 更新时间:2024/1/20 2:03:35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外国皇后”,凭一己之力,竟毁掉整个元朝

你敢相信吗?中国历史既然有一位“外国皇后”,并且凭借凭一己之力毁掉了整个元朝。那么她是谁?又为什么说是此女毁掉了整个蒙元呢?

与许多身处中国宫廷的外国女子一样,今天咱们的主角也同样是作为“贡女”身份被送入的元朝皇宫,她就是元朝覆灭前的最后一位皇后,奇氏。

说起奇皇后在元朝宫中最初的境遇,咱们就不得不提她的出身和家室。

奇皇后出生于高丽贵族,从高祖父起就一直是高丽朝中数一数二的武臣,之后氏族里甚至还先后出了数名高丽宰相,可以说在高丽,她的家室是极其显赫,甚至天子之下,万人之上的。

可就是这样一个在娘家风光无限的贵族女子,被作为“贡女”送入元朝宫廷后,却身价大跌,被视为“低微卑贱”之徒,从《元史》里所记载的“奇皇后家微”,就能从侧面看出这个说法确有依据。

因此,曾经出身贵族,心高气傲的奇氏,在元朝皇宫的开局,却仅仅只能做一名小小的奉茶宫女,和《步步惊心》里若曦最在宫中的职位相似,但当时的奇氏可没有资格像若曦那样亲自服侍皇帝。

这样的境遇,对一个曾经在家族中恃宠而骄的女子来说当然十分苦闷,可奇氏也没办法,自个儿在元朝毫无依仗,想要顺杆往上爬也没地儿借力啊!于是最开始的几年间,奇氏只能日夜痛苦地在基层挣扎,直到一个契机的出现。

至顺四年,元明宗的儿子元惠宗继位为帝,与父亲重用元人不同,惠宗却十分宠幸一个外国太监,名叫秃满迭儿,而这个人和奇氏同为高丽出身。

于是自然就成为了一个阵营,为了壮大自个儿的势利,他顺势将奇氏推荐给了元惠宗,依然负责奉茶的工作。

没成想,惠宗在见到奇氏的第一眼,就对这个朝鲜女子一见钟情,咱都知道元朝作为马背上的民族。

其女子一般都长得比较粗犷,难得见到一个样貌可人,身形纤细,与众不同的外国女人,当年十几岁血气方刚的惠宗,当然是我见犹怜,对奇氏极为宠爱,甚至称她“性慧黠”,想要给其一个更高的名分。

可外国女子碍于身份使然,在宫中其实是很难晋升的,那么惠宗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影响奇氏晋升的阻碍都有什么。第一大阻碍,当然是惠宗的正宫皇后,出生蒙元贵族的权臣燕帖木儿之女“钦察答纳失里”。

作为惠宗刚立没多久的皇后,每天却被小小一个奉茶宫女压过一头,整日见其与丈夫欢爱,甚至导致自个儿在旁备受冷落,答纳失里心中当然百般妒忌。

于是她开始经常找奇氏的麻烦,甚至命人以各种借口将奇氏跪罚问罪,接着烙刑拷问、鞭刑伺候。

而后这件事儿东窗事发,传到惠宗耳朵里,别提皇帝有多心疼了,于是反而更加宠幸奇氏,并对心狠手辣的答纳失里皇后彻底深恶痛绝。

而这时候又正巧发生了一件事儿,至元元年六月,钦察答纳失里皇后的父亲燕帖木儿因为预谋造反而被元朝治罪、诛杀。

皇后自然也受牵连,亦被惠宗废黜后格杀,这时候奇氏的机会来了,因为此时独得专宠的她,是最有可能被立皇后的人选,而惠宗也确实正有此意。

但很快他们面对的第二个阻碍就摆在了面前,那就是自元世祖以来,蒙元立后的传统都只能为弘吉剌部的贵族女子,没有哪个皇帝敢打破这个规矩。

于是一众元朝大臣们,都对惠宗要立奇氏为后这个想法持反对意见,认为其不成体统,而惠宗也因朝中势力的诸多施压,而最终打消了立奇氏为后的念想,后来依然按照传统,立了弘吉剌部的女子伯颜忽都为后。

但奇氏此时仍旧独得专宠,甚至在至元五年,她又为惠宗生下了他的皇长子,惠宗觉着不给她一个高位的名分,心里确实有些过意不去。那怎么办呢?

于是他找到几个信得过的重臣开始商议,到底该如何对待奇氏,此时大臣沙剌班就建议惠宗:“您可以立奇氏为第二皇后呀,如此既可以不打破咱蒙元的传统,也可给自己宠爱的女子一个称心如意的名分和地位。

惠宗一听,心中大喜,于是立马就接受了沙剌班的建议,封奇氏为第二皇后,享与皇后同等的殊荣和待遇。

但此时天真的惠宗不知,那个曾与自己你侬我侬的昔日情人,在成为皇后后,其心态便发生了180度转变,一个巨大的阴谋正在酝酿之中,甚至最终摧毁了整个大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晋升为第二皇后之后,奇皇后的野心也得到了进一步膨胀,加上自个儿膝下还有惠宗的皇长子在手,令她开始做起了继续飞黄腾达,扶持儿子上位,甚至坐上太后宝座的春秋大梦。

而这个时候元朝江山也开始饱受动荡之忧,以朱元璋为首的红巾军在江南一代不断做大,民间更是连年天灾,水深火热。

而此时身处元宫中的惠宗,不但不加紧治国,反而因为朝野动荡而愈发怠政,这一切被奇皇后看在眼里,她心中开始焦虑万分。

为什么而焦虑呢?首先是当时她娘家发生了一件大事儿,原本作为高丽贵族的奇氏一族,因为与高丽恭愍王政见不和,而被其诛杀殆尽,奇氏从此没落。

奇皇后没了家族的依仗,只能将自个儿全部筹码投入蒙元势力和自己儿子身上,如果元朝就此一蹶不振,甚至灭国,那对她而言就全无退路了。

故而从那之后,面对怠政的惠宗,奇皇后心中便只有一个想法,尽快扶持儿子上位。于是一出持续数年的朝中内乱,在奇皇后的谋划下正式拉开序幕,在此期间,民间外患不断,元朝宫中也开始斗得你死我活。

而事件的中人物奇皇后,更是裹挟一众与她同为高丽出身的朝中势力,先后扳倒了一众与她不对付的元朝重臣,而正宫皇后伯颜忽都面对如此局面,受到了惊吓,从此一蹶不振,很快便病逝宫中。

此时的奇皇后在朝野上下已是毫无阻碍,而惠宗却依旧看不清自己已被架空的局势,继而封她为正宫皇后,从此母仪天下。

可不久之后,当奇皇后还想进一步推儿子上位时,朱元璋的二十五万大军已兵临城下。

而彼时的元朝皇室,却因奇皇后发起的内斗及消耗,再无可用之人,最终被迫北逃,不日蒙元政权在华夏覆灭,奇皇后最终也身死不明,结局叫人唏嘘。

而当咱们回过头去看这个女人的一生,为求上位,发动宫斗,导致内乱,再到蒙元灭亡。

奇皇后虽不曾直接摧毁元朝,可她为一己私欲所消耗的资源、扳倒的势利、浪费的时间,都无疑加快了元朝政府衰退、覆灭的速度,因此说是她亲手毁掉了蒙元,也毫不为过!

标签: 奇皇后结局暗示影响元朝最后什么怎么

更多文章

  • 水浒传的108个人物绰号(水浒传梁山好汉绰号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绰号,好汉,梁山,人物,哪些,水浒传,108

    宋江-及时雨,卢俊义-玉麒麟,吴用-智多星,公孙胜-入云龙,关胜-大刀,林冲-豹子头秦明-霹雳火,呼延灼-双鞭,花荣-小李广,柴进-小旋风,李应-扑天雕,朱仝-美髯公鲁智深-花和尚,武松-行者,董平-双枪将,张清-没羽箭,杨志-青面兽,徐宁-金枪手,索超-急先锋,戴宗-神行太保,刘唐-赤发鬼,李逵

  • 诗骨是指哪位诗人(诗神,诗魔,诗仙,诗圣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诗骨,诗魔,诗神,诗圣,诗仙,诗人,分别

    今人提到唐朝诗人的雅号,大多以李太白“诗仙”出尘,杜子美“诗圣”沉郁,王摩诘“诗佛”禅静为先,此三人为盛唐一流诗人之翘楚,因此也广为大众熟知。至于“诗骨”、“诗杰”、“诗狂”、“诗星”、“诗魔”、“诗鬼”、“诗囚”、“诗瓢”这些雅号,虽然同为后人所赠,毕竟因为诗人本身名气的缘故,用来指代不为人共知,

  • 朝花夕拾的藤野先生主要内容(藤野先生主要讲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藤野,朝花夕拾,先生,内容,主要,什么

    1998年11月2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日本仙台市参观了鲁迅纪念碑。鲁迅的纪念碑为什么建在仙台呢?藤野先生和鲁迅是什么关系呢?鲁迅离开仙台二十年后写了一篇回忆老师的文章《藤野先生》,下面就让我们沿着鲁迅先生的足迹,去重温那一段往事。背景链接:本文选自《朝花夕拾》,1902年4月,刚满二十岁的鲁迅为了

  • 黑瞎子的眼睛是怎么回事(黑瞎子的眼睛是真的瞎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黑瞎子,眼睛,怎么

    今天我们将继续《盗墓笔记》的小说,关于黑瞎子眼睛的秘密,之前我们说到了黑瞎子,因为背着一具古代女性的尸体,从古井里出来之后,他眼睛就发生了奇怪的变化,似乎有个什么东西一直骑在他的脖子上,使他的视力严重下降。这段话其实是解雨辰给吴邪介绍黑瞎子背景时添油加醋编出来的鬼故事,但黑瞎子的眼睛的确是因为那场“

  • 成吉思汗是哪朝的皇帝(是谁推翻了成吉思汗的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吉思汗,朝代,皇帝,推翻

    成吉思汗原名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国的创建者,黄金家族最伟大的传说,他率领蒙古骑兵,将金国打得只剩半壁江山,令西夏沦为附庸称臣纳贡,吞灭花剌子模帝国,击败钦察与俄罗斯联军等辉煌的战绩。成吉思汗叱咤欧亚大陆,奠定蒙古帝国的崛起,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大元帝国”,宣称为中国皇帝,成吉思汗就理所应当是中国人

  • 成语邯郸学步什么意思(成语邯郸学步告诉我们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学步,成语,邯郸,道理,意思,告诉,什么,我们

    邯郸学步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án dān xué bù。出自《庄子·秋水》:“子往呼!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也作“学步邯郸”。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原文: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

  • 明朝朱厚照是谁的儿子(朱厚照的父亲是个哪个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厚照,皇帝,父亲,儿子,明朝,哪个

    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老子英雄儿好汉,其实倒也未必,就说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朱佑樘吧,他可是大明朝少有的好皇帝。孝宗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女色(一生只有一个妻子张皇后),勤于正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孝宗驱逐奸佞,励精图治,任用贤能,重用刘健、李东阳、谢迁、王恕、刘大夏、杨廷

  • 不求闻达于诸侯(苟活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感悟)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侯,苟活,乱世,感悟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想在乱世之中偷生苟活,不求名声通达天下,被统治者知道。我们很多人,真就如上这句话所讲,虽然现在不是乱世,但也是盛世,在乱世苟且偷生,尚有可以理解之处,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但是处在盛世,这么多美好的事物,这么美好的天下,你就真不想努力去看看?就真的愿意刷着别人给你拍的风

  • 司马懿活了多少岁(三国时期司马懿最后统一天下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懿,天下,时期,统一,三国,最后,多少

    司马懿是三国时代老谋深算的代表人物,他一生经历曹操、曹丕、曹叡和曹芳几代君王,熬死了很多大人物,直到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得病死去,活了七十三岁。正始十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和当时的大将军曹爽三兄弟,前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曹叡的陵墓。这时,隐忍多年的司马懿觉得机会来了,千载难逢,于是,暗

  •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元宵?(元宵节吃元宵的来历和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寓意,来历,元宵节,为什么

    传说西汉的时候,有一个特别聪明的人叫作东方朔,他足智多谋,深受当时的皇帝-汉武帝的器重。有一年,快要过春节的时候,东方朔被汉武帝召入宫中参加宴会。宴会结束后,东方朔走出宫时,在半道上遇到一个迎面而来的宫女,东方朔不经意瞧了这个宫女一眼,发现她面带泪痕,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东方朔觉得这个宫女必有蹊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