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吉思汗是哪朝的皇帝(是谁推翻了成吉思汗的朝代)

成吉思汗是哪朝的皇帝(是谁推翻了成吉思汗的朝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779 更新时间:2023/12/21 20:55:28

成吉思汗原名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国的创建者,黄金家族最伟大的传说,他率领蒙古骑兵,将金国打得只剩半壁江山,令西夏沦为附庸称臣纳贡,吞灭花剌子模帝国,击败钦察与俄罗斯联军等辉煌的战绩。

成吉思汗叱咤欧亚大陆,奠定蒙古帝国的崛起,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大元帝国”,宣称为中国皇帝,成吉思汗就理所应当是中国人吗?笔者带您剖析,清朝与成吉思汗“中国人”的缘由。

蒙古起源与明太祖朱元璋的认可

成吉思汗是中国人,世人常宣称有两点铁证:即蒙古族起源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得到明太祖朱元璋认可政权合法性。

探讨蒙古起源这件事情,通常取自《旧唐书》和《契丹国志》,然而《旧唐书》是五代后晋刘昫编撰,《契丹国志》是南宋叶隆礼编撰,两个朝代未实际统领蒙古地区,且成书匆忙记述不详,用作实证稍显不足。

历代王朝皆有追封先祖的惯例,如曹魏尊奉宦官曹腾为高皇帝,如李唐尊北周大将李虎为景皇帝,如清朝尊塔克世为显祖宣皇帝等,这些追封皇帝与王朝的建立没有直接关联,只被王朝的子嗣祭奠,而不能被史学家所公认,以免造成历史的错乱。

以此类推,被当做史料的《蒙古秘史》,只是蒙古族包含历史的文学巨著,记载孛儿只斤家族,渡过腾汲思水来到斡难河源头的不峏罕-合勒敦山,即便起源于内蒙古,按照移民的算法,数代繁衍百余年,出生国籍默认属于当地国家。

中外学者通过史籍与实际勘探,证实铁木真出身在斡难河流域,在斡难河之源建立蒙古国,对外也是以蒙古国主为称呼,接受来自各方的朝拜与进贡,即便也征服数十个国家,后代族裔多达千万,国际上倾向铁木真为蒙古国人。

明太祖朱元璋,确实赞誉过成吉思汗丰功伟绩,也批示过“大元”政权的合法性,但却不能断章取义,将成吉思汗视作中国人。

古代封建农耕,人口流动性相对较弱,辽国占据燕云十六州,金国割据淮河以北,使汉民族认可少数民族的统治,也帮助元世祖忽必烈,战胜阿里不哥夺取汗位。

公元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谢太后携南宋恭帝赵显出降,元帝国完成与南宋王朝的交接,在法统上对全国进行治理,并在崖山海战击碎南宋臣民抵抗的决心。

蒙古建立的元帝国,并没有所谓的种族制度,蒙古人存在穷困潦倒,汉族地主也有位高权重,北方汉民存在微弱的政治优越性。

当朱元璋发起北伐,《喻中原檄》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徐达迅速攻占元大都,却并未获得北方汉民的拥护,北元政权与明朝在西北和东北长期交锋。

元帝国起对西藏与云南进行统治,明王朝武力夺取西藏和云南后,对于少数民族占主体的区域,必须承认元帝国的法统,才能昭示明王朝的正统性

北方汉民也是同样的道理,元帝国宽松的发展环境,使儒家与道家得到传播,消除北方知识分子的抵触,加快整个国家的融合,才是高明的政治手段。

蒙古军事力量是清王朝统治根基

提到清朝总能想到八旗,但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之时,所谓的“八旗”却又分成满洲八旗、汉军八旗与蒙古八旗三部分,以这十四万“八旗”兵马,远不足以问鼎中原。

清朝摄政王多尔衮,采取一箭双雕计策,陆续从漠南蒙古和朝鲜征兵助阵,配合明朝降将攻城略地,削弱威胁清王朝统治的势力,保存清军八旗的军事力量。

蒙古除漠南蒙古外,还有漠北喀尔喀蒙古与漠西卫拉特蒙古两大势力,清朝康熙帝忙于“三藩之乱”时,准噶尔贵族噶尔丹夺取汗位,并在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噶尔丹挥师征服喀尔喀蒙古,继而进犯漠南蒙古。

康熙帝太清楚蒙古的强大,所以更不能容忍噶尔丹的扩张,三次率军亲征,取得乌兰布通之战与昭莫多之战的胜利,却没能消除准噶尔汗国的威胁,清朝与准噶尔在西北长期鏖战。

直到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准噶尔内乱,清军在阿睦尔撒纳策应下,突袭伊犁灭亡准噶尔汗国,并在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事务,蒙古各部皆臣服清王朝,成为清王朝北部最坚固的防线。

清朝雍正年间,满洲八旗便难堪重用,当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清王朝八旗与绿营皆惨败,短时间丢失东南半壁,清王朝的财政赋税几乎断绝,最终用汉族地主阶层镇压太平军,而清王朝的底牌便是强大的蒙古骑兵。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向北京进发,僧格林沁率领1万名蒙古骑兵,以悍不畏死的精神,在八里桥向联军发起冲锋,战事以惨败告终,却向世人宣告蒙古骑兵的坚韧和英勇,有他们在清王朝就将安然无恙。

蒙古族将领之所以效忠清王朝,要从清太宗皇太极说起,皇太极与蒙古王公约为兄弟,相互姻亲强化血缘联结;顺治帝册封西藏活佛,推进黄教在蒙古的传播;康熙帝助蒙古抗击外敌,三次东巡对蒙古王公封赏;乾隆年间为蒙古修史,编撰《钦定蒙古源流》等书。

清王朝越衰落,就越强化与蒙古的关系,洋务运动后,京师同文馆教授地理与历史,以蒙古与清朝为主,成吉思汗遂被塑造为中国的英雄,以至于鲁迅先生1934年发表《随便翻翻》,回忆私塾内容充满调侃。

《随便翻翻》:蒙古人的征服‘斡罗思’,侵入匈奥,还在征服全中国之前,那时的成吉思汗还不是我们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

蒙古为清王朝誓死效命,当英法联军撤离北京,僧格林沁统兵镇压捻军,最终战死沙场;还有札萨克亲王那彦图,鼓励蒙古殖边兴办实业,即便武昌起义后依旧拥护清帝。

总结:成吉思汗虽不是中国人,却代表蒙古族进取的精神

清朝君主,是封建王朝的皇帝,也兼任全蒙古的可汗;清朝美化成吉思汗,实现满清与蒙古利益捆绑,以中原的物产经济牵制蒙古,又以蒙古的军事力量震慑中原。

但随着科学考证的完善,谎言早已经被戳破。成吉思汗无论从出生背景到建立功勋,在十三世纪皆不属于中原政权;而他的死亡之谜尚未解开,也难以确定与当代中国的联系。

成吉思汗代表蒙古族进取的精神,却不能代表整个民族归属,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世代与中原保持交流与融合,蒙古族同胞认可祖国,他们便是中国人,完全不必争夺成吉思汗的归属。

文献参考:《旧唐书》、《明史》、《清史稿》、《随便看看》(鲁迅)。

标签: 成吉思汗朝代皇帝推翻

更多文章

  • 成语邯郸学步什么意思(成语邯郸学步告诉我们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学步,成语,邯郸,道理,意思,告诉,什么,我们

    邯郸学步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án dān xué bù。出自《庄子·秋水》:“子往呼!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也作“学步邯郸”。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原文: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

  • 明朝朱厚照是谁的儿子(朱厚照的父亲是个哪个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厚照,皇帝,父亲,儿子,明朝,哪个

    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老子英雄儿好汉,其实倒也未必,就说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朱佑樘吧,他可是大明朝少有的好皇帝。孝宗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女色(一生只有一个妻子张皇后),勤于正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孝宗驱逐奸佞,励精图治,任用贤能,重用刘健、李东阳、谢迁、王恕、刘大夏、杨廷

  • 不求闻达于诸侯(苟活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感悟)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侯,苟活,乱世,感悟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想在乱世之中偷生苟活,不求名声通达天下,被统治者知道。我们很多人,真就如上这句话所讲,虽然现在不是乱世,但也是盛世,在乱世苟且偷生,尚有可以理解之处,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但是处在盛世,这么多美好的事物,这么美好的天下,你就真不想努力去看看?就真的愿意刷着别人给你拍的风

  • 司马懿活了多少岁(三国时期司马懿最后统一天下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懿,天下,时期,统一,三国,最后,多少

    司马懿是三国时代老谋深算的代表人物,他一生经历曹操、曹丕、曹叡和曹芳几代君王,熬死了很多大人物,直到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得病死去,活了七十三岁。正始十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和当时的大将军曹爽三兄弟,前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曹叡的陵墓。这时,隐忍多年的司马懿觉得机会来了,千载难逢,于是,暗

  •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元宵?(元宵节吃元宵的来历和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寓意,来历,元宵节,为什么

    传说西汉的时候,有一个特别聪明的人叫作东方朔,他足智多谋,深受当时的皇帝-汉武帝的器重。有一年,快要过春节的时候,东方朔被汉武帝召入宫中参加宴会。宴会结束后,东方朔走出宫时,在半道上遇到一个迎面而来的宫女,东方朔不经意瞧了这个宫女一眼,发现她面带泪痕,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东方朔觉得这个宫女必有蹊跷事

  • 范进最后当了多大的官(历史上范进中举确有其事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范进,历史,最后

    罗丹说“换个角度看问题,生命会展现出另一种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每个人都有被刻板印象影响过的时候,你以为已经得到了真相,事实上,在所谓真相的背后隐藏着事实的蛛丝马迹。中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范进中举》一文,这篇课文选自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我们都知道范进最后守得云开见月明,

  • 秦国商鞅为什么被处死(商鞅最终是被五马分尸而死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商鞅,五马分尸,秦国,处死,为什么,最终

    商鞅之死的真正原因(商鞅怎么处死的)后来,商鞅见惠王没有重用自己的意图,便在公元326年,听闻秦孝公继位后势力逐渐增强,周王室日渐颓靡秦孝公继位后颁布了求贤令,后来商鞅被选用后得到了重用,后又凭借他的智慧与卓越的才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商鞅,是位策略家更是位谋略家,同时,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是位

  • 历史上唐三藏真名叫什么(西游记唐三藏的原型是玄奘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三藏,原型,真名,玄奘,历史,西游记唐,什么

    唐僧是吴承恩《西游记》笔下西行取经路上第一主要人物,以唐僧为主线,贯穿整个九九八十一难之中。唐僧:真名叫陈祎,法号叫玄奘,尊称为三藏法师,也叫唐三藏,小名江流儿;唐僧这一称呼为民间百姓的习贯叫法;唐僧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人物,前世为如来二弟子金蝉子,原型为唐代高僧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为“

  • 佤邦属于哪个国家(佤邦是一个国家还是属于缅甸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佤邦,国家,缅甸,属于,哪个,还是,一个

    与我国接壤的缅甸佤邦,说汉语用汉字,被称为世界上另一个“中国”,在古代中国,因为战乱等原因,经常有人向东南亚地区迁移,如今的新加坡就是华人组成的国家,在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都存在不少的华裔佤邦地理位置今天要和大说的地方是,与我国云南接壤的缅甸佤邦,也被称为缅甸第二特区,位于阿佤山区,是曾经缅甸共

  • 清明上河图有多少年的历史(清明上河图的历史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明上河图,历史,意义,多少

    清明上河图:有两千七百多年悠久历史,和世界闻名的千年繁华胜景北宋一副著名的风俗画,它的作者是张择端,全长达到了528.7厘米,宽达到了24.8厘米。该画采用了散点透视的一个手法,将当时北宋的生活记录了下来。上至帝王出行,下至平常老百姓的生活,都被记录在这长卷之中。这幅画现存在于我国的故宫博物馆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