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始皇为什要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接受了谁的建议)

秦始皇为什要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接受了谁的建议)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647 更新时间:2023/12/8 6:00:23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何宁愿得罪读书人,也要焚书坑儒?

千古一帝秦始皇,扫六合平天下,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做了一件件丰功伟绩之事。但是越也做了许多劳民伤财之事,其中最为人所诟病的当属焚书坑儒了。

我们都知道,古代帝王的风评,全赖于读书人,所以很多皇帝即便再怎么暴虐,也不会轻易得罪这群读书人。

秦始皇本来凭借着自己的丰功伟绩理应得到更高的评价。但是却因焚书坑儒的事情,而被后世读书人所黑?

为何秦始皇宁愿得罪读书人,也要焚书坑儒呢?

这一切都源自那场廷议。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当时仆射周青臣对秦始皇一阵恭维,并称秦始皇推行的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是非常好的一个政策。

但是当场淳于越便指出了,不推行分封制,以后皇室有难,将没有王族有力量保全皇室统治,国家权力将落入权臣手中。同时指出了,始皇帝各种不遵从古制,以后将不能长久。

秦始皇不愧是千古一帝,面对淳于越的指责,并没有驳斥他,反而让大臣们讨论这个问题。

丞相李斯,指出了分封制最大的弊端便是几代之后,血缘关系变稀疏了,如今好不容易得到的统一又可能分崩离析。

至于淳于越所说的不遵从古制,以后将不能长久,无非是读书人对政局的妄议,当即建议秦始皇焚毁六国的书籍。

史载: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正是在这场廷议之后,秦始皇才开始焚书。纵观这场廷议,其核心的问题便是如何统治老百姓的思想。对于刚刚完成统一的秦国,如何管理山东六国,成为了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本就不是以文化见长的秦国,选择了最简单的处理方式,那便是通过焚毁六国藏书,全国上下只保留一些秦国古籍以及一些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只能说初衷是利于秦国统治,但是方式却有失偏颇。再加上李斯想要“罢黜百家,独尊法术”的私心,使得许多经典古籍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再说一下“坑儒”,我们常将“焚书坑儒”说在一起。但实际上,却是两个不同的事情及起因。

前面讲到“焚书”源自一场廷议。

“坑儒”则是源自一次“妖言”,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后,便非常渴望长生不老。为此他找来了大量的方士为其炼制长生药。

长生药这种东西都是在骗人的,有两个叫做卢生、侯生的方士自知难以炼制出长生不老药,害怕被秦始皇治罪。

于是决定主动出击,联合了其他术士到处宣传秦始皇“刚戾自用”、“专任狱吏”、“以刑杀为威”、“贪于权势”,不应当为他求仙药。

秦始皇知道这件事之后,龙颜大怒,将卢生、侯生二人抓起来,严刑拷打。在严刑拷打之下,卢生、侯生二人又将联合其他术士一同诽谤秦始皇的事给说出来。

是可忍孰不可忍,在花费了无数金银财宝之后,依旧没有得到长生药,还被这些拿了自己钱财的术士给诽谤。

本来脾气就不好的秦始皇,岂能善罢甘休。当即下令全城搜捕这些方士,总共牵涉了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将他们皆坑杀于咸阳。

不难发现所谓的“坑儒”并不是坑杀儒家学子,而是坑杀那些欺骗自己的方士。

事实上,儒生在秦朝的地位并不低,而且还在很多领域得到重用。

秦始皇让这些儒生职博士、掌典籍、制礼乐、备咨询,还能够参加朝议,实行“尊赐之甚厚”的优待政策。

纵观秦朝也没有大规模坑儒的记载。这点西汉的几个儒学大师的文献记载当中不难发现。

当时的贾谊董仲舒可都是儒学大师,而且两人距离秦朝也不过几十年。

如果秦始皇真的有坑杀过儒生,那么这两个人,决定会在他们的书籍文章当中有所记载,特别是贾谊还写过《过秦论》,“坑儒”确有其事,这篇《过秦论》又岂会没有一丝记载。

所以这个所谓的“焚书坑儒”应该称之为“焚书坑术”,至于后来为何会变成“焚书坑儒”。大概是后世儒家学子对于秦始皇“焚书”的怨念,同时也是为了博取同情罢了。

标签: 秦始皇为什建议焚书坑儒接受

更多文章

  • 梁师都是隋末实力最弱的枭雄(久据陕北差点颠覆唐朝)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梁师,枭雄,颠覆,陕北,实力,隋末,唐朝,差点

    梁师都是隋末实力最弱的枭雄,为何能久据陕北,还差点颠覆唐朝。梁师都是隋末实力最弱的枭雄,最盛时也只占有陕北一地,但也是最后被唐朝消灭的割据势力。梁师都地狭兵少,为何能长期与唐朝抗衡,还差点颠覆唐朝呢,小编为你细细道来。一,仕隋梁师都出身夏州朔方郡大族,因此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懂得趋利避害,广交各路豪杰

  • 北洋军阀时期的三大军阀(只有张作霖走上“易帜”统一道路)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作霖,道路,北洋军阀,时期,易帜,统一,只有

    北洋时期三大军阀,为何只有张作霖的奉军走上“易帜”统一道路.经历长时间的北洋混战,有三家地方势力,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三家军阀。分别是皖系,直系,奉系这三家,他们轮流把持北洋政权,后人把他们称之为北洋时期的三大军阀。皖系军阀段祺瑞,在袁世凯死后成为北洋时期的内阁总理。虽说皖系是第一个崛起的,但也是三大

  • 章怀太子是武则天的什么人(章怀太子是武则天杀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章怀太子,天杀,武则天,什么

    一代女皇武则天和她那个死因成谜的章怀太子!珠帘之后二十余载,生杀予夺的豪情快意,让武媚娘这位原本就不甘人下的女人,再也无法停下脚步。这注定是一段波诡云谲变幻莫测的历史,那么此刻,她要扫除的下一个障碍又会是谁呢?公元684年二月初六,东都洛阳的天空阴云密布。此刻乾元殿里徐徐的寒风掠过,气氛异乎寻常,一

  • 悯农作者李绅怎么读(唐朝诗人李绅生平及代表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李绅,悯农作者,生平,诗人,作品,代表,唐朝,怎么

    李绅,生于公元772年,字公垂,祖籍亳州,出生于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唐朝诗人,官居宰相。他的曾祖父李敬玄学问大,曾是皇太子李治的伴读,随着李治的成长一路高升,官至中书令。李绅的父亲李晤,一生平凡并不出彩,官至县令。李绅幼年丧父,读书时家族虽不怎么显赫,但衣食富足,读书是他少年时期的主要内容。他的

  • 关于华佗的故事有哪些(神医华佗令人唏嘘的人生)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佗,神医,唏嘘,人生,故事,关于,哪些

    神医华佗令人唏嘘的人生,曹操应承担多大责任,谈头痛的治疗。华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名医。每要称颂某位医生医术高明时,便会说其为“华佗再世”。历代名医辈出,但能享此殊荣者,唯华佗一人。但如此一位名医,其医术却没能传流下来,现在我们只能在史书中记载的几个医案去领略一代名医的高超医术了。那么,是

  • 冯提莫怎么消失了(网红冯提莫出什么事了吗 )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杂谈

    再大的网红,也逃不过凉凉的命运,冯提莫怎么就消失了?网红就是一个现象级的产物,从走红到没落能够撑过三个月的就已经算是成功了。而撑上一两年的则屈指可数,冯提莫也可以算是其中一个了,从普通人走到千万级别的网红,好像她经历了很多,却又没有维持太久。冯提莫别看她这个名字很萌,她的原名冯亚男,这个名字和她本人

  • 陆妍淇演过的电视剧大全(演员陆妍淇被称为丫鬟专业户)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陆妍淇,专业户,丫鬟,电视剧,大全,演员,称为

    被称为丫鬟专业户,出道只演过一部女主,29岁的她还有机会火吗?很多女演员在成名前都曾被吐槽长了一张丫鬟脸,不够大气,没有女主相,赵丽颖和袁冰妍都曾被这么说过。但她们都很幸运的靠演技和作品证明了自己,现在演的部部都是女主,陆妍淇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从15年出道至今,她一直在演配角,也是别人口中的“丫鬟专

  • 神话真正的蒙毅去哪了(历史原型蒙毅将军最后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蒙毅,原型,神话,将军,历史,结局,最后,如何,真正

    电影《神话》中历史原型蒙毅将军最后结局如何?电影《神话》中成龙饰演的蒙毅将军与来自北方小国即将嫁给秦始皇的玉漱公主相爱,谱写一段冰封的爱恋。2000年后的今天,让我们穿越历史回看历史上真正的蒙毅将军。历史上真正的蒙毅,是一位文官,他的哥哥是蒙恬;父亲蒙武,祖父蒙骜,祖孙三代侍秦,身居高位。到蒙毅这一

  • 诗经美女文姜个人简介(文姜与哥私通害死丈夫)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姜,诗经,哥私通害,丈夫,简介,美女,个人

    诗经美女系列之文姜:与哥私通,害死丈夫文姜呢位列春秋四大美女之首,是著名的才女,身份也非常尊贵。她是齐僖公的女儿,霸主齐桓公的姐姐。她不仅有芙蓉之姿,还相当有才华。从她的谥号“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文”是美谥,有“经纬天地,道德博闻”之意,不辱她才女的名号。但是这样一位美女子,却和哥哥私通,最终还害

  • 三国糜竺地位比诸葛亮高吗(糜竺是刘备的什么人)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糜竺,诸葛亮,地位,刘备,什么

    糜竺没什么本事,为何刘备称王时,官职比诸葛亮还高?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在诸葛亮的辅佐下,之前屡战屡败的刘备得以迅速崛起,很快就“跨有荆益”,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战略目标。214年,刘备占领益州,可是在加封官职时,有一个人的官职、地位却比诸葛亮的还要高!此人就是没什么本事的糜竺,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