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打仗打到最远的地方?
唐朝拥有的疆域最西曾经到达咸海,最北曾经到达西伯利亚
在隋末农民起义的高潮中,隋太原留守李渊于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起兵入长安,立代王杨侑〔yòu右〕为帝。618年,李渊逼杨侑禅位,建立唐朝。至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隋末以来的割据势力已全部被消灭,唐朝完成了统一。
随着隋朝的覆灭,除了海南岛以外,扩大的疆域不仅全部丧失,而且东突厥大肆南侵,连唐朝的首都长安也受到威胁。但不久以后,唐朝就转入了攻势,恢复并开拓了疆域。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大将李靖灭了东突厥,唐朝的实际控制区达到了贝加尔湖以北,设置行政区的范围也扩大到了阴山以北600里,超出了今国界。贞观十四年,唐军灭高昌,在今天的新疆也先后设置了伊州(今哈密地区)、西州(今吐鲁番一带)和庭州(今乌鲁木齐一带)三个正式行政区,并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设置安西都护府。贞观二十年,唐军击败薛延陀,进至郁督军山(今蒙古国杭爱山脉东支),可汗(首领)咄摩支降。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突厥车鼻可汗被擒,至显庆二年(公元657年)西突厥被击败投降。显庆五年,唐军由山东半岛东端渡海进攻朝鲜半岛中部的百济,百济降。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唐军在天山击破铁勒。总章元年(公元686年)灭高句丽,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
另外唐朝还一度取得了黄河上游的河曲之地和大渡河上游一带,设置了州县;在西南今贵州东北部、云南一部和广西建立了正式行政区。
唐朝的疆域并不限于它的正式行政区。随着军事行动的一次次胜利和当地少数民族的服从,唐朝在边疆地区先后设置了六个都护府和若干边州都督府,用以行使对这些地区的管辖权。
这六个都护府是:
单于都护府
开始称为云中都护府,龙朔三年(公元663年)置,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改置。治所在云中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辖境相当今内蒙古阴山、河套一带。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并入安北都护府。
安北都护府
开始称为瀚海都护府,龙朔三年(公元663年)移燕然都护府于回纥本部(蒙古国今杭爱山东端),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改名。辖境约相当今蒙古国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一带。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移置今内蒙古。
安西都护府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置。治所在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市东高昌故城),统辖安西四镇(
日本打到中国那里?
中国没有被日本全部侵占。
统计日军沦陷区数量时,不能只笼统地提“日军侵占了多少个省”。因为:日军虽曾经侵入中国许多地区,但是,几乎完整占领的省份很少;在它侵入的多数省份里,由于我国军民的抵抗、加上日军兵力不足等原因,日军一般只是占领该省的部分区域。日军几乎完整占领的当时省级行政区有6个: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北平上海(如果加上早期占领的台湾,则有7个)被日军局部占领的当时省级行政区有16个:河北察哈尔山西绥远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含海南)广西云南(滇西局部)被日军短暂侵入、仅一小片被占领的当时省级行政区有1个:贵州以上累计起来:沦陷区涉及当时的23个省级行政区(如算台湾,则有24个)。[其中,几乎被日军完整侵占的有6个,加上台湾则有7个;16个为部分沦陷;1个为短暂、很小一部分沦陷。]
描写中国红军打仗战乱生活诗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眼.(《七律长征》)
中国古代和欧洲打仗的小说?
远东1628
作者把世界各国全推,登陆美洲,消灭俄罗斯。正好符合你的观点。历史粉碎机粉碎吧,历史!第一站,魂穿已经挂进上煤山歪脖子树的崇祯大清之祸害“妖星现,大清乱。一七零零的春天,一颗妖星落我大清。康熙爷的盛世,没了……”某潮湿的地下室里,一个瘦骨嶙峋的年轻人,用颤抖的手在纸上写下满腔悲愤。
中国打仗死了的人都埋在哪里了?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中国从汉高祖刘邦开始下诏,战死的士兵赐棺木一口下葬。之后历代王朝在政权稳定时基本都能实行这一点,当然普及的面有多大无法确定,但是基本都是在战场上找地点就地安葬。直到近代仍然如此,解放后才开始整理之前各地的烈士墓,将其中一部分迁葬,并对能找到的部分墓地进行了休整,但是绝大部分还是只能就地做修理。
日本当年打到中国哪呢?
这个问题有点儿复杂。如果单看日寇从北向南的攻势的话,打通大陆交通线后甚至可以达到福建沿海,虽然沿线中间还有很多地方并未控制罢了。除此之外,日军曾从海上入侵过广东,后来在侵占东南亚后又捎带攻入了广西和云南两省的部分领土,不过雪峰山战役后这两省全境就都收复了
蒙古最远打到哪儿?是哪一年。?
最远打到多瑙河流域。
蒙古西征有三次,第一次是成吉思汗统帅,攻陷中亚的花喇子模,相当于现在阿富汗和伊朗\巴基斯坦的地方.
第二次是窝阔台组织的长子西征,名义统帅是成吉思汗长子长孙拔都,实际的统帅是速不台,打向西北方向,攻陷莫斯科,最远到达多瑙河.
第三次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拖雷的第五个儿子旭烈兀(被杨过击毙的蒙古大汗蒙古是托雷的长子,旭烈兀是他的亲弟弟)为统帅,攻击中东打到埃及边境,后来蒙古以这些土地建立了金帐汗国(统治俄罗斯和外高加索地区)\窝阔台汗国(统治原花喇子模地方),还有察合台汗国。
公元1241年冬12月,已横扫大半个欧亚大陆的蒙古西征军攻克匈牙利王国位于多瑙河畔的旧都格兰城.匈王贝拉仓惶南逃,统帅拔都令大将合丹紧追不舍.合丹军于次年初抵达亚得里亚海边,掠斯帕拉托,卡塔罗等城(在今波黑境内).三月合丹东还结束了万里远征。
中国古代打仗,用什么兵器最好?
枪为百兵之王,所以在古代打仗使用枪是最好的。
1、骑兵用的枪叫大枪,步兵用的叫小花枪。大枪长丈余,是整根的白蜡树,枪把粗如鸭蛋,枪头粗如鸭蛋黄。大枪又长又沉,两只手端平都难,很不好使。小花枪就短多了,也细得多,抖起来容易,枪头乱飞,故名花枪。大枪平时训练时为防伤人不装枪头就是现在常叫的“大杆子”。
2、抖大杆子是内家功夫的一个重要训练手段,能练整劲和听劲。大枪沉重,只有用腰力才使得开,好枪法必须要能听到枪头上的劲,化发一家,方能不败。内家枪法在以前是可以“了却君王天下事”,封妻萌子的绝学。太极门里大枪是最珍贵的功夫,非掌门不传。
中国古代打仗会带着牛羊吗?
古代打仗时经常会带牛,几乎不带养。
牛体格壮,力气大,是很好的负载和拉车牲畜,用处很大。行军中带牛主要也是为了驮载和拉车,运输粮草和其他军用物资,偶尔还会以战阵组成出现在交战场上。
羊没有这样的作用,只能提供肉食。行军中吃喝比较简陋,将领不会为了吃口肉就带上影响军队行动的羊。
中国古代有哪些带兵打仗的文人?
古代文人雅士带兵打仗的奇多,姜子牙,孙武,孙膑,商君,赵括的父亲赵耆,韩信,文天祥,史可法,洪承畴,孙承宗,孙传庭,袁崇焕,熊庭弼,近代的毛主席,蒋百里将军,个各智勇双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英明神武,万古长青,还汉武大帝,未领过一次大军冲锋陷阵,但确指挥规划了历次漠北对匈奴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