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邦为什么会遭到发小卢绾的背叛(稀里糊涂变成造反者)

刘邦为什么会遭到发小卢绾的背叛(稀里糊涂变成造反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968 更新时间:2023/12/5 19:54:15

卢绾,是刘邦的旧友。

正因如此,尽管他功劳远不至封王,但刘邦还是“开后门”,给他作了燕王。

可是,卢绾最后却依然反叛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后门”封王

卢绾,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两家是世交。

卢绾的父亲与刘邦的父亲“相爱”,卢绾和刘邦长大后,也“相爱”。(《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从刘邦布衣时起,卢绾就出入上下,可谓同生共死。

因此,刘邦起兵后,卢绾的地位很特殊。他可以出入刘邦卧室,各类赏赐也“群臣莫敢望”,即便是萧何、曹参,也对他恭恭敬敬,在亲幸方面,“莫及卢绾”。

楚汉战争中,卢绾也有一些战功。

他最大的战功,是曾与刘贾率军2万,起数百,渡过白马津,与彭越一起在项羽后方作战,烧毁楚军囤积的军粮,使其不能给项羽供给粮草。

此外,楚汉战争结束后,他与刘贾又曾讨伐临江王,后又与刘邦从征藏荼。

可以说,楚汉战争中,卢绾固然有功,而且打击楚军后方的功劳也不算小,但其功劳,不要说与萧何、韩信、张良无法相提并论,就是与樊哙、夏侯婴等人也有一定差距。

当时,非刘姓的王有七人,刘邦也想封卢绾为王,但怕引起群臣不满。

毕竟:裂土封王,是当时最高荣誉。

当时非刘姓的王有七人,但或原本是项羽所封的王,或者像彭越一样原先虽没被封王但是是强大的实力派。

即便是韩信这样以汉将打出来的王,还是刘邦强忍脾气封的。

其他张良、萧何等人也都只是封侯,未被封王。

灭藏荼后,刘邦下诏诸将相列侯,要大家选择有功者为燕王。

大家伙都知道刘邦的心思,纷纷表示:卢绾功最大,可以作燕王!

于是,卢绾也就幸运地走后门,成了燕王。

而且,“诸侯王得幸莫如燕王”,卢绾是诸侯王中最得信任的。

离间计

做了燕王,卢绾自然要忠心追随刘邦。

不久,刘邦讨伐陈郗,卢绾也率军从东北方向进攻。

由于交战地点靠近边境,匈奴干预的能力较强,因此,陈郗遣使去匈奴求救,而卢绾也派张胜去匈奴,扬言陈郗已败,匈奴不要用兵。

张胜到匈奴时,前燕王藏荼的儿子藏衍也在。

藏衍展开离间计,他对张胜说:你之所以被燕重用,是因为通效胡事,燕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诸侯造反,刘邦还来不及收拾。等到陈郗被消灭,刘邦必然来搞燕,到时你们都是俘虏!你们应当暂缓攻击陈郗而与匈奴和好。多个朋友多条路嘛,万一以后汉为难你,你也有个依靠不是?

张胜被说服,遂暗中请求匈奴帮助陈郗。

卢绾一开始是一心忠于汉的,一开始感觉到张胜不对劲时便上书请求族诛张胜的家人。

熟料,张胜回来后,一番游说,卢绾居然被说服了。

于是,卢绾便另外找人冒充张胜家人,做了替死鬼,同时又派范齐出使陈郗处,暗中勾结,“欲令久亡,连兵勿决”。

稀里糊涂变成造反者

卢绾企图玩小心思,暗中联合陈郗、匈奴,以求安宁。

纸到底包不住火。

陈郗兵败后,陈郗的稗将降汉,把卢绾这点小心思捅了出来。

对韩信,刘邦还玩一下阴谋,对卢绾刘邦是没必要玩阴谋的,直接招卢绾来。

卢绾自称病了。

刘邦又让审食其、赵去迎接卢绾。

审食其,是吕氏的人,赵尧,是支持赵王如意的。从刘邦安排的迎接人选看,刘邦已经尽可能避免某一政治派系的一面之词,不愿冤枉卢绾。

然而,卢绾不这么想。

卢绾心中害怕,不敢去见,私下对亲信说:现在非刘姓而王的,只剩下我和长沙王两个了,近来,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宣布被诛杀,这全部是吕后的计策。吕后这个妇人,就是要一心铲除异姓王和大功臣!

于是,卢绾继续称病不行。

这下玩大了!

刘邦判定:卢绾果然造反了!

于是,刘邦下令樊哙前去镇压卢绾。

稀里糊涂的迎接讨伐

刘邦下令樊哙去讨伐卢绾。

然而,樊哙走了没多远,刘邦又听说樊哙与吕后结党,准备在高祖去世后尽诛戚夫人及赵王如意,遂下令陈平周勃去斩杀樊哙,并以周勃取代樊哙。

陈平一番风骚操作后,樊哙的命保住了,周勃领军讨伐。

而从周勃平定卢绾的过程看,卢绾造反压根是一场闹剧。

周勃传达刘邦诏令:燕王的官员,没有跟着造反的,全部加官一级;跟卢绾造反了的,只要愿意放弃卢绾,一律不追究。

两道政策一下,燕国的官员将士纷纷跟卢绾划清界限。

卢绾只带了家属及宫人逃窜,在长城脚下徘徊。

卢绾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刘邦身体能好起来,念念旧情。

然而,刘邦驾崩的消息传来了。

卢绾失去了最后的希望,逃去了匈奴,被封东胡卢王。

可以说,在汉平定异姓王的过程中,平定卢绾之战是最没有悬念,最轻松的了。

卢绾根本就没有做好造反的准备,完全是稀里糊涂造反,稀里糊涂抵抗,稀里糊涂失败!

刘邦滥杀功臣,到临死前甚至差点连樊哙都杀了。

然而,对卢绾,刘邦算是够意思的。

一来,感情基础确实好,二来,卢绾确实也构不成什么威胁。

因此,卢绾功劳不算特别大,却也得到了“裂土封王”的待遇。

然而,才能不配位,即便侥幸得到高位,也是保不住的。

卢绾的地位,并非来自才能、功劳,而是来自汉高祖的格外恩宠。

死死跟住刘邦,是卢绾报答高祖,保住富贵的唯一道路,他不应该,也没有能力跟刘邦玩小动作。

结果,没事找事,小事变大事,大事变成过不去的坎,莫名其妙一步步把自己玩死了。

更多文章

  • 刘备一生真正错过的名将(刘备一生中错过的三大武将)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武将,名将,一生,错过,真正

    刘备独具人格魅力,善于吸引、团结人才。不过,在创业过程中,他还是与许多优秀的人才擦肩而过。刘备与太史慈,曾有过一场短暂的缘分。193年,孔融被黄巾管亥部所围。由于孔融曾照顾太史慈的母亲,太史慈为报恩,前往解救。太史慈请兵击敌,孔融拒绝,坚守待援。大汗天下,早已分崩离析,谁会来救孔融呢?太史慈遂孤身突

  • 孙传庭怎么会输给李自成的(孙传庭与李自成的决战结果)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传庭,李自成,决战,结果,怎么

    《明史》说: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是大明王朝最后的希望。孙传庭曾连灭15股义军,擒获老一代“闯王”高迎祥,与洪承畴等人一起将明末起义打入低潮。即便在大厦将倾的最后时刻,他依然表现出可圈可点的军政素养,给李自成造成了巨大的麻烦。可是,他最终还是连续大败于李自成,兵败身死。这是为什么呢?1636年,孙

  • 为什么定都南京的都是短命王朝(南京经历了几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朝代,南京,王朝,经历,短命,定都,为什么

    定都南京的王朝都不长久?这或许是一个错觉。只能说,定都南京的王朝,因条件所限,上限有限。自东吴建都于建业以来,直到民国,南京常作为首都。立都与南京的王朝、政权,似乎都不长久。上图截取的是以南京(或者曾以南京)为都城的主要政权国祚(如南明弘光政权这种被”秒灭“的政权就不计入了),确实国祚都不算长。对此

  • 清军衣服上兵卒勇什么意思(兵和勇有什么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军,兵和勇,意思,衣服,不同,什么

    大清的军队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兵”。也就是是常备的正规军,也称为经制兵。主要是八旗和绿营。另一类是所谓“勇”,是在一定地区由地方临时招募的部队。历朝历代,都有常备兵和临时兵。一般情况下,正规军、常备兵是主要国防力量,是顶梁柱,临时招募的部队,一般是辅助的。可是,清代,很长时间内,临时工撑起了大清的

  • 范增是项羽的什么人物(范增给项羽出过哪些计策)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范增,计策,人物,哪些,什么

    范增是一位一流谋士,但与张良这种超一流谋士相比尚有明显差距。所谓一流谋士,就是能准确把握天下形势,并找到应对之道。范增一出山,就表现出了这种能力。1、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的洞察:立怀王,重整反秦大业。范增出山时,正值陈胜被杀,楚地反秦力量群龙无首之时。项梁是名将之后,因此愿意依附他的义军不少,但是,对

  • 王莽杀了所有的儿子是怎么回事(王莽篡位成功为何要杀子)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莽,杀子,篡位,儿子,成功,为何,怎么,所有

    王莽先后逼杀了自己的3个亲儿子。他一共有6个儿子。其中,有2个儿子是他与侍女所生,很长时间没有公开。4个与正妻所生的儿子中,1人病死,另外3人都先后被他逼令自杀。以至于到最后,王莽不得不公开与侍女所生儿子的血缘关系。那么,王莽为何要先后逼死自己的3个亲儿子呢?回顾这段历史,或许可以让我们对封建社会权

  • 三国有文鸯这个人物吗(三国后期第一猛将文鸯的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鸯,下场,人物,后期,第一,这个

    虽然他立有大功,却仍然不被朝廷重用。最终,他更是莫名其妙死于权力内斗。常山赵子龙的“七进七出”是一个文学篇章。而文鸯却把“七进七出”搬到了正史。255年,文鸯随其父在寿春骑兵,反对司马师。司马师率大军急行而近,文钦大惊。文鸯建议趁敌立足未稳,挫其气势。遂与其父兵分两路,夹击司马师。文鸯鼓噪而进,大呼

  • 鲁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拥有孔子的鲁国,实力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鲁国,实力,孔子,战国,成为,拥有,之一,如何,为什么,没有

    鲁国的衰落,是理想主义的悲剧。鲁国,几乎是西周时最重要的诸侯国。鲁是以周公为始君的,也是唯一拥有“天子礼乐”的诸侯。他的政治地位高于其他诸侯。而且,鲁国的地理位置也是非常优越的。《读史方舆堪论》的描述是:“据河济之会,控淮泗之交,北阻泰岱,东带琅琊,地大物繁,民殷土沃···足以方行于中夏也”。春秋初

  • 刘邦攻打咸阳时候王翦蒙恬在哪(刘邦打咸阳时候秦军去哪了)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咸阳,刘邦打,蒙恬,王翦,秦军,攻打,时候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当年追随秦始皇一统天下的秦军何其强悍。可是,短短15年后,刘邦入关、子婴投降,大秦却几乎连一丝挣扎的力气都没有。大秦的虎狼之师、一众名将,到底经历了什么?大秦统一天下后,中原地区的用兵需求大幅减少,大秦遂将主要军力用于北面、南面。在前七国地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

  • 秦国灭其他国家齐国在干什么(齐国为何坐视五国被灭)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齐国,坐视,秦国,国家,为何,其他,什么

    别急着笑话齐王。看看“五国伐齐”后,齐国经历了些什么,我们再看看:如果您是齐王,您会怎么做?前279年,田单破燕,齐国终于从“五国伐齐”的危机中缓了过来。与此同时,秦连续对楚、魏、赵等国发起了连续攻击。前279年,白起伐楚,前278年,破郢;前277年,秦又攻取了巫郡及江南···前276年、前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