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朝本来有600年国运(刘伯温为什么说明朝国运600年)

明朝本来有600年国运(刘伯温为什么说明朝国运600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953 更新时间:2024/1/10 17:45:16

朱元璋在开国皇帝中是最不称职的一个,这一切都源于他的小农意识。

本来隋唐宋都有很好的政治结构,三省六部制,杯酒释兵权,但朱元璋却复古,弄出来一个先秦才有的分封制度。

他把二十六个孩子都分封成藩王,派到全国各地,还允许他们拥兵自重。这不是在搞分裂吗?

别说朱允炆了,就是朱标活着,也无法改变明朝在洪武三十二年分裂的事实。

不仅如此,朱元璋晚年还利用胡惟庸事件清除异己,杀死9000多名大臣,基本上没给皇孙留下政治、军事人才。

这真是作死之道啊!

这说明朱元璋晚年极度的政治不自信。

政治不自信就只能靠运动、杀人来维持最高地位,而不是靠实力、魅力来管理国家,具体例子太多,我就不说了。

所以说朱元璋一死,明朝势必分崩离析。

明朝的国运不过就是二三十年。

好在明朝碰上了第一个好运气:朱棣太强了,运气也逆天!朱允炆太弱了!

在中国历史上,藩王与朝廷抗争,很少有成功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二:道义处于劣势、实力及不上。但是明朝的朱棣是一个例外。

如果朱棣失败,明朝必然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也就到此为止了;

但偏偏朱棣就是这么强,首先他高举清君侧的旗帜:劳资不是为了当皇帝,劳资就是要让你知道什么是忠臣!

于是,南北两边打起来了,而且打的很凶。朱棣一步一个脚印,先把北京城控制住,然后南下专治各种不服。

还真别说,这哥们真能打,而且每次大战役都有神仙护体。

比如,白沟河之战。

1400年四月,建文帝军大将军李景隆率军60万人,号称百万人,进抵白沟河,谋攻燕王朱棣官邸所在地北平(今北京)。燕王闻讯,率马步军1O余万人迎战。

二十四日,燕师自苏家桥(今河北保定东北)循河而进,遭到建文帝将平安所部万余人伏击,平安及瞿能父子督师奋战,所向披靡。燕师死伤惨重,引军而退。

次日,朱棣复率军渡河求战,平安所部击败燕后军将领房宽部,降将陈亨中伤而逃。朱棣率精锐数干人冒矢突入阵中,杀伤建文帝军队甚众。

是时,李景隆突然挥师绕出燕师背后,实施前后夹击。燕王三易其马,矢尽挥剑作战,几被瞿能所获。傍晚,瞿能复率兵搏战,俞通渊、指挥滕聚也领兵赴战,燕师惊惧。

这朱棣马上就要完蛋的节奏!结果呢?

时适旋风骤起,吹折李景隆将旗,军中为之相视而动。朱棣遂乘机以精骑突出绕其后乘风纵火,挥师猛攻,斩杀瞿能父子及俞通渊、滕聚等将领,平安为朱能所败。

建文帝军队溃散,死伤10余万人。燕师追至月样桥,再败其军,杀溺蹂躏死者数万人。

莫名其妙地就赢了!老四有天助啊!

这场仗赢了之后,朱棣很高兴,就开始围攻济南。

步步为营嘛!

结果参政铁铉固守济南,以逸待劳,燕师久攻不下,败还。九月,朝廷升铉为山东布政使,改命名将盛庸代李景隆。十二月,盛庸率师与燕军会战于东昌(今山东聊城),燕师大败,主将张玉战死。

这恐怕是朱棣一生中最灰暗的时光了。

此后朱棣再也不碰德州、济南了,而是改道徐州、沛县等江苏地界南征。

而后夹河之战,盛庸一度占据优势,但建文帝有旨:不得让我背上杀叔的骂名!

结果有好几次,朱棣堂而皇之高头大马悠哉悠哉地逃走。

最后朱棣集合优势兵力击败盛庸,进军真定。考虑到攻城较困难,决定诱敌出战。于是下令军中四出取粮,而用间谍向吴杰等透露此事。

吴杰等见状,决定袭击燕军。闰三月初九,两军会于藳城,遂交战。南军列方阵,朱棣则率精锐攻其东北角以破阵。

燕将薛禄由于马失足被擒,但夺敌刀斩数人后,夺马逃走。此战大量燕军被南军的火枪和弓弩所伤,朱棣的帅旗被射得像刺猬一样;但是,由于朱允炆的禁杀之旨,朱棣本人反而没事。

次日,两军再次交战。在战斗中突然又刮起了猛烈的大风,南军不能支,大败而去。燕军四面围攻,斩首六万余级。

吴杰、平安等逃回真定,坚守不出。朱棣将射成刺猬的军旗送回北平,令世子朱高炽妥善保存,以警示后人。

从白沟河、夹河到藳城,燕军三次得大风相助而胜,朱棣认为这是天命所在,非人力所能为。

当时,朱棣虽多胜,但损失颇重,而朝廷军源颇广,燕军于河北、山东一带所攻下的城邑,兵回后又为朝廷兵所据。

所以说朱棣当时内心是很慌的。

再这样下去,唯有割据一条路可走了,大明朝也不再会是父亲建立的那个大明朝了。

结果,这时候老天爷都在帮朱棣。从1401年底开始,在建文帝毫无劣势的情况下,不断有南奸投降给北方。

先是有内臣自京师告密,朱棣知南京空虚可图,决计改变战略,于1402年正月率师南下。可以说,1402年是朱棣的超级大运流年。

四月,连破何福、平安师,

五月克泗州、扬州。

不到半年打下两千多里!

建文帝慌了,遣庆成郡主至燕师,乞割地求和,燕王不许。

六月,江防都督陈瑄以舟师降燕,燕师渡江,下镇江,直逼南京。

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开金川门降,南京城陷,宫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终。

朱棣继位,是为明成祖。

运气加实力,让明朝又续上了几百年寿命。

真的运气爆表,稍微差一点,就是南北割据的格局啊!

更多文章

  • 道德经最霸气的一句话(道德经经典名句及感悟)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道德经最霸气的一句话

    《道德经》是宇宙天下第一奇书。有学者云:“《道德经》是拯救世界的文化孤本。”其包容博大,又岂是我等凡夫俗子能道一二。但能取一瓢饮,亦足以畅快胸怀!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取法地,就不能取法天和道吗?唐代学者李约《道德经新解》的读法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当代老子研究专

  • 网络用语乌拉什么意思在俄罗斯(俄语乌拉到底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乌拉什么意思在俄罗斯

    每年5月9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仪式上,都能听到山呼海啸般的乌拉声。乌拉,乌拉,俄罗斯人高喊的乌拉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俄罗斯所喊的乌拉在俄语里并没有特殊的具体意思,通常是用作表达强烈情感的语气词。俄国官兵在冲锋时通常高喊乌拉,国内常译为“万岁苏联”。俄罗斯习惯在阅兵时使用乌拉的口号,其功能类似于

  • 古代皇帝的第一次都是谁教的(皇帝的启蒙老师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皇帝的第一次都是谁教的

    白居易说“芙蓉账暖春宵度,从此君王不早朝”,在泱泱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后妃佳丽三千,因为他们信奉想要江山后继有人就必须多生孩子,孩子怎么才能变多?多多的娶老婆,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子嗣昌隆,古代后妃基本都是要看家室的,选出来的妃子必然是知书达礼的千金小姐,宫里的规矩繁多,这些妃子不仅要经

  • 齐衡最后做了几品官(齐衡被贬官后又升迁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齐衡最后做了几品官

    朱一龙是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二号男主,他扮演的小公爷齐衡是明兰的初恋。小公爷是齐国公府的独子,自小就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地位尊贵自然不在话下。但小公爷虽然是娇生却没有被惯养,在十来岁时就到了盛家的书塾和盛家的儿女们一起读书,学问、人品都是一等的。齐衡在第一次应试中并没有得中进士,因为他写

  •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什么关系(皇太极厉害还是努尔哈赤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努尔哈赤和皇太极

    努尔哈赤是八旗制度的创立者,后金政权的开国之主,同时也是明朝时期第一个将分散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各部统一起来的军事强人。而皇太极则是努尔哈赤的继承人,皇太极在努尔哈赤创立的后金国的基础之上,大大的拓展了这个女真政权的势力范围和疆域,同时,通过对内的一系列改革,也极大的增强了巴西政权的凝聚力和国力。皇

  •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是谁(孙耀庭是清朝历史上最后的太监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最后一个太监

    1907年,慈禧身边的红人,31岁的太监小德张荣归故里,在家乡天津静海,他大办宴席,请乡亲们免费吃喝。不仅好吃好喝伺候着,小德张还在村里请戏班子唱了三天的戏,让乡亲们一饱眼福。小德张的成功让许多一贫如洗的村民们羡慕,其中一个农民叫做孙怀宝,看到小德张的阔气,不禁有些心动。因为家里孩子多,他家的日子一

  • 蜀汉三杰是哪三位(三国中被称为蜀汉三杰的人物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蜀汉三杰

    三杰是比喻拥有杰出贡献或是有能力的人,诸葛亮、关羽、张飞合称“蜀汉三杰”。是中国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三位杰出人才。其中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人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蜀汉丞相,谥曰忠武侯。还有两位三杰分别是蜀汉名将关羽和张飞,关羽被谥曰壮缪侯,张飞被谥桓侯。我们就来简单看一下他们的贡献。

  • 大揭秘朱元璋真实历史(正史中的朱元璋是怎样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真实历史

    不知道大家看过一些关于明朝的历史剧,在这些历史剧里面,朱元璋的形象可以说是给人非常负面的,一提到朱元璋,大多数都会想到他当上皇帝的滥杀如命等等。但你不知道的是朱元璋的形象其实和历史片里面的可能完全两样,甚至可以说朱元璋在古代绝对是一个明君,今天,我就来聊聊历史中真实的朱元璋是怎么样。首先,对于朱元璋

  • 谢玉为何如此爱莅阳公主(两个人的爱情分析,有孩子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谢玉为何如此爱莅阳公主

    萧景睿生日宴上,梅长苏设计谢玉,谢玉举起屠刀欲把一干子灭口,紧要关头,莅阳长公主用匕首抵着自己的脖子威逼谢玉放下屠刀。她不但没有与丈夫站在一起,而是选择把丈夫推向了死地,护住了三个孩子,护住了卓家,甚至护住了谢玉要灭口的人,多少显得有点凉薄,让人心寒。谢玉非但没有怪罪妻子,还在落幕的最后一刻,紧紧地

  • 清朝珍妃唯一一张真实的照片(光绪帝的宠妃珍妃到底有多美)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珍妃唯一一张真实的照片

    在晚清的记录中,光绪皇帝最宠爱的女人,就是美貌又活泼的珍妃。由于斯人已逝,人们对珍妃的了解,都是来自有限的文字记录和照片。最惹人好奇的,就是珍妃究竟有多漂亮,才能让光绪如此疼爱,而且又招来慈禧的嫉妒?这张照片中的,就是史上最受光绪宠爱的珍妃。可以看出,照片中的珍妃,面若银盆,脸部皮肤饱满充盈,非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