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标镇得住朱棣吗(历史上朱标如果不死朱棣敢称帝吗)

朱标镇得住朱棣吗(历史上朱标如果不死朱棣敢称帝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742 更新时间:2024/1/17 11:31:37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之名起兵反抗,史称“靖难之役”。

对于靖难之役的历史背景笔者这里不多加介绍,只要对明史有一定了解的,应该对此都不陌生。

这里主要是想探讨一下,如果当时的皇帝是朱标而非建文帝,那么朱棣是否会起兵反抗,成功率又有多大?

首先需要声明一下,这是笔者自己的推测,可能不太严谨,纯属一家之言。

先来分析朱棣是否会起兵

朱棣靖难台面上的理由是“清君侧”,清君侧的目标是两个人:齐泰黄子澄。这两个人是建文帝的心腹大臣,建文帝几乎对他们言听计从,齐泰是兵部尚书、黄子澄是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这两个人加上方孝孺,实际上就是建文一朝的三驾马车。

朱棣之所以清齐泰、黄子澄,是因为他们给建文帝出了“削藩”的馊主意,而削藩的最终目标就是燕王朱棣,因为在众多的藩王中,只有朱棣的实力最强,对朝廷的威胁最大。不难看出,朱棣发动靖难的根本原因,就是朝廷动触动了他的利益。

燕王朱棣尽管实力强劲,但与朝廷对抗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且以一隅敌一国,胜算并不大。从建文帝对朱棣采取措施的第一天起,朱棣就明显处于被动的地位,最惨的时候还被逼得装疯卖傻。

从大局来看,朱棣起兵反抗的成功率并不高,但在朱棣看来至少还有一丝希望。如果朱棣造反毫无胜算,那么以朱棣的政治智慧而言,也不可能搭上全家的性命起兵造反。

假如建文帝的父亲朱标在世,那么情况就完全是两回事了。

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长子,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朱标就被立为世子。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太子。

从出身来讲,朱标是嫡长子,这一点在封建传统礼法中至关重要,何况朱棣的生母还不是马皇后(这个是有争论),在朱标的面前,朱棣是臣,而且朱标名分早定难以撼动。

朱元璋为了将朱标培养成一个合乎理想的守成君王,选定了一些功勋卓著又德高望重的老臣兼领东宫官职,这些人包括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刘基汤和、邓愈、廖永忠、耿炳文等人。

同时,朱元璋为了培养朱标处理国家政务的实际能力,他让朱标参与军国政务。朱标性格平和,为人谦逊仁爱,很受群臣爱戴,而且经过历练也有很强的处理政务的能力。

朱标如果能登基为帝,那么他的年龄是44岁,可谓是正当年。以朱标的政治经验而言,那么他的施政理念必然和建文帝不同,至少他不会急于削藩,而会采取温水煮青蛙的策略,利用时间来消磨那些被分封的兄弟,不至于酿成激变。

退一步说,就算是朱标采取强硬手段要削朱棣的藩,那么朱棣也是毫无办法,因为在朱标的面前,朱棣不论是威望还是能力,都不足以和朱标对抗。

朱棣起兵胜算会有多大

前面提到朱标若当皇帝朱棣大概率不会起兵反抗,而是老老实实得当他的世袭亲王。但问题既然抛出来了,就有必要作一些假设,假如朱棣起兵,能有多少胜算?

朱棣在靖难之役的初期并不顺利,他的兵力仅有800余人,要不是北平的都指挥使张信临阵倒戈,那么朱棣很快就会被镇压。就是夺取了北平后,朱棣南下也遇到了重重阻力。

以整体实力而言,朱棣都远远不及朝廷,但建文帝在平叛的过程中屡屡犯错,更致命的是建文帝面对如此巨变,手里头根本没有可用的大将,老将耿炳文又被他弃之不用,反而用了一个纸上谈兵的李景隆,最后还是这个李景隆率先打开了南京的城门。

朱标是在战争年代成长的,尽管不像朱棣那样曾率兵在边疆前线打过仗,但基本的军事素养还是有的,在调度指挥上肯定要强于建文帝。

更为关键的是,如果朱标在世,就不会出现无大将可用的局面,说起这个就要提到朱元璋时期的“蓝玉案”了。

蓝玉案是洪武时期的第二大案,受此案牵连的人多达数万,其中包括一大部分的功臣宿将。

蓝玉和朱标是亲戚关系,假如朱标在世,不敢说蓝玉案不会发生,但强度和烈度势必要低得多,也有很多功臣会在朱标的庇佑下得以保全性命,至少那些在东宫任职的功臣,朱元璋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会给朱标留下一些能征善战的大将。

蓝玉被诛多少和朱棣有关系,因为朱棣在朱元璋面前曾说过蓝玉的坏话。朱标若在世,势必会死保蓝玉以及蓝玉手下的大将。

朱标能否保住蓝玉不好说,但朱元璋多少总会留点情面,饶恕部分的功臣大将。像傅友德、冯胜这样没有多大过失的功臣,还是很有可能会网开一面的。

只要很少一部分功臣被保全,他们中任何一个人都比李景隆要强太多,那么凭借这些人就足以应对朱棣作乱,朱棣别说是打进南京,恐怕没到黄河就要全军覆没了。

历史是不容假设的,但适当的想象也是从侧面认识不一样的历史。如果您翻到这篇文章,就当是一个故事,权作茶余饭后的消遣。

更多文章

  • 沙僧的九个骷髅头是谁(沙和尚脖子上为什么要挂9颗骷髅头)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沙僧的九个骷髅头是谁

    (蜗牛看西游第5403期)文/蜗牛取经师兄弟们似乎都喜欢做一件事情,他们热衷于藏东西,蜗牛在往期的文章中解释过,猪八戒就是藏东西的高手,观众只看到八戒手中的九齿钉耙,却不知道他的腰间还曾别了一把弯弓,可是,取经14年,他愣是没拿出来过。八戒是藏东西的一把好手,身为师弟的沙僧又能差到哪里去,这只妖怪竟

  • 东晋是谁建立的(东晋都城在哪,是个怎样的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东晋是谁建立的

    东晋:东晋(317年-420年),11帝,立国103年。定都城:建康(南京)人口:1746万(五世纪初)面积:302万平方公里(417年)。西晋灭亡,宗室司马睿,南迁建立政权,史称东晋。此外,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

  • 民国三大女流氓(民国时期名震天下的女流氓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民国三大女流氓

    在民国的时候因为新的思想的不断涌入,人们也开始逐渐吸收并被其影响,进而女性的地位也得到了不少的提高,出现了不少特殊的女性人才。在民国时期就有三个女人,她们像男性一样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黑白两道都有着很强的后台,还被称为民国时期“三大女流氓”。当然能够获得这样称号的不是常人,个个长相貌美的她们,身上又

  • 刘彻一生最爱的女人(汉武帝最喜欢的女子有卫子夫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彻一生最爱的女人

    提起中国古代的帝王,有所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说法,其中汉武帝刘彻不仅雄才大略,他统治时期的大汉帝国跟远在欧洲的罗马帝国堪称双峰对峙,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两个国家。而且汉武帝本人也英俊潇洒、风流倜傥,颜值在历代帝王当中绝对是杠杠的,他的感情生活就像当今的综艺节目一样多姿多彩,像连续剧一样波澜起伏

  • 没有冉闵汉族会灭亡吗(历史上汉族差点被灭族)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没有冉闵汉族会灭亡吗

    要说这个民族英雄啊,在近代史之中那是不计其数,我们心中的民族英雄,那就是一个能拯救国家与危难之中的的英雄。今天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英雄啊,就是他,拯救了汉族这个种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胡人开始崛起的时候,那个时候已经是西晋政治集团软弱黑暗的时期,以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为主开始扰乱侵犯

  • 蒙古人为什么恨忽必烈(为什么说忽必烈是蒙古的罪人)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蒙古人为什么恨忽必烈

    在公元13世纪的时候,东方的草原上兴起了一支强悍的军事力量——蒙古大军。他们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从蒙古草原一直打到了多瑙河畔,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这也是世界历史上,人类最接近于统一的时期。开创了这个成就的,就是成吉思汗以及他的子孙们。在蒙古人心中,成吉思汗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对于成吉思汗的

  • 过去举人相当于什么学历(举人在现代是什么学位水平)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举人相当于什么学历

    如今社会看重学历,实际上古人也是有学历之说的,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书生寒窗十年去参加科考,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高中,能够成功入仕,有份好工作。秀才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扇门,成了秀才就说明你已经真正走上了科举之路。在成为秀才之前还有两轮考试。最初开始学习的时候,称作生童,也就相当于如今的小学生,生童平时学习四书

  • 伍子胥掘墓鞭尸是真的吗(为父兄报仇掘墓故事的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伍子胥掘墓鞭尸

    最近翻阅《春秋谷梁传》,在其中记载了:“庚辰,吴入楚。日入,易无楚也。易无楚者,坏宗庙,徙陈器,挞平王之墓。”这样一句话,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历史问题——伍子胥到底有没有掘墓鞭尸楚平王呢?众所周知,伍子胥为了报仇雪恨,掘了楚平王的陵墓并将其尸体挖了出来用鞭子抽打解恨。足足抽了三百下,由此还产生了“鞭尸三

  • 学易经的最佳年龄(现代什么样的人适合学易经)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学易经的最佳年龄

    “易经”乃群经之首,是阐述天地万物变化的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哲学。我们都知道易经有《周易》,其实还有《连山》《归藏》两个版本,可惜后两个都已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经”太高深、太玄乎,一般人根本搞不明白,因为“易经”早期是用来作“卜筮”的,即对未来发展的预测,然后总结出规律。这些“规律”

  • 岳飞为什么被赶出武庙(岳飞被移出武庙是什么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岳飞为什么被赶出武庙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圣人,文圣孔子,亚圣孟子,诗圣杜甫,酒圣杜康,医圣张仲景,药圣李时珍(又孙思邈),史圣司马迁,书圣王羲之,茶圣陆羽……但说到武圣,争议就大了,北方大多数地方都供奉关羽为武圣,还有部分地区供奉岳飞,也有小部分供奉姜子牙,甚至还有伍子胥的,那么武圣到底是谁 ? 要说武圣,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