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祁镇为什么被称为大明战神(明英宗朱祁镇是昏君吗)

朱祁镇为什么被称为大明战神(明英宗朱祁镇是昏君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679 更新时间:2024/1/13 4:10:13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的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两次在位)。看到这里你心理应该有个大致判断了,这哥们中间有一段时间没当皇帝,到底怎么回事呢?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战神皇帝的情况。明英宗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本的长子,出生才四个月的时候就被册立为皇太子,其母孙氏为皇后,所以不要说什么人生来平等之类的话来骗我了。

他爹这一支大都短命,故而他爹也未能幸免,才三十八就去世了。这位太子顺理成章的登基了,成为了一国之君,那年他才九岁,这就是命啊,谁说的权利地位生不带来的,他的年号为正统。

皇帝由于年少,国事自然而然的就全由诚孝昭皇后(诚孝昭皇后是宣宗的生母,朱祁镇的祖母,又称诚孝张皇后)把持,由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元老的杨士奇、杨荣、杨溥(又称三杨)辅佐。

随着张皇后驾崩,三杨离位,朱祁镇开始宠信宦官王振,导致了宦官专权,自此明朝开始走下坡路。到了正统年间北方蒙古部落瓦剌逐步强大起来,并且时不时的南下侵扰明朝疆域,给边境生活的大明子民带来生命财产的威胁。

而此时的朱祁镇刚刚二十几岁,正值年少气盛的年纪。他急于建功来树立自己的威信,在宦官王振的鼓动下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便御驾亲征。

为了说服自己的母亲孙太后,他还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并让异母弟郕王朱祁钰监国。

当时,朝廷的军队主力都在外地,仓促之间难以集结,于是战神皇帝从京师附近,临时拼凑了二十万人,号称五十万大军,便踏上了了御驾亲征的大道。

这个朱祁镇可能是皇上当得久了十分膨胀,他是真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根本不会打仗不懂兵法却要御驾亲征。不过说到底人家作为皇上,身份何等尊贵就不说了。

单说人家这勇气、这气魄也算对得起大明王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优良传统了,单看这一点,是不是就值得我们一些只知高谈阔论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的领导干部学习一番了呢。

继续来说战神皇帝御驾亲征。话说朱祁镇集结了五十万兵马,坐在马车上打着天子御驾亲征的旗号,在征讨瓦剌的路上浩浩荡荡的前行着。

由于路途遥远,走着走着这个从来没打过仗并且身娇肉贵的皇帝就适应不了了。这边仗还没打呢,朱祁镇就想着带人回朝,这一下王振可不干了,因为前面不远处就是他的老家,王大太监心想这要是皇上带着几十万人跟自己回家,那得自己得多有面儿。

于是王振就跑过去劝朱祁镇,告诉朱祁镇:圣上啊,您这样就回朝实在是太没面子了,朝中大臣肯定会议论您的,即使他们嘴上不说,他们心里也会瞧不起您的。朱祁镇听完,觉得也是那个理,就通知继续行军。

更气人的是,刚到王振的老家那里,王振看家乡的庄稼长的挺好,怕几十万大军踩坏自己家乡的庄稼,马上跑过去跟朱祁镇汇报,说老百姓种个庄稼不易,现在好不容易长这么大快熟了,要是被我们的军队给踩坏了,那可真对不起年年交税的农民伯伯啊。

你别说,单从这点看这太监还像个人,于是乎便建议朱祁镇命人撤军,换一条路进军,朱祁镇这个昏君听完居然真命令撤军,我都怀疑这俩人是不是有真爱,这不撤还没事,一撤瓦剌就抓住了机会,趁着明军撤军的没有防备时候,瓦剌太师也先带领三万人果断偷袭出击。

朱祁镇看到这突如其来的偷袭直接慌了,连指挥都不会了,只会拼命的喊着护驾,导致了土木堡一战明军惨败,二十万精锐损失殆尽,跟随出征的文武官员几十人全部殉国,而朱祁镇本人也做了俘虏。

朱祁镇这一仗算是把明朝几代人攒下的积蓄全打光了。这也是网友亲切的称呼他为“大明战神”的原因。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大明朝不能没有皇帝啊。可这时候朱祁镇的儿子年龄还太小,恰逢这个危难当头,为了国家稳定,避免民心不稳,于是乎于谦、王直等人便奏明皇太后,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是为明代宗,号称景泰帝。

这样明朝就有了两个皇帝:一个被俘,一个新上位。但是被俘不代表被废啊,没想到更尴尬的事情来了。

瓦剌俘虏了朱祁镇后想拿他要挟明朝,前期也得到过一些好处,可是瓦剌贪心不足,总想着用朱祁镇换更多的利益,而且明显就是欺负人,结果这边明朝不干了,随便你怎么处置朱祁镇吧,我们不管了,不放就不放,反正我们已经新立了一个皇帝。

过了不到两年,瓦剌就觉得这个皇帝没什么用处,还浪费粮食,自己还总是吃败仗,没办法就想把朱祁镇送回来谈判求和,毕竟明朝体量在那摆着了,所以瓦剌就把朱祁镇给送回来了。

这下尴尬了,虽然老皇帝回来了,但是新皇帝肯定不会让位了,于是景泰帝干脆把朱祁镇给软禁了起来,这一关就是将近八年呐。

直到景泰八年(1457年),景泰帝突然病重倒下了,满朝文武人心惶惶,这时想起被软禁的皇帝朱祁镇来了,于是徐亨、石有贞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朱祁镇重获自由并且又做回了皇帝,真可谓是命中注定啊。是年1457年,史称“夺门之变。

景泰八年正月二十二,重新上位的朱祁镇接着把当年拥立朱祁钰的于谦等大臣全部处死,可能是失而复得高兴坏了,他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废帝,过了九天也就是二月初一才想起来还有另一个皇帝,于是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景泰帝废为郕王,软禁于西苑。

这还不够,越想越生气的朱祁镇还给朱祁钰送了一个谥号叫“戾”,可见这位皇帝对软禁他八年之久的朱祁钰有多恨了。我想景泰帝内心肯定会说真是造化弄人啊。短短的几天之中,明朝同时有了两个合法的皇帝,这在历史上可谓是闻所未闻的奇事。

1464年,朱祁镇驾崩,享年37岁,这位皇帝的一生可谓是起起落落。总计在位22年,当了七年的太子,14年的皇帝,被关了8年,又当了8年的皇帝,可以说是历史上命运最坎坷的皇帝了。

更多文章

  • 西门吹雪和叶孤城谁厉害(为什么叶孤城打不过西门吹雪)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门吹雪和叶孤城谁厉害

    月圆之夜,紫禁之巅,一剑西来,天外飞仙古龙用短短十六个字就描述了西门吹雪和叶孤城比剑的时间(八月十五)和地点(紫禁之巅),语言简练扼要,又充满押韵的诗意。若是金庸来写这件事,势必要用他深厚的国学功底写上几百字,古龙的文字简明直接,金庸则擅长烘托渲染,二人作为武侠界的泰山北斗,行文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

  • 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人物(花木兰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是古代比较有名的一个作品《木兰辞》节选,其中的花木兰是一个相当传奇的人物,她是一个女子,但曾经去参过军,在古代大家只接受男性士兵的情况下,这是非常罕见的,这具体是怎么回事呢?花木兰与北魏首先,花木兰是什么朝代的人呢?对花木兰最早的记载是南北朝时期,基本上可以断定她是这一时期

  • 薛平贵是哪个朝代的皇帝(薛平贵是唐朝哪个皇帝的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薛平贵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这两位薛,都是唐王朝时期的战将,而根据目前所传播的资料来看。 薛仁贵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 而薛平贵,则是中国戏曲和民间故事两相结合而虚构出来的人物。 薛仁贵 在民间故事当中,薛平贵主要生活在,唐懿宗在位时期,他出身贫寒,巧的是呢,当时丞相王允的三女儿王宝钏抛绣球选他为

  • 朱瞻基为什么英年早逝(明宣宗朱瞻基壮年而死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瞻基为什么英年早逝

    朱瞻基是位非常杰出的皇帝,可惜他在位仅仅十年,但凡上天再多给他点时间,大明也不会遭遇“土木堡之变”这样的危机,也许他能把朱祁镇给调教好,让他成为一位合格的接班人。明成祖朱棣非常喜欢朱瞻基,因朱瞻基的出生,朱棣才下定决心起兵造反,朱棣也非常重视对皇孙朱瞻基的教育,专门请来饱学之士为朱瞻基讲论经史,永乐

  • 朱棣的三个儿子结局(朱棣的儿子都什么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棣的三个儿子结局

    电视剧《大明风华》让大家开始对朱棣一家子产生了浓厚兴趣。原来历史上还有这样“相爱相杀”的一家人。虽然电视剧对史实有所改编,但事件、人物大致的脉络是基本符合历史的: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儿子,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建文帝的统治,而他本人,只有三个嫡出的儿子,老大朱高炽,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正是因为一代

  • 朱高炽为什么被踢出太庙(朱高炽的牌位为什么移出太庙)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高炽为什么被踢出太庙

    朱高炽当政仅十个月,可是他的功绩却了不起,很多人都夸赞朱高炽地一个“仁”字,确实,纵览历史长河,能评得上“仁”的皇上能有几人。朱高炽继位后,特赦了靖难旧臣,采用贤臣,削汰冗官,任职杨荣、杨士奇、杨博三人(世称三杨)辅政。废止了古代的宫刑,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了皇室的采购珠宝首饰;各个方面以唐太宗李世

  • 日本人和中国人长相区别(一眼区分日本人中国人)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日本人和中国人长相区别

    尽管全世界的人种一般北分为黄、白、黑、棕四种,然而由于历史上的人口迁徙和种族融合就衍生出若干介于四大人种之间的过渡人种。比如美洲的印第安人种通常和东亚人种一样被列为黄色人种,不过印第安人的肤色较东亚人种更浓重且具偏红色调,其血型特征也与东亚人种不同,所以同为黄色人种的印第安人与东亚中、日、韩等国的人

  • 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尚书相当于如今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回溯历史,不难发现中央王朝很早就开始实行多部门分职制度。东汉时,尚书台就下设选举、狱讼、考课等六曹尚书。魏晋时期,出现了诸如“吏部”等专门的部门名称。隋唐发展了三省六部制,元朝在中书省下设六部,封建王朝多部门分工的官制更加完善。而明朝也根据实际情况批判继承了六部官制。明朝坚守“政事皆归文职”的理念,

  •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大禹治水代表什么精神)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的成就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称赞,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句话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是大禹为了治水,一刻都不曾耽误,途径家门三次都不进去看望一下。可这件事细细想来却不合道理,再怎么忙于治水,不至于连家都不回一次。所以造成大禹不进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极大的可能是他不敢进去

  • 朱元璋根本不是白手起家(朱元璋是怎么发家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根本不是白手起家

    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创建大明,至此华夏民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统治时期。而这个王朝的创建者,仅仅只是普通农民出身,对于这个新王朝新帝王能否治理好天下,天下百姓拭目以待。如果对中国古代的起义有所了解,大家会发现古代真正的农民起义运动除了朱元璋之外从未有人再成功过。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喊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