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司马懿为何惧怕曹睿(为何害怕,这些原因很重要)

司马懿为何惧怕曹睿(为何害怕,这些原因很重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892 更新时间:2023/12/16 17:15:59

诸葛亮常谈羡慕,能回天地春。司马懿精于谋略,善于用兵,深谙韬晦。他是曹魏三代托孤辅政大臣,又被人称之为: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司马懿极其聪慧,博学多识,年少时就远近闻名。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继任丞相后强征司马懿为文学椽,后来让司马懿做太子中庶子,也就是辅助曹丕的差事。曹丕在位时,司马懿成为托孤辅政大臣,也是曹丕对抗宗亲的工具。

曹睿继位后,司马懿临危受命,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司马懿兢兢业业,一生都在为曹魏征战,然而却在曹睿去世后,发动高平陵政变,窃取大权。

司马懿既然想篡权,为何要等到曹睿死后,才发动政变?笔者认为,这是有着深刻原因的,以下做简要分析。

首先曹睿在世之时,司马懿并没有实权。曹丕临终前,将司马懿任命为托孤辅政大臣。

除了他还有三位,分别是曹真、曹休陈群。曹丕让司马懿好生辅佐曹睿,同时也告诉曹睿,要永远防着司马懿。

因为从曹操开始,众人都纷纷议论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并且曹操曾两次梦见三马同食一槽。

因此曹操警告后人,要永远防着司马懿。曹睿继位之后,司马懿也成为牵制曹魏宗亲的工具。

曹丕在位时,曹真、曹休等就开始大肆圈地据为己有,侵吞国家资产。由于他们手握重兵,曹丕也不敢得罪。曹丕死后,宗亲们更是肆无忌惮,曹睿只好用司马懿牵制。

懿仍旧管理尚书台,执行新政,防止曹魏宗亲贪污受贿、任人唯亲。因此司马懿当时只是个文官,并没有什么实权。

后来诸葛亮北伐,曹真屡战屡败,曹睿不得不起用司马懿为大都督。然而司马懿虽然掌握兵权,但长期在在征战,又有大将军曹真的牵制,没有机会发动政变。

其次魏明帝曹睿英明神武,牢牢控制大权。不得不说,曹睿是个英明的皇帝,从小就长相俊美,聪慧过人,又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曹操因曹睿超凡脱俗,更是对他宠爱有加,曹操曾夸赞:有曹睿在,曹魏江山可以传三代了。

曹睿在位期间,曾指挥司马懿曹真等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防御吴国。设立律博士制度,又与陈群等人制定了《魏律》,因此曹睿是个有座位的皇帝。

诸葛亮北伐期间,司马懿被曹睿牢牢控制,由于司马懿侵害了宗亲们的利益,曹真、曹休等恨不得杀司马懿,以除后患。

每次都是曹睿阻止。而司马懿稍有不慎犯错,轻则降职,重则罢官,因此司马懿在朝中很不得势,更没有什么发动政变的机会。

而且当时人心向魏,司马家族并未给世人什么恩惠,司马懿在这个时候谋反无异于自取灭亡。

其三曹睿在位,曹氏宗亲依然强大,司马懿在当时兼职不值一提。

曹魏三代用司马懿的原因,就是司马懿有大才,可以辅助曹魏江山。然而三代人都未曾重用司马懿,只是诸葛亮北伐之时才让他掌握军权。

最主要是,托孤大臣不止司马懿一个,还有曹真、曹休、陈群。曹真曹休才是真正的掌权者,手握重兵。

可以说他们想杀司马懿易如反掌,只是曹睿护着司马懿。后来诸葛亮北伐之时,由于曹真屡次打败仗,丢城失地,曹睿这才起用司马懿。

而且司马懿打败仗之时,曹睿有再次起用曹真,二人相互牵制,由此看来曹睿也是个权谋家。因此曹睿在世,曹氏宗亲虽然人才凋零,但大权在握,再加上曹睿英明神武,司马懿没有发动政权的机会。

更多文章

  • 中国失去贝加尔湖原因(历史上的中国是如何痛失贝加尔湖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失去贝加尔湖原因

    贝加尔湖实际控制权归俄国所有,确实是从清朝康熙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开始的,但你不能由此说这是割让土地,《尼布楚条约》是平等条约,平等就不存在割让。事实上,贝加尔湖一带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只有很短时间属于中国管辖,其他大部分时间是处于无主之地,没有政府统治。中国历史上对贝加尔湖的统治,一是在唐高宗时

  • 圆寂为什么坐着就死了(圆寂到底是怎么断气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圆寂为什么坐着就死了

    前言:不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在平常的生活中,信佛的人似乎比比皆是,有事去寺庙烧香拜佛似乎也都是一件见怪不怪的事情。这个由印度来到中国的外国宗教在经过了中国文化的洗礼后,历经千载发展也成为了十分有影响力的大教。在近现代说起佛教就不得不提起虚云禅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第一禅师。这位得道高僧经历了四个朝代

  • 巡抚和总督哪个大(巡抚和总督谁有实权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巡抚和总督哪个大

    大清入关后,建立起了一套满族统治的制度。清朝的地方政治制度是督抚制度。那么两江总督和两江巡抚谁的官职更大呢?一、两江总督、位高权重清朝的督抚制度,将全国划分为23个行省。北起蒙古、南到南海,西抵新疆,北至东北,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面积达1000余万平方公里。当时,全国设八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

  • 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古代丞相和宰相哪个官职大)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

    “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父兄三叶皆尚主,子女时代为妃嫔。”这是唐代诗人崔颢描述的读书人在考取功名出将入相之后,家族盛宠不衰的繁荣景象。或许是受到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很多人对于读书人考取功名之后,所谓的“入相”不甚了解。不知道这里所谓的“入相”究竟是丞相,还是宰相。同样,甚至有很多人就干脆将

  • 靖康之耻的历史真相(历史事件靖康之耻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靖康之耻的历史真相

    说起宋朝,必然能想到“靖康之耻”,北宋之所以灭亡都是因为它导致的,岳飞的诗歌中也写道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究竟耻辱到什么地步呢?北宋靖康二年,金军南下攻破北宋都城,宋徽宗、后宫妃子以及朝廷大臣均被俘虏。“靖康之耻”妃子们受尽侮辱,皇后行完“牵羊礼”后因为承受不了这样的屈辱,直接自杀了

  • 水浒传是哪个朝代的故事(水浒传描绘什么时期的事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水浒传是哪个朝代

    梁山泊忠义堂的好汉全伙归顺朝廷,是《水浒传》中的一件大事。这件事使许多现代读者嘲笑甚而痛骂《水浒传》。梁山泊受招安,本身是件颇为奇怪的事。读者记得,《水浒传》起先讲众好汉如何一一到梁山落草为寇,他们上山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大致都不是由于生来贪财嗜杀,也不是性格上有着社会难容的特点,而是由于受到压迫虐待

  • 怎么查自己是谁的后代(查自己祖籍和祖先从哪里来的方法)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怎么查自己是谁的后代

    最近有人问我,要怎样才能寻根问祖,很想知道自己到底是从何而来的。父辈离乡多年,自己从小就出生在城里,对父辈家族以前的事情一点都不了解。我相信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是这样的情况。遇到这个问题,我也没办法直接帮大家去寻找。因为人口迁徙以及历史原因,所以现在已经很难追溯了。但是我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线索。

  • 南蛮北狄东夷西戎含义由来(划分到现在分别是哪个地区)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蛮北狄东夷西戎含义

    中国从三皇五代开始,以今河南和山西部分及周边一带为统治区,成为广义上的中原地区。由这里开始,以炎帝和黄帝部落融合为主,向四周拓展,到周朝时,统治区内的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形成了广义上的华夏族。汉朝后,统称为汉族。华夏族统治区的周边,还有夷、蛮、越、戎狄、肃慎、东胡等诸多少数民族,周朝人把周边的部

  • 刘伯温斩龙脉传说(刘伯温为什么要斩断昆仑山脉)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伯温斩龙脉传说

    说故事论人生,借古喻今谈天下,聊不完家长里短,道不尽儿女情长。有道是:曲木为直终必弯,养狼看家比狗难,墨染黄雀黑不长,粉刷鸟鸦不过天,糖浸黄莲终有苦,强摘瓜儿哪能甜,好事终得善人做,哪有凡人当神仙。众所周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当了皇帝,天下得以天平,百姓也从此可以喘口气,从此安居乐业。然而朱元璋出身

  •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谁(是谁的故事及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谁

    说到明末清初时期的人物,肯定绕不过吴三桂。了解吴三桂,想必大家都是从清初诗人吴伟业写的《圆圆曲》开始: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军油壁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