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12 更新时间:2023/12/8 15:17:03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我们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源远流长,较早见于南朝史学家、文学家沈约的《赠沈录事江水曹二大使诗》:“伊我洪族,源浚流长;奕奕清济,代有兰芳。”这里的“洪族”指的是名门望族,源浚流长、代有兰芳则是指人才生生不息的意思。

到了唐代,白居易撰写的《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里面讲:“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从源浚流长到源远流长,基本的含义都是指源头的水深,水流过的区域就广、流域就长,后来多比喻根源深远、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有时也作博大深宏,见于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李翱的一篇谈论文章写作的书信《答朱载言书》。李翱崇奉儒家思想,认为孔子是“圣人之大者也”,为人立世以儒家的“中道”为标准。

在这篇文章里,李翱讲:“况如某者,多病少学,其能以此堪足下所望博大而深宏者耶?虽然,盛意不可以不答,故敢略陈其所闻。”朱载言认为李翱的文章“博大而深宏”,李翱则非常谦逊地回了一封信,并且在这篇文章里阐述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博大精深,多指学识渊博,思想理论宏富而精深。我们从清代缪荃孙《艺风堂友朋书札》里的一则记载,就很明显看出其渊博深宏的含义:“杨先生所著,博大精深,三百年来无此作。”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这句话可以说比较精准地认识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质。中华儿女引以为豪的数千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就流淌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载体中。

据《淮南子》,仓颉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有人将此解释为窥伺了天机,此言多有不经。但是文字的诞生,必然是在高天厚土的滋养中,像有饱满生命力的种子一样倔强顽强地从泥土里萌生出来,并一发不可收拾,浩浩无涯,所以古人说“天地之大德曰生”。

正是这破土而生的青苗,茁壮成长,经历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中华文化在源远流长中一步步走入上升期,文化意识的自觉自信不断抬升,成就斐然、蔚为大观,成为民族复兴、振兴中华的精神伟力。

文明的进步、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坚守和创新。宋代苏东坡称赞唐代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讲的是从司马迁之后到韩愈,算起来文章衰弱了八代。韩愈的文章起来了,凭的就是文以载道,传递着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承载着大道,我们的文明就更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的民族就能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有着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载体,考古就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各项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能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我们要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中秋节源远流长的历史?

中秋有悠久的历史,始于魏晋,盛于唐宋。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志。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圆又亮的月亮观赏祭拜,寄托情怀。

“中秋”,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因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叫仲月,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到了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慢慢成为了固定的传统节日,也叫“团圆节”、“女儿节”,有“秋喜夕月”,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人们焚香祭月,尤其是女子,祈求团圆,祈求美好,祈求月神保佑。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历史中,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师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湖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惟楚有才,于斯为甚,无湘不成军,尤其是近代湖湘人才辈出,可谓人杰地灵,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

约在早于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时代,中原地区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

同时,原始社会平等被打破。而据历史记载,夏朝已经开始君王世袭,周朝建立完备的封建社会制度至东周逐渐解构,秦朝统一各国政治和许多民间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并建立中央集权政治。

自汉朝起则以文官主治国家直至清朝。

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200多年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华文明历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举世公认,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

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多个,而其中又以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为主,中华文明是多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学术界一般称之为“多源一体”的文明形成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中华文化定义为中国所有民族(即中华民族)的文化总汇,但由于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并且汉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外界普遍认知的中华文化基本上就是汉文化。

中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句子?

1.漠北荒凉战场,英雄儿女久传扬,江南小河流水巷,才子佳人妙文章。马蹄行舟万里游,一方嘶鸣一方舟,江河湖海大中华,渊源流长几多秋。

2.中国珠算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3.吃软饭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吃软饭是相当的耗费体力啊!

4.追溯人类社会的历史,儿童游戏源远流长,儿童生活于游戏之中。

5.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不仅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风光优美,而且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

6.悠久的历史让我感受到古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7.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一直以来都深深吸引国内外人士的青睐。

8.赫哲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历史源远流长,长期过着渔猎生活。

9.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

10.我国制作景泰蓝的历史源远流长。

11.正面以万里长城为主题,万里长城,延绵万里,景色壮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12.施工项目历史悠久,相应的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也源远流长。

13.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美德事迹就如同这历史长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

14.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15.中国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成为这世界上的一朵奇葩。儒家思想遍天下,中国瓷器人人夸。

16.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经历了五千年,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17.河套平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酒文化驰名大江南北。

18.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19.汹涌澎湃:汹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20.长江流域服饰文化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的长江流域服饰内容丰富多还有许多笔者尚未涉及。

21.由源远流长的仇恨而非现代问题主宰的世界,是你们未来最大的威胁之一。

22.气势磅礴: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23.惊涛骇浪:涛:大波浪;骇:使惊怕。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24.水花四溅:水受到阻挡或撞击时形成的分离主体的水珠四处飞洒。

25.我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还有众多的中小河流。

26.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国酒文化源远流长

凡是民族的历史的总会源远流长的意思?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中国的烹饪技术源远流长,起始于?

据考古发现,人们掌握烹调技术,最晚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所谓“烹”,就是用火煮或者烤;所谓“调”,就是加上各种调料。

烹调的出现很快就丰富了人们的味觉,吃东西不再像原来一样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还可以充分享受那独特的美味。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食用的食物原料,还是来源于采集和狩猎,并不充裕。值得一提的是,入们已经发现了一些调味品,如粗盐、梅子等。从考古发现来看,这个时期的炊具已经很丰富了,有陶制的鼎、甑、鬲、釜、罐和地灶、砖灶、石灶等。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什么意思?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意思就是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很长的流传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的崛起之路历史(中国的崛起之路历史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拥有古老智慧的中国在500年之前一直领先世界,当信息革命所引发的剧烈嬗变不亚于又一场世界大战。愿我们的国家与民族抓住历史机遇,实现和平崛起。第一点,十六七世纪海上贸易兴起,带动了海上运输业的发展,而荷兰在摆脱西班牙的统治之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毕竟国内市场狭小,许多人外出贸易,运输业得到发展,

  • 中国不为人知的历史(中国不为人知的历史秘密)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是张美人张美人(?-1028年),名字不详,贝州清河县(今河北省清河县)人。宋仁宗宠妃,左骁卫上将军张美曾孙女。天圣初年,入宫,颇得宠爱。天圣六年,册封美人,同年逝世。明道二年,追赠皇后。天圣初,她与郭氏同时入宫。宋仁宗欲立她为皇后,但此时宋仁宗尚未亲政,权力在嫡母刘太后的手中。于是在刘太后的支持下

  • 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时间和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中国史前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早期文化多元发展、互相渗透、融聚一体,炎黄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公元前21世纪,

  • 中国共青团光荣历史(中国共青团光荣历史心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青年强则国家强。共青团历来是革命的先锋队,是共产党的有力助手。讲述共青团的光荣历史,发扬共青团革命先锋的优良传统,对当前振兴中华,有着特殊的无可替代的深远意义。《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

  • ppt历史前言应该写什么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1PPT历史前言应该写的内容是PPT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解释原因:写PPT历史前言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PPT产生的背景和它在工作和学习中的应用,也可以提高读者的关注和兴趣。3内容延伸:除了介绍PPT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历史前言还可以包括PPT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影响PPT发展的发明和技术。此

  • 中国共青团简明历史(中国共青团简明历史回顾团课笔记)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920年8月22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正式发起建立。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东园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青团正式成立。1925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将中

  • 中国被侵略的历史事件(中国被侵略的历史事件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整个历史还是近代史?近代史的话,一共十个。八国联军时期的英国、俄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还有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印度、越南。但是印度和越南有点双方战争的意思。侵略的感觉不是很强。如果是整个历史的话,那么有蒙古、金人。外加近代的几个。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5000年的发展历史中

  • 讲述中国历史的诗歌(讲述中国历史的诗歌朗诵)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诗歌创作要素是情感、想象、意象、思想、构思和语言。无论什么诗,都可以围绕这些要素来讲。中国史话,讲的是中国古代史,《中国史话》节目系科教频道特为暑期特别制作的大型历史题材系列片。《中国史话》以时间为线,讲述一部浩浩荡荡的中国史。《中国史话》上溯五千年以前的中华文明初始,下至风云变幻的20世纪初期民族

  • 中外文化的差异分类?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中西方文化的差别:(一)思维方式上方面,西方人注重思辨、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中国人注重直观、整体、经验。在西方哲人看来,只有思辨性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完善、最美好的。从古希腊时代起,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们都把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式作为认识和把握事物真理的最基本手段,并把“分析学”或“

  • 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体例主要有哪三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