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晋是被谁灭亡的(西晋是什么时候被什么人灭掉的)

西晋是被谁灭亡的(西晋是什么时候被什么人灭掉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697 更新时间:2023/12/29 21:52:28

公元1124年,金人进入开封,一座千年古都就在金人铁蹄的蹂躏之下毁于一旦,而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不得不按照金人独有的受降仪式行“牵羊礼”。

而宋徽宗、宋钦宗的妃子们更是无比凄惨,在这之后大部分都充入了“洗衣院”沦为了金人的“玩物”,而少部分运气好点的可能被金人看上改变命运。

然而在汉民族的历史上,类似事件其实不是第一次,早在八百多年前的西晋时代汉民族也经历了一次“国仇家恨”。

那一年,匈奴人刘渊攻入了洛阳,掳走了西晋的晋怀帝,四年后又攻入了长安,俘虏了西晋最后一位皇帝,而西晋灭亡之惨状丝毫不亚于“靖康之耻”。

八王之乱到司马越专权,司马懿的子孙太不争气

公元306年,历时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终于平息了,在“八王之乱”中晋武帝嫡系子孙在那互相斗来斗去最终导致晋武帝一脉的子孙在这一次动乱之中几乎死绝了,只留下了一个司马炽

而本是皇族远支成员的司马越等于是天上掉下个“大馅饼”,由此他成功攫取了“八王之乱”胜利的果实,由于晋武帝的嫡系子孙大部分都已经报销在了“八王之乱”中,只留下一个晋怀帝司马炽,在这之后司马越就辅佐司马炽登基,他则成为了权臣。

然而当时的“八王之乱”算是结束了,可是西晋却也是在危亡边缘挣扎着:

  • 当时外部的情况是流民李特占据了益州并建立了成汉政权,北方刘渊已经在离石要塞起兵并威胁并州以及河东,南方的荆扬二州又相继爆发了叛乱。

  • 而西晋内部的大臣们并未吸取教训,相反反而还是在争权夺利。

  • 所以,这样子的朝廷你说怎么可能不灭亡呢?在当时无论是司马越或者是晋怀帝司马炽都没有意识到这一层危机,晋怀帝司马炽所想的是先把司马越手中的权力夺回来;而司马越则还想继续做他的权臣的美梦。

    当时司马越和司马炽在朝堂之上争权夺利,由于当时西晋的中央禁军在“八王之乱”中损失惨重,唯有各地的刺史手中还留有部分兵力,这也让地方的形势颇为动荡不安。

    其实很多人都以为西晋的灭亡亡于“八王之乱”,其实这种说法只能说是主观臆断,“八王之乱”的确让西晋元气大伤,可是西晋毕竟承接的是当年曹魏的底蕴,军事力量极强,我们从几件事就能够看出,当时西晋虽然元气大伤,可是面对四方叛乱的局面,如果西晋军民同心戮力,那么西晋还是可以免于亡国危险的:

    公元304年,刘渊在离石要塞起兵之后就立马攻打当时并州的首府晋阳,当时北方大旱,而离石要塞周边更是重灾区。

    此时刘渊已经被匈奴贵族绑在了反抗西晋的这架战车上,如果不迅速做出成绩,那么其内部的匈奴贵族就会把刘渊撕裂。

    当时晋阳的守将是司马腾,他是东海王司马越的弟弟,平时呢只是一个为非作歹,耀武扬威的货,让这样子的人守晋阳其是显而易见的?果然,司马腾和刘渊交战几个回合,就被刘渊杀得丢盔弃甲。

    但是无论司马腾怎么被刘琨吊打,可是晋阳却始终牢牢掌握在西晋手里边,而刘渊在当时的影响力只能局限于离石要塞。

    而东海王司马越掌权之后为了让自己的弟弟脱离这个虎口,就立马把他的弟弟调离晋阳,另外换刘琨镇守晋阳。

    从这事情就说明了好几个问题:

  • 西晋在各地的战术上虽然略显被动,可是纵观全局来看,在战略上就算是经过了“八王之乱”西晋还有很强大的军事力量镇压各地的叛乱。

  • 其次那就是当时各地叛乱的规模还很小,刘渊起兵之时仅仅只有数万人。

  • 从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能够看出,西晋的军事力量虽然元气大伤,可是却足以碾压各地叛乱。

    然而,司马越和司马炽被权力蒙住了双眼,在当时他们看得见的只有手中的权力,却看不见这潜伏的危机,就在这两人争权夺利的时候,北方的刘渊已经改变了动作。

    当时刘渊已经意识到并州有刘琨在,那么他便无法存进一步,此时他手底下的谋士则向他提出了一个建议:放弃晋阳,转战河东,以大迂回方式席卷整个河北,也就是靠着这个战略刘渊夺取了北方除幽州以及并州之外的所有土地。

    公元309年,刘渊兵分几路进攻洛阳,一路从河内进兵,一路从壶关之下进攻洛阳,可以说当时刘渊的大军已经切断了洛阳内外的所有援军,洛阳城危在旦夕。

    可事实上,这一仗西晋化不可能为可能,刘渊之子刘聪率领五万军队进攻洛阳,却被洛阳的高城墙所阻挡,而并州刘琨同时又在刘渊的腹心深处策应西晋,前赵攻洛阳之战宣告破产。

    可惜的是,无论司马炽和司马腾在这一次大战之中都并未吸取教训,相反他们还是忙着争权夺利,司马炽联合苟晞想要除掉司马越,而司马越则想废掉司马炽,而西晋最后的机会也就被这对君臣给硬生生玩坏了。

    西晋灭亡有多惨?皇帝被迫当奴仆,皇后被迫成为侍奉别人家的皇帝

    也正是因为司马越和司马炽的不作为,最终的结果就是在公元312年刘聪攻破了西晋都城洛阳。

    而晋怀帝在被迫之下被迫反缚上身向匈奴人刘聪卑躬屈膝的投降,而西晋皇室的另外一支晋愍帝则在众多大臣的拥护之下逃亡了长安,并在这之后登基称帝,可是却并不能完全改变西晋的命运。

    因为彼时的长安由于战乱,整个长安的人口只有万余人,城中更是到了“人相食”的地步,而长安城最严重的的时候一斗米要价值二两黄金。

    晋怀帝司马炽的庙号“怀”字在历史上是有点那种“可怜、悲哀”的意思,因为他本身没有选择,坐上这个皇位也属于无可奈何,可是他始终还是西晋的皇帝,在死亡面前,皇帝也只能卑躬屈膝的向敌人投降。

    当时晋怀帝被俘虏之后,刘聪颇有羞辱意味的问他:“你家自相残杀,怎么那么厉害?”面对这具有挑衅意味的话,晋怀帝虽感难堪可是也只能说道:“这或许就是上天的意思,或许就是要大汉应天改命。”

    晋怀帝之所以如此卑躬屈膝的求饶刘聪,其目的就是想要让刘聪饶自己一命。很多人都说在刘裕开始之前,都没有杀前朝皇帝的传统,可是这还真不是,这个传统不是刘裕开的,而是刘聪开的。

    在当时刘聪为了羞辱晋怀帝以及西晋群臣,特意让他陪在自己的身边给众大臣斟酒,当时的大臣之中有不少的晋朝旧人,看到晋怀帝如此屈辱,不由得嚎啕大哭。

    可是他们的这个举动却让刘聪下定了必杀晋怀帝的决心:

  • 其一,这就说明了晋怀帝在西晋内部还是很得人心的,把他放在身边无疑是一个定时炸弹。

  • 其二,这群大臣投降了前赵却还对旧主眷恋,这就说明了他们的内心还是有旧主的。

  • 刘聪的心胸并没有其父刘渊开阔,在这之后不久就一杯毒酒要了晋怀帝的命。

    可是历史到这并未结束,晋怀帝死了,南方还有司马睿的小朝廷,而在长安还有晋愍帝的西晋小朝廷,在攻陷洛阳四年之后,刘聪又调头西向攻打长安。

    当年的洛阳城都尚且抵挡不住刘聪的大军,更何况彼时早已经人困马乏的长安呢?

    公元316年,长安被攻陷,晋愍帝被迫投降,而他的命运则比晋怀帝更加屈辱。

    刘聪俘虏晋愍帝之后还是让他如同晋怀帝一样随身侍候在身边,而晋愍帝则比晋怀帝更屈辱的是,他不但让晋愍帝在宴会之时给大臣倒酒,就连自己上厕所时,他都让晋愍帝随身拿着马桶盖,这背后的羞辱意味有多强可想而知。

    而西晋大臣们又因此嚎啕大哭,最终的结局也是步入了晋怀帝的后尘。

    当然,有一点令刘聪颇为满意,在攻陷洛阳之后他俘虏了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羊皇后,在当时更是不顾世俗的眼光将其封为自己的皇后,有两位皇帝的前车之鉴在前,羊皇后就算一百万个不愿意,也只能卑躬屈膝的伺候胡人皇帝。

    两位皇帝卑躬屈膝没能挽回失败的命运,可是天下百姓却因为西晋的胡作非为而要承受本不该承受的痛苦,至此之后三百年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处处哀鸿遍野,而这就是西晋当年造的孽。

    更多文章

    • 汉王为什么玷污胡善祥(大明风华中汉王把胡善祥怎么了)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王为什么玷污胡善祥

      最近热播的《大明风华》,胡善祥这一角色令人心疼,却又无奈。心疼她所遭遇的不公平,为了爬上高位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可是作为宫中一个小角色,能成为一代皇后,也算是非常有手段。在最新的剧情中,在汉王的帮助之下胡善祥,如愿的当上了太孙妃。毕竟汉王在朝中掌管兵权,手中权力遮天,即便是皇上也忌惮他手中的权力,加

    • 陈世美历史上有此人吗(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原型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陈世美历史上有此人吗

      提起武大郎和潘金莲,大家马上能联想起潘金莲和西门庆通奸杀害了武大郎的故事,而提及陈世美,都骂他是“抛妻弃子”的负心汉。然而真实历史上潘金莲和陈世美的原型,恰恰与之相反。陈世美是一名为官廉洁、刚正不阿的清官,而潘金莲出身名门知书达理,对武大郎更是一心一意。(武大郎也不是卖炊饼的)这究竟怎么一回事呢?还

    • 乾隆为什么要毒死令妃(历史上令妃的结局与真正死因)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为什么要毒死令妃

      “延禧攻略”这部影视剧中,讲述了乾隆的一些后妃,其中最重要的一位,那就是令妃魏佳氏了。值得一说的是,清朝的很多后妃是没有名字记载的,基本上只有姓氏,魏璎珞这个名字,也是为了电视剧的播放而编造的,真正的令妃叫做魏佳氏。女主角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女主的光环,每次都能够化险为夷,而且反败为胜,在悠悠深宫

    • 明朝本来有600年国运(刘伯温为什么说明朝国运600年)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本来有600年国运

      朱元璋在开国皇帝中是最不称职的一个,这一切都源于他的小农意识。本来隋唐宋都有很好的政治结构,三省六部制,杯酒释兵权,但朱元璋却复古,弄出来一个先秦才有的分封制度。他把二十六个孩子都分封成藩王,派到全国各地,还允许他们拥兵自重。这不是在搞分裂吗?别说朱允炆了,就是朱标活着,也无法改变明朝在洪武三十二年

    • 道德经最霸气的一句话(道德经经典名句及感悟)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道德经最霸气的一句话

      《道德经》是宇宙天下第一奇书。有学者云:“《道德经》是拯救世界的文化孤本。”其包容博大,又岂是我等凡夫俗子能道一二。但能取一瓢饮,亦足以畅快胸怀!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取法地,就不能取法天和道吗?唐代学者李约《道德经新解》的读法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当代老子研究专

    • 网络用语乌拉什么意思在俄罗斯(俄语乌拉到底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乌拉什么意思在俄罗斯

      每年5月9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仪式上,都能听到山呼海啸般的乌拉声。乌拉,乌拉,俄罗斯人高喊的乌拉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俄罗斯所喊的乌拉在俄语里并没有特殊的具体意思,通常是用作表达强烈情感的语气词。俄国官兵在冲锋时通常高喊乌拉,国内常译为“万岁苏联”。俄罗斯习惯在阅兵时使用乌拉的口号,其功能类似于

    • 古代皇帝的第一次都是谁教的(皇帝的启蒙老师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皇帝的第一次都是谁教的

      白居易说“芙蓉账暖春宵度,从此君王不早朝”,在泱泱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后妃佳丽三千,因为他们信奉想要江山后继有人就必须多生孩子,孩子怎么才能变多?多多的娶老婆,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子嗣昌隆,古代后妃基本都是要看家室的,选出来的妃子必然是知书达礼的千金小姐,宫里的规矩繁多,这些妃子不仅要经

    • 齐衡最后做了几品官(齐衡被贬官后又升迁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齐衡最后做了几品官

      朱一龙是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二号男主,他扮演的小公爷齐衡是明兰的初恋。小公爷是齐国公府的独子,自小就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地位尊贵自然不在话下。但小公爷虽然是娇生却没有被惯养,在十来岁时就到了盛家的书塾和盛家的儿女们一起读书,学问、人品都是一等的。齐衡在第一次应试中并没有得中进士,因为他写

    •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什么关系(皇太极厉害还是努尔哈赤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努尔哈赤和皇太极

      努尔哈赤是八旗制度的创立者,后金政权的开国之主,同时也是明朝时期第一个将分散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各部统一起来的军事强人。而皇太极则是努尔哈赤的继承人,皇太极在努尔哈赤创立的后金国的基础之上,大大的拓展了这个女真政权的势力范围和疆域,同时,通过对内的一系列改革,也极大的增强了巴西政权的凝聚力和国力。皇

    •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是谁(孙耀庭是清朝历史上最后的太监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最后一个太监

      1907年,慈禧身边的红人,31岁的太监小德张荣归故里,在家乡天津静海,他大办宴席,请乡亲们免费吃喝。不仅好吃好喝伺候着,小德张还在村里请戏班子唱了三天的戏,让乡亲们一饱眼福。小德张的成功让许多一贫如洗的村民们羡慕,其中一个农民叫做孙怀宝,看到小德张的阔气,不禁有些心动。因为家里孩子多,他家的日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