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鳌拜害怕多尔衮吗(历史上鳌拜能和多尔衮抗衡吗)

鳌拜害怕多尔衮吗(历史上鳌拜能和多尔衮抗衡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33 更新时间:2023/12/19 17:19:30

鳌拜,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八年(1669),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叔父费英东早年追随努尔哈赤起兵,是清朝的开国元勋。鳌拜本人随皇太极征讨各地,战功赫赫。

顺治去世,遗诏命鳌拜与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共同辅佐年仅8岁的康熙皇帝,为辅政四大臣之一。

康熙八年,鳌拜因专擅弄权而被拘禁,不久就死于幽所。鳌拜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大喜大悲。

对于这样一个在清初历事三朝(太宗、世祖、圣祖)、亦功亦罪的重要历史人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他的一生?

概括地来说,鳌拜早年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忠于故主,始终不渝,是功臣也是忠臣;康熙初年辅政时期飞扬跋扈,把持朝政,颇多恶迹,最后败在少年康熙手中,虽然免于刑戮,但身死禁所,成为中国历史上强悍不逊的权臣。

鳌拜不仅是战场上的一员骁将,也是皇太极忠心耿耿的心腹。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皇太极逝世,满洲亲贵在帝位继承上出现矛盾。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争立。

皇太极生前统领的正黄旗与镶黄旗拥立豪格,而多尔衮自领的正白旗与镶白旗则拥立多尔衮。双方争持不下,形势极其严峻。

镶黄旗护军统领鳌拜手握重兵,成为这场皇位之争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与两黄旗的其他大臣索尼、谭泰等八人会集于豪格府邸,“共立盟誓,愿死生一处”,密谋拥立肃亲王为帝。

鉴于当时紧张的局面,鳌拜等严加戒备,密令兵丁守卫门禁,以防不测。

八月十四日,代善于崇政殿召集会议讨论继承人选。鳌拜于当天清晨与两黄旗大臣盟誓于大清门,坚决拥立先帝(皇太极)之子,并命两旗精锐护军全副武装环卫崇政殿,作好了不惜兵戎相见的准备。

当会议之中争论不休时,鳌拜与效忠于皇太极的一批将领纷纷离座,按剑而前,齐声说道:“我们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

实际上是以武力威胁多尔衮不得觊觎帝位。在这种形势下,多尔衮不得不作出让步,提出拥立皇太极第九子、6岁的福临继位,由自己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一同辅政。这一折衷方案最终为双方所接受。福临即位,改明年为顺治元年。

当时正值李自成起义军一路进逼北京、即将推翻明王朝之时,满族统治者内部在帝位继承问题上互相妥协,有利于避免祸起萧墙的悲剧,也有利于清军适时入关,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鳌拜是黄旗的重要代表,当初拥戴豪格,继而拥戴福临,在稳定清朝内部的继承秩序方面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多尔衮权势欲极强,也非常有才干。他摄政之后,党同伐异,擅权自重。他首先打击的就是他的争位对手豪格及其拥护者。鳌拜本是豪格的坚定拥护者,又不阿附多尔衮,遭到残酷打击自是情理之中。

在多尔衮摄政期间,鳌拜受到的大迫害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发生在顺治初年

顺治元年,鳌拜随英亲王阿济格征讨退守陕西的李自成大顺军,立有大功。顺治二年八月,阿济格因为没有及时奉旨班师,而且谎报战功,受到处罚。

阿济格是顺治帝的叔父,为人粗暴,藐视小皇帝,私下呼为“孺子”。清廷谕令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会同护军统领鳌拜召集部众,将阿济格“称上为孺子”之语传示晓谕。谭泰顾及英亲王情面,没有照办。

鳌拜也因听从了谭泰之言未奉行谕旨,结果不仅征讨李自成的军功不准议叙,还被罚银100两。后来谭泰又与索尼相仇,互相攻击,鳌拜因庇护索尼再次获罪,几被革职。

第二次发生在顺治五年(1648)

当年二月,征讨张献忠大西军的豪格大军凯旋回京。参领希尔良因冒功邀赏一事遭到处罚,鳌拜也以勘察不实而被议处“应革职,罚银一百两”。

三月,贝子屯齐告发郑亲王济尔哈朗当年拥立肃亲王豪格、后又包庇豪格的种种罪状。鳌拜诸人谋立肃亲王之事也被同时告发。多尔衮借此事兴起大狱,严讯诸人。

最后,鳌拜以欲立豪格、与诸人盟誓等罪名论死,得旨“罚锾(huán)自赎”。四月,侍卫廓步梭又告发鳌拜在皇太极死时“擅发兵丁守门”,再次论死,改革职为民,得旨免革职。

鳌拜虽以大功凯旋,在短短数月间却被论死两次,可见其所受打击之严酷、境遇之窘迫。

鳌拜所受的第三次打击是在顺治七年(1650)。这年七月,多尔衮生病,暗示贝子锡翰,想请顺治帝亲临探视自己,锡翰遂秉承其意“请驾临幸”,多尔衮却又以“违令渎请”罪之,并追究鳌拜包庇之罪,论死,后改免死罚赎、降爵。

是年十一月,多尔衮死,顺治亲政。总之,在多尔衮摄政期间,鳌拜有功而无赏、无罪而受罚,三次论死,备受打压。

顺治亲政后,鳌拜可以说是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顺治闻知鳌拜、索尼等人曾经盟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忠心耿耿,遂对鳌拜极为敬重,视为心腹重臣。

从此以后,鳌拜随侍顺治身边,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各类事务。如商讨本章批复程序、联络蒙古科尔沁部、协和太后与皇帝之间的关系、祭奠过世王公妃嫔、协助会审案狱,并倡议“大阅以讲武”,自教武进士骑射,等等。

应该说,鳌拜在这一段时间内表现得非常出色。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顺治对他也十分关心和信任。顺治十三年(1656),鳌拜旧伤复发,卧床不起,顺治亲临鳌拜府邸去看望慰问。

顺治十四年(1657)冬,孝庄太后(即皇太极妻博尔济吉特氏)病重,顺治朝夕侍侯。鳌拜也没闲着,昼夜于宫中侍候,都顾不上自己休息吃饭,深获顺治帝的赞赏。

综上所述,鳌拜作为“天子自将之师”镶黄旗的重要将领,忠心事主,始终不渝,在皇太极去世后坚决拥立其子为皇位继承人,甚至不惜兵戎相见,最终争得福临继位。

他为此与睿亲王多尔衮结下怨仇,在后者摄政期间,多次遭受残酷打击,三次论死。当年曾一起盟誓的黄旗大臣这时早已分化瓦解,改变初衷转而投靠多尔衮者(如谭泰)大获好处。

故主皇太极既已去世,其子福临也得以即位,鳌拜此时完全可以为谋求个人利益而党附多尔衮,这在古往今来的官场上是司空见惯之事。

但鳌拜面对如此险恶处境,却仍然不屈不挠,始终没有迎合多尔衮。

就此而言,鳌拜作为清初一员骁将,其性格是耿直倔强、敢于抗争的。他对故主皇太极忠心耿耿,一片赤诚,而对顺治也始终坚守臣节,称得上是一个难得的忠义之臣。

在目前热播的影视剧中,鳌拜形象给人们留下的都是骄横跋扈、贪婪不法的奸恶形象,他的忠贞耿直这一面恐怕还是鲜为人知的。

更多文章

  • 电视剧人世间冯玥大结局是什么(原著人世间冯玥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人世间冯玥大结局是什么

    在《人世间》原著中很多人物的大结局都很悲惨,而电视剧却做了很大的改编,相对于原著的压抑和揪心的来说,电视剧呈现的就更加的人性化,也算是给了观众一个圆满的结局。一、原著周秉义胃癌去世,郝冬梅改嫁,剧中周秉义战胜病魔与郝冬梅白头偕老周秉义自从被调到北京做领导后,对工作兢兢业业,老百姓也都看在眼里,但是秉

  • 葫芦娃七兄弟各自有什么能力(介绍技能本领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葫芦娃七兄弟各自有什么能力

    葫芦七兄弟,各个身怀绝技,大娃头大,二娃会偷看偷听,三娃硬,四娃五娃冰火两重天,六娃隐身为所欲为,七娃可以把东西带回家……那么七兄弟究竟谁最强呢,下面来看漫痴带来的对比。说到葫芦娃,这个传奇般的七兄弟,他们各自有着各自的技能,同时结合着中国神话中的元素,让他们的技能能够被大众传统观念所接受。大娃(红

  • 电视剧人世间各人物结局(原著人世间主要人物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人世间各人物结局

    电视剧《人世间》的结局,相较于原著小说而言,更加人性化一些,原著小说中的那些好人,最后的下场都让人揪心.但是坏人反而可以永远幸福,这样不公平的结局,虽然很反映现实,但是也不是观众们愿意看到的现象。大家还是宁愿看到,比较公平客观的一面,而剧版的结局,就恰恰符合了这一点,看来导演更懂观众的心情。周秉昆和

  • 崇祯皇帝是昏君吗(大明朝崇祯皇帝是昏君还是明君)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崇祯皇帝是昏君吗

    到北京旅游,有个地方常常被游客错过,它就是故宫博物院对面的景山公园,很多人在没有到北京之前,以为它是故宫的一部分,实际上在故宫博物院之外。这个公园最大的标签是崇祯自缢处,因为历史课本里提过,很多从来没有到过北京的人也有印象。景山公园位于北京西城区景山前街,明清时期的北京中轴线从这里穿过,城市中心点就

  • 菩提老祖和如来谁厉害(孙悟空师傅菩提和如来佛祖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菩提老祖和如来谁厉害

    如果说如来更厉害,但菩提祖师在他鼻子下授徒,他竟然不知道,还给众学生讲课时称“西牛贺洲无上真”。菩提祖师只教了孙悟空三年本领,就把天庭闹得天翻地覆,所以,还是菩提祖师厉害。如果说菩提祖师厉害,为何孙悟空始终翻不过如来佛的手掌心,如来一个巴掌,就把孙悟空扇在五行山下去了。作为猴子的师父,怎么不出来帮他

  • 朱棣杀了方孝孺导致什么后果(朱棣真的杀了方孝孺十族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棣杀了方孝孺导致什么后果

    《大明风华》开篇未久,就是靖难之役。一会,方孝孺被带到,朱棣鞠躬打拱,说方先生,多多拜托你,帮我拟一篇登基的诏文,安天下人之心。金山银山,高官厚禄,就在先生笔下。在之后的剧情中,方孝孺一共只讲了三句话——不孝子朱棣,谋权篡位——被踢倒在地,威胁灭九族,他咬牙切齿地吼道——你就算诛了我的十族又如何?然

  • 娴妃七盏灯是哪七个人(延禧攻略娴妃的七盏灯是指谁)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娴妃七盏灯是哪七个人

    娴妃勒死嘉嫔的那场戏,余诗曼的演技大受赞赏,但在看的爽快之余,我们也发现娴妃这个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前的娴妃是个非常清高的人,不仅不被人拉拢参与宫斗,行事作风的口碑也成为佳话,可也正是因为她的固执,在弟弟和父亲落难的时候,不愿磨灭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形象,冷酷的拒绝帮忙,最后导致家破人亡,从此也就走

  • 镇魂街官方实力排行榜(镇魂街里谁最强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镇魂街官方实力排行

    《镇魂街》在国漫迷们的心中是一部具有非常高人气的作品,新颖的剧情和守护灵的设定是这部作品最大的亮点,剧中的三国武将与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也为这部作品增色不少,而其实最令大家关注的就是各位角色的战力和守护灵身份了,如今《镇魂街》已经更新到了二百四十八章,大部分主要人物的守护灵与战力已经很清晰的展现了出来。

  • 明朝历史是清朝虚构的么(明朝那些事历史属实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历史是清朝虚构的么

    俗话说“成王败寇”,王朝鼎革代表着“天命”与“正统”的转移,失败者则成为“失天命”的无道者。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为凸显大清文治天下的决心以及取明而代之的正当性,开展了编著《明史》的浩大工程,耗时94年,直到乾隆朝才最终定稿。但就是这样一部皇皇巨著,在记载万历朝鲜战争时却不顾史家之德,对大明将士进

  • 冯太后为什么杀了拓跋弘(历史上冯太后和拓跋宏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冯太后为什么杀了拓跋弘

    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在这个政权存在当中出了一位极为出色的皇帝,那就是推动北魏改革的孝文帝。孝文帝有一位非常受宠爱的皇后叫做冯润,尽管这个冯润缺点很多,但孝文帝依旧对她宠爱无比。既然如此,为何孝文帝驾崩之前一定要留下遗诏,将冯润赐死呢?孝文帝三岁的时候被立为太子,紧接着按照当时北魏的规矩,太子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