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现在日历是谁推算出来的(目前我国的日历是谁发明的)

现在日历是谁推算出来的(目前我国的日历是谁发明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952 更新时间:2024/1/24 14:38:00

我国历史上的日历,也称为历法,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农牧业时期就有了。无法考证第一部历法出自何人之手、源自何时何地。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我国古代历法有一百多种,比如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等等。不同时期的日历是由不同时期的人发明的。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具体情况。

从日历的名称,我们不难看出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日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大概从周代起,颁发、宣布日历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在封建社会,只皇家才有权利发布日历,称为“告朔”(预告朔日)。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古时候每一个新皇帝上台后都要重新更改年号。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历法——《太初历》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朝廷从全国征募了20几个天文历算家,在京城制定日历。其中有邓平、落下闳、唐都、公孙卿、壶遂等。经过他们的讨论,制定了《太初历》。

这部历法是流传至今的第一部完整的古代历法。其实参与制定这部历法的还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司马迁(《史记》的作者)。

不过由于在制定历法的过程中,司马迁的一些建议没有得到采用,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司马迁在《史记.历书》中没有提到《太初历》。

因此,《太初历》不是哪一个人发明的,而是二十几个人根据以前的历法重新制定的。

《太初历》规定一个月(朔望月)的长度是29又81分之43天(29.530864天),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加一个月,十九年中加七个闰月。

按这种计算方式,每年12又19分之7个月,一年(回归年)是365又1539分之385天(365.2502天)。

年和月的长度是制历的两个基本数据,从《太初历》制定出的数据来看,虽然误差还很大,在对于几千年前的历法来说,其精准度已经非常高了。

《太初历》从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开始实行,直到公元84年被后汉《四分历》代替为止,一共实行了188年。

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历法——《大衍历》

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九月乙巳日这天,根据《麟德历》的推算,当天要发生日食。

于是人们做好观看的准备。最后,虽然日食出现了,但和推算的时间有很大的出入。这说明《麟德历》存在很大的误差。

于是,唐玄宗命令一行法师(俗名张遂)制定新的历法,代替不准确的旧历法。张遂经过六年的时间制定出了新的历法——《大衍历》。

《大衍历》是我国历史上非常优秀的历法之一,其内容既继承了以前历法的成绩,同时又被后代历法所参照。

具体内容包括:推算朔望的方法、推算二十四节气各天中午太阳下影长及白天黑夜长短、推算太阳运动、月亮运动、五大行星运动等。

朔望月(历月)的长度为29.53059天;回归年长度为365.2444天,和今天的数据相比,非常精准。

我国古代日历的制订(发明)和具体情况

如前文所说,我国古代历法约有一百多种,如果将这些历法仔细研究加以比较,你会发

现,不论这些历法如何推陈出新,其本质不外乎三个类型:阴历、阳历、阴阳合历。

  • 阴历

  • 月光出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张衡《灵宪》

    意思是说,月光来自日光的照射,对着太阳时月亮就全发光,成为满月;月亮背着太阳时就不发光,看不见了。

    阴历是古人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周期来制定的。也就是所谓的“朔望”。一个朔望月的自然长度为29.5306天(用小时来计算的话应该是29天12小时44分3秒)。

    但是这个数字太过于复杂,为了便于实际运用必须取整,但问题是取整之后又不能破坏朔望的自然规律。

    如果要对29.5306这个数进行取整的话,显然只有29和30比较接近。但是不论取哪个数,都会无法与自然的朔望长度相对应。

    为了确保每一次的“朔”都能发生在每月初一,古代的历法家巧妙地采取了29与30交替使用的方法,解决了历月的长度问题。

    历月的长度解决了,那还有历年的长度问题。因此,历法家们首先考虑到了回归年的因素。

    因为历月的长度只有与回归年的长度相吻合,历法才能真实地反应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

    根据这一原则,再经过反复的观测发现,12个朔月的长度累加起来的天数非常接近回归年的天数。

    于是,古代的历法家就将阴历的历年定为12个月,为了与回归年达到一致,把第三年十二月的29天改为30天,并把这一年称为闰年。

    这就是阴历的历月长度和历年长度的由来。当然,也就是阴历的制订方式。它的基本周期是朔望月,是月亮变化的周期。

    反过来说,从阴历的日期就可以知道月相。比如:初一是朔(新月);十五、十六是望(满月);初七、初八是上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弦月等等。

    古人因此不但可以根据日期判断月相,也可以通过月相判断日期

  • 阳历

  • 阳历是按照太阳的运动来制定的。它的基本周期是回归年。一个回归年的自然长度是365.2422天(365天5小时48分46秒)。

    如果将这个长度直接用于日历,那从第二年起,每年都会推迟5小时48分46秒,要不了几年,季节、节气的日期都将与现实差距很远。

    古人很聪明,把5小时48分46秒乘以4,等于23小时15分4秒,也就接近一天。因此便采取了每经过四年多算一天(称为闰年)、每满一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

    这样一来,阳历历年的平均长度就变成了365天5小时49分12秒,与回归年的自然长度相差仅仅只有26秒。每年相差26秒,累积3300年才会差一天。

    这个误差已经很小了。三千以后的事情,自然有三千年后的人处理,所以阳历历年的长度就这样解决了。

    阳历的历月长度:阳历的历月数与阴历一样,都是12,但是这种取法与阴历的朔望月没有什么关系。仅仅是沿用了阴历把一年分为12个等份的方法而已。

    前面已经讲过,阳历的历年长度已经定下来了,那就再玩儿一次数字游戏,想办法让它符合12个等份就行,虽然复杂,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现在国际通用的公历历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30天;唯独二月份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这种看似杂乱无章的排列,实际上就是为了解决阳历历月长度问题而玩儿的“数字游戏”。

    另外,大家可能发现一个问题,阴历以朔望月为原则,因此有“月首”(初一),这是月亮的运行规律,不可能人为更改。

    那么以回归年为原则的阳历有没有“年首”呢?是定死的吗?回答是没有。原因在于: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圈接着一圈,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从哪里开始计算都是一样的。

    在古代,历法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当时比较通行的办法是:选取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后的10天作为元旦(一月一日)。当然,这不是必须,只是古代的一个习惯而已。

    以上说的,就是阳历的计算原则和来历。

  • 阴阳合历

  • 看过了上面阴历和阳历的制定方式,想必大家也看出来了,实际上古时候几乎所有的历法都属于阴阳合历。

    所不同的是,阴历先以月亮定历月长度,再根据这个长度去合回归年的长度;阳历则是先定历年的长度,再根据这个长度去合历月的长度。

    关于日历的其他情况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夏历”、“农历”等字眼,夏历这个名称很有可能源自夏朝所用的历法,随着朝代更替,夏历两个字并不是真的指夏朝的历法,而是对历法的一种代称。

    农历,并不等同于阴历,原因或许是我们自古就是农业国家,历法与农业生产相关,久而久之便有了农历的说法。

    总的来说,我们只需要知道制定历月的长度和历年的长度原则,以及通过什么方法来协调历月与历年的长度问题使其达到一致,就可以了解日历的具体情况了。

    更多文章

    • 陈氏辈分排名口诀汇总(陈氏家谱辈分排名表)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氏辈分排名口诀

      全国各地陈姓字辈汇总,你是哪里的,还能找到你的族谱吗?现在整理了一份是按省份分类的这样大家比较好找到自己的字辈,如果存在没有统计到的可以在评论区里写上。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能够把全国的都汇总起来。我相信全国的远远不止我统计的这些,有很多也只是一部分,需要大家的补充。如果写错了的也欢迎纠错。补充的请带

    • 司马懿为什么杀司马昭(司马昭背叛司马懿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懿为什么杀司马昭

      关于司马昭被处决的事件,正史中并未记载,仅仅只是《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剧中上演的一幕。讲述司马懿、司马昭父子反目,司马懿心中萌生杀意,在帐内埋伏刀斧手,召司马昭前来训话、痛斥其大肆杀戮的恶行。愤怒中司马懿砸了杯子,杀手没冲进来,反倒是长子司马师屏退左右力保司马昭。面对司马懿的质问,司马昭偷偷告诉

    • 曹爽被诛三族为什么有7000人(司马懿诛灭曹爽多少人)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曹爽被诛三族为什么有7000人

      东汉末年,天下群雄并起,枭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绍、马超等人,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为了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曹操广招贤士。经过一番努力,司马懿被曹操招到了账下。众所周知,司马懿以隐忍著称。曹操在世时,司马懿以退为进,谨慎小心。公元213年,汉献帝刘协册封曹操为魏公,于邺城建立魏王宫

    • 大梁靖王萧景琰历史故事(萧景琰原型命运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梁靖王萧景琰历史

      在梅长苏的帮助之下,靖王萧景琰经历血雨腥风,最终夺嫡成功登基,从梁帝萧选手中继位,开创了大梁王朝的盛世太平。然而,景琰陛下晚年的心情,其实是比较凄凉的。嫡子莱阳王从小历练,在长林军征战却野心膨胀,因参与军中谋反,事情败露后获罪被赐死,景琰其他子孙青黄不接,接班人安排上他可以选择的范围并不多。但他还是

    • 司马懿杀了多少曹爽三族(司马懿什么时候杀了曹爽)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杀了多少曹爽

      司马懿是三国一个狠角色,他和诸葛亮斗智斗勇,虽然打不过诸葛亮,甘愿受辱,但是,他搞政变却是心狠手辣。曹操、曹丕、曹叡在世时,司马懿不敢翘尾巴,曹休、曹真在世,司马懿也不敢瞎搞,但是,这些人一死,司马懿无人能控制住他,就跳起来了,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夺取了曹魏大权。司马懿杀起人来,可真够狠的,简直是

    • 国人为什么痛恨清朝(为什么很多人讨厌反感清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国人为什么痛恨清朝

      元朝与清朝都是非汉人政权,为什么大家普遍讨厌清朝更多一些?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统一王朝不多,元、清两朝是最典型的代表,其中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蒙古和满族都属于北方游牧民族,二者之间的交融也非常多,可以说它们非常相似。然而在历史评价方面,二者却大相径庭!纵然成吉思汗进行领土

    • 负荆请罪的人物是谁(典故里面主人公他们是那国人)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负荆请罪的人物是谁

      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就连大字不识一箩筐的黑旋风李逵,在惹恶了宋江后,为了能保住自己那颗黑头。在燕青的指点下,还懂得剥下自己的衣衫,背上几根荆条,不伦不类地在梁山山寨上上演一出黑旋风版的“负荆请罪”,很是让黑宋江过了一把当蔺相如的瘾。台湾学者柏杨先生在他的大作《中国人史纲》里也绘声绘

    • 纯种汉人的三个标志(汉族纯正血统的标志性人种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纯种汉人的三个标志

      在我国古代政治联姻也是经常出现的事情了,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对于古代最为纯种的汉人长什么样子有着浓烈的好奇心。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深远,上至五千年的历史,而我国人民也一直为自己国家的文化而感到骄傲,而这些文化都是由考古学家为我们呈现的。考古学家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国的历史资料都是考古学家为我

    • 五胡乱华两脚羊历史记载事件(历史上五胡乱华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五胡乱华两脚羊历史记载

      “宁为盛世犬,不为乱世人”,世界的发展史其实是一部战争史,每一次战争都会让平民们流离失所。战争的残酷性往往让人想象不到。尤其是在古代战争中,战场上没有国际公约,没有战争条例,受到战乱的影响,食物减少,没吃没喝,易子而食的不在少数。拍拍今天要说的就是史上惨绝人寰的“两脚羊”拍拍相信许多朋友或多或少都听

    • 五胡乱华两脚羊是什么意思(五胡乱华两脚羊历史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五胡乱华两脚羊是什么意思

      五胡乱华是汉人最黑暗的时代,但也诞生出一位让汉人至今自豪的一位大英雄!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五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