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晋朝灭亡后司马家结局(晋朝灭亡后进入了哪个时期)

晋朝灭亡后司马家结局(晋朝灭亡后进入了哪个时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18 更新时间:2024/1/24 8:02:18

刘宋小皇帝刘准在被杀前曾哀嚎到:“愿生生世世不复生帝王家”,其场面之凄惨,令见者无不动容。

其实,每当帝国大厦崩塌时,不仅亡国君的性命难保,王子皇孙、妃嫔公主们的下场亦是如此,他们或被杀,或受辱,或流离漂泊,鲜有平安无事、安享余生者。

那么,作为晋朝的末代皇后,恭思皇后褚灵媛都有哪些悲惨经历?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褚灵媛出身显贵,曾祖父褚裒官至太傅,祖父褚歆历任散骑常侍、秘书监,父亲褚爽做过义兴太守,都是名重一时的大人物。

当然,褚灵媛的长辈中最著名者当属祖姑母褚蒜子(康献皇后),她不仅是晋康帝的皇后,并且在丈夫死后3度临朝、扶立6位皇帝,执掌朝政长达27年时间。

数次挽救帝国危局,其传奇经历绝不亚于后世的女皇武则天、慈禧太后等人。

褚灵媛生于东晋太元九年(384年),此时晋朝的气数将尽,还剩下不到40年的国运。

虽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依据常理可以进行推测,出身尊贵的褚灵媛自幼便能接受优质教育,加上天资聪颖,因而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堪称才女。

除此之外,褚灵媛能被皇室选中,最终成为皇后,可以推测她应该是一位容貌绝美、性情温婉的女子。

虽然正史没有明确记载,但依照古代女子及笄(年满15岁)后便可以嫁人的传统。

我们可以推测,大概在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前后,褚灵媛嫁给当时还在做琅琊王的司马德文(晋安帝的胞弟)。

才貌俱佳的褚灵媛嫁入王府后,很受司马德文的宠爱,夫妻二人经常在一起吟诗作赋,并共同养育了两个女儿,即后来的海盐公主司马茂英、富阳公主司马氏。

元熙元年(419年)正月,晋安帝司马德宗被权臣刘裕毒杀,皇弟司马德文随即被扶立为新皇帝,并册封正妻褚灵媛为皇后。

司马德文虽然登基为帝,但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在刘裕加紧实施谋朝篡位的情况下,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尽力配合这位权臣,以求易代后能保全性命

与此同时,晋恭帝被迫将海盐公主司马茂英嫁给刘裕的长子刘义符,以极力笼络、讨好权臣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终于迈出篡位的最后一步,逼迫司马德文“禅让”,随即建立起刘宋帝国,中国历史由此进入到南北朝时期。

刘裕称帝后,降封晋恭帝为零陵王,褚灵媛为零陵王妃,迁居到秣陵居住,正朔、车驾、服饰等都依晋朝规格,由冠军将军刘遵考带兵看管

随着司马德文的退位,立国155年的晋朝由此灭亡,而褚灵媛则成为晋朝末代皇后

司马德文被废后,为防止刘裕的加害,便每日阖门自守,时刻跟褚皇后共处一室,所有的饮食均由皇后亲自烹煮。但饶是如此,晋恭帝也没能躲过厄运。

永初二年(421年)九月,刘裕指使褚灵媛的哥哥褚淡之、褚裕之,打着探望妹妹的名义,由褚淡之缠住王妃在别室聊天,褚裕之则率军闯入妹夫的寝室,用棉被闷杀年仅35岁的司马德文。

说段题外话。晋恭帝在位期间,褚淡之兄弟虽然身为国舅,但都是背主求荣的玩意,眼见着江山要变色,便非常“识时务”地投靠了刘裕,甘做他的走狗。不

仅如此,为讨好刘裕,褚淡之、褚裕之竟在晋恭帝还在位的情况下,便公然杀害所有的皇子,可谓卑鄙、残忍至极(“淡之兄弟并尽忠事武帝,恭帝每生男,辄令方便杀焉。”见《南史·卷二十八》)。

刘裕虽然害死司马德文,但并没有难为褚灵媛,这既是因为她乃一介女流,对新朝构不成任何威胁,也因为褚灵媛是他的亲家母。

无论如何都要顾忌人伦天理和社会舆论,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绝。

然而,还不到40岁的褚灵媛尽管侥幸活下来,但却失去相依为命的丈夫,而前皇后的身份又不允许她改嫁,唯有忍受着无尽的孤独、落寞,来熬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丈夫遇害后的次年(422年),刘裕因病离世,太子刘义符即位,是为刘宋少帝,太子妃司马茂英被册封为皇后。

由于褚灵媛是刘义符的岳母,所以在此后一段时间里,她的生活状况大为改善,女儿经常将她召入宫中相见,也在很大大缓解她的孤独、落寞感

可惜好景不长,刘义符即位后荒淫无道,仅做了两年的皇帝便被辅政大臣徐羡之、傅亮、檀道济谢晦废黜并杀害,时在景平二年(424年)。

刘义符遇害后,异母弟刘义隆被拥戴为新皇帝,是为刘宋文帝,而司马茂英则被剥夺皇后称号,降封为营阳王妃。

刘义隆在位期间,虽然没有难为褚灵媛母女,但也不可能像兄长那般厚待她们。

因此,褚灵媛再度过上孤独、落寞的生活,又在世上苦熬10年时间,最终在元嘉十三年(434年)寂然离世,享年53岁。褚灵媛死后,跟亡夫司马德文合葬于冲平陵,谥号为“恭思皇后”。

标签: 晋朝灭亡后

更多文章

  • 曹魏大将排名和字号(魏国曹操手下大将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曹魏大将排名

    209年,张辽攻破陈兰,得假节。215年,【孙权攻魏】张辽大破孙权、徐盛、凌统,吴将陈武战死。218年,曹休击退张飞、马超,蜀将吴兰、雷铜战死。226年,【孙权攻魏】文聘大破孙权。228年,【诸葛亮攻魏】张郃击破马谡。228年,【诸葛亮攻魏】郝昭抵御诸葛亮。234年,【诸葛亮攻魏】郭淮于北原拒诸葛亮

  • 正史三国十大谋士排名(三国真正历史上最著名的谋士)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正史三国十大谋士

    三国是历史上最为人熟悉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出现了很多厉害的人物。总的来说,这些人分为谋士和武将。无论是魏蜀吴三国中的那一个,都是拥有属于自己的谋士和武将的,这些谋士和武将为主公建功立业。这一点毋庸置疑。谋士对一个主公来说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无论是哪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是有谋士进行辅佐的。那么三国时

  • 曹家为什么忌惮司马懿(司马懿为什么夺了曹家的天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家为什么忌惮司马懿

    三国时期,曹魏的开创者曹操曾看出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也曾亲口说出过:"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可见他是知道司马懿是个不安分的人,而曹操关于司马懿的评价,曹丕和曹叡这两位魏国皇帝也肯定知道,可为何这祖孙三代都没有想着去杀掉司马懿?明知道这个人是危险分子,却高举轻放,司马懿在曹魏时最大的惩罚

  • 现在日历是谁推算出来的(目前我国的日历是谁发明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日历是谁推算出来的

    我国历史上的日历,也称为历法,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农牧业时期就有了。无法考证第一部历法出自何人之手、源自何时何地。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我国古代历法有一百多种,比如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等等。不同时期的日历是由不同时期的人发明的。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具体情况。从日历的名称,我们不难看出几乎每个朝代都有

  • 陈氏辈分排名口诀汇总(陈氏家谱辈分排名表)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氏辈分排名口诀

    全国各地陈姓字辈汇总,你是哪里的,还能找到你的族谱吗?现在整理了一份是按省份分类的这样大家比较好找到自己的字辈,如果存在没有统计到的可以在评论区里写上。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能够把全国的都汇总起来。我相信全国的远远不止我统计的这些,有很多也只是一部分,需要大家的补充。如果写错了的也欢迎纠错。补充的请带

  • 司马懿为什么杀司马昭(司马昭背叛司马懿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懿为什么杀司马昭

    关于司马昭被处决的事件,正史中并未记载,仅仅只是《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剧中上演的一幕。讲述司马懿、司马昭父子反目,司马懿心中萌生杀意,在帐内埋伏刀斧手,召司马昭前来训话、痛斥其大肆杀戮的恶行。愤怒中司马懿砸了杯子,杀手没冲进来,反倒是长子司马师屏退左右力保司马昭。面对司马懿的质问,司马昭偷偷告诉

  • 曹爽被诛三族为什么有7000人(司马懿诛灭曹爽多少人)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曹爽被诛三族为什么有7000人

    东汉末年,天下群雄并起,枭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绍、马超等人,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为了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曹操广招贤士。经过一番努力,司马懿被曹操招到了账下。众所周知,司马懿以隐忍著称。曹操在世时,司马懿以退为进,谨慎小心。公元213年,汉献帝刘协册封曹操为魏公,于邺城建立魏王宫

  • 大梁靖王萧景琰历史故事(萧景琰原型命运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梁靖王萧景琰历史

    在梅长苏的帮助之下,靖王萧景琰经历血雨腥风,最终夺嫡成功登基,从梁帝萧选手中继位,开创了大梁王朝的盛世太平。然而,景琰陛下晚年的心情,其实是比较凄凉的。嫡子莱阳王从小历练,在长林军征战却野心膨胀,因参与军中谋反,事情败露后获罪被赐死,景琰其他子孙青黄不接,接班人安排上他可以选择的范围并不多。但他还是

  • 司马懿杀了多少曹爽三族(司马懿什么时候杀了曹爽)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杀了多少曹爽

    司马懿是三国一个狠角色,他和诸葛亮斗智斗勇,虽然打不过诸葛亮,甘愿受辱,但是,他搞政变却是心狠手辣。曹操、曹丕、曹叡在世时,司马懿不敢翘尾巴,曹休、曹真在世,司马懿也不敢瞎搞,但是,这些人一死,司马懿无人能控制住他,就跳起来了,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夺取了曹魏大权。司马懿杀起人来,可真够狠的,简直是

  • 国人为什么痛恨清朝(为什么很多人讨厌反感清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国人为什么痛恨清朝

    元朝与清朝都是非汉人政权,为什么大家普遍讨厌清朝更多一些?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统一王朝不多,元、清两朝是最典型的代表,其中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蒙古和满族都属于北方游牧民族,二者之间的交融也非常多,可以说它们非常相似。然而在历史评价方面,二者却大相径庭!纵然成吉思汗进行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