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远古中国真实历史(远古中国真实历史故事)

远古中国真实历史(远古中国真实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620 更新时间:2024/1/16 10:41:45

远古中国真实历史?

中国史前时期的发展包括以下几个历史时期:

猿人包括云南的元谋人、陕西的蓝田人,后来的北京人的头结构又有了新的进步,北京人使用的是粗制的石器,过着极为艰难的原始生活。

此后是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时期,母系氏族公社有一个共同的祖先,现在“姓”这个字就横形象地体现了远古的母系氏族的事实。

母系氏族在全盛期之后逐渐衰落,过度到父系氏族时期,同时,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也形成了,原始社会开始走向了解体。

父系氏族之后是英雄时代,大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人口聚居区,关中平原、河东盆地则形成了华夏部落群,炎帝黄帝蚩尤还有此后的、舜、禹是这时期的主角。尧、舜、禹时期也是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阶段,禹拥有了夏后氏的称号,即诸夏之王,随着夏朝的建立,史前时期也宣告结束了,中国进入了古代文明时代。

中国远古历史详解?

一、中国历史的开端(公元前21世纪以前)

本章主要考察史前时代,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或言夏朝以前原始社会的历史。这一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组织、经济关系和婚姻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社会组织的变化:原始群→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父系氏族)→部落联盟→早期国家

经济关系的变化:采集、渔猎→农业出现→手工业出现

婚姻形式的变化:杂交、血缘婚→族外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考点详解

(一)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

历史学者通常将原始社会分为原始群(猿人和早期智人)和氏族公社(晚期智人)两个时代,考古学者则将其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即所谓远古历史上的“野蛮时代”,是人类历史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过渡阶段。从使用工具的情况来看,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主,新石器时代以使用磨制的石器为主。新石器时代发明了陶器,居民村落开始出现,出现了原始农业。

1、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

*旧石器时代早期中国猿人(云南元谋猿人,陕西蓝田猿人,北京猿人)

旧石器时代中期早期智人阶段(广东马坝人、湖北长阳人、山西丁村人、陕西大荔人)

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期智人阶段(北京山顶洞人、广西柳江人、河套人)

▲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时代最早的晚期直立人是蓝田猿人,距今约8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北京人已摆脱杂交而进入群婚的早期阶段,实行“血缘婚”(同辈相婚,长幼不婚),处于“血缘家族”社会时期。人工取火技术最早由北京人(保留火种)、山顶洞人(钻木取火)掌握。

2、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

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10000-7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7000-5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000-4000年)

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磁山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石峡文化

长江流域彭头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

其他地区兴隆洼文化(内蒙古)红山文化(内蒙古)

*注:黄河流域大约包括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区。

上表所列代表性文化遗址的突出特点:

仰韶文化:河南渑池、彩陶文化,包括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

陶器的发明是母系氏族社会手工业的巨大成就,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物性质并为人所用的标志,大量使用陶器与定居生活关联紧密,陶器上的图案与纹饰亦为史学界所关注。

中国远古历史知识?

1、从刀耕火种到后来的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

3、古代中国以农立国。

4、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考古发掘证明,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5、中国古代的提低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所有、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

6、在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7、从世界范围看,农业起源中心主要有三个:西亚、中南美洲和东亚。东亚的起源中心主要是中国。中国的原始农业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农业比较,具有鲜明的特点:在种植业方面,中国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西亚以种小麦、大麦为主。蓄养方面,中国最早饲养的家畜是狗、鸡、猪和水牛,猪是主要家畜;而西亚以饲养绵羊和山羊为主,中南美洲则饲养羊驼。

8、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养水稻和粟的国家,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

如今的水稻“今非昔比”呀

9、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冶铜技术。

10、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说,神农氏尝百草,找到适合人们食用的谷物和药草,还创制了农具耒耜,教人们中职谷物。神农氏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考古学家在华北和华南都发现了远古时期的粮食作物遗存,特别是距今一万年的稻谷,这说明中国那时候就有了早期农业。中国农业在先民的积极推动下发展迅速,在古代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11、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人们先用石刀、石斧把树砍倒,晾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用石犁翻土播种。土地耕种一两年后,地力下降,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

12、尧舜时期,洪水泛滥,尧命令夏族首领治理供水,鲧因治水无功被杀,舜又命令鲧之子禹治水。禹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用疏导的方式治理了水害。因禹治水有功,舜将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传给他。历史上把这种传位给贤能之人的制度称为“禅让制”。它被认为是古代社会理想的政治模式。后来,禹在同其他部落的斗争中,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在部落联盟中享有极高的威望,这就为他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和王位世袭的实行奠定了基础。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13、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早在远古时代,活跃在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就有初步国家的规模。

14、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居于古代世界的领先地位。

15、据说,尧设有火正、羲和之官,负责观察日月星辰。

16、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六千多年前,中国的原始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成为“图画文字”。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17、中国的绘画艺术,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是其中的杰作。

18、从远古起,中原地区的各族先民,通过相互交往,迁徙和通婚等,逐渐融合,促进了华夏族和其他各民族的形成。

中国历史真实故事?

三国时期,吕蒙是孙权一手培养起来的将领,两人常以兄弟相称,在关羽进攻樊城的时候,吕蒙一手策划并实施了“白衣渡江"行动,帮助孙权占领了荆州,扭转了东吴在三足鼎立的弱势地位。

然而,吕蒙虽然作战骁勇,却经常患病。荆州之战刚结束,吕蒙一病不起.为给吕蒙治病,孙权亲自把吕蒙接到自己的大殿住下,并向全国征寻名医。当时,吕蒙已经病入膏盲,除了需要服用中药外,还需要每天针灸。由于吕蒙骨瘦如柴,针灸使他非常痛苦。孙权担心吕蒙,每天都要亲自探望好几次。每次,吕蒙都要强行坐起来,行君臣之礼。这样一来,反而影响吕蒙的休息,身体很难恢复。

不去看望吕蒙,孙权不放心,去看望吕蒙,又增加吕蒙的负担,这让孙权很为难。

后来,孙权趁吕蒙睡着,找人在吕蒙房间的墙壁上挖了一个小洞。每天,孙权都不在亲自去看望吕蒙,而是通过这个小洞偷看,如果吕蒙表情放松,能吃点东西,孙权也眉开眼笑,如果吕蒙表情痛苦,或者吃不下饭,孙权也夜不能寐。

从挖这个小洞到吕蒙病逝,足有三个多月,孙权也通过这个小洞偷窥了三个多月,吕蒙病逝后,每当有东吴的大将生病或者负伤,包括陆逊、周泰、丁奉等人,孙权都会接到这里诊治,自己也通过这个小洞观察病情,后人就把这面墙叫做“窥视墙”。

世界远古历史?

远古时代,指的是从人类出现到国家形成那漫长的历史时期(至少从距今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070年这段时期,),也就是原始社会。这个时代大约经历了二三百万年。

远古时期的先人

个人的小群体,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这种群体生活的历史相当长,至少占人类有史以来的99.7%以上的时间。大约在1万多年以前,人类社会组织发展成按血亲关系组成的集体──氏族公社。

中国最真实的历史记载?

项羽没烧过阿房宫

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说法流传了约两千年,但最近考古工作者在阿房宫前殿遗址20万平方米的勘探面内只发现了几处红烧土遗迹。专家认为,这表明历史上有关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准确的。秦始皇秦二世在位时兴建的阿房宫是没有建成的“半拉子”工程,阿房宫遗址中也未发现火烧的遗迹,因为从始至终就没建成过!这与《史记》中“阿房宫未成”以及书中没有说“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记载是相吻合的,项羽就这么被冤枉了。

中国远古植物?

银杏,银杉,珙桐,香果树,普陀鹅耳枥,水松

中国历史通俗演义是真实历史吗?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以“演义”的方式阐述、诠释历史,并非完全真正的历史。诚然,作为“演义”就会有虚构,也会引用一些野史和传说……并注入了大量的小说笔法和作者个人观点。有评论者认为,全书难以搜寻出对历史深层次的分析;价值观也显得较为陈旧,在学术上不是上乘之作。故并不大力向读者推荐。所以,若想了解古代历史?还得阅读《二十四史》。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作者:蔡东藩。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该作品是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华通史,为普及中国历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品特点为,主要情节都有历史的线索可寻,作者十分关注历史人物的命运,有血有肉、有个性,使读者感受到鲜活的历史,促使国人从历史的回顾、迪中,寻觅救亡图存之道。这套著作的历史价值远远高于文学价值,很值得一读。

平远古镇的历史?

遗迹:平远古镇内有罕见的大岩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与中国河姆渡文化遗址、半坡文化遗址处于相同时期。一九八五年六月贵州省博物馆馆刊创刊号第7页有《贵州旧石器地点简录》一文,其中《织金大岩洞》载:“位于织金城郊1公里的金钟卜地(非现今金钟扑地,与鱼山相邻录者注),E105度44分,N26度41分左右。1977年4月,由省博物馆曹泽田与县文化馆杜世忠调查发现。1978年1月曹汝田、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森水复查并试掘。所获材料有石制品数十件,张森水将其归入旧石器时代晚期。”充分说明了这里古老而悠久的文明历史。

俄罗斯远古历史?

俄罗斯历史始于东斯拉夫人,亦是后来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988年开始,东正教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这些国家都自称为是俄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13世纪以后,莫斯科逐渐成为原先基辅罗斯文化的中心。16世纪中叶伊凡四世时代,莫斯科大公国改称沙皇俄国。到18世纪彼得一世时代,已变成为庞大的俄罗斯帝国,横跨从波兰到太平洋的广袤地域。1861年,俄罗斯废除农奴制度。随后农民不断增加,对土地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急剧加大了革命的压力。从废除农奴制度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推出了斯托雷平改革、1906年宪法和国家杜马,极大地改变了其经济和政治状况,只是沙皇依然没有意愿放弃独裁统治。

军事战败和食物短缺引发了1917年俄国革命,此后共产主义布尔什维克登上权力的舞台,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从1922年至1991年,苏联逐渐成长为一个超级大国。但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的缺点所引发的矛盾越来越尖锐,1991年苏联解体。

1991年后,俄罗斯联邦成立并继承了苏联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然而,俄罗斯已不再是超级大国。直至今日,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结构依然带有沙俄和苏联的特点。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在线阅读)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大家都知道古希腊

  • 近代中国屈辱历史(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松花江上张寒晖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

  • 快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快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书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当时全年的粮食产量仅有1亿多吨,人均粮食仅有200千克出头。经济要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于是粮食问题便成为当时全国发展的头号问题。在接下来的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中,着重于土地改革和粮食增产,经过几年的发展,粮食产量终于有所提高,但还远谈不上安全。1953年,中国

  • 中国近代历史变迁(中国近代历史变迁叙述)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近代史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历史中国近代的服饰变迁,你了解多少呢说起20年代的流行服饰那然是旗袍了,旗袍是由满清旗人的服饰演变来的,它经过西方传来的制作手法改良过后便成为了我们国家独特的一道风

  • 我想了解中国历史(我想了解中国历史英语)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学历史的话,首先就是积累。你这样杂看看没有关系,其实也算是一种积累。到了一个程度,你就要开始梳理。首先,是时间的梳理。例如中国历史主要朝代时间排序是:夏,商,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你要渐渐的把你看过的故事放到这个时间表来。不

  • 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脉络(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脉络视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脉络也就是历史发展的脉络。可以理解成发展的顺序以及发展的时间次序等等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想联系,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清初,文人山水画兴盛,并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追求。承续明末董其昌衣钵的“四王”(王时敏、王原祁、王、王鉴)画派,以摹古为宗旨,受到皇室的重视,居画坛

  • 什么是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及交际的特点,路斯迪格(M.W.Lustig)等学者曾加以概括如下:高语境文化:(1)内隐,含蓄;(2)暗码信息;(3)较多的非言语编码;(4)反应很少外露;(5)圈内外有别;(6)人际关系紧密;(7)高承诺;(8)时间处理高度灵活。低语境文化:(1)外显,明了;(2)明码信息

  • 儒家文化圈六个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儒家文化圈主要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和新加坡等六个国家和地区。儒家文化圈是指以儒家的基本价值观念作为社会伦理基础的国家和地区就。中国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以后直到清代,儒学是古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儒学传入朝鲜后,逐渐盛行开来。大约在1600年前的朝鲜三国时代,朝

  • 诸葛亮的陵墓,至今1700年却无人敢盗,与墓旁的大树有何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在民间传说里,诸葛亮陵墓旁的这棵大树其实是他的妻子黄阿丑幻化而成,她的妻子在这1700多年里一直为自己的夫君遮风挡雨。诸葛亮本人是三国时期最有名的丞相,他也是三国这段历史中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将自己的一身都奉献了刘备所创下的蜀汉,他直到死之前都在为蜀汉的大业所拼搏,可以说,诸葛亮的存在是蜀汉中

  • 于谦的历史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代大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