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元春省亲为什么在晚上(贾元春为什么要在夜里来省亲)

元春省亲为什么在晚上(贾元春为什么要在夜里来省亲)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818 更新时间:2024/2/3 10:22:06

元春省亲是《红楼梦》中的盛事,曹雪芹给了三个篇幅密集的写“元春省亲”。贾家更为了迎接元春回娘家,倾尽家财耗时大约两年时间修盖大观园。

可到贾元春省亲当日才发现,她前后在家也就三四个时辰,为什么只呆了如此短时间,入夜来,半夜走?而且整个元春省亲过程埋伏了非常多的线索。

比方贾元春在后宫是否受宠,以及元春回家的心情等等都隐藏其中。下面用几点内容聊一聊。

【一】

忽一太监坐大马而来,贾母忙接人,问其消息。太监道:早多着呢!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大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戌初才起身呢……执事太监道:时已丑正三刻,请驾回銮。

贾元春省亲,晚上七点多才从皇宫出发。到贾家起码也要八点后。更衣、游览大观园、礼佛、贾家上下拜见、再夜宴一系列活动下来, 到丑时三刻,也就是凌晨一点四十五分,执事太监回禀,敦请贾元春回宫,前后在贾家呆了六七个小时,贾家却为此花费百万,筹备两年。元春省亲也算得上史上最贵的一次“回娘家”。

【二】

对贾元春来说,好容易回来一次,当然不想很快回去。她哭着对贾母王夫人说:

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又有贾政至帘外问安,贾妃垂帘行参等事。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日: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贾元春对父亲贾政说出“终无意趣”四字,表达出自己被送入皇宫的委屈和深深不满。元春省亲看似荣宠富贵,实则繁华不过表面,她自己在后宫甘苦自知,都通过“终无意趣”四个字体表达出来。

她若得宠,皇宫就是她的幸福之地,又怎么会当众说什么“终无意趣”,显见其虽晋升却根本无宠。 而无宠更是元春悲剧和贾家抄家的根源。

元春贵为贤德妃,贾家尊称她为贵妃。有人猜测她贵妃从何而来其实并不复杂。贤妃、德妃为唐四妃之二,两个妃子叠加以表正式,是为贵妃。

“贤德”加给贾元春本有讽刺意味。本来贵妃却不称贵妃,偏偏叫贤德妃,元春用“终无意趣”委婉的表达出皇家不光有富贵,还有身不由己,就算恩准省亲也不能畅意,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三】

元春省亲是“皇家礼仪”,一切要以皇室的尊严和标准行事。大观园也属于贾元春不属于贾家。贵妃出宫有规定的时间,回宫当然也有规定的时间。都是提前设计好的。

转眼元宵在迩,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又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带了许多小太监出来,各处关防,挡围幕;指示贾宅人员何处出入,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

贾元春作为贤德妃,是不可以在外面过夜的。原本贵妃省亲就没有先例,一切仪规都是最先定制,必然更严格。皇妃若是不随皇帝出宫,不说不可以外宿,连出宫也不可以。

所以,贾元春“从古未有”的省亲必须快去快回,且对路途远近有严格限制。若要当天回不来,基本也就不可能迎接省亲了。

元春省亲背后有非常多值得说的。这里仅就省亲来往时间做了简单描述,有机会再深入。欢迎留言丰富补充。

更多文章

  • 周朝第一个君王是谁(中国周朝第一任皇帝国君是周武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朝第一个君王是谁

    周本是一个古老的旧邦,不断壮大发展乃能王天下而执天命八百余年。今问第一位周天子为谁,答曰:姬昌受命,姬发革命,姬诵成命;根据古代天命理论,王天下当从受命始,故文王姬昌当为周朝第一位天子。文王“治岐”,“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这些政策深得人心,与当时商王朝内部的混乱形

  • 明朝皇帝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历史上明仁宗当了多久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仁宣之治又称仁宣盛世、仁宣致治,是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休养生息等一系列策略。使得明朝出现盛世的局面,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后人将永乐盛世和宣德时的太平合称为"永宣盛世"。因此,由于开创了仁宣之治这一盛世,明仁宗和明宣宗,都得以名垂青史,获得了后人的称赞。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明

  • 王献之的父亲叫什么名字(王羲之与王献之是什么关系 )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献之的父亲叫什么

    在中国历史上,父子都是书法家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三国时期的钟繇和钟会父子,又比如唐朝时的欧阳询和欧阳通,再比如宋朝的米芾和米友仁父子。但是,最出名的还应是东晋时期的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王羲之自不待说,被后世尊为书圣,其实王献之也被尊为书坛亚圣,与父亲并称为“二王”。而且,王献之的名气一度超过父亲,在

  • 刘伯温斩龙脉害了我们(斩断99个龙脉传说与原因真相)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刘伯温斩龙脉害了我们

    刘伯温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当年朱元璋就是凭借着他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而积累了雄厚的实力,开创了明朝。身为明朝的开国功勋,刘伯温并没有像李善长,蓝玉等人那样,最终葬身刑场,而是被丞相胡惟庸诬陷,进京向朱元璋谢罪的时候因病去世。对比其他惨遭横祸的名臣相比,他的结果已经算是很不错的

  • 珍妃打捞出来的样子(珍妃被扔到井里死后一年捞尸)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珍妃打捞出来的样子

    看过光绪皇后的照片,我们一定会为这个男人而感到悲伤,明明是帝王之身,本可想后宫之福,那是自己的皇后,不但是驼背,而且是龅牙,这场表姐弟之间的婚姻注定是失败的。那我们再看一看瑾妃,瑾妃就真的是一个少言寡语的小胖子,这让光绪也十分无奈。但还好。瑾妃的妹妹珍妃却大不相同,不仅生性活泼开朗,长得还特别可爱,

  • 薛刚反唐是真实历史吗(薛刚反唐是正史?还是虚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薛刚反唐是真实历史吗

    中国历史大一统王朝中,给人印象最为孱弱的就是两宋赵氏王朝。的确,两宋惕于“黄袍加身”之例,奉行的是“以文制武”治国策略,自身诞生又严重天生不足——先是五代石晋时著名的“儿皇帝”石敬塘割让了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使北宋朝廷在建立之初,就已缺乏了燕山山脉作为屏障,自北而南,一马平川,全国臣民时时可以感受得到

  • 司马懿为何惧怕曹睿(为何害怕,这些原因很重要)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懿为何惧怕曹睿

    诸葛亮常谈羡慕,能回天地春。司马懿精于谋略,善于用兵,深谙韬晦。他是曹魏三代托孤辅政大臣,又被人称之为: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司马懿极其聪慧,博学多识,年少时就远近闻名。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继任丞相后强征司马懿为文学椽,后来让司马懿做太子中庶子,也就是辅助曹丕的差事。曹丕在位时,司马懿成为

  • 中国失去贝加尔湖原因(历史上的中国是如何痛失贝加尔湖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失去贝加尔湖原因

    贝加尔湖实际控制权归俄国所有,确实是从清朝康熙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开始的,但你不能由此说这是割让土地,《尼布楚条约》是平等条约,平等就不存在割让。事实上,贝加尔湖一带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只有很短时间属于中国管辖,其他大部分时间是处于无主之地,没有政府统治。中国历史上对贝加尔湖的统治,一是在唐高宗时

  • 圆寂为什么坐着就死了(圆寂到底是怎么断气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圆寂为什么坐着就死了

    前言:不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在平常的生活中,信佛的人似乎比比皆是,有事去寺庙烧香拜佛似乎也都是一件见怪不怪的事情。这个由印度来到中国的外国宗教在经过了中国文化的洗礼后,历经千载发展也成为了十分有影响力的大教。在近现代说起佛教就不得不提起虚云禅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第一禅师。这位得道高僧经历了四个朝代

  • 巡抚和总督哪个大(巡抚和总督谁有实权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巡抚和总督哪个大

    大清入关后,建立起了一套满族统治的制度。清朝的地方政治制度是督抚制度。那么两江总督和两江巡抚谁的官职更大呢?一、两江总督、位高权重清朝的督抚制度,将全国划分为23个行省。北起蒙古、南到南海,西抵新疆,北至东北,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面积达1000余万平方公里。当时,全国设八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