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魏国是现在的哪里(古代魏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魏国是现在的哪里(古代魏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979 更新时间:2024/1/24 20:47:43

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历史上曾有两个都城。早在魏赵韩三家分晋的时候,相对于韩国和赵国,魏国获得了经济基础较好的河东地区,就是今天的晋西南一带,都城为安邑(今山西夏县北)。

在此基础上,魏国可谓继承了晋国的衣钵,并通过率先的变法和吴起等人才的任用,逐渐成为战国中期的霸主。

到了魏惠王在位时,魏国将都城从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北)迁到了大梁(今河南开封)。

自此之后,魏国一直以大梁作为都城,所以魏国又被称之为“梁国”,比如孟子见梁惠王等。那么,问题来了,战国中期,魏国为什么要迁都到大梁呢?

首先,安邑,主要位于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一带。对于安邑来说,地处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的山西省西南端,中条山西麓,南接平陆县,北邻闻喜县、垣曲县,西连盐湖区,东隔黄河与河南渑池县相望。

在地理位置上,安邑处在河东地区,并且和晋国的核心区域比较接近。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战国前期,魏国和韩国、赵国三家分晋后,魏国的疆域主要位于河东地区,所以在安邑定都是比较适合的。

特别是在魏文侯魏武侯这两位君主在位时,魏国因为要和秦国争夺河西之地,在安邑定都也有助于魏国和秦国的交锋。

但是,从魏国第二任君主魏武侯开始,魏国逐渐将精力放在中原土地的争夺上。比如在公元前391年,魏国联合韩国、赵国,三晋的大军与楚国在大梁、榆关(河南中牟)一带决战,三晋联军大败楚军后,魏国占据了大梁。

而这,为魏国迁都大梁奠定了基础。在从楚国手中夺取大梁后,魏国继续发力中原,又占据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土地。

到了369年,魏国第三任君主——魏惠王即位。对于魏惠王来说,继续向黄河中下游地区扩张。

与此相对应的是,魏国的都城——安邑(今山西运城夏县一带)因为位置比较靠西,显然不利于魏国在中原地区的争霸。

为此,公元前365年(一说为公元前339年),魏惠王将魏国都城从安邑迁都到大梁,大梁就是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

对于魏国来说,之所以迁都大梁,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都城的变迁,表明了一个国家战略方向的变化。在战国初期,魏国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夺取秦国的河西之地,并继承晋国的核心资源。

此时,魏国定都安邑是比较合适。但是,因为西边的秦国难以吞并,自魏武侯开始,魏国的重心逐渐变成中原地区的争霸,尤其是和齐国、楚国之间的较量,促使魏国需要一个靠近中原的都城。如果还是定都安邑,在调集兵力、物资等资源上显然路途遥远了。

最后,另一方面,相对于安邑,大梁东接齐鲁,北据燕赵,拥有非常便利的交通,而且,大梁地处平原地区,周边有济水、颖水、丹水、睢水等水道。

在古代历史上,大梁是非常适合农业种植的,这是古代都城选址的重要参考因素,比如千年古都长安、洛阳等,都处在或者靠近适合农业生产的平原地区。

在此基础上,除了战国时期的魏国,后梁、后晋、辽朝、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继在此定都,而就魏国之前的都城安邑,则几乎没有朝代定都。

此外,和赵国都城邯郸一样,大梁也是战国时期最坚固的都城。比如到了战国末期,秦国大军想要攻灭魏国时,大梁城始终强攻不下,最后引水灌城,三个月城墙才被浸坏。

更多文章

  • 四大天王是哪四个神仙(古代神话中的"四大天王"指的是)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四大天王是哪四个神仙

    真知堂国学馆:中国是大乘佛教广为流布的国土,相传古代印度高僧达摩,就是因“东土震旦,有大乘气象”而渡海东来,传播佛教。后来禅宗就以达摩为祖师。目前我国,禅宗和净土宗最为流行,一般的净土宗和禅宗寺庙,信士弟子进到庙里,首先看到的就是弥勒佛的形象。图为台湾中台禅寺弥勒佛像。真知堂国学馆:弥勒佛又称未来佛

  • 西晋是怎么被灭亡的(西晋迅速灭亡的的根本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晋是怎么被灭亡的

    280年,晋军直抵石头城下,吴主孙皓投降,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宣告终结,天下重归一统。然而西晋王朝却很短命,享国五十一年的时间。如果从统一天下开始算起,只有三十七年的时间!西晋王朝为何短命而亡呢?这和其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王夫之在评论这段历史时说

  • 明朝不灭亡能成为列强吗(明朝在当时是世界第一强国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不灭亡能成为列强吗

    明朝是我们大家都所熟悉的朝代,因为他的铁血军队而使得许多人都对明朝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好感。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让整个天下重新恢复到了统一的局面,过去那种分散割据战争状态在他的手上结束。但浩浩大明传承两百多年之后,却在清朝的手上结束了生命。而清朝在末年的时候,却因为统治者腐败导致百姓揭竿而起,欧洲列

  • 长孙无忌为什么斗不过武则天(长孙无忌为何不堪一击)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长孙无忌为什么斗不过武则天

    在唐朝功臣之中,长孙无忌是排在第一位的,也就是凌烟阁 24 功臣之首,是唐太宗李世民最为信任的心腹,也是李世民的大舅子,君臣二人关系好的恨不得穿一条裤子。 从李世民骑兵之初,长孙无忌就一直跟随在身边,属于创业元老级的人物,外加大舅子这层关系,登基后的李世民对

  • 从小阉了的男孩长大了什么样(小男童变太监身体变化)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从小阉了的男孩长大了什么样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太监从小去势,所受的痛楚最小,普遍被宮的年龄在10岁前,早的在五六岁。这个年龄被宮的时候痛楚会小一点,但仍然是剧痛无比,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年龄幼小的时候实施去势,长大后就会清秀俊美,才有机会得宠于皇上和后妃。而这个秘密不便于说,但是古代的中国人和小亚细亚人,都知道阉割过的

  • 真正的吴三省去哪了(盗墓笔记里真实的吴三省死没死)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真正的吴三省去哪了

    吴三省的失踪之谜一直都是《盗墓笔记》最大的坑,很多网友都认为只要吴三省没有找到,盗墓故事就永远都不会结束。我们知道从西沙海底墓出来后解连环就假扮成吴三省的身份进入吴家成为吴三省,真正的吴三省则转入暗中行事,那么大家知道吴三省在消失后到底在做什么呢?其实这个答案已经由解连环的口中说出来了。当年陈文锦带

  • 大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叫什么(崇祯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叫什么

    1644年3月中旬,李自成大顺军已经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居民都拥堵在了北京城的各大城门前,都想逃出生天,此时崇祯下令,紧闭城门,不得任何人出入。3月17日,崇祯召集在京的文武大员开会讨论决策,自己知道大限即将到来,当众掉了眼泪,文官们也假惺惺地跟着落泪。用人之际却没有人能站出来,气得崇祯帝用手指写下了

  • 元春省亲为什么在晚上(贾元春为什么要在夜里来省亲)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元春省亲为什么在晚上

    元春省亲是《红楼梦》中的盛事,曹雪芹给了三个篇幅密集的写“元春省亲”。贾家更为了迎接元春回娘家,倾尽家财耗时大约两年时间修盖大观园。可到贾元春省亲当日才发现,她前后在家也就三四个时辰,为什么只呆了如此短时间,入夜来,半夜走?而且整个元春省亲过程埋伏了非常多的线索。比方贾元春在后宫是否受宠,以及元春回

  • 周朝第一个君王是谁(中国周朝第一任皇帝国君是周武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朝第一个君王是谁

    周本是一个古老的旧邦,不断壮大发展乃能王天下而执天命八百余年。今问第一位周天子为谁,答曰:姬昌受命,姬发革命,姬诵成命;根据古代天命理论,王天下当从受命始,故文王姬昌当为周朝第一位天子。文王“治岐”,“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这些政策深得人心,与当时商王朝内部的混乱形

  • 明朝皇帝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历史上明仁宗当了多久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仁宣之治又称仁宣盛世、仁宣致治,是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休养生息等一系列策略。使得明朝出现盛世的局面,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后人将永乐盛世和宣德时的太平合称为"永宣盛世"。因此,由于开创了仁宣之治这一盛世,明仁宗和明宣宗,都得以名垂青史,获得了后人的称赞。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