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和意义(汉武帝第一次派张骞出使时间)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和意义(汉武帝第一次派张骞出使时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564 更新时间:2023/12/24 4:48:30

自汉代以来,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

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地区等。汉武帝派遣张骞前往西域,打通了中原前往西北的道路,使得西北国家开始与中原互通。

可以说,汉武帝经营西域,有其政治目的,也有其军事用意。那么,除此之外,汉武帝打通西域,是否还有其它目呢?

君王的目的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意志,而他们的个人私欲也可以被冠冕堂皇的理由取代,让我们看不清他们的潜在动机。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史料来分析这个潜在动机。

其实,汉武帝连通西域,不仅有政治、军事的目的,还有自己的小心思——长生不老。

汉武帝所处的时代就弥漫着神仙信仰,人人相信神仙的存在,并一直寻找。神仙的传说来自于先秦时期,后在秦汉时期有所发展,很多人都期望找到神仙,以求长生之术。

始皇帝追求长生之术,他派人带着数千童男童女去海外寻仙。之后,神仙传说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让更多人都相信了这个传言。

汉朝初期,黄老思想比较流行,当时的窦太后还将《黄帝》、《老子》等书籍列为皇室子弟必读书籍,而此时的汉武帝还处于少年时期。

汉武帝对待生死一直缺乏豁达的态度,《汉书》记载,汉武帝一生祭祀的次数和规模都比他的先辈们要多,而一些方士就是利用汉武帝的这种心理,得到了皇帝的重用。

此外,汉武帝对长生之术的渴望,也影响到了很多政治大事。

其中,就有封禅一事。

钱穆说过:“汉武帝封禅最大动机,实由歆于方士神仙之说而起也。”而且,从年号的设定上,也可以看出汉武帝的意图。

有一年,汉武帝意外获得“白麟”,他决定将这一年确认为“元狩元年”。在获得“白麟”的第七个年头,他们又在汾阴挖到了一个大鼎,于是,将年号又改成“元鼎”。

汉武帝认为,这些都是神仙对他的恩惠,所以,必须用改变年号的方式来纪念它们。

在秦朝,皇帝寻仙的地方大多在海上,目的地就是东海的仙山,相传,神仙就居住在那里。等到汉武帝时期,他们又把寻仙的范围扩大到陆地上,去寻找传说中的仙山。

战国时期,昆仑山的传说就已经跟东海仙山的传说一样盛行,昆仑山上居住着黄帝、西王母、大禹等神仙,他们可以帮助人世间的皇帝练成长生不老之术。

可是,汉人对西方的昆仑山了解很少。所以,这个时候,张骞通使西域正好给汉武帝带来了希望。

还没有跟西域接壤之前,中原人士对他们的了解只限于《山海经》、《禹本纪》等书籍中的点滴记录。由于,西域各国能协助中原王朝对抗匈奴,使得张骞出使西域变得非常有价值。

那么,他是否还带着汉武帝的其它目的前来呢?

建元二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此时的匈奴与大汉王朝因为和亲的缘故并未交恶。

但是,张骞此行却并没有说服西域的大月氏一起对抗匈奴,倒是他对此行的汇报引起了汉武帝的兴趣。张骞在汇报中提到了西域各国的情况,汉武帝要求张骞再次出行,寻找通往大夏的道路。

此时,汉朝与匈奴的战争正进行得火热,而西域各国并没有协助汉朝对抗匈奴的意思,所以,这次出行并不是必要的。

那么,为什么汉武帝一定要张骞去寻找大夏呢?

汉武帝根据张骞对于大夏的描述,感觉那里就是史书中所说的昆仑山所在地,于是,要求张骞务必找到前往那里的道路。

因为,昆仑山与东海山齐名,都是传说中神仙的居住地,所以,汉武帝要求张骞找到昆仑山,肯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做出的决定。

此外,汉武帝对“天马”一直情有独钟,当听到张骞对大宛国“天马”的介绍时,他满心欢喜,希望能够得到这些圣物。

为此,他专门派人前去打探,当听说大宛国不愿意将“天马”赠予大汉王朝时,汉武帝表示愿意用千金去交换。

但是,大宛国还是拒绝了他们。之后,汉武帝非常生气,派出李广利带领将士去征讨大宛国,这可能是汉武帝发动的最遥远的战争。

可是,李广利出征不利,刚好赵破奴也被匈奴打败,所以,群臣建议汉武帝放弃攻打大宛国,专心攻打胡人。

可是,汉武帝却执意要攻打大宛国,只为夺得梦寐以求的“天马”。后来,汉武帝给李广利增兵,要求继续远征大宛国。经过几次同匈奴的大战,汉廷国库早已空虚。

为了能够攻打大宛国,汉武帝甚至把牢狱中的犯人都派上了战场。

司马迁认为,张骞之所以再次出使西域,跟《山海经》、《禹本纪》对神仙的描述有关,人们以为书籍中描述的地点就是西域。

而后世流传的《汉武帝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猜测,汉武帝跟昆仑山寻仙可能有关系。帝王们在东海山寻仙一直没有下文,所以,他们不得不转向内陆,去寻找传说中的昆仑山。

既然,汉武帝认定昆仑山在西域,那么,他一定会持续去寻找。

而且,在张骞过世后,汉武帝也没有放弃西域。为了保护西域的道路不被破坏,他特地在那里屯田以供往来使节。

但是,这些政策却给国家造成了负担,让国家在战略上有所失衡。直到晚年,汉武帝才认识到这个错误。

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他们的权力如果缺乏监督,很容易将自己的私欲变成现实,给国家造成巨大影响。“寻仙”这个私欲一直影响着汉武帝,使他在很多战略性的决策上都包含着这个意图。

当年,北方战事失利,汉武帝没有想如何转移兵力以降低损失,而是一意孤行继续西进,这明显是被西域吸引了。

为了能够见到西域的昆仑山、西王母、天马等,他不惜一切代价去开通西域。

都知道,史实的记叙需要依据事实,可是,汉朝时期的史官为了让汉武帝满意,会故意隐瞒一些事实。所以,开通前往西域的道路与寻仙的联系,是不会记载在史书之中的。

更多文章

  • 苏联是发达国家吗(超级大国苏联是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苏联是发达国家吗

    苏联,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1917年11月7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后扩至15个加盟共和国)。国土面积2千多万平方公里,世界排

  • 蔡伦是一个怎样的人(蔡伦的造纸术对人类的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蔡伦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个人对国家和世界有贡献,那他就一定是一个好人吗?答案是还真不一定。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蔡伦,他所发明的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发明之一。而我们在历史上所学到的蔡伦,对于他的评价大多是是赞誉,却很少有人提到过他还是一个害过人的宦官。而从古至今,只要是出名的宦官,几乎很少有备受褒奖的,多数的宦官

  • 西周都城是洛阳还是西安(西周洛阳后又迁都西安建立东周 )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西周都城是洛阳还是西安

    虽然周朝距今相对较近,史书记载更为丰富,却也留下了很多谜团,其中之一就是西周都城之谜。《史记·周本纪》:“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武王克殷之后,有意在洛邑建造新都,不过周朝建立三年后周武王就去世了,只提出规划方案,还没来得及建造新都。周成王时期,下令让召公建造洛邑,准备执行周武王的迁

  • 马关条约是什么战争签订的(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提出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马关条约是什么战争

    如果甲午战争坚持打下去,中国不会亡,但大清一定亡国,满清政府肯定会垮台!清政府不敢和日本死磕,清政府与民众形成了对立面。再加上没有中央可以直辖的有战斗力的军事力量,更不知道什么是近代国家战争的全民总动员,只能是节节溃败,如果继续打下去,连北京都有可能丢掉。此外,当时满清全体都没有持久战的观念,对日本

  • 关羽水淹七军擒获的将领是谁(俘虏的人是谁并劝降了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水淹七军擒获的将领是谁

    三国时期,魏蜀吴都有自己的“虎威将军”。蜀汉的赵云在汉中之战中,率领数十名骑兵冲击曹操的大军,堪称勇猛;东吴的吕蒙在濡须之战中,击退曹操的四十万军队。与赵云、吕蒙相比,魏国的这位虎威将军则要逊色不少,虽然号称名将,但却被关羽生擒活捉,被打得全军覆没,最后羞愧而死。那么这位“虎将”到底是谁呢?话说刘备

  •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有哪些(分别叫什么名字,能力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

    皇嗣苦,最苦是皇子。才情出众,就是父亲兄弟眼中的肉中刺。才情不堪,被天下人耻笑。似乎除了享受天下供养,竟没有一样可以拿得出手称赞的人生。皇子的命运,和皇位息息相关。 唐宋元明清,父子相杀最痛心的就是唐朝。也许是天可汗李世民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后人只要认为自己有能力,都想凭借手中兵权,去争一争那

  • 传国玉玺最后一次出现的地方(传国玉玺最后的下落)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国玉玺最后一次出现

    了解一些中国历史的朋友,传国玉玺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了。玉玺最早来自于秦始皇定鼎天下之后创立的玉玺制度。不过您可别以为秦始皇只有一块玉玺,玉玺也就是古人的印章,根据办不同事的需要有不同的章,就跟现在的公章一样。根据记载,秦始皇最少有七枚玉玺,如: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

  • 日本德川家族历史传说(德川家族现在在日本的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日本德川家族历史

    日本皇室据称是当今世界历史最悠久的皇室。日本人认为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孙子,日本国是由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立的,这一年是中国的周惠王十七年:这一年赤狄攻破卫国,齐桓公出兵救卫,正式开启了他尊王攘夷的霸业;同样是在这一年春秋时代秦国最杰出的君主秦穆公继位,秦国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日

  • 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和启示(罗马帝国形成衰落的根本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文明,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在世界史上,出现过许多璀璨的文明。但可惜的是,许多文明就像是昙花一样,在辉煌之后,迅速凋零,罗马就是这样的文明。在疆域上,罗马人曾坐拥过五百万平方千米领土,其

  • 1832年议会改革背景和影响意义(改革成功原因及成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1832年议会改革

    议会,又称为国会。议会起源于英国,是从封建性质的等级会议演变而来的。1265年贵族孟福尔以摄政名义召开由贵族、僧侣、骑士和市民参加的会议。后来,被认为是英国议会的开端。在今天看来,英国议会进行的改革和暴力革命的影响一样重要,使得普通资产阶级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明显。都知道,议会是当今世界许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