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意思(中国古代三教九流指什么含义)

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意思(中国古代三教九流指什么含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899 更新时间:2024/1/1 20:14:42

“三教九流”用来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但很多人不知道,“三教九流”中的三教和九流,各指哪三教?哪九流?

同理,人们常用“臭老九”来骂老师,但却不知道人们为何骂老师“臭老九”。

一、三教

“三教”最开始指我国先秦时期的三大宗教:儒家、墨家和道家。

儒家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创立的一门学派,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

经过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儒家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了。秦朝时期,经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后,儒家遭受重创,发展进入了低潮期。

到了汉朝时期,董仲舒在儒家思想中,增添了“天人感应”、“大一统”等学说,让儒家思想符合了汉武帝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需求,最终被汉武帝采纳。

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家成为了我国的正统思想。

墨家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墨子创立的一门学派,核心思想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节用”等。春秋战国时期。

墨家的影响力不输儒家、道家,但是墨家在墨子之后,再没有出现荀子、董仲舒这样的大思想家,影响了墨家的发展。

同时,墨家主张成员过“衣如囚,食如乞,居如穴”的苦行僧生活。

这让普通人对墨家逐渐失去了兴趣,再加上墨家规矩很多,组织框架像帮派,也不被官府所容纳,导致墨家逐渐消失了。

道家在我国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泰古二皇时期,但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大哲学家老子的出现,才让道家真正成为了一门系统性的门派。

道家以“道”为核心,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自化、应物变化等。道家经常上千年的发展,最终演变为了道教,直到如今,还有着不俗的影响力。

秦汉时期之后,墨家逐渐没落了,但是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引入了我国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从这之后,佛家逐渐代替墨家,和儒家、道家并称我国的三大宗教,三教也就指儒、道、佛了。

佛教是西汉末年传入我国的,刚开始,只在上流阶层流传。

但佛家中的符咒、治病、占星、禳灾、祈福等内容,逐渐吸引了其他阶层的关注,这使得佛教在我国各阶层,都有了广泛的信众。

魏晋南北朝,佛教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出现了“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盛况。

唐朝时期,推行“尊道、礼佛、崇儒”三教并行的政策,促进了佛教的发展。时至今日,佛教的影响力依旧不俗。

二、九流

我国古代,将各行各业,分为了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三种。

上九流指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或者佛祖、天、皇上、官、阁老、宰相、进、举、解元等,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总得来说,能进入上九流的职位和人,多为高级别的官员,高级别的宗教人士,以及圣贤、隐士等读书人,他们的社会地位普遍较高。

中九流指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僧、道、尼,或者秀才、医、丹青、皮(皮影)、弹唱、金(卜卦算命)、僧、道、棋琴,也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但进入中九流中的职位和人,多是举人、秀才、书生等读书人,以及僧、道、尼等宗教人士,还有医生、弹唱等技术人才。

下九流指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妖、盗、窃、娼,或者高台、吹、马戏、推、池子、搓背、修、配、娼妓等,也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衙门中的师爷、衙差等职务,虽然在地方上,权势和地位都不低,但在朝廷看来,他们的地位很低贱,甚至规定,他们的子孙都不能做官等。

盗、窃、娼等,自古以来就是不受人待见的职业。媒婆、戏子等职业,在古代地位也比较低下。

师傅、老师是一个很广泛的职业,皇帝的老师多为学识渊博的读书人,或者官员,其他行业,也有老师、师傅,所以老师、师傅这个职业,是很普遍的。

在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中都存在。

三、臭老九

“臭老九”是个骂人的词,经常被用来贬低老师等读书人。

“臭老九”的概念起源于元代。《陔余丛考》记载:“元制,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元朝给各行各业排地位时,将官吏、僧道放在了较高的地位,将儒生排在了第九的位置,地位低于娼妓,这与元朝轻视汉人读书人有很大关系。

儒生都是读书人,所以人们容易将“臭老九”和老师等读书人联系在一起,用来贬低老师等读书人。

标签: 三教九流含义意思中国古代什么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祖先是谁(战国时期战国七雄的首领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七雄,祖先,首领,战国,时期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背诵过战国七雄的口诀,“齐、楚、燕、韩、赵、魏、秦”。但这七个国家是怎么来的,可能很多人搞不清。其实,战国七雄中有的是从周朝一开始就受到天子分封的,有的是在周朝中后期受到分封的,还有的是自己赤手空拳打下了一片天,逼着周天子分封的,而且他们最开始的爵位也各不相同。众所周知,周朝实行的是

  • 磨墨的东西叫什么名字(古代砚台上磨墨的是什么东西)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磨墨,砚台,东西,名字,古代,什么

    传为王羲之《题〈笔阵图〉后》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研墨要两样东西,一是墨,二是砚台,目的是制作墨汁,所以墨是主要的,在历史上,当墨改变了,砚台也会跟着改变。碳黑和胶一级课程讲过,墨的成分主要是碳黑和胶,上古时这两样都取之于自然,后来才学会了工业制取。一天然墨和研磨器所谓天然墨,主

  • 泸定桥的历史故事主要内容(历史事件飞夺泸定桥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泸定桥,飞夺,历史,简介,事件,内容,故事,主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的这首《七律·长征》大家都十分熟悉了。其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虽然短,却极言出了悬崖之陡峭、水流之湍急、渡桥之艰难。那么飞夺泸定桥到底有多困难呢?强

  • 历史上刘恒是谁的儿子(代王刘恒究竟是谁的后代)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恒,代王,后代,历史,儿子,究竟

    《史记外戚世家》记载,“薄太后,父吴人,姓薄氏,秦时与故魏王宗家女魏媪通,生薄姬,而薄父死山阴,因葬焉。及诸侯畔秦,魏豹立为魏王,而魏媪内其女於魏宫。媪之许负所相,相薄姬,云当生天子。是时项羽方与汉王相距荥阳,天下未有所定。豹初与汉击楚,及闻许负言,心独喜,因背汉而畔,中立,更与楚连和。”翻译过来就

  • 万历皇帝到底多少年没有上朝(28年不上朝带来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帝,影响,到底,上朝,带来,没有,多少,万历,28

    明朝万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却没有被架空,这是因为他很好地利用了宫中的宦官集团,来对抗以内阁为首的文臣集团。两者彼此争斗、相互牵制,而万历则在其中上下其手,牢牢把最高权力握在了自己手中。明朝的制度,和历史上以往的时代都不一样,因为在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时候,就废除了丞相制度,改为具体办事的六部直接向皇帝

  • 知青下放真实原因(以前知青为什么一定要插队下放农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知青,下放,插队,农村,原因,真实,以前,为什么,一定

    六七十年代,大规模的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成为很多父母长辈心中的时代记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为响应伟人的号召,知识青年们纷纷下乡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无数的知识分子不能从事与自己学识有关的职业,被要求去农村从事劳动,其中许多人空有抱负,无处伸展。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呢?温

  • 谈谈宋江为什么招安(水浒传中宋江接受招安的根本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招安,宋江,谈谈,原因,接受,根本,为什么,水浒传

    《水浒传》之所以是“四大名著”之一,并被金圣叹称之为“奇书”,不是没有道理。就比如那些,几乎人人都知道的梁山好汉的人名、绰号或曾立足的山头名儿,就经常被玩出各种花样来。拿不被人注意的山头名儿来说吧。都知道《水浒传》中出现的第一个山头,叫:少华山!朱武、陈达和杨春,是三位大哥,后来是史进。那么最后一个

  • 除夕是怎么来的(除夕夜的风俗来历和传说介绍 )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杂谈

    《一枝春(除夕)》竹爆惊春,竞喧填、夜起千门箫鼓。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停杯未举。奈刚要、送年新句。应自有、歌字清圆,未夸上林莺语。从他岁穷日暮。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屠苏办了,迤逦柳欺梅妒。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还又把、月夜花朝,自今细数。——杨缵(宋代)作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除夕不仅

  • 清朝最美的皇后(谁是大清以来颜值最高的妃子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后,妃子,颜值,清朝,大清,最高,以来

    历史上哪位皇帝都会对应一位皇后,可皇后并不一定是皇帝最爱的女人。可能是出于皇后背后强大家族的因素,也可能是皇后本人有着独特的手段,能够掌管后宫。并且深得皇帝的宠信,这才有机会被册封为皇后,在后宫之中有着绝对的权力。不过历史上总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皇后,她们凭借着个人的才貌双全成为皇帝最爱的女人,也成为当

  • 历史上苏麻喇姑最后的结局(康熙王朝的苏麻喇姑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麻,喇姑,结局,王朝,康熙,历史,最后

    苏麻入宫八年,作为皇上的内侍宫女,她亲眼看着康熙从一个孩子成长为真正的一国之君。苏麻秀气端庄,心思细腻,康熙到了结婚的年纪,一心想娶她为妻。只要苏麻愿意,他就可以让苏麻当贵妃甚至皇后。这份尊荣对一个宫女而言,是无上的荣耀。可苏麻宁愿出家当尼姑,也不肯做皇上的女人。新婚当日,康熙兴奋地准备拜天地事宜,