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史魏晋南北朝(中国历史魏晋南北朝时间轴)

中国历史魏晋南北朝(中国历史魏晋南北朝时间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942 更新时间:2023/12/24 7:50:28

魏晋南北朝节日?

这个元日可不是元旦,不是现在的公历一月一日,而是夏历(俗称农历)的正月一日,又称为“元正”、“元旦”。因为处于一年的开端,四时的开始,一月的开头,所以又称为“三元”或“三正”。元日在魏晋南北朝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每年此时,上从皇家贵族,下至庶民百姓,都要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

朝廷到元日要举行朝会。元日朝会的仪式,在西晋《咸宁注》中有详细描述。在元日之前,事先为王公卿校在端门外准备好简易座位,并在宫殿前准备好乐队。群臣到齐后,宫庭中火盆齐燃,群臣从云龙门、东中华门进入,来到东阁下坐待。皇帝在一片鼓乐声中出来,百官皆伏拜。鼓乐停后,百官按品位高低依次献礼贺拜,最后是少数民族客人进拜。贺拜毕,皇帝入内稍事休息,然后在一片钟鼓乐声中复出。主管接待宾客的谒者将王公至二千石以上的大官领上殿,依次向皇帝献寿酒。献酒者先将寿酒跪授侍中,由侍中将酒跪置御座前。然后献酒者自酌,置已位前。此时谒者跪奏说:“臣某等奉觞再拜,上千万岁寿。”侍中答:“觞已上。”百官伏称万岁,四厢乐声大起。寿酒献完,皇帝开始进御膳,群臣也就席进食。食毕君臣一起欣赏乐舞,直至宴会结束。

除朝廷在元日举行朝会外,一些地方军政要人也举行元会。《陶侃传》里曾记载,东晋陶侃任荆州剌史时,一次州中造船,他命人将剩下的木屑和竹头全部保管起来,众人疑惑不解,后值正月初一,陶侃举行元会,当时雪后初晴,大厅前融雪犹湿,陶侃便命人将木屑拿出来铺在厅前的地上。

在民间,百姓也以家族为单位举行类似的活动。正月一日,人们闻鸡鸣即起身,族中之人无论长幼,全都穿戴上整齐的衣帽,依次拜贺。一般幼童或青年人先酒贺之,这一天标志着他们又长了一岁,而老年人又失掉一岁,所以后喝酒。

此外,还有爆竹,燃草,闭门杜鬼的习俗,所谓闭门杜鬼,是在门上放一些鬼见了害怕的东西,借此把鬼杜绝于家门之外。

2、人日

夏历正月初七为人日。魏晋时人董勋《问礼俗》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人日如何庆祝呢?以七种菜为羹,剪人形的彩纸贴屏风上,或者戴在头上,还有就是登高赋诗。

3、正月十五

现在正月十五,一般是观灯和吃元宵。这两种习俗是魏晋南北朝之后的事儿,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举行的是其他活动。

第一种活动是祠门祭户,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先以杨枝插门,随杨枝所指,以酒脯饮食及豆粥插上筷子祭祀。

第二种活动为祭蚕神。一般用白粥抹上油膏,叫白膏粥祭祀。

第三种活动为迎紫姑。相传紫姑是一名为大老婆嫉妒的小妾,经常被驱迫至厕所,猪圈等处做脏活,后于正月十五激愤而死。此后,人们每逢正月十五日晚,抬着一个假人,至厕所或猪圈边,迎接紫姑。人们对着假人祷告说:“你丈夫和大姑都不在了,请紫姑出来吧!”如果觉得抬着的假人重了,就表示紫姑出来了,便赶快设上酒果,卜问将来蚕桑之事。

此外还有打簇、相偷戏,做宜男蝉,打粪堆的活动。宜男是萱草的别名,孕妇若佩带此草,必生男儿,民间便用萱草做成蝉形,让孕妇佩带以乞求生子。

四、正月晦日

正月的最后一天,人们纷纷来到水边,有的操浆泛舟,有的临水宴乐,有的漂洗衣裙,据说这样做是为了消灾解厄。发展到后来,消灾解厄的意义渐渐减弱,游水赏春反而成了人们的活动动机。

晦日还有送穷的习俗,人们于这天用粥和破衣在巷中祭祀一名叫庚约的“穷子”,并称这种活动为送穷鬼。

五、寒食节

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或第106天,正值清明前夕。每年此时,人们都要禁火寒食。寒食节三日不得举火,在此期间,人们一般以干粥、醴酪作为食品。干粥又称干饭,把米或大麦炒熟,然后碾碎,可随时食用。

六、三月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节日固定叫“上巳”,这一天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举国上下都外出游乐,都人野老,云集雾会。

七、五月五日

夏历的五月五日又称端五,飞舟竞渡是端五节中的一个传统习俗,同样还有食粽子的习俗。这一天,人们还将采来的艾草做成人形挂在门上,认为这样能够排除毒气侵袭,或者把菖蒲草泡在酒中,饮菖蒲酒来解毒。

八、七月七日

夏历七月,时已进入初秋季,秋季天高气爽,每逢这天,人们白天会暴晒衣物和书籍。晚上,则进行“乞巧”活动。

九、九月九日

九月九日又称“重阳”,古人认为九为阳数,此日月都为九,故称重阳,这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每逢九月九日,朝廷都要举行重九会宴。登高也是重阳节的重要活动。在这一天,人们还有采菊相赠的习俗。

十、腊日

腊日在每年的十二月,具体哪一天因朝代不同而异,后来渐渐固定在十二月八日为蜡日,这一天是大祭之日,祭祀的对象是先祖和百神,腊日还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十一、除夕

一年之末,又称岁暮,岁除。当时人们过除夕主要是两项内容:除旧布新和驱邪避厉。

在除旧布新方面,在吃过年饭后,将器具丢弃,以为丢故纳新,在窗户上贴上神燕,贴“宜春”二字。

在驱邪避厉方面,有镇宅之俗,挖掘住宅四角,各埋一块石头。

在北朝朝廷还会在这一天举行大傩仪式,即大阅兵。

十二、社日

社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节日,一年中有两个社日,分别在春秋两季,所谓春祈秋报。社日主要活动就祭祀,祭祀之神一为社,二为稷。社是土地之主,稷是五谷之长。

土地和粮食是人们生存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正因如此,社日祭神就成为上至国君下至庶民都要进行的活动。社日祭神要封土筑坛,坛上要种社树,社日这天,左邻右舍带上祭社用的肉食和火酒,在大树下搭起棚屋,进行祭祀,之后,一起享用祭品。

魏晋南北朝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其一,深层的分裂局面。这一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只有21年,即280年司马氏灭吴,到301年“八王之乱”全面爆发。

西晋以前,有三国的鼎立;西晋以后直到隋朝统一,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始终分属不同的政权,黄河流域更是始终存在两个以上的政权,甚至同时有十多个政权存在。

其二,复杂的民族关系。四周的边疆民族南下北上、东进西入,迁徙频繁,造成民族成份复杂,民族融合(自然的融合与强制的融合即战争)加速,民族战争剧烈,民族更替迅速。

其三,频繁的人口迁移。这特别表现在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当时人口迁移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历时之久、影响之深,超过以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

其四,特殊的社会结构。由于民族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剧烈运动而造成的动荡、对峙、分裂局面,使得这一时期的等级性、宗法性、民族性、宗教性四个特征尤为强烈与明显。

其五,变动的典章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制度上每多权宜之制,从中央官制到地方行政制度,往往处于一种过渡状态,缺乏凝固的制度,诸多制度因时、因地、因人、因族地发生着流变;也正因为这是制度上的过渡时代,各种制度显得尤为复杂。

魏晋南北朝古诗?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古诗:

1、《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释义:

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2、《赠从弟》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释义: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3、《敕勒歌》南北朝: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释义: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4、《山中杂诗》南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释义: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欢快地向房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5、《赠范晔诗》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折花一作:折梅)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释义:

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

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

魏晋南北朝诗?

1、《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赠从弟》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3、《敕勒歌》南北朝: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山中杂诗》南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5、《赠范晔诗》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折花一作:折梅)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魏晋南北朝作家?

在文学史上,正始文学的主要代表是嵇康阮籍

魏晋南北朝史书?

魏晋南北朝是指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段,始于东汉的灭亡,终于隋朝的建立,主要包括三国、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与北朝。

著作简介

该书体例严谨,论证详密,资料丰富,语言简洁。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还是中外交流方面均有作者独到的见解。不失为广大专业工作者和历史爱好者的必备之书。

魏晋南北朝阶段特征?

其一,深层的分裂局面。这一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只有21年,即280年司马氏灭吴,到301年“八王之乱”全面爆发。

西晋以前,有三国的鼎立;西晋以后直到隋朝统一,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始终分属不同的政权,黄河流域更是始终存在两个以上的政权,甚至同时有十多个政权存在。

其二,复杂的民族关系。四周的边疆民族南下北上、东进西入,迁徙频繁,造成民族成份复杂,民族融合(自然的融合与强制的融合即战争)加速,民族战争剧烈,民族更替迅速。

其三,频繁的人口迁移。这特别表现在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当时人口迁移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历时之久、影响之深,超过以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

其四,特殊的社会结构。由于民族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剧烈运动而造成的动荡、对峙、分裂局面,使得这一时期的等级性、宗法性、民族性、宗教性四个特征尤为强烈与明显。

其五,变动的典章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制度上每多权宜之制,从中央官制到地方行政制度,往往处于一种过渡状态,缺乏凝固的制度,诸多制度因时、因地、因人、因族地发生着流变;也正因为这是制度上的过渡时代,各种制度显得尤为复杂。

思妇诗魏晋南北朝?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魏晋南北朝什么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秦汉之后隋唐之前的政治大分裂时期。

魏晋南北朝艺术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艺术方面的变化更多的是体现在书法艺术方面,楷书真正出现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5000年的历史(中国5000年的历史朝代的顺序)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答礼[dálǐ]答礼,读音为dálǐ,汉语词语,意思是回礼、还礼。出自《史记孝文本纪》。出处《史记孝文本纪》:“十六年,上亲郊见渭阳五帝庙,亦以夏答礼而尚赤。”《水浒传》第三二回:“武松慌忙答礼道:‘却甚是冲撞,休怪休怪!’”《西游记》第九五回:“行者对国王拱手道:‘老孙还有一事奉上。’国王答礼道:

  • 2012年8月8日2点30分出生的孩子是什么命?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本命属龙,常做销渣流水命。五行金旺土旺缺木缺火;日主天干为水八字五行个数:3个金,0个木,2个水斗茄,0个火,3个土四季用神参考:日主天干水生于秋季,必须有金纯悄相助,八字:壬辰己酉壬申庚戌五行:水土土金水金金土壬辰、丁未、辛丑、己丑。水土、段颤火土、金土、土土,五行缺木,握运败纳音五行常流水命,日

  • 中国的5000年历史(中国的5000年历史从什么时候算起)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答礼[dálǐ]答礼,读音为dálǐ,汉语词语,意思是回礼、还礼。出自《史记孝文本纪》。出处《史记孝文本纪》:“十六年,上亲郊见渭阳五帝庙,亦以夏答礼而尚赤。”《水浒传》第三二回:“武松慌忙答礼道:‘却甚是冲撞,休怪休怪!’”《西游记》第九五回:“行者对国王拱手道:‘老孙还有一事奉上。’国王答礼道:

  • 日本人看中国历史(日本人看中国历史剧)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一套日本人写的中国通史读物,竟然在中国出版卖疯了!这套书叫《讲谈社中国的历史》,2014年,由国内知名大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至今已是第5次印刷了。这是一套由10位不同的日本教授写的中国通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掀起一阵史学著作阅读的飓风!百思不得其解吧?那就看过来1.出版方讲坛社是日本最大的综合

  • 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标志是)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洋务教育事业的兴办,首次改革了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培养了一批新型人才,客观上为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新式教育的转化作出了贡献。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因为成立了京师大学堂。中国的近代化教育是在洋务运动时期启动的。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开始,实际启动了中

  • 土豆在中国的历史(土豆在中国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有很久历史了,有人类以后就有土豆了,我己经吃了六十年土豆了土豆在16世纪时已传入中国。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与另一原产作物玉米合称为“并蒂开放的.印第安古文明之花”。16世纪中期,土豆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

  • 中国共青团的光辉历史(中国共青团的光辉历史团课笔记)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我对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习和思考后,使自己对如何开展学习,为什么要学习,如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及今后在工作中如何体现共青团员意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更好开展今后的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也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不断增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

  • 中国共青团的光荣历史(中国共青团的光荣历史心得体会)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青年强则国家强。共青团历来是革命的先锋队,是共产党的有力助手。讲述共青团的光荣历史,发扬共青团革命先锋的优良传统,对当前振兴中华,有着特殊的无可替代的深远意义。《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

  • 中国共青团的历史沿革(中国共青团的历史沿革PPT)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十三冶具有六十多年的施工经历。1951年6月在黑龙江齐齐哈尔成立,雏形为北满工程处,六十多年的历史中,几经易名:1953年迁址后,改名为本溪钢铁公司工业工程公司,54年2月重工业部将后北满钢厂与本溪钢铁公司工业工程公司合并成立本溪钢铁公司北满钢厂。55年1月改为重工业部北满钢铁建设公司。56年3

  • 中国不公开的历史(最近中国宣布断交的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需要注册后登录,填写相应的个人信息香港大学前身香港西医书院於1887年建校,国父孙中山先生亦曾到此留学。香港大学正式於1911年创立,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港大一向推崇高质素教学,务求让学生有全面的发展。能去香港大学读研应该是每个大学生的梦想。中国天眼是公开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