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八三年蛇灾是怎么回事(关于1983年蛇灾发生始末)

中国八三年蛇灾是怎么回事(关于1983年蛇灾发生始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307 更新时间:2024/1/25 2:47:11

一直以来,在中互联网上都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1983年陕西洪水泛滥之时,安康市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蛇灾”。

当洪水泛滥之际,不少居民都曾经目睹过成千上万条蛇翻涌,场面甚是恐怖,甚至还有居民误以为有“鬼神”作乱,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在现如今网络的加持之下,这条消息以很快的速度开始蔓延,以至于“1983年蛇灾”成为了一个热门词汇,在各大网站上都有无数相关文章。

在种种“恐怖”描述之下,这起事件也被笼罩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成为无数都市传说之一。

但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即使网络上关于“1983年安康蛇灾”的讨论层出不穷,目前网络上居然没有一起有关此事件的官方报道。

这让人不免好奇,在这场“蛇灾”事件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秘密?是有人刻意封锁消息还是另有隐情?

“八三蛇灾”事件传闻始末

1983年的安康洪水确有其事,这起事件也被称之为“7.31安康水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遭遇过的损失最为严重的洪水事故之一。

严格意义上来讲,“7.31安康水灾”并不是起自于7月31日,而是从7月28日一直持续到8月1日。

1983年7月29日,安康市迎来了一场百年难遇的暴雨,当日便达到了82毫米的降水量。

起初当地的居民还未过多在意,但是随着第二天降水量突破100毫米,慢慢的人们开始意识到一场罕见的水灾即将降临。

7月31日随着汉水水位猛烈抬升,洪水开始蔓延到安康市主干道。

随着水位以每小时0.7米的速度迅速攀升,当地政府随即下达命令:放弃一切幻想,所有居民立即撤出城区。

可就当人们紧忙碌之时,在7月31日下午18时,安康附近的一座电石厂因为洪水涌入发生了巨大的爆炸,随即全市断电。

原本井然有序的秩序迅速混乱起来,在洪水的侵蚀之下,人群彻底陷入混乱之中。

与此同时,安康周围的多座堤坝在洪水的冲击之下垮塌,到了当晚,整个安康有将近两万人被困在屋顶束手无策。

尽管中央军委以及其迅速地选择对其进行救援,但是整场灾害过后,仍然对安康还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全城共有三万多所房屋被摧毁,870人丧生,损失金额高达4亿元。

而根据网上的传言所称,正是在洪水发生以后以及后续救援期间,在当地出现了大规模的蛇灾。

由于年代久远,为流传相关照片证据,因此网络上关于蛇灾的规模有着诸多说法,从数万条蛇再到数十万条蛇,各种说法应有尽有。

从蛇类的生活习性上来看,绝大多数蛇类并不喜欢群居,即便是在野外,人们发现的野生蛇类也大多只有一两条。

因此,当传言当中所言的成千上万条蛇出现的情况,使得居民以为有天灾发生。

洪水过后,蛇类的生存环境遭遇侵蚀,往往会从洞穴当中转出前往更加干燥的地方。

这并不是什么秘密,民间早就有“洪水过后,蛇出没”的说法,但是这样一个自然界再正不过的现象,为相关媒体没有进行任何报道呢?

有关“7.31安康水灾”的记录文章并不算少,例如作家“丁三”曾经在《1983安康洪水来临之际》一文当中对当时的情况进行过及其详细的描述。

从洪水降临人们的反应,再到救援行动细节几乎称得上是一部“纪实文学”,但令人疑惑的是,整篇文章下来居然没有提到过半个蛇字。

作为此次事件当中视觉效果逼近“恐怖电影”的一个桥段,如果真的发生,为何作家们不对其进行描写呢?“1983年安康蛇灾”究竟确有其事还是凭空捏造?

事件真实性考证

时至今日,想要重新探索这条发生在39年前的往事,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种种线索思考“蛇灾”的可能性。

我国蛇类资源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属于较少的,以我国野生蛇类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根据相关数据可知,在1981年保护区刚刚建立之初,保护区内大约有各类野生蛇类九千条,平均每89平方米生活着一条蛇,安康的野生蛇类数量自然是比不过“蛇岛”的。

但是即使是在“蛇岛”,想要呈现出成千上万条蛇“同屏出现”的效果也是难以实现的,更别说是在蛇类资源更为匮乏的安康。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传言当中安康“万蛇奔腾”的场面,从客观条件上来看,是难以实现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发生的。

为何这样一条几乎没有任何事实支撑的事件会火遍互联网呢?这个传说的来源究竟是什么?

通过时间排序的方式搜索“1983年安康蛇灾”,我们可以得到这条消息出现在互联网上的最早记录,源自于2018年11月份“毒蛇网”(http://m.dushewang.com)发布的一篇文章:《中国八三年蛇灾,关于1983年中国蛇灾始末!》

但令人意外的是,该文章并不是宣称1983年安康发生了蛇灾,而是在听闻“83年蛇灾”的相关传言以后,进行的一次科普澄清。

在文章中,作者否认了相关传说,他认为这场所谓的蛇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去交通不便,信息堵塞而造成的谣言。

洪水过后,蛇虫动物的原有栖息地遭到了侵蚀,自然会大量地出现寻求新的领地,这也就导致这一时间人们所看到蛇的概率大大提升。

随着相关消息的不断传播,慢慢地以讹传讹演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蛇灾”。

2018年毒蛇网该文章发出以后,在互联网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截止今天已经有了近四百万的阅读量。

然而当其余网站就该文章进行转载洗稿之时,口风却发生了变化,甚至有人为了博取关注,直接声称在1983年安康市发生了“巨型蛇灾”,受灾群众成百上千人。

在这样的“以讹传讹”之下,有关“1983年蛇灾”的新闻逐渐再次流行,最终广为流传,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八三年蛇灾”。

现实世界是否真的有“蛇灾”?

我国现存蛇类资源近乎达到了枯竭的地步,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现存养蛇场总养殖数量在八千万条,野生蛇类数量则更为稀缺,有关部门几乎每年都要进行相关的放生工作来维持生态的健康。

蛇类繁衍速度并不算快,还是以大连“蛇岛保护区”为例,尽管从1981年就已经建立,但是直到今天,也才从九千条蛇恢复到两万条蛇的数量。

必须把整个岛的蛇抓在一起,才凑得出一场传言规模当中的“蛇灾”。

以当下情况来看,在自然环境之下出现蛇灾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绝大多数的蛇类本质上并不喜欢群居,网络传言当中“蛇灾”的情景,在现实之中也是无法出现的。

以7.20河南省郑州暴雨为例,此次暴雨波及范围面积都要远超1983年的安康洪水。

在事后,虽然在抖音上有数十条关于郑州洪水后蛇出没的视频,但是也并未形成传言之中成千上万条毒蛇涌出的场景。

不过虽说如此,这并不意味着“蛇灾”就一定不会出现。

人类历史上也真的发生过“蛇灾”事件,例如在一百多年前英国政府殖民印度德里的时候,曾经因为当地的眼镜蛇过多,殖民行动饱受挫折。

最终下令当地人每捕捉到一条蛇都能过拿到殖民政府当局兑换金钱奖励,但是这一命令很快便被有心人洞察到了其中的商机。

一些人为了换取殖民政府的奖励,开始私自养殖眼镜蛇,慢慢的野生的眼睛是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全都是养殖户们所提供的毒蛇。

等到殖民政府发现问题所在以后,急忙取消了这一法令,随后养殖户便将手中所有的事全部抛弃在当时的德里,引起了大范围的蛇灾。

城市当时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眼镜蛇,而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遭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蛇灾”。

即使是在今天,类似事件也偶有发生,例如在2017年8月30日,辽宁省丹东市就发生了一场因为“放生”而导致的蛇灾,几名群众为了能够给自己“积德”,从市面上买来了几百斤养殖蛇在野外进行放生。

由于放生地点距离附近的一个小村庄较近,不少时再放生以后涌入了村民们的农田和家中,在当地带来了极大的恐慌。

由此可见,造成蛇灾的并非“鬼神”,甚至并非大自然,更多的情况是人类自己的问题。

随着全世界人类数量的增加,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遭遇了极大的压缩,在双方生存领地的交汇处,自然容易发生野生动物大量误入人类社区的现象,但绝大多数情况都是科学可以解释的自然情况,并非什么“天灾”。

人类只要能够做到尊重自然,尊重科学,那么绝大多数野生动物泛滥成灾的难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但是如果人们选择相信迷信,沉迷于各种“天灾”传说和为自己“积德”,那么最终会给自然界和人类自身带来沉重的伤害。

由于蛇类自身的脆弱性,目前全世界都存在着野生蛇类濒危乃至灭绝的困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左右,美国德克萨斯州由于响尾蛇泛滥,当地政府曾经每年都要举办“响尾蛇捕捉日”,号召广大居民捕杀野生响尾蛇。

这一活动如今已经持续了六十年,活动刚刚举行之时,的确效果斐然,响尾蛇伤人事件得到了缓解。

但是一连六十年下来,当地的野生响尾蛇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数量日复一日的减少。

截止到了近几年,每年将近上万人穷极手段的捕捉量也仅为两千公斤左右,总量不超过一千条,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当地生态的进一步恶化。

从人类历史所得到的教训可以看出,将自然界的任何一种事物进行“妖魔化”和“神秘化”都是愚蠢的,最终伤害的只是我们自己所依赖的家园。

人类正式形成自己的文明与历史也只有短短几千年,而我们生活的地球从第一个生命孕育到如今已经有了三十五亿年,我们在如何与地球相处这个问题上也只迈出了一小步,在未来还有着很长的道路要走。

回归到“八三年蛇灾事件”本身,“7.31安康水灾”是我国建国以来陕西省遭遇的最大洪水灾害,其本身是有着严肃性的。

在这场灾害之中,我们看到了当地普通人的顽强自救,也看到了人民子弟兵的奋不顾身,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才战胜了洪水灾害。

这是解放军战士的一座丰碑,也是安康人民永远难忘的历史,这场事件所带来的经验与教训至今仍然影响着我国无数水灾抢救行动。

尽管到了今天,我们大多数人已然不知道这场39年前发生的震惊全国的水灾,但是在这样严肃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当中套用虚假谣言博取关注的行为仍然值得我们唾弃。

除了给广大不明真相的群众带来恐慌以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新中国跳出封建朝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我们的历史已经完全告别了封建王朝所构建的祥瑞与天灾的叙事背景,在当今时代继续谈论“天灾”这样的话题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标签: 蛇灾始末发生中国1983年关于怎么

更多文章

  • 阴丽华和刘秀的最后结局是什么(两人感情因为什么有隔阂)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阴丽华,隔阂,刘秀,结局,感情,最后,什么,因为

    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的奇女子被载入史册,而阴丽华就是其中之一。自古帝王薄情,而阴丽华的丈夫刘秀,在登上帝位后却对她痴心不改,坚持要立她为后。可阴丽华却坚决推辞皇后之位,明明是原配妻子,却心甘情愿做了16年的贵人。或许很多人都会对此不解,但阴丽华拒绝做皇后的背后,其实暗藏着她的大智慧。 公元

  • 历史上的甄姬是谁的夫人(曹丕为何会赐死妻子甄姬)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甄姬,曹丕,妻子,夫人,历史,会赐,为何

    甄姬在光荣公司的《真・三国无双》系列中,2001年作为固定角色首次“参战”。人设是一位穿着性感服装并使用笛子的角色,和丈夫曹丕合作战斗。之后甄姬也在很多游戏中登场,知名度也很高。在人们心中,甄姬死因不明,还是被“丈夫曹丕所杀”,这引起了人们众多猜想?话说甄姬原本就是袁绍之子袁熙的妻子。但是,袁绍在官

  • 清明节每年都是固定的日子吗(清明节是怎么算时间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明节,日子,固定,时间,每年,怎么

    清明节是怎么由来的?清明节,又称上巳节、寒食节、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清

  • 虎门销烟怎么销毁(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大烟怎么处理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虎门,销烟,林则徐,大烟,销毁,处理,怎么

    1839年6月,清朝名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海滩集中销毁了237万斤鸦片,史称“虎门销烟”。虎门销烟舍弃了传统的“烟土拌桐油焚毁法”,转而采用了“海水浸化法”,因而整个销烟活动持续了20多天才宣告结束。(虎门销烟)那么,林则徐为什么不选择焚毁鸦片快速解决,反而要劳力费时,持续20多天用海水浸泡呢?实际上

  •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崛起(哪年统一的德意志第二帝国)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德意志,第二帝国,统一,崛起

    1870—1871年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击败老牌帝国、欧洲第一陆上强国法国,扫清了统一德意志地区的最后障碍,成功完成统一。统一后的德意志第二帝国,面对当时世界的老霸主大英帝国,以及新兴的强国美国,还有对自己恨之入骨的欧陆强国法国,以及地大物博、潜力巨大的沙俄,显然以德国一己之力,欲挑战众列强,继而称霸

  • 古称长安的是哪个城市(长安曾是哪几个朝代的首都)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城市,长安,朝代,首都,哪个

    说起我国历代王朝的都城,西安绝对有一号。这座文化底蕴极高的城市,古称“长安”(如今长安乃西安市一个行政区),有着“十三朝古都”之美誉。这“十三朝”中的秦、(西)汉、隋、唐都是我国封建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可以说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907年,在这1100多年里,长安都是我国的经济与文化中心。但是为什

  • 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的故事(显微镜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列文虎克发,显微镜,发明,故事,明显,出来,怎么

    在污浊的空气中、露天的脏水里,甚至我们的指甲里,常藏有让人生病的病原微生物。常洗手、修剪指甲,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要捂住嘴等,这些习惯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事。但是在300多年前,不仅是普通人,就是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也并不知道人的一些疾病是从哪里得来的,因为在那时,人们还不能用肉眼看到这些微生物。荷兰科学家

  • 康熙传位给四阿哥还是十四(四阿哥篡改诏书是真是假)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位,诏书,篡改,康熙,阿哥,还是,十四,真是

    关于康熙的皇位到底是传给四阿哥还是十四阿哥,小编就跟大家从两部电视剧说起。第一部讲的是《宫锁心玉》,《宫锁心玉》结局那一段儿,康熙皇帝快不行了,把四阿哥叫入房中,语重心长的跟他讲,之所以表现得更看重十四阿哥和八阿哥,是为了防止朝中大臣将自己的黑手伸向他早已考虑好的继承人——四阿哥。这一段发生在康熙给

  • 日本为什么有杨贵妃墓(为什么杨贵妃墓在日本这么有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贵妃,日本,有名,为什么,这么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杨玉环和唐玄宗的凄美爱情结局让我们惋惜。对于杨贵妃的结局,历来有很多传说,众说纷纭。史书记载最多的是"安史之乱"发生后杨贵妃自缢于马嵬坡,葬于马嵬坡贵妃墓中。但有人说杨贵妃没有死,死的是一个替身,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已经覆灭,当年马嵬坡究竟发生什么?这

  • 史记记载了从什么到什么时的历史(史记一共有几部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记载,部分,一共,什么,史记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也是记传体通史的代表作。《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书》、《太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数千年的历史。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