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于年夜饭的来历简介(简要概括年夜饭的传说故事)

关于年夜饭的来历简介(简要概括年夜饭的传说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735 更新时间:2023/12/21 21:01:38

那么,吃了这么多年的年夜饭

你知道年夜饭的由来吗?

古人是怎么吃年夜饭的?

现代年夜饭又有哪些讲究?

今天的小编为您穿插介绍下年夜饭的由来及讲究,

也了解春节古人怎么吃年夜饭!

年夜饭的由来

年夜饭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尔雅》中的记载。作为一部训解词义的著作,《尔雅•释》中就有:“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岁为名”的说法。

通俗来讲,就是把“年”看作是收获(禾熟)的象征。于是每逢过年,大家就都聚在一起,烧些好东西,吃上一顿,庆祝一番。久而久之,这样的庆祝活动就成了年夜饭。

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的“聚”,有着团圆的意思,因此年夜饭又被称为是团圆饭。对注重家庭观念的中国人来说,远在四方的家人都要赶在除夕那天回家团聚。

所以这顿饭不仅仅要满足大家的口腹之欲,还有着一定的仪式感存在,即一家老少齐聚一堂共叙天伦辞旧迎新。对老人来说,看到儿女满堂,便意味着一辈子心血没有白费,在精神上得到莫大的安慰与满足;

就子女而言,这是展示兄弟姐妹、亲人之间互敬互爱的机会,亦能对长辈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既然有了这样深厚的寓意,年夜饭的重要性也便不言而喻了。

同时吃年夜饭,实际也是一种社交方式。大快朵颐的同时,也是亲情交流的契机。说到具体吃什么,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环境和风俗各异,因此有着非大的差异性。

比如,北方在除夕就要吃象征元宝的饺子,南方则是寓意团圆的汤圆。有些地方还有吃年糕或长面的习俗。而在菜色上,虽然各有不同,但总体还是能够反映出中华民族浓郁的传统化特色。

“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

——《荆楚岁时记》

据史书文献记载,东汉时期,我国古人就已有吃年夜饭的习惯。如今年夜饭桌上的食材与菜式可谓花样百出,应有尽有,今天就和同学们好好聊聊,我国古人过春节时都吃些啥?以及一年一度的年夜饭有啥讲究?

古人年夜饭都吃啥?

1、先秦时吃“麦饭”

无论年夜饭上有什么山珍海味,人们也少不了要吃主食。米饭、馒头、面条在成为今天中国人最重要的主食之前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路。

先秦时期,中国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所谓“五谷”中的粟、黍、稷,也就是现在俗称的“小米”和“黄米”,吃的时候直接将它们煮熟即可,这叫“麦饭”。

2、汉朝时始行年夜饭

汉代以前,春节的日期还未统一,直至汉武帝时才将春节固定为正月初一,并一直沿用至今。“年夜饭”习俗的正式形成也由此开始。

如今年夜饭桌上的食材与菜式可谓花样百出应有尽有,可您想知道,在两千年前的汉朝,年夜饭的餐桌上,都有些什么菜肴吗?

汉朝人的饮食习惯与现代人已大体相同,都习惯吃熟食,以谷物作为主食,讲究荤素搭配,五味调和。到两汉时期,谷物制粉技术才逐步推广开来,出现了馒头、饼、面条等食品。

而受到各地自然条件的影响,百姓对于饮食的口味要求各有不同。当时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百姓喜欢腌制的食物,而长江流域的百姓则更喜爱“大苦咸酸、辛甘行些”。

标配主食:

汉代已有“六谷”之说,相比我们常说的“五谷”(稻、黍、稷、麦、菽)而言,这多出来的一谷叫做“苽”。苽在汉代又叫“雕胡”,雕胡生长在水里,雕胡米能作粮食,而雕胡茎又能作菜食用。

说苽或雕胡,您可能不知道,但说到它在朝时的名字您或许就会恍然大悟了。雕胡茎在宋朝又叫“茭白”,它同样是现在咱们常常能吃到的食物。这些粮食谷物在当时主要是蒸煮成饭或羹来食用。

荤素搭配:

牛、羊、猪、狗、鸡和鱼构成了当时肉食的主要部分。猪、狗、鸡是当时人家普遍豢养的家畜,平时轻易不会宰杀。但在春节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汉代百姓常吃的蔬菜首推被誉为“百菜之首”的冬葵,冬葵种植面积广,口感甘滑,是汉朝人的最爱。

芋头和韭菜在汉朝之前早已有之,到了汉朝时已经发展出了十分成熟的栽培方法,此外还有萝卜、黄瓜、葫芦等总计三十种蔬菜在汉朝是可以见到的;

饭后水果:

汉朝时的水果品种已经十分丰富了,仅从长沙马堆与罗泊弯一号墓中,就出土有菱角、枣、香橙、桔子、柿子、梨子、梅子、梅、子、橄榄、木瓜、西瓜等;

要特别提到的是,与如今一大家人围着一张圆桌吃年夜饭的形式不同,汉朝流行“分餐制”,即一人一套餐具,分而食之。

汉代的分餐制是古代礼制的一种体现,那时还没有高大的圆桌和高脚椅,人们席地而坐,每人面前摆放一张小案几,吃饭的时候也是人各一份,分餐而食。

3、唐朝流行生鱼片

唐朝在国人心中是个繁华昌盛的朝代,现在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喜欢穿越到唐朝,今天我们来看看唐朝的春节饮食和现在有什么不同,看看唐朝人都吃什么

唐朝已经有米饭了,但不像现在一样是主食,唐朝的主食是以饼为主,各种饼多达几十种。在唐代笔记小说《因话录》里就提到“世重饼啖”。

再说肉,唐朝以吃羊肉为主,牛肉是不能吃的,吃牛肉犯法,猪肉吃的比较少,因为吃羊肉要去膻味,所以那时候香料比较贵。现在咱们吃的比较多的家禽肉,鸡鸭鹅,唐朝是不吃的,那时候鸡鸭肉禽肉不算是肉。

另外唐朝渔猎风气很盛,钓鱼很常见,而且当时有道非常有名的菜——“切鲙”,其实就是当今的生鱼片。打猎得来的猎物,诸如鹿、兔子、野猪、熊,也经常出现在唐人的菜单里。

4、宋朝的年夜饭也能下馆子!

相比起其他朝代,宋朝商业发达、文化繁荣。《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在京正店七十二户”,这么看来,汴京城中的酒楼可真多啊。

与唐朝相比,宋朝的酒楼规模更大、装饰更加奢华,酒楼中不仅菜品多,服务也很丰富,而这其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樊楼”了。

樊楼的菜品十分丰富,据说仅羹类就有数十种,《东京梦华》中提到的各色羹汤、鹅鸭鸡鱼虾蟹兔羊獐,时令鲜蔬、甜点小食、果子蜜饯等一应俱全,珍馐食材、上品佳酿应有尽有,就连餐具都十分讲究。

宋朝市井百姓的生活也相对富裕,寻常百姓家的年夜饭的菜品自然也五花八门。除了基础的鸡鸭鱼肉,宋朝年夜饭必备的还有屠苏酒和两样小菜——“馎饦”与“春盘”。

宋代人的年夜饭虽然会比平时丰盛一些,但还是呈现出精致得体的风范。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寻常百姓家,也要实行分餐制,小盘装菜,小盏饮酒。这种饮食风尚,被日本人沿袭至今,而当代中国则受明清饮食文化的影响较多。

5、明清的年夜饭色香味俱全

明清时期饮食文化中的南北菜肴风味已经各具规模,形成了中国传统饮食的的“八大菜系”,即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

康熙乾隆年间,清宫的膳房已具相当规模,宫廷风味名菜、各种名宴、特色名菜、名点种类不计其数。皇家的除夕年夜饭更是集天下珍馐美味于一成。

更多文章

  • 大金国是现在的哪里(历史上的金国是现在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大金国是现在的哪里

    只是在我们的国家的古代里面是有很多的朝代的,他们有一个朝代,又一个朝代的进行交替。而这是潮汕气器不同,有的时候是有一个国家来治理这个地方,而有的时候是会有很多的小的国家来同时治理。而其实在我们国家的位于两宋的时候是存在辽国或者金国甚至一些其他的小国,那么在历史上的这些辽国和金国是现在的什么样的地方呢

  •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对深化改革的历史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相信大家都听过,因为这是我国近代史的第一次维新变法。但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接踵而至,除了让戊戌六君子魂丧菜市口外,还让一心向往改革的光绪帝成为了清朝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很多人都说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因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旧势力反扑,但除了这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外,还有三个隐藏的原因。

  • 《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谁(吴承恩这一说法并不确凿)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游记》的作者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作为明代时期的小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回过头来看以往,我们会发现,西游记的作者并没有署名,因此,有关作品的作者,近几十年来,也成了大家的饭后甜点。那西游记的作者究竟是不是吴承恩呢?毕竟我们学习的课本中,就是吴承恩,延续到今天又说不是吴承恩,这难免会勾起大家的深思。其实早在上

  • 文房四宝是指哪四样(我国的笔墨纸砚出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房四宝是指哪四样

    文具对于每个人来说属于很日常的一样东西,对于文学文字爱好者来讲,选择一样好的文具用品是彰显自己的文化素养的一种方式,更是表达自己对于生活态度的追求和热情。在古代,最为人所熟知的文具当属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单从字面意义上来说,文房乃为书房,四宝便是书房中常用的四样文具了。在南唐时,“文房四

  • 龙妈原著中的结局(权力的游戏小说中龙妈结局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龙妈原著中的结局

    早在《权力的游戏》第七季播出期间,整季的剧情就突然被网上疯传,第七季后面几集的内容验证了这一剧透的可信度是百分之百。紧接着第八集的六集剧情也出现在了网络上,这就是2017年的黑客泄露剧本事件!也就是说编剧早在《权力的游戏》第七季时就已经写好了整部八季的剧本。但因为黑客提前泄露了剧本,第八季不得不整个

  • 纸上谈兵的主要人物是谁(关于历史人物赵括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纸上谈兵的主要人物

    不知道网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为赵括洗白?历史上,从来都不缺像赵括这样“夸夸其谈”的人物。明朝方孝孺有一篇杂文,叫作《吴士》,就很形象地描绘了像赵括这样的人物。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吴地有一士子,逢人就说自己是乱世英才,世间少有可以和他相提并论的。这位吴士对兵法尤其自信,喜欢和人们谈论兵法,每次谈论兵法

  • 曹雪芹和高鹗什么关系(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和高鹗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雪芹和高鹗什么关系

    曹雪芹出生(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原创作者,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杼之子(一说曹頫之子)。高鹗(1758年—约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行一、清代汉军镶黄旗内务府

  • 揭秘变脸是怎么做到的(中国四川变脸的原理秘密)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变脸是怎么做到的

    川剧不像黄土高原的秦腔那样苍凉悲怆,也不像鱼米之乡的昆曲那样多情缱绻,飘荡在巴山蜀水之间的川剧,有着四川人独特的既热辣豪朗又闲适幽默的性情。蜀地自古就是歌舞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随着清代的大移民,四川本地戏融合吸收了外来戏种,融汇了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人称“五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意思(理解现代不孝有三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意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意思是说:天底下不孝的事情有很多,其中没有子嗣,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舜帝背着父母娶妻,是因为害怕没有后代。君子认为舜帝不告而娶,实际上是符合孝道的。但是,这一句话的意思,在学术界

  • 四大文明古国是什么国家(文明古国处于什么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四大文明古国是什么

    “四大文明古国”这一说法,最早是由梁启超先生提出。梁启超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首次使用这个定义,并自己解释说,地球上古文明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梁启超的说法来源于当时世界学术界比较流行的“五大文明发源地”。这样子,梁启超进一步把“四大文明古国”限定在亚非大河流域了。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