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艺术发展过程?
1、先秦两汉时期,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野史杂记,其中孕育着种种小说因子,构成了小说的孕育期。
2、魏晋南北朝,志怪、志人故事初具小说规模,构成了小说的雏形期
3、唐传奇的产生,把文言短篇小说推向成熟。
4、宋元说话艺术,把白话小说推上发展之路,使白话小说从此成为主流,而且把史传体与民间说唱体结合起来,为古代小说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天地。
简述俄国革命的发展过程?
俄国1905年革命是指于1905至1907年间,发生于当时的俄罗斯帝国境内,一连串范围广泛,以反政府为目的,又或没有目标的社会动乱事件,诸如恐怖袭击、罢工、农民抗争、暴动等,导致尼古拉二世政府于1906年制定等同于宪法的基本法、成立国家杜马立法议会与施行多党制。
1905年俄国发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0世纪初,俄国作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还保存着大地主土地占有制和沙皇专制统治,成为政治上极其反动、经济上又很落后的国家。沙皇政府对外依赖外国资本,热衷侵略扩张;对内实行残暴的阶级压迫、民族压迫和经济剥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到处萌发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
革命的导火线1905年1月16日(俄历1月8日),彼得堡普梯洛夫工厂1.2万名工人为反对厂主开除4名工人举行罢工。其他工厂工人群起响应,几天内,罢工人数达到15万人。沙皇政府密令加邦牧师,诱使工人游行。1月22日(俄历9日,星期日),14万工人和家属前往冬宫广场,准备向沙皇呈递请愿书。其中提出言论出版自由、八小时工作制、土地归农民、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召开立宪会议等要求。埋伏的军警野蛮地向工人们开枪,1000多人罹难,数千人受伤。史称“流血的星期日”。
野蛮屠杀激起各地罢工运动蓬勃发展。莫斯科、第比利斯等地举行总罢工。1~8月,全国参加罢工人数达80万,比过去10年罢工工人总数还多1倍。整个夏季和秋季,人民革命持续高涨。在罢工斗争中创造了工人代表苏维埃这一组织形式。罗兹工人总罢工发展为武装斗争,同军警进行了3天战斗。在工人运动推动下,全国一半以上县份爆发农民反对封建地主剥削和压迫的斗争。6月间,黑海舰队装甲舰“波将金”号的水兵自发举行起义,击毙反动军官,把军舰开往正在举行总罢工的敖德萨。
全俄政治罢工从10月20日(俄历7日)莫斯科-喀山铁路司机开始罢工,
人民革命发展为全俄政治罢工。25日(俄历12日)全国4万公里铁路线上有75万职工参加罢工。26日(俄历13日)起逐渐发展为全俄各行各业政治罢工。参加罢工的有2000多个大工厂,200多万工人。
沙皇被迫于10月30日(俄历17日)颁布诏书,答应召集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杜马,允诺人民有言论、集会、出版、结社等自由。以В.И.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揭露了沙皇政府的宪政阴谋,号召人民把革命推向前进,举行武装起义,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俄国十二月武装起义12月20日(俄历7日),莫斯科工人代表苏维埃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举行总政治罢工,成立工人义勇队。武装工人构筑街垒,同反动军警进行搏斗,一度攻占几乎所有车站。顿巴斯、尼什哥罗德、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等地也发生武装起义。在赤塔、诺沃罗西斯克,革命人民一度掌握政权。
十二月武装起义是1905年革命发展的最高峰。由于缺乏集中统一的指挥,各地起义分散,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城市斗争与农村斗争未能密切配合,争取士兵的工作不够有力等原因,人民起义被沙皇政府镇压。1906~1907年,革命运动逐渐走向低潮。据不完全统计,1906年罢工人数约127万多人,1907年为74万人。在这期间,农民和士兵起义时有发生,都遭失败。
简述认识的发展过程哲学?
认识的辩证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人们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是由两个互相联系的具体...
简述机械加工的发展过程?
数控加工技术起源于航空工业的需要,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一家直升机公司提出了数控机床的初始设想,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三坐标数控铣床。50年代中期这种数控铣床已用于加工飞机零件。
60年代,数控系统和程序编制工作日益成熟和完善,数控机床已被用于各个工业部门,但航空航天工业始终是数控机床的最大用户。
我国的数控加工技术最初只是比国际上稍稍滞后,但由于文革时期影响,使我国的数控技术研究一度停止,文革结束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简述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发展过程四个阶段?
1、前婚姻时代的血缘团体。即同一原始群体内的男女,在两性关系方面是杂乱的,没有任何限制。不仅在兄弟姐妹间,而且在父母子女直系血亲间都没有禁忌。这一时期存在于人类最初数以百万年计的漫长时代。
2、群婚制。随着原始社会不断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人类从最初毫无限制的两性关系中,逐渐演进为各种群婚制的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开始形成了最初的婚姻制度。群婚制,指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式。最大的特征在于,两性关系受到一定范围的血缘关系的限制。期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先经历了血缘群婚制,排除了直系血亲间的两性关系,即不同辈分的男女间不得结婚;再经历了亚血缘群婚制,排除了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这从而引起了母系氏族的产生,使人类婚姻由族内婚向族外婚发展。
3、对偶婚制。指一男一女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过着相对稳定的配偶生活的婚姻形式。即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主妻,一个女子在许多丈夫中有一个主夫。其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是从群婚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形态,从血缘结构上为父系氏族和一夫一妻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现居住在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其带有神秘色彩的“走婚”,其实就是对偶婚的开残留形态。
4、一夫一妻制。指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它既不是自然选择规律作用的结果,也不是男女性爱的结果,而是私有制确立的必然结果。形成了以男子为中心的婚姻家庭。它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四个历史时期。
简述幼儿角色游戏的发展过程?
阶段一:不能意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职责
阶段二:开始对角色有意识,但不能完全按照角色的要求进行游戏
阶段三:角色要求明确,但不能与其他角色相配合
阶段四:角色意识明确,能够进行角色间的相互协调
中国古代梨的发展过程?
梨起源于中亚地区,早在史前时期,就已有野生品种。梨有3000年左右的种植历史,在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和古中国,梨是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
梨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地区,有上百个品种,有些近似圆形,但大多数是椭圆形,梨皮呈黄色、棕色、红色或绿色,可以食用。梨的果肉通常又软又薄,有些品种的梨子在接近中心的地方有沙砾样的口感,其果肉呈白色或奶酪色,口感很不错。不同品种的梨子含汁量、软度和脆性都不同。
简述我国革制品材料的发展过程?
皮鞋材料的发展来看:20世纪50年代,我国皮鞋工业工艺中,三大部分即制楦、制帮和制底都是天然材料作为原料,以木制楦,以皮革、棉布制帮,以皮革制底,也有用废旧轮胎和成型橡胶底代替皮革制底者。所用各种辅助材料如线材不外丝、麻、等。
6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子聚合材料进人皮鞋生产领域,推动着皮鞋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
全世界皮鞋生产每年递增4%,在这新形势之下,皮鞋不仅用皮革及天然材料制作,鞋楦不仅用木材制作,而铝合金及高分子材料塑料鞋植也不断出现,天津、上海先后成功研制合成底、面革。目前我国生产的合成革已经源源不断地代替天然皮革应用于皮鞋、皮革服装等。
简述我国建设工程的发展过程?
中国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持着自身的独特性格。
中国建筑的发展大致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商周到秦汉,这一阶
段是建筑的萌芽与成长期,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魏
晋隋唐到宋朝是中国建筑逐步发展至成熟的阶段,唐代的成
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的阶段,
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这三个阶段分别以秦汉、隋唐、明
清时期的建筑为代表。
简述蒸汽汽车的诞生与发展过程?
1766年英国发明家瓦特(1736--1819)改进了蒸汽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古诺(1725--1804)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机驱动的汽车。由于试车时转向系统失灵,撞到般圣奴兵工厂的墙壁上粉身碎骨,这是世界上第一起机动车事故。
1771年古诺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9.5千米,牵引4-5吨的货物。
1794年英国人斯垂特首次提出把燃料和空气混合制成混合气体以供燃烧的构想。
1796年意大利科学家沃尔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蓄电池,这项发明为汽车的诞生和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折。
1801年法国人勒本提出煤气机原理。
1803年法国工程师特利维柯(1771-1833)采用新型高压蒸汽机,可乘坐8人,在行驶中平均时速13km,从此,用蒸汽机驱动的汽车开始在实际中应用。
1827年英国嘉内公爵(1793--1873)制造的蒸汽汽车成为世界上第一辆正式运营的蒸汽公共汽车。可载客18人,平均时速19km。
1838年英国发明家亨纳特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内燃机点火装置,该项发明被世人称之为“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蒸汽机汽车从此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