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清是指哪三位神仙(道教供奉的三清是指什么)

三清是指哪三位神仙(道教供奉的三清是指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194 更新时间:2024/1/24 6:34:50

道教的神之中阶位最高的当然是三清,但三清也并非一开始就都是道教的至高神。我认为三清是道教多个宗派妥协的产物,多神教意味着妥协,而一神教则是不妥协。

宗教

宗教的初期,一群原始人看到什么都认为有神灵,火有火神,水有水神,雷有雷神,太阳有太阳神等这叫自然崇拜。

当原始人开始大规模猎杀动物的时候,为了祈求能顺利捕猎,则将动物的形象用木头刻画出来,用以祈愿,则是图腾崇拜,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龙,代表着多个部落的联盟。

而中华民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崇拜就是对祖先的崇拜,这在全世界都是比较独特的,祖先崇拜首先需要有一个祖先,当然这里说的祖先不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

如果你的祖先是一个奴隶,你还会去崇拜他?我们中国人崇拜的祖先都是祖先中的英雄,是大人物,这也说明了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大人物的后代!

那如果有人说自己祖先里没出大人物怎么办?那就学朱元璋呗!朱元璋做了天子,一查自己祖上十八代都没有大人物,那怎么办?那就自己努力点做大人物嘛!

早期的宗教还有一个特点,往往没有神庙,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有时是一个泉水,或者是一棵比较大的树,也有可能是一个小山丘,或者一块巨石。

当逐渐定居下来之后,村落中会将居于中心的大房子充作宗教场所,同时也是村落集会的场所,当村落发展成城市之后,集会和宗教功能就会分开,集会场所发展成宫殿,而宗教场所则变成神庙。

一般而言,君权都强于神权,于是原来村落中的大房子就变成了宫殿,而神庙只能在宫殿旁边。如果神权强于君权,那么宫殿的位置则会是一座宏伟的神庙。

当出现国家后,宗教也进化的适应时代了,没有进化的宗教都会淘汰掉。

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来的火神、水神、雷神等已经无法满足信徒的崇拜了,于是进化出了财神、农业神、战神、酒神等满足各种功能的神。

而此时的战争会把各个城市的神们统合到一个神系里,战胜的城市所信奉的神会变成主神,而为了安抚战败地区的信徒,他们的神也会进入神系,成为主神的仆从。

于是诞生了一主神教。当然这是同一民族的战争,如果是异族战争,往往输的一方的神会就此消失。

随着宗教的发展必定会产生职业神职人员,那就是僧侣,而僧侣也会不断的研究自己的宗教

当僧侣们发现多神教会分散信徒,不利于宗教的壮大,于是在僧侣的改革下,出现了一神教,只有一个万能的、至高的神的宗教形式。宗教发展到此已是极致了。

中国在先秦时期已发展到了一神教阶段,这个万能的最大的神就是天,老天爷。

从某种角度看,中国过去的2000多年就是一个以天为至高神的政教合一国家,皇帝就是宗教领袖,天子,即天在大地上的代表,而这个宗教就是儒教。

道教中最高的神是三清,就好比一家公司的三个大股东,在这三个股东之下便有一个总经理,道教神话体系里这个总经理叫玉皇大帝。

天庭无限责任公司的办公楼高三十六层。最高的一层称为大罗天,传说是神秘的“道”办公的楼层。大罗天下面三层是三位股东的办公楼层,称为三清天。

三清天之下有四层是公司最高管理层的办公楼,这四层叫做四梵天。四梵天往下的二十八层就是中低层管理和普通人上班的地方,叫做三界。

道教这三个大股东分别是哪三位呢?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但是张道陵创五斗米道的时候并没有三个股东,只有一清,就是奉老子为太上老君的一个股东。

道教的神系发展很奇特,一般宗教都是多神往一神发展,而道教却是越发展神越多。

到东晋的时候道教灵宝派出了一本奇书《度人经》,此经首倡元始天尊为至高神,发展的较好的分公司总经理升级成股东了,首次提出了三十三层天。

把原本九层的办公楼升级成了三十三层,和提出地狱系统,这是不好好干活的雇员的去处。

现在一般认为《度人经》是受婆罗门教的《黎俱吠陀》影响而著的。

而元始天尊既是梵天的汉化,也首次将中国传统的九层天提升到了三十三层天,将中国传统的简单的泰山、桃山地狱系统升级成带审判系统和过河系统的地狱。

灵宝道君是我看的最晕的一个天尊。道教有个宗派叫灵宝派,我一度认为灵宝天尊是灵宝派的主神,但是灵宝天尊又是上清,道教宗派还有一个上清派,这下晕了。

你说上清灵宝道君是上清派的主神,看名字合理吧!上清灵宝道君看名字是灵宝派的主神也是合理的!

后来看资料,灵宝道君的名字是宋朝才有的,宋以前不是这个名字,之前的名字是太上道君,是上清派的主神,而上清派同时也以元始天尊为主神。

南北朝时南朝梁的上清派道士陶弘景写了本书,《真灵位业图》这是神仙等级系谱的书。此书将神仙分成七个等级。第一等主神是元始天尊,其他还有48位神仙;

上清派祖师南岳魏夫人和太上大道君则在第二等;第三等主要是黄帝舜禹、孔子、老子等一批人文神。太上老君是第四等的主神,而张陵、葛洪、左慈等也在这一等里。

其他等级大都是人文神,甚至秦始皇齐桓公、刘备都在内。从第二等和第四等神仙看,有明显的拔高上清派,贬低天师道和灵宝派的嫌疑。

当然此时上清派是有这个实力的,陶弘景被称为“山中宰相”,梁武帝萧衍经常请陶弘景出山做宰相,而张天师家从张鲁到南朝已经很久没出过什么有影响力的人物了。

公司创始人真的把创立时的无为而治的理念执行到了骨子里了,结果就造成了分公司反而强势。

从《真灵位业图》看此时的上清派是很看不上太上老君的,连第二等主神的位置都没给,那么此时三清肯定是没有形成的。

此时的情况应该是张天师们奉太上老君为主神,上清派的道士们奉元始天尊和太上大道君为主神,灵宝派的道士奉元始天尊为主神。这时两个分公司和总部都有代表利益的股东。

隋朝的时候民间逐渐兴起盘古崇拜,盘古创世最早出现在三国时人徐整的《三五历记》中。但是更早的东汉的《淮南子》记载的则是昊天上帝、伏羲创世。

再早点,春秋时代老子的《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认为是道创世的。由此看盘古创世并不是中国上古的传说,而是至少西汉以后才传到我国的神话。

有一说认为盘古原型是西南少数民族(苗瑶黎)的盘瓠(hu),但问题是盘瓠是狗,而且不是巨狗,而且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记载了盘瓠死后,他的后代成为了武陵郡的蛮夷。

另一说,婆罗门教的《百道梵书》说宇宙最初是一个巨大的梵卯(金蛋),蛋里孕育的是梵天,梵天醒了以后将蛋的上部往上推了一万八千里,就变成了天,踩了蛋的下半部分。

下面的蛋壳往下掉了二万五千里,就变成了大地。如果说在丝绸之路上佛教进入中国的同时婆罗门教也进来了,那也是正常的。

何新认为梵天的故事与中国关于盘古的神话同源,盘可以看作是梵的音译。

我们再看一个神话,婆罗门教的僧侣们曾说过一个印度种姓由来的神话。

巨神普鲁沙要降临大地的时候,诸神把他分割了,巨神的嘴就变成了婆罗门,巨神的双手变成了刹帝利,巨神的腿变成了吠舍,巨神的脚变成了首陀罗,于是印度的四个种姓就诞生了。

盘古的创世神话有可能是结合了以上两个神话,种姓理论过来的时候,中国已经有成熟的等级制度了。

所以巨神普鲁沙的神话就不得统治阶层青睐,于是把巨神死后的身体变化成了山川河流。

因此我认为元始天尊来源于梵来源于盘古。而灵宝道君在早期是元始天尊的灵,即巨灵。现在道教的说法是一炁(qi同气)化三清,即三清都来源于炁,也等同于炁。

李唐开国,就有传言李氏是鲜卑血统,当时李渊自称是“陇右李”(北朝西凉),但是很多人还是认为李家是鲜卑族(其母独孤氏是鲜卑人)。

为了拔高家族出身,李渊尊老子李耳为圣祖,后李治尊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 奉道教为国教。这下创始人有了外援,实力大增,在公司内部的地位也一下提高。同时分公司的股东也没闲着。

按理说唐朝应该就太上老君一清独大了。

但是上清派也没闲着,隋炀帝曾向茅山道士王远知(陶弘景弟子)执弟子礼,但王远知见隋炀帝荒淫奢侈,于是转向晋王李渊(唐高祖)。王远知后上清派又出了道士叶法善。

叶法善(616-722年)茅山宗天师(上清派)。历史记载是唐前期的宗教领袖。

自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历时50年,始终得皇帝尊宠。先天二年(713年)拜为鸿胪卿,后又封越国公。无疾而终,年105岁。

唐前期,离中央最近的道士都是上清派的,上清派道士当然也就可以凭自己的影响力,将元始天尊和太上大道君推销给皇帝,我认为此时三清逐渐形成。但还未完全受所有道教徒认同。

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朝廷赐帑龙虎山立宫,赐名“真仙观”,但此时还没有三清殿。宋端平二年(1235),才兴建“三清”“真风”等六殿。

最终在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封敕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敕提举三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赐号观妙先生”,三山符箓由此开始合一。

龙虎山张天师地位也开始高于茅山和阁皂山。同时三清也被固定下来成为道教的三大主神。最后在1000多年的明争暗斗下,终于形成了三大股东地位相近的局面。

如果张天师们从一开始就非常强势,那么元始天尊等神恐怕根本不会被承认;而如果没有李唐的拔高,太上老君也许现在也只是个偏殿小神。

而我个人认为,我国道教根本就不应该设那么多神,神越多越会分散信徒力量。

现代道教应以道为至高的万能的神,我们整个宇宙就是道生成的,我们每一个人从道中而来,后又回道中去。

道(宇宙)无处不在,根本就不需要塑个泥人来拜,难道宇宙就长着三清的样子?三清是道所化的,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从道中来的,按理说都是平等的,何必拜三清?不如直接拜道!

更多文章

  • 马蒂斯是什么派的代表人物(野兽派画派的绘画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马蒂斯是什么派的代表人

    真正的艺术不是一场“秀”而是一场修行可并非每一位在艺术的田地里耕耘者都是在修行▼亨利 · 马蒂斯Henri Matisse这位享誉全球的野兽主义代表艺术家确确实实是艺术领域的修行者从21岁因为生病而在母亲的影响下与绘画相遇从此一发不可收一直坚持创作到生命的终点85岁整整64年笔耕不辍 Part.01

  • 二桃杀三士为什么无解能成功(如何看待二桃杀三士)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二桃杀三士为什么无解

    “二桃杀三士”这个成语,讲的是齐国名臣晏婴,用计谋帮助君王除掉三个功高盖主的功臣的故事。现在咱们来脑洞一个问题:晏婴在使用这条计策的时候,为什么会用两个桃子,而不是两块金子,或者是其它更贵重的东西呢?我们先来把这个故事简单回顾一下。(影视中的齐国三将)齐景公有三名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这三名

  •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原名(叶赫那拉氏为什么称为慈禧)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

    慈禧太后是晚清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人物,聊聊她从开始讨厌洋人到后来献媚洋人的事儿,既能对她作深入了解,也能丰富历史知识。 慈禧太后本名叶赫那拉氏,1835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中级官僚冢庭,从小博学多才,能书善画,尤其擅长行书和楷书,以后有其绘制的花鸟作品流传于世。1851年(咸丰元年),那拉

  • 努尔哈赤的儿子们简介(详细介绍它的儿子叫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努尔哈赤的儿子们简介

    努尔哈赤,大清国的奠基人,一生征战无数,生子十六。但生在帝王之家,注定不能平平安安度过一生,他们的人生结局如何,且听分解。大儿子褚英,也是嫡长子,原本最有希望接替努尔哈赤成为后金的大汗,战功赫赫,人称“广略”贝勒。但在辽阳之战时,喝酒误了战机,被解除兵权。褚英仗着自己嫡长子身份,不太会做人,不但得罪

  • 爱新觉罗·皇太极实历史(清太祖皇太极在位多少年)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爱新觉罗·皇太极

    爱新觉罗家族从盛起到衰落,其中的每一段历史无一不让人感叹,无一不让人引发思考。要说爱新觉罗家族盛起的时候,那必定得从努尔哈赤说起,不过努尔哈赤只是为爱新觉罗家族史开了一个良好的头,而真正为后来统一全中国做出了非常之伟大贡献的就是他的第八子皇太极。在努尔哈赤的诸多位皇子中,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骁勇善

  • 晋朝为什么没有存在感(晋朝名声不好没有留下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晋朝为什么没有存在感

    在华夏文明的历史上一共经历过二十个朝代的变迁,但真正做到大一统的却在少数,历朝历代中有这样一个朝代,虽然它完成了乱世之后大一统的丰功伟绩但却总是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角落当中。说到这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起到底是谁,这就是被人们称为历史上最没有存在感的朝代——晋朝。说起晋朝的历史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大部分人

  • 历史上赵匡胤有几个儿子(宋太祖儿子都叫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匡胤有几个儿子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终年五十岁。赵匡胤死后,皇位由其弟弟赵光义继承,是为宋太宗。赵匡胤画像历史上关于赵匡胤为什么把皇位传位弟弟,而不传给自己儿子的说法有很多。由于这个话题超出了本文的范畴,所以这里就不进行详细说明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去查找“金匮之盟”和“烛影

  • 中国远征军为什么不能回国内(中国远征军后来回国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远征军为什么不能回国

    《特赦1959》中,被俘的国军高级将领在讨论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黄维等人都认为,如果美军能够击败志愿军,就会乘势进入中国境内,在台湾的国军也会反攻大陆。他们就有机会重新为蒋政权效力,所以黄维等人非常兴奋。而杜聿明则冷冷的说了一句,我是一个中国人,这是对外战争,我希望中国能赢。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虽

  • 陶渊明被称为什么称号(他被称为什么之祖什么之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陶渊明被称为什么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对于陶渊明的评价,用几句话都不能完全说清陶渊明到底有多优秀,总的来说,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诗人,

  • 平阳公主的三个丈夫都是列侯(为何最后和卫青合葬)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平阳公主的三个丈夫

    平阳公主,汉景帝嫡长女,与汉武帝一母同胞,一生经历过三次婚姻,其中前两次婚姻,她都嫁给了功臣的后代,第三次婚姻则是与大名鼎鼎的抗击匈奴名将卫青结合。那么问题来了,一生有过三任丈夫的平阳公主到底与哪一位丈夫存在真爱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了解一下平阳公主的三任丈夫都是谁吧。古代是以男性为主的社会,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