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乡土文化习俗”与“文化传统“有什么区别

“乡土文化习俗”与“文化传统“有什么区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710 更新时间:2024/3/4 23:20:09

一、“乡土文化习俗”与“文化传统“有什么区别

传统是传下来的各方面的总称,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等,乡土文化习俗属于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文化传统范围更大,乡土文化习俗的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

二、在鲁迅的影响下形成乡土文化群,其作者有哪些

在鲁迅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乡土文学”作家群,其主要作者有:鲁彦、许杰、许钦文、废名(冯文炳)等。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

语文教学中的乡土文化渗透

[关键词]语文教学乡土文化渗透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语文教材应当挖掘课本教材以外的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乡土文化资源。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是偏隅江南的一个蕞尔小镇,这里有美丽如画的风景名胜,有叱咤风云的文化名人,有千里飘香的特色小吃……同里乡土文化资源不仅俯拾皆是,而且丰富多彩,充满魅力。教师若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度渗透,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合理挖掘,不仅拓展延伸了教材内容,而且通过这种整合更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乡土文化。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

(一)课堂教学渗透,在比较中加深理解

适时、适度地把乡土文化资源引入语文教学,将乡土文化和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生活来加深理解教材,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这样不仅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实现了语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的自然延伸。

例如我在讲授《苏州园林》一文,讲到“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时,让学生结合我们身边的园林建筑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少同学就想到退思园的后花园,主人任兰生就是为了追求这个效果而建造退思园的,“水香榭”正中间有一面明镜,可反射整个后花园,园中有园,小中见大;小巧玲珑的“揽胜阁”是整个花园最高点,登其上,全园景色尽收眼底,一览无遗;“菰雨生凉”轩是主人夏天乘凉的地方,轩中立明镜一面,远望似园中有园,近观如置身荷塘,园中的美景尽收眼底。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能让游客置身于一幅美丽图画的意境中。所以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苏州园林的这一总特征。当深入学习文中的园林布局、映衬、层次等时,学生结合身边的园林建筑特点,仿佛身临其境,很快就领会了。

(二)写作训练渗透,在交流中激发情感

语文学习由听、说、读、写四个部分组成。叶圣陶先生强调,语文学习要听、说、读、写四者并重。他认为,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和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

但在实际教学中,说和写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却往往被弱化,导致不少学生不会写,也不敢在同学面前说。针对这一现状,我有目的地选择了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的内容来加强练习,如在讲授《蓝蓝的威尼斯》一文时,讲及威尼斯的水都美、桥梁美、建筑美、游船美以及文化美的特征。鉴于同里拥有“东方威尼斯”这一雅称,我让学生比照本文去写写同里的水、桥、园林建筑、乌篷船,甚至还可以写写同里节庆活动。如果有些人还感觉有难度,那就直接让学生来写最喜欢的同里美食,比如撑腰糕、酒酿饼、青团子、油酥饼、芡实糕等,然后再用口语交际的形式(用“夸夸我家乡的”为题)让学生表达出来。这样一来,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口才和胆量,还能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可谓一举多得。

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挖掘乡土文化

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开展活动,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真正让学生在“蓝天下的学校”,阅读“生活的教科书”,寻找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学习的第二课堂,乡土文化内隐含着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教师若能好好利用,定会使语文教学锦上添花,大放异彩。

(一)追溯本土历史文化渊源,增加历史厚重感

同里,土地肥沃、物产富饶,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刀耕火种、生息繁衍。同里文化,底蕴深厚。自唐宋至清末,书院、社学、私塾等讲学肄业之所十分盛行,科甲连绵,为官作宦者,先后相辉。

金松岑先生创办的同川学堂开创了本县近代教育的先河,在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感召下,同川自治学社及其同川公学培育出了不少精英和学者。比如著名社会活动家蔡寅,著名诗人、社会活动家柳亚子,著名爱国人士、《文汇报》创始人严宝礼,著名社会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等。

优越的地理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吸引了诸多名士骚客。曾流寓古镇同里的历史文化名人有:倪瓒姚广孝方孝孺、陈祖范、沈德潜、胡雪岩等,他们与本地文人雅士交相生辉,为同里文化增添了一抹重彩。

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时候,我让学生一起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同里的历史文化名人,追溯本土历史文化渊源,增加学生的历史厚重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走进本土自然人文景观,欣赏家乡风景美

自然、社会生活是学生自由积累的天地,应该让其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时间,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去观察并感受现实世界,充分挖掘语文资源,从而调动学生潜在的感知能力,在生活中体验语文,积累知识。

1.走进同里的弄堂,了解同里的弄堂文化

弄堂是古镇同里住宅的一大特色。同里有很多弄堂:穿心弄、石皮弄、西弄等。弄堂飘逸着恬静、悠闲,又深又长,曲曲折折,没有不通之路。弄堂深处,高高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苍翠欲滴的藤萝,象古朴的屏风。弄堂,是江南古镇古建筑的一个缩影,是一首首凝固的诗。学生徜徉其中,定会获得美的熏陶。

2.走近同里的桥,了解同里的桥文化

同里处于五湖环抱之中,镇内街巷逶迤,河道纵横,留下了众多建于各个年代的古桥,这些古桥在岁月的风雨中高高地挺立着,成为我们了解同里的一本耐读的书。在古镇,有桥龄最长的、也是最古老的思本桥。也有最小的独步桥。而最能反映同里人勤奋好学的桥,则莫过于普安桥。镇上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是富观桥。同里的桥以三桥(即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最有代表性。同里人有过三桥的习俗,如今走三桥已是旅游不可少的项目,使三桥成为同里人气最旺的桥。学生在观赏桥的同时,还知晓了每座桥的故事,了解了同里的桥文化。

3.走近同里北联村的油菜地,领略大好春光

北联村旁油菜花开、延绵万亩,犹如一副优美的乡村风景画。这里是油菜花的天堂,也是放飞心灵的归处。这里没有大都市的尘埃和喧嚣,只有芬芳的泥土气息、质朴的民俗风情以及现代新农村的恬静生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油菜花黄时,带学生去体悟春天的气息。

在实践活动中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在不同的季节感受不同的风景,体验不同的情感,此种体验,是课本教材很难企及的。而语文学习一旦成为一种自觉,学生就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以至拥有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利用、努力挖掘我们的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优化语文教学结构,增强课堂教学趣味,贴近学生生活,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中的人物故事3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鲁达鲁达是水浒中最为具有人性的智慧之人,五台山老和尚所言不谬,故法号智深!遍观全书,鲁智深杀人仅有离家之前拳打镇关西是失手不当杀人,以后极少几个被杀之人都是恶贯满盈,实为水浒之中洪七公,真君子大侠也。因此说,无论从小说家角度还是读者看来,智深与武松齐名,二者具有极大差异。智深具有人性本原的真情实感,

  • 四年级上册小木偶续写?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从此,小木偶拥有了人类所有的表情。一天,小木偶在路上走着,他不知到哪里去,也没有人和他说话,脸上露出了孤单的神情,他多么想要一个朋友啊。这时,迎面蹦蹦跳跳跑来了只小白兔,小白兔看见了孤单的小木偶说:“小木偶,我们做个朋友吧,我正要去小松鼠家作客呢,咱们一块去吧。”小木偶高兴地一蹦三尺

  • 抗震小英雄演讲稿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学抗震英雄做自强少年(推荐这个)演讲稿在汶川特大地震灾难发生之后,灾区广大少年儿童面对巨大的伤痛和磨难,表现出超常的勇气和力量,涌现出一大批临危不惧、坚强勇敢、勇于救人的少年英雄。当教学楼摇摇欲坠的时候,当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这些英雄少年,有的连续四五个小时徒手刨开废墟,抢救同学;有的奋不顾身地冲上

  • 儿童红色故事短篇?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

  • 中国德才兼备的优秀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有上下5000年的历史,在这5000年中,德才兼备的人层出不穷,下面我给你举几个例子,从古至今,德才兼备的人,例如,唐朝的皇帝李世民能够统一天下治理国家,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国小青,我明确的孙中山能够有孙中山是一位标准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并且他又是一个雄才大略的革命家,灵秀任务一直后来向我们一

  •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的例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1943年3月18日是周恩来同志的农历45岁生日,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同事为他准备了简单的茶点祝贺,但他没有出席,而是在办公室经过深思熟虑后,写下了这篇令后世敬仰的《我的修养要则》。“《我的修养要则》字里行间都体现了周恩来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人自我要求的‘严’和‘实’。2014年3月9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二

  • 历史上除了越王勾践还有哪位名人有卧薪尝胆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姬昌即周文王,被纣王囚禁,纣王将姬昌之子杀而烹之,假以兔肉送给姬昌吃,姬昌明知是自己儿子,却假装不知,兴食之,并赞言:美食也!由此纣王放松了警惕,将姬昌放回西岐,才有了三把神煞倒反西岐,一举推翻商纣统治的历史结局。文公重耳,因宫廷恶斗,被追杀迫害,后取得晋国江山,一路坎坷异常。韩信就不用细说了,最出

  • 比较简单的小英雄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小英雄小故事有:1,小英雄的故事之王朴王朴,也作王璞,幼名兰贵,1929年生,河北完县人。王朴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王朴工作认真,学习也很刻苦。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要做到会

  • 读《成长故事》的读后感?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成长故事》这本书讲述了名人的成长过程,记载了这些名人在成功的路上所经历的挫折,困难和奋斗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深受启发,对我意义重大。从书中我认识了勤学如问的爱因斯坦,诚实、谦虚的林肯,专注认真的盖茨……其中对我启示最大的是张海迪的成长故事,本文主要写了张海迪五岁的时候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从

  • 富阳有哪些乡土文化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富阳有很多乡土文化习俗,如丧葬的习俗就非常讲究一、送终当病人弥留之际,应力求全家人全体赶齐“送终”,诸如子女、兄弟姐妹远在异乡,怕赶不上,家里人总要想方设法,让病人喝参汤“吊命”。在外的亲人闻讯后,心急如火,日夜兼程,尽可能赶回家“送终”。当病人喘大气,快要断气时,“送终”的亲人抓紧为垂死者洗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