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战国的毛遂是一个怎样的人(毛遂自荐是好事还是坏事)

战国的毛遂是一个怎样的人(毛遂自荐是好事还是坏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909 更新时间:2024/1/6 3:09:02

朝覆灭后诸侯贵族与新兴地主阶级两方势力的矛盾逐渐加深,造成了连年的战乱局面,历史上将这一段混战的时期称作春秋战国。

这一段时期虽然社会环境动荡不堪,各国之间纷争不断,礼乐崩溃曾经一系列的规则仿佛都在顷刻间崩塌。

正所谓不破不立,随着旧制度、思想、文化的崩毁,大批的能人异士站了出了,就此造就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大繁荣时期史称其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并非只是表现在思想文化上,百家的思想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当时的纵横家学派、墨家学派等等。

正是因为这个时代如此混乱不堪,才为一些有大才的人提供了政治舞台,但就像演义中所说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乱了这么久统一才是大势所趋。

于是在战国晚期就出现了秦为了统一六国各方征讨的局面,虽然苏秦合纵连横六国阻挡了秦的攻势,但当联盟中成员国之间出现裂缝后,便很难再次重新修补,赵国最终还是迎来了自己的结局。

但是古之君王是有气节的,古人的气节不允许他们不做抵抗便草草的投降,就这样在赵国灭亡之前出现了著名的邯郸保卫战。我们要讲的就是在这场战役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一个人——毛遂

就算对毛遂自荐的故事没有过多的了解,但也应该对毛遂自荐这个成语不陌生吧,毛遂自荐是用来形容鼓励人们自告奋勇,勇于去举荐自己担任某项职务或工作,这个成语起源于毛遂自荐这个故事。


毛遂为何自荐?当时发生了什么

在《史记·平原君卿列传》中是这样记载的:

“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公元前259年,六国联盟瓦解后,秦略施小计便轻而易举的攻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兵临城下赵国形势不容乐观,于是赵王便派赵胜去楚国求援,以解燃眉之急。

战国时名流贵族间为了广招门客,扩大势力纷纷礼贤下士,养着大批的能人异士,平阳君赵胜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就是靠着养着数量庞大的“士”在家中,才享此美名的。

赵王将重任派给赵胜后,赵胜选取了二十名有智勇双全的门客,约定好大家一起前往楚国谈判,总之要用尽办法让楚王出兵救赵。但当时千挑万选最终却只选出了十九个人,在这些门客中所剩下的人中,选来选去都觉得他们的才能都不足以出任这次任务。

正当赵胜考虑另做打算的时候,众门客中有一人站了出来,他主动向赵胜举荐自己道:“既然还少一个人便让我一同前去吧。”毛遂因为在平阳君门下呆了三年,一直未显露出什么令人惊艳的才能,因此一直籍籍无名。

平阳君见毛遂站出来自然是不认识的,便认为毛遂是个才华一般的人,不足以胜任这次任务想要拒绝他。

毛遂并没有因为赵胜的否定就气馁,他极力向赵胜举荐自己是有大才的,再三肯定自己绝对可以担任这次的任务,最终赵胜同意了让他一同前往。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了赵胜,而赵胜带来的二十个谋士连楚王的面都见不到,赵胜与楚王两人商谈,从大清早到了正午还是没有结果。

在外面等着的谋士们心中着急却也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毛遂从人群中冲进了大殿,远远的就对楚王喊道:“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

楚王见赵胜手下的人这么不讲规矩很是生气,没有好气的埋怨赵胜手下不讲规矩,赵胜被毛遂这一出搞得也是有点懵赶忙让毛遂退下,毛遂却捂着自己的佩剑威胁楚王。

楚王见毛遂有几分胆色,倒是不叫他退下了,反而留下毛遂细细听他的一番分析。

毛遂见事情有转机赶忙将自己对出兵的一番见地仔仔细细的给楚王分析了一波,楚王听后心悦诚服,当即答应了出兵援赵。楚国出兵帮助赵国解了围,赵胜自此也开始对毛遂刮目相看,认为他是个有大才的人。


毛遂自荐的结局根本没有那么好

本来故事到这结束再好不过了,可惜的是毛遂虽然在纵横一道上颇有建树,但对于行兵布阵却是一窍不通。

这一次秦国也学聪明了,学会了与人联盟,秦联和燕一起对赵发起了猛攻。再次面临危机,赵王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毛遂,觉得毛遂既然能解救赵国一次,那就一定还能救赵国第二次。

于是不管毛遂如何推脱,赵王还以为毛遂是自谦,硬是让毛遂去战场上行兵打仗去了。

毛遂自己心里苦啊,他哪知道人能力大了说实话人家都不信,说自己不会兵法就是真的不会啊。看着城墙下溃败的残军,毛遂羞愧难当,一时间不知道回去怎么跟赵王交代,最终在城楼上拔剑自刎谢罪。

毛遂自荐本该是一段佳话,可惜赵王病急乱投医,最终害了毛遂,也葬送了自己的国家。虽然能够学毛遂自荐是件好事,但也要切记千万不要逞能,将事情弄巧成拙。

标签: 坏事毛遂自荐好事战国怎样还是一个

更多文章

  • 苏味道和苏轼的关系(苏味道和苏轼是否有血缘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轼,血缘,苏味道,关系,是否

    石家庄栾城有个苏邱村,苏邱村以前叫苏丘村。苏丘也就是苏家坟的意思。因为村里有座苏家大墓,它就是唐代苏味道墓。清朝雍正年间,为避讳孔丘(孔子)之名,改名苏邱村。苏味道墓位于苏邱村中部,有1300多年的历史,占地3500平方米。封土高约4米,直径约10米,四角有四座井亭,墓台周围有翠柏和白玉栏杆环绕。墓

  • 军统局历任局长都有谁(国民党军统局的局长有实权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军统局,局长,实权,国民党,历任

    提起国民党的特务组织军统,那可是大大的有名,它和国民党的另一特务组织中统一起,构筑起了一个庞大的情治机构网络,成为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得力爪牙。说起军统历任的一把手,相必很多人会说:有些谁不一定都知道,但戴笠“戴老板”还是知道的。可是我要是说戴笠并非军统的一把手,这大概是大家感到难以置信的吧,但事实就

  • 富春山居图作者是谁(名画富春山居图是哪个画家画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富春山,居图作者,名画,画家,哪个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坛宗师、“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被装裱后则定名为《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

  • 素书为什么一般人不能学(什么样的人适合学习素书)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素书,学习,适合,一般,为什么,什么样

    《素书》是一部权谋的经典著作,被称之为天下谋略第一奇书。小谋谋事,中谋谋局,大谋谋人,这本书讲的正是经营人心,以人为本。而人的价值就是通过与人相处产生的各种社会价值,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单独存在,无一例外。人是万物之灵,一切万物都为人所用,而人又生活在自然宇宙中,遵循着自然宇宙规律而生存,所以,人自然也

  • 黄巢起义时间(历史上的黄巢起义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黄巢起义,历史,发生,时候,时间,什么

    公元878年,乾符五年,黄巢起义爆发,这场由农民引起的起义扰乱了唐朝的半壁江山。公元881年,也就是起义后的三年,黄巢大军攻陷唐都城长安,唐僖宗出逃,大唐王朝面临岌岌可危的局面。唐僖宗在逃亡过程中,向全国号召各路兵马,勤王保驾收复都城,但当时黄巢的实力已经很大,所以唐朝的很多军队都畏首畏尾不敢出击。

  • 康有为的思想主张有哪些(康有为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有为,思想,社会主义,主张,空想,哪些

    1840年鸦片战争的打响,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现代化之路,维新变法作为这条坎坷崎岖之路的重要里程碑,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用心研读。在研究维新变法时,学人的文章更多的是钟爱于作为政治事件的维新变法,热衷于变法前后的政治角逐、政治起因、政治后果,甚至各主要人物的命运走向。而较少关怀作为社会思潮的维新变法,较

  • 上古四大凶兽都是什么(分别介绍上古四大凶兽)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凶兽,介绍,上古,分别,什么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与上古时期四大神兽对应的是四大凶兽。首先要说明的是这是神话传说,所以大家不必当真啊。上古时期是什么时期呢?这么说吧,它所处的时间超越了地质年代表的极限值,现代科学把地球的诞生追溯到了46亿年前,那么这个上古时期肯定超越了地质年代“太古宇”之前了。依此推断,上古时期肯定距今至少4

  • 陈百强怎么走的(陈百强的去世和85事件有关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百强,事件,关系,去世,怎么,85

    香港娱乐圈有很多巨星和天王都是英年早逝,其中就有梅艳芳和张国荣,都是风华绝代令人惋惜。但实际上除了这两人之外还有一位天王级别歌手的离世也是人们心中的痛,那就是陈百强,他在生前和梅艳芳与张国荣的关系非常亲密,却比两人离世都要早。陈百强的离世在当时话题度挺高的,其中讨论最多的就是陈百强的死和85事件有着

  • 周文王的儿子都有谁(古代周文王有几个儿子分别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周文王,儿子,介绍,古代,分别

    周文王作为部落首领子嗣众多是很正常的事情,历史上的周文王并没有像《封神演义》中写的那样,有九十九个儿子,但周文王至少有十个儿子。根据《史记》记载,周文王有十个嫡子,其中,周武王即位为首领,后来成为周天子,周公旦受封于鲁国。那么周文王的其他嫡子们都是怎么样的呢?本文把《史记》中的相关记载介绍下。

  • 庄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这些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寓言,道理,庄子,故事,告诉,哪些,这些,什么,我们

    在道家人生哲学的理想人格中,老子崇尚“婴儿”境界。在老子看来,婴儿保持着人类最宝贵的天真烂漫的童心,他们如生机勃勃的宇宙万物,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样子。“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老子认为,婴儿心智未开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