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分别是什么(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图表详细)

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分别是什么(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图表详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755 更新时间:2023/12/15 7:55:22

在中国古代,提高行政效率和加强集权是一种矛盾。中国古代行政体系是以皇权为核心的,目的自然是维护君主专制。因此,历朝历代都会通过分化事权的方法来削弱相权,稳固皇权。

但是,分化事权,又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国家又不得不适当集权。唐时期的中央机构不断调整,反复在分权和集权之间徘徊,这正是两者矛盾的反映。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三省六部制

唐朝初期,继承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掌握草拟、审议和执行,尚书之下设置六部,进行具体的行政工作。三省的形成,就是对相权分化的结果。

在秦代,中央为三公九卿,三公为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别掌握行政、监察和军事,其中丞相就是秦代的宰相,在行政上拥有很大的决策权。

汉代时,为限制三公,汉武帝重用身边的秘书、内臣,形成了内朝,内朝最重要的大臣就是尚书令。内外朝的形成,相权一分为二。

到东汉时期,尚书的地位进一步提高,逐渐成为了最高的行政官员,并设有专门的机构——尚书台,于是尚书成为了宰相。而三公则沦为了虚职。

到了魏晋时期,将尚书台改为尚书省。为了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另外设置中书省掌握草拟、诏令,尚书省则沦为了执行机构。南北朝时期,又增加门下省,负责审议诏令,以此来限制中书省。

如此,相权就一分为三了。需要注意的是,尚书省虽然沦为执行机构,但是在唐朝初期的地位还是非重要的。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往往会兼任中书省、门下省的一些职位,如此就拥有了参与决策的资格了。

传统史学界认为:三省六部制的形成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熟的表现。三省六部制中的机构都是国家事务机构,并不涉及皇室事务,而秦代的三公九卿既管国家事务,又管皇室事务,体现了强烈的家天下色彩。

三省在权力相互牵制,避免了权臣的出现。

不仅如此,三省六部制名义上还可以限制皇权。三省制出现后,皇帝颁布诏令必须经过中书省,如果绕过中书省直接发号施令就是违法行为,因此“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的说法。

而经过中书省的诏令,就需要经过门下省来审核,门下省就有可能驳回皇帝的诏令。

二,三省的合并和重组

三省相互牵制固然是好,但是造成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行政效率低下。

三省的长官可能在一件事情上出现争执,于是迟迟无法出具体的措施。尤其中书省和门下省,两者地位重要,共同分享决策权,如果两省长官意见不合,那么政令就无法出台了。

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唐朝的皇帝也想了很多办法。

一个办法就是皇帝举行朝议,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最终进行决策。参与朝议的主要人物有皇帝及其秘书集团、三省的重要官员,以及三公等其他官员。三公也就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他们早已沦为虚职,主要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些建议。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让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唐太宗时期,设置了一个新的政务大厅——政事堂,由三省长官在此办公,如此,三省长官就能够实现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提高效率。

政事堂最初设置在门下省,在唐中宗时期迁徙到了中书省。同时,从唐中宗时期开始,尚书省长官失去参与政务讨论的资格。

最初,在政事堂办公的官员只有三省长官,也就是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后来,皇帝也自己也派遣一些代表参与其中,也就是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他们和三省长官一起办公,地位相等,也被视为宰相了。

由于皇帝不断派遣代表驻扎在政事堂,使得政事堂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是宰相越来越多。一般而言,唐朝同时存在的宰相有十多名,在710年竟然多达27名。

如此,政事堂的机构越来越庞杂,分权越来越细,皇权自然更加得到了保障。723年,唐玄宗将政事堂改名为了中书门下,并设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其具体的行政机构。

这实际上就是将尚书省管辖的六部迁徙到了政事堂,尚书省的执行权就名存实亡了,中书门下成为了最高的行政机构,掌握决策、执行大权,相权再次集中。中书门下的形成,也标志着三省六部制开始二府三司制过渡了。

唐朝最初的宰相就是三省长官,政事堂形成后,宰相的数量增加,其官职称号也非常复杂,有参知政事、平章政事、同掌机务、参知机务、参掌机密等,最多时候,名号竟然多达40多个。

到了唐肃宗时期,正宰相的名称确立为了平章政事,此政策一直延续到了宋朝和元朝,一直到朱元璋废宰相为止。

更多文章

  • 楚国荆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历史上荆楚国是现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楚国荆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自丹阳迁都至此,荆州这地儿由此成为楚国郢都,此后的四百多年里,楚人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荆楚传奇。现如今,荆州城北数公里外的纪南城遗址,便是楚之遗迹,从其规模宏大的城垣遗迹中,依稀可见当年鼎盛气象。楚国于此设都的数百年里,上演了无数传奇故事,其中最值得说道的,当数春秋五霸之一的楚

  • 苏联戈尔巴乔夫传现在还在吗(戈尔巴乔夫传在世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戈尔巴乔夫传现在还在吗

    近日,从俄罗斯媒体获悉,已经89岁的戈尔巴乔夫,如果用中国的虚岁算,戈尔巴乔夫已经90岁了。但这样一位古稀老人依然不忘刷存在感,面对全球疫情,戈尔巴乔夫称:面对全球新冠病毒的流行,世界各国都应减少10%的军事开支,用于抗击疫情。戈尔巴乔夫还讲了三点:一是疫情稳定后,联合国要立即开会,要对军事开支削减

  • 蝴蝶自然来的前面一句是什么(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蝴蝶自然来的前面一句是什么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不过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棵种子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那颗种子,慢慢地看着它长大,陪着它沐浴阳光淋洒风雨,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

  • 古时候一贯钱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宋代一贯钱是多少人民币)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一贯钱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在很多古装剧中付账都是用的铜钱,大户人家一出手就是一贯钱,那么一贯钱是多少个铜钱?一贯钱相当于现在多少钱了?根据换算一贯钱就是1000个铜钱,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500元左右。在南北朝时期,当时主要的流通货币是铜钱,很多人为了携带方便就会将这些铜钱全部用绳子串联起来,这样也就成为了一贯钱,也被人们成为

  • 蜀国是被哪个国毁灭的(三国蜀国最终被什么所灭)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蜀国是被哪个国毁灭的

    三国后期,那个曾高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魏帝曹髦被杀后,司马昭的地位更加稳固了。于是,司马昭决定代表魏国征伐蜀国。公元263年,司马昭调集了16万大军,准备一举消灭蜀国。他派邓艾和诸葛绪各自统率3万人马,派钟会带领10万人马,兵分三路进攻蜀国。这时候的蜀国,没有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也没有了关羽

  • 如果李煜不杀林仁肇(宋太祖用反间计骗李煜杀掉林仁肇)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如果李煜不杀林仁肇

    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位满腹才情的皇帝,曾创作了许多经典词话,在古代文学史上显得格外耀眼。然而,李煜又是一位悲情帝王,他虽有重振南唐的雄心,却终因自己的猜忌和失德而众叛亲离。总结起来,李煜的一生有四大错,他错爱妻妹小周后,错用新贵潘佑,错杀老将林仁肇,错失贤臣韩熙载,此四大错,注定李煜沦为亡国昏君。错爱妻

  • 二战苏联有多恐怖(关于苏联二战前期伤亡有多惨)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二战苏联有多恐怖

    1941年,纳粹德国发动数百万大军,兵分三路。对苏联发动了闪电战。在战争之初,由于德国的突然袭击,苏联军队未能组织起有效反击,被德军打得节节败退。直到1942年,苏德两军在斯大林格勒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战役,苏联红军成功抵挡住了德军的进攻,这才止住败势,与德军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在这一阶段,苏联红军不断积

  • 约法三章什么意思解释(成语约法三章出自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约法三章什么意思

    公元前207年十月,刘邦部队攻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秦帝国正式灭亡。同年十二月,项羽打破被刘邦封锁的函谷关,也进入了关中。满打满算刘邦这次在关中也就控制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刘邦在此期间留下来的事迹并不多,最著名的就是约法三章: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刘邦与关中的秦民

  • 辽国是现在的哪里(历史上的辽国是现在的什么位置)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辽国是现在的哪里

    古代的辽国和金国,当然还是现在的中国啊,所以可能想表达的是它们当时的疆域或者统治范围吧?众所周知,辽国和金国是两宋时期中国北方的两个国家,分别是由契丹人和女真人建立的,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两个国家的版图有一定重叠,但又不是完全一样。(一)古代辽国辽国(公元907年—1125年),由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

  • 宋仁宗狸猫换太子的史实真相(宋朝有狸猫换太子这回事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仁宗狸猫换太子

    所谓的狸猫换太子当然只是一个杜撰的故事。历史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宋真宗皇帝只有一个儿子活了下来,这就是一个李姓宫女给他生的儿子赵祯。这位李姓宫女地位非常低。而在当时,宋真宗皇帝有皇后,这就是著名的刘皇后。刘皇后是北宋第一个临朝听政的皇太后,史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在宋真宗去世后,刘皇后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