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春节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春节的历史起源于哪个时期)

春节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春节的历史起源于哪个时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159 更新时间:2024/1/13 3:48:14

近日的雪预示着来年的好运气

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刘邦怎样也不会想到由他一手创建的大汉帝国竟绵延四百年,并为早期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春节起源于先秦上古时期的祭祀仪式与天文历法制度,在汉武帝时期,由于《太初历》的颁布使得中国的历法体系自此确立了根基,而春节也由此产生萌芽并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逐渐成为中国人最为看重的节日。

一、天文历法体系的确立与春节的诞生

但凡是一件文化习俗产生便必定有相应的社会文化土壤,春节萌芽于汉朝并不是毫无缘由的,而其中最大的因便是二十四节气与历法体系的确立。

中国古代是农耕文明,而农业生产与天文地理密切相关,二十四节气这一传承至今的表示气候变化的民间习俗便是在西汉时期确立的。

《淮南子》中便有记载说当时的节气是“斗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斗即表示北斗星的指向变化,也就是说当时的人们以北斗星的指向变化作为判断节气变化的标准。

而在《淮南子》中,除部分节气名称与今日不符之外,大部分节气名称都与今日一致。

根据太初历记载所画出的时节变化图

除二十四节气确立之外,我国历法体系也在西汉得以确立。古人讲究五行相生相克说,在改朝换代或皇帝更换之时往往要在一年的岁首时改正朔与更换衣服颜色,传说中夏朝以正月为岁首,商以今日的农历十二月为岁首而周代则以十一月为岁首。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采用颛顼历,以十月为始,这样也使得岁首长时间处于变换当中,直到西汉武帝定《太初历》之前,汉朝曾采用了颛顼历、商历、周历等六种历法,岁首的具体时间始终处于变动之中。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司马迁落下闳重新制定历法,最终形成了以正月为一年开始,正月初一为元旦之日的历法即太初历,与此同时二十四节气也被纳入到新的历法体系当中,而中国的农历年也就基本确定下来。

此次历法系统的变革对于我国影响深远,它与二十四节气的结合不仅仅为我国农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天气预报系统”,而且使得我国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节日。

春节的起源之一便是岁首的祭祀活动,太初历颁布之后,岁首为正月,正值寒冬腊月农闲时期,也为人们庆贺新年提供了大量的空闲时间。

落下闳

二、汉魏时期的春节傩戏

春节在汉魏时期出现萌芽,此时的春节有着“正旦”、“元日”、“元正”等诸多名称,其实“春节”一词也是民国之后才被用来形容过年。

在先秦乃至上古时期,人们便非常重视岁首时节的祭祀活动以期盼来年能够风调雨顺,而祭祀盛典也成为人们欢聚一堂、欢歌笑语的重要时分。

汉魏时期的春节也依旧存有先秦祭祀盛典的色彩,人们认为正月是万物开始的时节,而《史记》中也记载说:“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始也”,这说明正月初一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日子。

画中的人在举行傩戏活动

汉魏时期的春节有着属于自己时代的习俗,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活动便是在除夕夜的“驱傩”仪式。由于除夕夜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为“岁暮”日。

这一天是除旧迎新的一天,所以人们举行驱傩仪式也是为了能够清除一切疾病与烦恼,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

在汉魏时期,每逢除夕夜临近时期,宫廷里便会开始准备驱傩仪式,《后汉书》里写道:“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驱疫……以逐恶鬼于禁”到北魏时期,宫廷内的驱傩仪式已经不仅仅具有驱除邪魔的目的,还想借助这盛大的仪式来展示国家的强大实力。

《魏书》中便曾有记载说:“因岁除大傩之礼,遂耀兵示武。”整场傩戏令参演步兵驻扎南部,骑兵驻扎北部,二部互相争斗,结果总以北方骑兵大胜终结,这也表示北魏对自己国力的强大自信以及想要一统天下的雄心志气。

北魏的骑兵陶俑

直至隋朝建立,这种傩戏都一直保留了下来,北魏时期的傩戏因统治者为鲜卑族而具有强烈的鲜卑色彩,而其由于其目的过于张扬,是为了宣扬武力而进行。

其所具有的汉朝时期的祭祀活动的威严感已经大为减弱,傩戏祭祀鬼神、祛除邪魅的神圣感已经逐渐消失,仪式也不再为神,其娱乐性与“人”的色彩愈发的浓厚。

三、“人日”之活动

在汉魏时期有着一项非常独特的春节习俗即“人日”活动,人日又被称为“人胜节”,古人认为在天地混沌初开之时,正月的前七天分别出现了不同的生物,第七天人类出现了,所以这一天又被称为“人日”。

人日活动在魏晋南北朝期间是春节非常重要的一项习俗,在这一天人们要吃由七种蔬菜(象征初七)混合在一起的食物,具体来说就是将七种蔬菜切成块状,经调料调和之后放在锅中煮成糊状食物后进行食用。

其二要用五色绸缎为底料,将其裁剪成为人形并贴在屏风之上。第三则是要制作一种名为“华胜”的女性头饰用品互相赠送,而女性戴华胜既有着生殖崇拜的意味还有祛除邪魅的功能。

此外人们还要在这一天登高,君臣则经常会在这一天登高赋诗并举办诗词盛会。

此外汉魏时期的春节还出现了在门上贴门神的传统,神荼和郁垒成为家喻户晓的门神,被人们贴在门上以保佑家庭和谐平安。

而桃木克鬼、放爆竹等习俗在此时期也已经确立下来,成为汉魏时期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神荼和郁垒

文史君说:

汉魏时期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巅峰时期,与此同时许多制度也在此时被确立下来。在汉朝出现并确立的二十四节气与太初历不仅仅确定了我国的农历纪年制度,还为春节的出现提供了基础,自此春节的萌芽产生并一点点的发展成熟。

华胜头饰

更多文章

  •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清朝历代帝一览表)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封建王朝,清朝是成功的,因为它的表现比它的“老前辈”元朝更胜一筹,顺利挺过了国祚百年的大关。但同时它也是失败的,因为它成为了中国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无论是成功的延续还是失败的毁灭,都离不开国家统治者“皇帝”的影响,那么清朝的12位皇帝又分别有着怎样的故事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什么意思(古代打仗粮草的重要性)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什么意思

    大家好呀~今天,灵遥将继续为你带来《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一书的共读。上一篇文章里,我们一同完成了对《孙子兵法》中「计篇」第二部分的共读。(更多内容,请戳:“兵者,诡道也”:这是《孙子兵法》中最容易被误读的一句,原来讲的都是人性的弱点!)其中,「计篇」的内容,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板块儿,一个是对双方「五

  • 赘婿女主一共收了几个(赘婿小说有几个女主角)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赘婿女主一共收了几个

    那就是既能在情感生活上,满足男人们可以拥有三妻四妾,后宫佳丽万万千的意yin心态,又能在事业征程上,满足男人们金手指全开,爽爽快快升级打怪,最终成为人人敬仰的高富帅的虚荣心理。就像曾经一首影视金曲里唱的那样,“东边我的美人呀,西边黄河流~~”一边是江山事业,一边是各色美人,这样的生活岂不爽歪歪?

  • 红楼梦关系树状清晰图(红楼梦内容思维导图)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红楼梦关系树状清晰图

    各位看官是否和我一样,觉得《红楼梦》就是一部讲古代富家公子、小姐的爱情故事,贵族家庭的奢侈生活,而《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的玄妙和精髓并未深入的了解、探寻。夭夭想和大家一起探寻《红楼梦》之妙。而‬《红楼梦》中人物之多,特别是贾府中的丫鬟,更是多得让人"傻傻分不清楚",这是夭夭自己绘的一张《红楼梦

  • 历史上有花木兰这个人吗(花木兰历史原型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有花木兰这个人吗

    随着电影《花木兰》的上映,这位历史上著名的女将又重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我们从小的时候就学过《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那曾经是折磨我们童年的“朗读并背诵全文”的噩梦。花木兰替父从军,这个故事一方面代表了儿女的孝心,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的战乱背景,一方面宣扬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思想,在我国

  • 浓香型和酱香型的区别(浓香型和酱香型哪个好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浓香型和酱香型的区别

    酱香酒的酿造生产过程,要经过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入酒窖之中持续3年以上,最后经过勾调而成;一瓶优质的酱香酒是需要通过至少5年的时间才能最终投放到市场上。浓香型白酒是使用窖泥固态发酵,然后再进行配料,最后混蒸混烧,生产周期大概在40天到60天左右。 酱香型的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

  • 春秋五霸中哪位霸主最先称霸(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霸主)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五霸中哪位霸主最先称霸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名小白。齐桓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首。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79年在甄(今山东鄄城)

  • 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什么书 《国语》作者是春秋左丘明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历史著作,在中国史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梁启超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中称其为“史学界最初有组织之名著”,实不过誉。关于《国语》的作者,过去一般认为是左丘明,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到左丘明撰作《左氏春秋》,又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但这种说法自宋代以后就不断被人怀疑和否定。

  • 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司马懿的性格及人物形象)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

    提到司马懿,很多人会将其与阴险、狡诈、腹黑等贬义词联系在一起。然而,前两年热播的电视剧《军师联盟》却将司马懿塑造成了一个品性纯良、道德高尚、仁义忠孝的大军师。其实,这部剧的编剧将司马懿赤裸裸地洗白了,历史上的司马懿和电视剧中的形象相差甚远。那么真实的司马懿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何后世对他的评价都不好呢?

  •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分析(分析林黛玉的人物性格)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分析

    为什么说红楼梦里这场吵架看清了袭人,错怪了晴雯,这说明林黛玉的情商很高,林黛玉指的是袭人的要害。既然袭人以自己的身份和宝玉审问晴雯,我就直接“尊称你嫂子”。这是一个直接的讽刺。你和宝玉的遭遇,不只是晴雯知道。我知道作为和晴雯同级的丫鬟,你不应该背着她。宝玉应该责怪晴雯。这不是你的错,这个嫂子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