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的全称是什么(中国这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中国的全称是什么(中国这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47 更新时间:2024/1/15 0:43:54

中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那日本是啥?说出来你别不信!

我们都知道,现在中国的全称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当然了,这一名称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了,而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一名称才正式出现。

当下的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

可问题是,这“中国”一词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换句话说,什么叫做“中国”呢?这究竟是如定义的呢?

“中国”一词的来源

“中国”这个词,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无比的熟悉了,而我们也对自己“中国人”的身份习以为常,并常常感到骄傲和自豪。

现在我们阅读史书的时候,也不会对“中国”这个词的含义产生疑问。但其实在历史上,“中国”这一概念曾被多次反复争论。

什么是“中国”?“中国”是如何界定的?等等这些问题在历史上的争论一直都存在。

比如在晚清民国时期,革命者们就曾争论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究竟是一个继承清朝领土的多民族国家,还是一个仅仅包括在长城以南地区的汉人国度?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答呢?如果选择前者,那么等于你就承认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即清朝的统治跟前面的明朝和再往前的汉、的统治都是一样的,都是遵循历史规律而已。

但如果选择后者,那么就等于是承认中国仅仅是长城以南地区的汉人国度,那么长城以外的地区则不为中国所属。

而在笔者看来,当然是选择前者。

因为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明的古国,经过长期以来的发展,无论是明朝这样的汉人朝也好,还是清朝这样的草原征服型王朝也罢,都是在我中国大地上诞生起来的王朝。

当然,这也就说明了,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虽然在历朝历代对中国的定义都不太一样,但若考虑到王朝的存在性质,实际上也就很好理解了。

比如“中国”这一词最早就出现在西周的一件名为“何尊”的青铜器上,其原文有四字,即“宅兹中国”

其含义其实就是指周成王继承周武王的遗志,在中原地区建造东都雒邑的故事。简言之,就是居住在“中国”(中原)。

如果按照这样来看的话,在当时的中国所限制的范围就是中原地区了。不过这一地区在随着历代王朝的更替演变,其范围就远远不止于此了。

随着像清朝这样的草原征服型王朝的到来,“中国”的范围就大了,同时包括了长城南北地区。而明朝为了维系所谓的“汉人王朝”统治,因此也只能处在长城以南地区了。

虽然明王朝前几任的君主曾经打到草原,但却始终无法施行管理,首先来说两者的统治逻辑并不一样,一边是农耕,一边是游牧。

如果派汉人官员和士兵前来此地驻扎管理的话,那么这些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必然发生改变,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明王朝奉行的“汉人王朝”又是否能成立呢?

因此我们也能从中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在古代的时候,那些“纯汉人王朝”是不能同时统一长城南北地区的,而往往只有“草原征服型王朝”才可以做到。

在我们了解完“中国”大致的来源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我们的邻国“日本”,这一名称是从何而来的,现在的全称又是什么?

“日本”这一名称的来源

关于“日本”的称呼,在不同的时期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我国东汉时期,日本就被东汉开国皇帝,即汉光武帝刘秀赐封为“倭国”。

所谓“倭”,有矮小之意,是刘秀根据当时日本使臣的外貌形象所赐的名字。当然了,在当时这一词并无贬义。

在隋朝的时候,日本渐渐意识到这一词的含义,觉得不妥,于是便想改名,但是隋朝的皇帝并没有同意。直到唐朝武则天时期,才被赐号为“日本”。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的国力也逐渐增强,特别是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国力更是得到了大幅提升,于是日本便开始称自己为“大日本”、“大日本国”和“日本帝国”。

在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中,日本则首次称自己为“大日本帝国”。

1936年之后,这一称呼则正式成为了日本的国号。不过在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其称号从原来的“大日本帝国”变成了“日本国”。

时至今日,这一称谓仍在使用!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标签: 全称中国时候出现什么

更多文章

  • 谢亭送别许浑介绍(唐朝诗人许浑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许浑,谢亭,诗人,介绍,思想,表达,唐朝,感情,送别,什么

    秋日里很惊艳的一首送别诗,可与《渭城曲》相媲美,妙绝千古!秋,是离人的季节。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风生凉,吹落满树离愁;秋雨微澜,洒落一地相思。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我们每个人都是彼此的匆匆过客,总有一些人江湖离去,后会无期。走过风雨,路过流年,终会明白,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我若离去,后会无期

  • 钟山风雨起苍黄全诗译文及意思解释(表达了什么情感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译文,钟山,情感,意思,苍黄,风雨,思想,表达,解释,什么

    毛主席的这首诗,是两百年来七言律诗的压卷之作!每个时代,总有一些诗歌,能站在整个时代的顶峰,比如唐诗中,我们经常会讨论哪一首是七绝的压卷之作,哪一首是七律的压卷之作。这样的讨论,虽然未必产生共识,但能被讨论的诗,必然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诗。如果要评选近两百年来七言律诗的压卷之作,那么,我想毛主席的《人

  • 六国论苏洵提出什么思想观点(六国论苏洵的理论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苏洵,观点,理论,特点,思想,提出,什么

    《六国论》告诉你妥协与退让换不来尊严与独立。苏洵写的《六国论》,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观点,当然我们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秦国能统一六国,更多在于自己一步步的发展壮大,在于君臣的勠力同心。而秦国获取土地的方式,绝大多数都是靠将士们战场上一刀一枪拼杀出来

  • 梨泰院是什么地方(发生踩踏事件的韩国梨泰院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梨泰院,事件,介绍,地方,发生,韩国,什么

    发生踩踏事件的韩国梨泰院,到底是个什么地方?近日,韩国发生了一起较大踩踏事件。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10月29日晚间的韩国首都首尔龙山区的梨泰院。到目前为止,此次踩踏事件已造成上百人死伤亡,几百人失踪。且遇难者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据媒体报道,事故是由当晚举办的一场万圣节狂欢活动引发,当时梨泰院这个地方

  • 秦惠文王嬴驷的庶长子赢华简介(嬴华最后下场凄凉)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赢华,秦惠文,嬴华,王嬴驷,简介,长子,凄凉,最后

    《芈月传》嬴华:他下场凄凉,深爱他的母亲难辞其咎。嬴华,是秦惠文王嬴驷的庶长子,要比其他兄弟都大。作为长子,嬴华很得到嬴驷的看重,他也有这个能力与品德让嬴驷看重。在个人能力上,他战功赫赫,为国家社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朝堂上也得到了一批支持者,作为公子,他对得起自己的身份;在品德上,嬴华其实也不赖。

  • 希伯来文明起源和发展(古希腊与古希伯如何到融为一体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希伯,起源,希腊,融为一体,发展,文明,如何

    古希腊与古希伯明明是两个文明,如何从“劲敌”到融为一体的?在欧洲大陆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古希腊与古希伯来两大文明,在这两大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它们曾是水火不容的劲敌。然而随着文化与历史的不断发展,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最终却融为一体。从它们的分裂与融合中可以看出欧洲人类的精神需求在不断变化,可以说正是因

  • 母亲节来历的故事或传说(母亲节背后的那些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来历,传说,故事,母亲节,背后,那些

    母亲节背后原来还藏着这么多故事,你值得看一看~众所周知,每年5月第2个星期日是母亲节,这一天孩子们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向母亲表达爱意,好些人会选择送花。那如果送花,你会选择什么花呢?相信你会首先想到康乃馨。那为什么大家都会选康乃馨而不是其他花呢?我们先来看看母亲节的由来吧。起初母亲节起源于希腊神话,1

  • 真纳有什么贡献介绍(巴基斯坦斯国父阿里真纳生平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国父,生平,巴基斯坦斯,阿里真纳,事迹,贡献,介绍,什么

    巴基斯坦斯国父阿里真纳,究竟是“印度分裂者”,还是时代巨匠!穆罕默德·阿里真纳,被称为巴基斯坦的“国父”,这一词意义重大,对于巴基斯坦而言,阿里真纳可谓一国开创者。可实际上,“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名称并非真纳所创,他的贡献在于倡导巴基斯坦的独立,并成为该国的最高领导人。历史上,阿里真纳颇具争议,有人说

  • 立夏有什么习俗和讲究(立夏节气的4大传统风俗习惯)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节气,风俗,习俗,传统,讲究,立夏,习惯,什么

    立夏到了,这4个习俗你知道吗?传统文化别忘了,记得讲给孩子听!立夏,进入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要和春天挥手告别,夏天正式登场。早上给孩子煮了几个鸡蛋,告诉他是“立夏蛋”,又准备了一些五颜六色的食材,准备给家人做“立夏饭”,孩子比较好奇,问立夏还有什么好玩的事情。整理了一下4个关于立夏的习俗,希望大

  • 水浒传邓飞人物简介及事迹(关于邓飞特点的故事情节)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飞人物,邓飞,事迹,简介,情节,特点,故事,关于,水浒传

    火眼狻猊邓飞—有让人之贤,有仗义救人之德,最终死于救人!在《水浒传》梁山一百零八将中,有一位出场不多、排在地煞星之列的人物,他有让位之贤、屡次仗义救人,最后却又死于救人,他就是邓飞,也算是一个仗义的人物。他在梁山总排名第四十九位,上应地阖星,为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邓飞,绰号火眼狻猊,他原和孟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