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曹家为什么忌惮司马懿(司马懿为什么夺了曹家的天下)

曹家为什么忌惮司马懿(司马懿为什么夺了曹家的天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964 更新时间:2024/1/24 8:31:29

三国时期,曹魏的开创者曹操曾看出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也曾亲口说出过:"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可见他是知道司马懿是个不安分的人,而曹操关于司马懿的评价,曹丕和曹叡这两位魏国皇帝也肯定知道,可为何这祖孙三代都没有想着去杀掉司马懿?

明知道这个人是危险分子,却高举轻放,司马懿在曹魏时最大的惩罚不过是贬官,可见,司马懿是杀不得的,曹家祖孙三代为何都会忌惮司马懿?

因为,动司马懿可能会动摇曹魏的统治根基,本文就从司马懿的家世背景来叙述为何如此?

第一:杀掉司马懿,至少境内的河内郡会出乱子

司马家往上追溯到西汉开国前,祖先司马卬曾被项羽封王,王都就设在河内,司马卬后来投降刘邦,在彭城之战中阵亡,好歹又为汉朝立下了军功。

司马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世代生活在河内郡,几百年下来,至少在河内郡,司马家的势力是根深蒂固。

在汉朝,地方上的稳定依靠的是当地的世家,世家不稳,地方不稳。

到汉末天下三分时,因为要收买人心或得到世家们在财政、人才、武力上面的支持,试图争霸天下的诸侯们就更不敢随便得罪地方上的豪门世家了。

除非是忍无可忍,因此,河内郡的稳定与否就是司马氏的基本盘。

第二:司马懿的祖父司马儁对曹魏内部的主要官员有极大的影响力

司马懿的父亲、祖父、曾祖父等都是汉朝的高级官员,特别是祖父司马儁,他生前的职位是颍川郡太守,一直活到公元197年,也就是说,活到了曹操崛起的时候(当时的曹操到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阶段)

司马儁颍川太守的这个职位很关键,因为曹操崛起的重要助力就是颍川派系。

在汉朝设立的"察举制"这种人才选拔制度中,民间的贤才要做官,就先需要通过地方太守的举荐,太守向朝廷举荐了人才后。

初始的考核也是由地方太守来办,也就是说,颍川的世家人才也好,乡间的野贤也好,要想当官,都需要通过司马儁。

曹操麾下的第一谋臣荀彧早先就是通过察举制为官,后来在曹魏政权中官至太傅的钟繇(后来参与伐蜀之战的钟会的父亲)也是通过察举制为官。

而他们的举荐人只能是当时的颍川太守司马儁,这些在曹魏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谋臣都是受过司马儁恩惠和帮助的。

在曹操麾下,荀彧、荀攸、钟繇、陈群、戏志才、郭嘉这些先后投奔曹操的重要谋臣全是颍川人,他们组合起来,就是曹操势力中最庞大的派系。

他们中间没有通过察举制做官的,在汉末黄巾起义的乱局中能安稳地坐在颍川观天下大势,也离不开司马儁这个颍川太守的帮助。

机缘巧合之下,在山东起家的曹操,麾下主要人才却全是河南颍川人,他们几乎全部受到过司马儁这个颍川太守的恩惠和帮助。

这是司马儁这个祖父给司马氏或者说司马懿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

曹家祖孙要动司马懿,没有绝对合适的理由是会遭到颍川派的反对和阻止的,包括曹操自己出道时也曾被司马懿做京兆尹的父亲司马防举荐过,这也是一种恩情。

第三:司马懿的兄弟们给力,"司马八达"闻名全国

司马懿背后的宗族势力庞大,他和另外七个兄弟在当时并称"司马八达",亲兄弟八人是全国闻名的贤才。

长兄司马朗曾在曹操麾下做过兖州刺史,兖州是曹操最主要的根据地,《三国演义》里面就写有吕布偷袭兖州,曹操在徐州连父仇都不管了,赶紧跑回去救援的故事。

能在曹操的老巢做刺史,不但需要有能力,还需要得到曹操的信任。

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司马朗因为在兖州刺史任上治理地方功勋卓著,在当时被钟繇、王粲等人称之为圣人:"非圣人不能致太平",可见司马朗在三国时期社会上的影响力。

"司马八达"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即司马懿的幼弟司马敏是比较纯粹的文化名人,专门著有《九州春秋》、《续汉书》等著作。别小看著书,在古代的世家排名时,谁可以称之为高等世家?

家族中人是否写有传世的著作是最重要的评分标准,没有这个,世家之称就是有名无实。

"司马八达"中的其余七位亲兄弟撑着,他们也都还是曹魏高官,曹氏祖孙也不可能轻易就对司马懿下手,司马懿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古人对宗族的看重是在国家之上的,动司马懿就是动司马氏整个宗族,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司马懿有造反的举动,否则曹氏是不敢下手的。

第四:世家有互相之间通过联姻织张权力之网的习惯,司马懿家也不例外

在古代,世家和世家之间有争斗,但在对付勋贵和皇族的威胁时,大家就都会站到一个战壕中来,他们才是属于一个成分的人群。

并且世家与世家之间,会通过联姻的方式互相给家族织就出一张权力保护网,司马家当然也不例外,司马懿的几个儿子就在这张网中。

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前后娶过三个老婆,第一个老婆夏侯徽的母亲德阳乡主是曹操的养女,父亲是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夏侯渊之侄)。

舅舅是曹丕时期的大将军曹真,表哥就是后来被司马懿干掉的继任大将军曹爽,夏侯徽也因为如此显赫的身份后来被司马师毒死,毕竟司马家要和曹家争权了。

司马氏的第二个老婆吴氏是名士吴质的女儿,吴质是支持曹丕的铁杆,也是能在曹丕跟前说得上话的亲信。

吴氏在曹丕死后的曹叡时期被司马师废黜,因为他的父亲不被曹叡所喜,给了个"丑"的谥号,虽然前后两位老婆的结局都不好,但司马师娶他们目的是达到了。

至少在曹操和曹丕两代人主政时,因为司马师的前两位老婆的家族和曹氏关系密切,司马懿家很安全,至于曹叡时期,司马懿已经不担心曹叡敢把他怎么样了。

司马师的第三个老婆是羊徽瑜,她是著名世家泰山羊氏出身,父祖都累任汉朝高官,还是东汉名士蔡邕蔡文姬的父亲)的外孙女

司马师要不是早亡,可是司马懿的接班人,他选择正妻是有着极大的政治意义的,从司马师的几个老婆选择上来看,就知道,司马懿为自己编织了一张什么样的网来保护自己。

再来说司马昭,他的正妻王元姬是大世家东海王氏出身,祖父是曹魏时期的司徒王朗,也就是演义中被诸葛亮在两军阵前骂死的王司徒。

司马懿的第三个儿子司马伷娶的是曹魏征北大将军诸葛诞的女儿,诸葛诞就是诸葛家放在魏国的投资人,他是诸葛亮。

在魏国也同样是位高权重,虽然诸葛诞后来反司马昭被杀,但司马家和诸葛家的联姻还是强强联合的,司马伷和诸葛氏的孙子司马睿还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

司马懿有九个儿子,虽然其余几个儿子的正妻在史书上没有记载,不过从前面三个儿子的正妻选择上来看,应该也不会差,除了能织起更大的保护网外,司马家的身份毕竟也摆在那,太差的家族也看不上。

司马懿有两个女儿,长女嫁给了颍川荀霬,他是荀彧的孙子,还是曹操的外孙(生母安阳公主)。次女嫁给了京兆杜氏家族的杜预。

杜预祖父在曹魏官至尚书仆射,父亲官至幽州刺史,他本人是晋朝建立后第二任伐吴的主帅(第一任伐吴主帅是司马师第三个老婆羊徽瑜的弟弟羊祜)。

从司马懿给儿女选择的联姻对象来看,无一不是名门望族,有这么一堆有着亲戚关系的权贵家族互相照看着,曹氏的皇帝们能随便对司马懿下手?

何况司马懿只是司马家族中的一支,他可还有七个亲兄弟,还有一堆族兄弟,这些兄弟们的联姻家族也同样是司马懿的政治资源,数起来都吓人,有这样庞大的网保护着,曹氏真的很难对司马懿下手。

综合以上的几点原因可以分析出,司马懿包括他后面的司马家族给自己编织了一张多么恐怖的政治保护网和实力网。

所以,曹氏祖孙三代对司马懿都是投鼠忌器,动司马懿就几乎是跟举国的世家作对,虽然世家之间的联姻和友情在利益面前并不牢固,可最关键的就是曹氏不是世家眼中的同路人。

曹氏虽然成了皇族,也自称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之后,但和大太监曹腾(曹叡时期被追谥为高皇帝)的关系却洗不掉,所有的世家不管是否和司马家有没有联姻。

但对外时,他们天生就是站在一个战壕里面的,世家有世家的高傲,不会心甘情愿的屈居于宦官后代之下,这也是后来大部分世家都支持司马氏代魏的主要原因之一。

曹氏祖孙三代的确是防着司马懿,曹操和曹丕时期都不允许司马懿直接掌兵,曹丕临终前虽然让司马懿做了辅政大臣,可也交代过只能让他待在后方搞后勤和参谋事宜。

只不过曹家底蕴浅了,到曹叡执政时期,曹真死后,就没有出过像样的人才,没人帮衬,曹叡哪能和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掰手腕?

曹操的确看人很准,但他也有难处,因为出身的缘故,他本来就不被世家所喜,被迫不得不尽量提拔寒门人才为其所用,杀孔融、杀杨修都是被逼得没办法才杀的。

司马懿这样的家族再去得罪,一个不小心就真会动摇根基,曹丕就更不行了,他的帝位就是跟世家妥协后换来的,对司马懿这样的危险分子也只能贬,绝不能杀。

再加上司马懿在曹操和曹丕两朝表现出的低调,没有让曹操两父子觉得有杀掉他的必要,至于曹操和曹丕死后,后继无人的曹氏已经无人能制止司马懿往天上飞了。

更多文章

  • 现在日历是谁推算出来的(目前我国的日历是谁发明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日历是谁推算出来的

    我国历史上的日历,也称为历法,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农牧业时期就有了。无法考证第一部历法出自何人之手、源自何时何地。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我国古代历法有一百多种,比如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等等。不同时期的日历是由不同时期的人发明的。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具体情况。从日历的名称,我们不难看出几乎每个朝代都有

  • 陈氏辈分排名口诀汇总(陈氏家谱辈分排名表)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氏辈分排名口诀

    全国各地陈姓字辈汇总,你是哪里的,还能找到你的族谱吗?现在整理了一份是按省份分类的这样大家比较好找到自己的字辈,如果存在没有统计到的可以在评论区里写上。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能够把全国的都汇总起来。我相信全国的远远不止我统计的这些,有很多也只是一部分,需要大家的补充。如果写错了的也欢迎纠错。补充的请带

  • 司马懿为什么杀司马昭(司马昭背叛司马懿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懿为什么杀司马昭

    关于司马昭被处决的事件,正史中并未记载,仅仅只是《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剧中上演的一幕。讲述司马懿、司马昭父子反目,司马懿心中萌生杀意,在帐内埋伏刀斧手,召司马昭前来训话、痛斥其大肆杀戮的恶行。愤怒中司马懿砸了杯子,杀手没冲进来,反倒是长子司马师屏退左右力保司马昭。面对司马懿的质问,司马昭偷偷告诉

  • 曹爽被诛三族为什么有7000人(司马懿诛灭曹爽多少人)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曹爽被诛三族为什么有7000人

    东汉末年,天下群雄并起,枭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绍、马超等人,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为了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曹操广招贤士。经过一番努力,司马懿被曹操招到了账下。众所周知,司马懿以隐忍著称。曹操在世时,司马懿以退为进,谨慎小心。公元213年,汉献帝刘协册封曹操为魏公,于邺城建立魏王宫

  • 大梁靖王萧景琰历史故事(萧景琰原型命运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梁靖王萧景琰历史

    在梅长苏的帮助之下,靖王萧景琰经历血雨腥风,最终夺嫡成功登基,从梁帝萧选手中继位,开创了大梁王朝的盛世太平。然而,景琰陛下晚年的心情,其实是比较凄凉的。嫡子莱阳王从小历练,在长林军征战却野心膨胀,因参与军中谋反,事情败露后获罪被赐死,景琰其他子孙青黄不接,接班人安排上他可以选择的范围并不多。但他还是

  • 司马懿杀了多少曹爽三族(司马懿什么时候杀了曹爽)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杀了多少曹爽

    司马懿是三国一个狠角色,他和诸葛亮斗智斗勇,虽然打不过诸葛亮,甘愿受辱,但是,他搞政变却是心狠手辣。曹操、曹丕、曹叡在世时,司马懿不敢翘尾巴,曹休、曹真在世,司马懿也不敢瞎搞,但是,这些人一死,司马懿无人能控制住他,就跳起来了,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夺取了曹魏大权。司马懿杀起人来,可真够狠的,简直是

  • 国人为什么痛恨清朝(为什么很多人讨厌反感清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国人为什么痛恨清朝

    元朝与清朝都是非汉人政权,为什么大家普遍讨厌清朝更多一些?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统一王朝不多,元、清两朝是最典型的代表,其中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蒙古和满族都属于北方游牧民族,二者之间的交融也非常多,可以说它们非常相似。然而在历史评价方面,二者却大相径庭!纵然成吉思汗进行领土

  • 负荆请罪的人物是谁(典故里面主人公他们是那国人)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负荆请罪的人物是谁

    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就连大字不识一箩筐的黑旋风李逵,在惹恶了宋江后,为了能保住自己那颗黑头。在燕青的指点下,还懂得剥下自己的衣衫,背上几根荆条,不伦不类地在梁山山寨上上演一出黑旋风版的“负荆请罪”,很是让黑宋江过了一把当蔺相如的瘾。台湾学者柏杨先生在他的大作《中国人史纲》里也绘声绘

  • 纯种汉人的三个标志(汉族纯正血统的标志性人种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纯种汉人的三个标志

    在我国古代政治联姻也是经常出现的事情了,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对于古代最为纯种的汉人长什么样子有着浓烈的好奇心。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深远,上至五千年的历史,而我国人民也一直为自己国家的文化而感到骄傲,而这些文化都是由考古学家为我们呈现的。考古学家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国的历史资料都是考古学家为我

  • 五胡乱华两脚羊历史记载事件(历史上五胡乱华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五胡乱华两脚羊历史记载

    “宁为盛世犬,不为乱世人”,世界的发展史其实是一部战争史,每一次战争都会让平民们流离失所。战争的残酷性往往让人想象不到。尤其是在古代战争中,战场上没有国际公约,没有战争条例,受到战乱的影响,食物减少,没吃没喝,易子而食的不在少数。拍拍今天要说的就是史上惨绝人寰的“两脚羊”拍拍相信许多朋友或多或少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